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189节

  反而组织起来集中生产,丝绸产量显著上升。

  贾诩引着妻子登车回城,妻子来晋阳为质,接下来才能与赵基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关中诸将、官吏的家眷来到晋阳,赵基西面隐患排除……现在暑气将要消退,军队又经过了严训,再不打仗,军队也会失望。

  军队就是这样,刚开始集训时普遍有抵触之心。

  随着逐渐适应军营、集体生活,现在就连军队自身都觉得自己强的可怕,不破坏点什么,真的意气难平。

  现在不仅军队内部,就连周围人都觉得晋阳兵马精锐异常。

  可在赵基看来,还是不够强。

  他知道真正的强军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心中有强军的模板和标准,照着这个标准去练兵,达标后才是他眼中的强军。

  然而自天下大乱以来,各方都是仓促募兵,菜鸡互啄。

  被职业的边军、京营连着打歼灭战,打到现在,也就袁绍、曹操这里还有成规模的老兵部队。

  哪怕徐州的刘备,接管了陶谦遗留的两万多丹阳兵,可未能磨合,战争潜力、韧性不如曹军、袁军。

  吕布这里短板更明显,没有稳定能供应物资、兵源的地盘,核心部队不满万人,打不起消耗战。

  袁术军队规模更大,但分属不同的将领……也就目前可以去刘备那里碰瓷,别说曹操、吕布,就连陈王刘宠都能压着袁术打。

  如赵基这样闭营练兵法,这十几年里,只有西园兵是这样练出来的。

  别的不说,如果搞阅兵,群雄队伍拉出来,没有一家能比得上赵基所部。

  贾诩见过各式各样的军队,眼前晋阳所练军队已经可以使用。

  别说当朝公卿,连他都忍不住想要拿这支军队来秀操作。

  以己度人,贾诩不得不怀疑朝廷公卿此刻的立场。

  这些公卿,难道就对晋阳精兵不感兴趣?

  当夜,晋阳开始降雨。

  晋阳新城墙垒只是粗糙板筑,是乡邑级别的矮墙,勉强可以站立、行走军士。

  城内各处是一座座二层四合楼,是参照‘坊’来建设,终极模样应该是巴塞罗那。

  雨势渐大,顺着排水沟汇入干渠,向着城南晋泽流淌。

  雨水中,贾诩神清气爽,脚踩木钉屐履,健步行走在郡守府环廊下。

  来到郡守府议事大厅,就见厅内火塘燃烧,赵基也起身来迎:“先生。”

  “赵侯。”

  贾诩拱手,应赵基所请坐在次席,他落座就见厅内聚集二十几个人,还有五个匈奴千人将。

  赵基重新落座,将手里帛书递给贾诩:“先生,代郡来报,公孙瓒入朝使者遭受乌桓、鲜卑盗匪截杀,只有数人逃入代县。这是公孙瓒手书。”

  贾诩捧开阅读,公孙瓒向赵基进行问候与称赞,并对杀刘虞一事、分派州郡长官一事分别做出了解释,将一切罪责推给了袁绍。

  是袁绍率先以下犯上抢夺韩馥州牧之位,残害冀州忠良之士,又劝进刘虞,形同谋反。

  更举出一些例子,例如当时代郡天有二日,被引为吉兆、天意,成为袁绍劝刘虞称帝的关键祥瑞。

  所以公孙瓒杀刘虞,是要为朝廷平叛;分派郡守、刺史,是为了与袁尚抗衡。

  在公孙瓒这个逻辑下,袁绍是祸乱天下的首祸。

  贾诩看完后,说:“此前赵侯欲讨贼臣伪刺史高干,朝廷不忍大动干戈。虽同意赵侯所请,但也遣使周旋。袁绍刚愎自负,无视朝廷好意。某以为,当表公孙瓒为幽州牧、行骠骑将军,封蓟侯,使其督幽州之士征讨贼臣伪刺史袁熙。”

  打袁绍前,先削掉他的侧枝。

  赵基缓缓点头:“此应有之意,此前太仆赵岐、荆州牧刘表一同表奏北海人孙嵩为青州刺史,孙嵩刚入济南国,便为贼军所害。这袁绍矫诏所置的青州伪刺史袁谭也要一同征讨,何人适合?”

  贾诩始终都待在中枢,对各方情况了如指掌。

  见赵基决定与袁曹全面开战,立刻就说:“可上表朝廷,遣使徐州,拜臧霸为青州刺史,使出兵北海,讨伐贼臣袁谭。”

  就臧霸这伙人的出身,真拿到朝廷的正式授权,打袁谭绝不会留力。

  “善。”

  赵基应下,扭头看边上张瓒,张瓒开始捉笔书写。

  走个程序,这里的决议自然会从门下省通过,皇帝不反对的话,这就是朝廷诏令。

  这种遥控天下群雄的爽快,让赵基沉迷,颇为享受……有些舍不得放朝廷回雒都。

  强忍着这方面的贪念,赵基又说:“鲜于辅、田豫、阎柔等人遣使入朝,欲率三千精骑入朝护卫天子。此事,诸位怎么看?”

  魏兴当即站起来,声音盖过雨珠冲刷屋顶瓦片的声音:“他们敢来,就抓他们做奴隶!”

  见他如此粗鲁,贾诩抬手阻止其他人发言,就说:“赵侯,鲜于辅等人亦知赵侯强锐,如此提议本就是试探,回绝即可。若真有意如此,又怎么会正式上表询问?”

