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190节

  暑气即将消退,陈宫急的跳脚。

  徐州的粮食不是无限的,要在有限的粮食供应下快速取得下一波补给,才能维持军队的运转与壮大。

  灾民太多了,袁术委任的沛相舒邵为了赈济十余万灾民,五月底时就擅自开启官仓。

  这种情况下,哪怕朝廷授予了他们接任沛相的诏书,谁又敢停止赈济?

  为了赈济灾民,舒邵连命都不要了,前脚赈济灾民,后脚就被袁术派人抓走。

  哪怕袁术很舍不得这些粮食,可都已经放粮了,再杀舒邵也说不过去。

  于是袁术亲自给舒邵解绑,又把舒邵送了回来。

  这种情况下,舒邵已经获得灾民的拥护。

  己方无法支配沛国官仓去做别的事情,只能投在灾民救济一事上;能做的就是从灾民中募集青壮,进一步强化军力。

  就现在的军力,就该立刻南下去抢淮南!

  可吕布倒好,很享受现在这种掌握主动权的状态,不愿去打袁术,只想吃袁术承诺的二十万石米。

  站在吕布的立场来看,朝廷那里已经把路安排好了。

  他只是顺着这条路指引,立刻就在这场巨大天灾中变被动为主动。

  眼下,刘备与袁术争着讨好他,给他给粮食、军械,刘备还好心多分了两千丹阳兵给他。

  所以真没必要卷到刘备、袁术的纠纷里,卷进去求的就是粮食,现在粮食问题已经解决,还是送货上门的那种,又何苦去打破刘备、袁术之间的平衡?

  这日清晨,天色将亮之际。

  吕布从秦宜禄宅邸后门走出,正准备走向自己府邸的后门,就听马蹄声响动。

  扭头去看,就见陈宫单人匹马立在小巷口。

  吕布高声打招呼:“公台何以至此?”

  “吕君侯这是何故?”

  陈宫明知故问,吕布活动臂膀,笑着回答:“晨起锻炼拳脚,公台莫不是?”

  “与吕君侯不同,我这坐骑渴望奔驰疆场之上,遂跑马至此,以消磨马性。”

  陈宫驱马靠近,一跃下马,对吕布拱手:“此间无有第三人,我这人性格耿直,吕君侯也是直率豪爽之人。”

  吕布敛容,展臂指着自己家后门:“公台不妨入内,慢慢说。”

  “吕君侯,军情紧迫,若再拖延,一旦刘备、袁术分出胜负,将会如何?”

  陈宫指着东面:“朝廷只是让刘备选练丹阳精兵三千,他却派来五千。是他养不起这五千丹阳兵,还是难以控制丹阳兵?今其大军出屯盱眙,与袁术相持。袁术若分一军奇袭下邳,将会如何?”

  刘备之前只是担任过半个平原相,又当了一段时间治理小半个沛国的豫州刺史。

  直接上手接管徐州,不说徐州本地人,仅仅是陶谦的旧部,就不是好消化的。

  吕布笑问:“公台是说刘备会速败?”

  “是,此人出身微寒,与吕君侯类似。为邀人心,不肯行杀戮之事。他若诛杀曹豹、许耽等丹阳兵豪帅,虽失人望,可其麾下短期内稳固,我也不会有这样的忧虑。”

  陈宫又说:“一旦此人速败,袁术兼有徐扬,得国家东南一角,又会如何看待吕君侯?身处曹操、袁术之间,朝廷即将归于雒都,不除吕君侯,此二人如何能安?”

  “公台多虑了,曹操、袁术仇恨深结,又怎么会联军攻我?”

  吕布不以为然,就说:“北面赵元嗣尚未起兵,我若率先动兵,十分不美。再不济,也要等张稚叔返回河内,有他在河内出兵呼应,也能声援我军,不至于被动。”

  陈宫只是长拜:“请吕君侯向龙亢调派一支偏军,做出进击寿春之态。若如此,十日内二十万石军粮即可运抵沛国。否则以袁术为人,岂会轻易交割?”