  “嗯,边郡鲜卑强盛,还需要他们固守边地,保卫民众。我会以书信劝说他们,请他们以边郡稳定为要,不要分心于朝廷。”

  赵基说着露笑:“若他们执意入卫天子,我想请田豫督率千骑走代郡或飞狐径南下。朝廷迁回雒都,怎么能没有骑士护卫?”

  就雒阳那穷地方,先让田豫过去饿饿肚子。

  真当刘表是冤大头,要多少粮食就给多少粮食?

  真把吕布养肥,朝廷立足稳定后……到时候不一定先对曹操开刀,肯定先拿刘表开刀!

  朝廷也怕饿肚子,生怕让吕布去打曹操时,刘表突然来一手断粮。

  诸刘联盟,大概也就刘备很希望这个盟约成立,藉此提高身份。

  但刘焉、刘表,哪个愿意朝廷三兴?

  别说他们,就连陈王刘宠也不想看到朝廷兴复。

  作为天下第一异类藩王,刘宠几乎没有退路可言。

  真等朝廷站稳脚,把刘表收拾了,抚定荆州后,那第二个要收拾的就是陈王!

  朝廷吃诸刘,很顺手,易消化,还不粘牙。

  只要放朝廷返回雒阳,那黄河以南就彻底失控了,赵基很难预测会发生什么。

  所以让田豫带一支精锐幽州骑士南下,局势会更乱。

第220章 背道而驰

  关键时刻没有吕布袭击下邳,也没有丹阳兵叛乱。

  所以刘备第一次指挥两万余人的大军时,防守的滴水不漏,使袁术难以突破。

  袁术也不敢倾力猛攻,刘备已经开始给吕布供应粮食,还调派一支五千人规模的丹阳兵增援吕布。

  当吕布能吃饱后,别说袁术,就是曹操也是提高警惕,不敢主动进攻。

  朝廷诏书威力无穷,吕布已经从半个山阳郡向南取得了梁国,大半个沛国,与鲁国,军队规模正持续膨胀。

  旱灾、蝗灾治下,当兵能吃一口饱饭的诱惑下,六月下旬时吕布军队已膨胀到三万余。

  而曹操能做的就是分兵驻防,静观吕布的下一步动作。

  袁术、刘备对抗于淮阴,从距离上来说,现在吕布咬谁,都能立刻吃掉对方的大本营。

  所以曹操绝对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间里去刺激吕布,只要吕布介入刘备、袁术之间的纠纷,到时候三方混战,相互失信,彼此对立,谁都别想从这个漩涡里跳出来。

  甚至此刻前线对峙的袁术、刘备都不敢轻易撤兵,谁先撤兵示弱,谁就先完蛋。

  吕布虎视四方之际,又遣使秦宜禄出使袁术,去索要那之前承诺的二十万石粟米。

  不给,就亲自来取!

  秦宜禄硬着头皮陈述吕布的态度,袁术能气疯,恨不得一剑砍了秦宜禄。

  可现在杀了秦宜禄,吕布大概率会直扑寿春。

  以袁术对吕布的了解,吕布恨不得自己立刻杀死秦宜禄。

  袁术眼中,在吕布一方的思维里,打下淮南,再去从曹操手里收复豫州,这与朝廷的规划并不冲突。

  遣退秦宜禄后,袁术询问左右:“吕布反复无状,该当如何?”

  刘勋拱手:“明公,今吕布以渔翁自居,待其雄壮,必择人而噬。仆以为,可召孙伯符部北上。”

  左将军幕府长史杨弘也开口:“孙伯符部连年征讨江东,兵士骁锐,更熟悉水战。使其领偏军,自海上行军,可从刘备军后突然袭击。”

  袁术缓缓点头,又看主簿阎象:“如何?”

  阎象迟疑:“就恐孙伯符不肯退兵。”

  袁术闻言眯眼审视阎象,阎象神情郑重:“孙伯符颇受淮泗各军爱戴,其勇猛威望不亚孙文台当年。更兼年轻气盛,若受小人挑拨,恐不奉命。”

  大厅之中众人默然,没有站出来反驳的。

  见都怀疑孙策的忠诚,袁术笑了笑:“他会来的,吕布目光短浅,想要粮食就给他。待击破刘备,再与吕布算账。”

  “喏。”

  众人拱手应下,他们也不好经常说孙策的坏话,说得多了,会惹袁术的厌烦,也会给孙策留下反叛的借口。

  但现在唯一的好处就是始终与刘备相持,没有真正开战,各军建制完整,实力尚在。

  真打起来,难以脱身,到时候孙策叛乱,那才麻烦。

  袁术麾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只是袁术骄横刚愎,不怎么采纳众人的意见。

  袁术雒阳飙车的时候,这些家伙热血激昂,都是甘当袁术马前卒,以充任随从为荣的小黄毛。

  这些当年的小兄弟再怎么成长,在袁术眼里始终是小兄弟,眼界、手段肯定不如他这位带头大哥。

  这些年与曹操交战,连战连败。

  袁术也时常反思,肯定不是他不如曹操,而是这些小兄弟拖他的后腿。

  可终究是相知已久的小兄弟,也不好过于苛责。

  至于孙策,袁术也是真欣赏,在孙策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周围人也经常提醒他提防孙策,袁术也不当回事,如果孙策连这点野心都没有,又怎么能说是‘类己’呢?

  只要他核心军队稳固,徐淮吴越之地还认他,那孙策就反不了。

  就这样,赵基通过朝廷遥控徐扬之间的三方势力,间接影响之下,却将即将起飞的孙策一巴掌打落枝头,还打断了一双翅膀。

首节 上一节 189/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