  “公台既要用兵龙亢,可命许汜出兵……若缺乏领兵大将,可让高顺统兵,持旗号,为我前锋。”

  许汜是朝廷任命的沛国相,已经接替舒邵。

  面对持朝廷诏令的许汜,舒邵交接的很爽快。

  吕布皱着眉头,做出让步,心中已经生出与陈宫分开单干的念头,陈宫管的太多了。

  何况朝廷的分派之下,豫州东部的梁国、鲁国、沛国以及陈国,都在陈宫这伙人手里。

  按着这些士人的习性,以后站稳脚后,也不见得会服从吕布。

  分给吕布的是豫州精华的西边颍川、汝南,吕布也没那么多可靠人手领郡,恰好也就能抓稳这两个关键大郡。

  拿到这两个郡,西北是河雒,西南是南阳、江夏,吕布退能获取刘表的支援,与曹操周旋;进能入朝辅政。

  他很清楚朝廷大义的厉害,入朝执政的话,赵基能调动天下各方围攻袁曹……那么他也能!

  朝廷能配合赵基,只要成功掀起围攻的声势浪潮,那朝廷的威望就能持续增长。

  赵基辛苦谋划,朝廷也是获益的。

  就赵基的出身、功勋,朝廷尚且能忍受;以自己的功勋、名望来说,想来也不会拒绝。

  吃了王允那么大一个血亏,又在东迁过程中死伤枕籍。

  所以朝廷能配合赵基,也能配合自己!

  吕布对此深信不疑,与陈宫做切割,他好处更多。

  入朝执政、辅政,到时候陈宫还不是要听他调度、节制?

  彼此立场、追求不一样,吕布想要掌控全局,不想卷到刘备、袁术相争的漩涡里。

  而陈宫呢,进攻淮南不是想要袁术的命,纯粹是想要这里的储粮。

  拿到这些粮食,那么淮泗之间的灾民青壮就是他们的兵源……进而就能跟曹操再打一场全面战争!

  陈宫自始至终的一切行动,目的是向曹操复仇,而不是吕布的发展。

第221章 切割分家

  调动数万大军作战,难度与最初讨白波贼时堪称天差地别。

  自五月下旬各军聚集晋阳开始操训以来,其他方面也在进行战备工作。

  从后勤规划、提前储备之外,还要根据重新统计的版籍征召秋收后的丁壮,以协助粮秣转运;并还要选拔后备兵源,以供前线补充。

  对上党、赵国、常山、巨鹿的调查也不能停歇,除了派人侦查外,主要是征辟郡国之士入朝,这些人自然会带来当地的情报,还能充为向导,发展内应。

  借助这些人的力量就要付出代价,赵基不想付出这个代价。

  从他入晋阳以来,就不曾离开一步,只是与安邑、中都方面维持书信联系。

  表达出了明显的抗拒情绪,可这些旧日公卿反倒似乎很怀念他,表现的很乖,对赵基的各种指令都很配合。

  以至于赵基都快形成一种依赖感,有些舍不得送朝廷返回雒都。

  这日赵基收到一份奇怪的书信,来自他的好姐姐赵贵妃。

  这位混社会、逢场作戏认下的好姐姐突然来信,说是西河郡守刘玄遣使进贡,往平阳行宫送了许多西河葡萄。想要赵基安排一套酒具,要酿葡萄酒。

  又不是甜米酒这种酿造期短的酒,赵基想了想,就写了一封回信。

  想了想,就将众多书吏中不起眼的诸葛瑾喊进来,说:“赵贵妃欲酿葡萄酒,子瑜持我手令去各仓检查,找一套精良的酒具。然后来找我,持我书信护送酒具去平阳。”

  诸葛瑾也疑惑,现在部分军队已经做好南下的准备,但还是拱手:“喏。”

  赵基说话间,就快速在一枚竹简上书写命令,这种竹简更宽一些,如似木牍、长竹板。

  目送诸葛瑾离去,赵基又翻阅其他书信。

  此前已经对诸葛玄下达了征辟,征入朝中拜为议郎。

  议郎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诸葛玄快一些抵达,那赵彦就有更多操作余地,快速将诸葛玄推到高位。

  赵基独自思索良久,烧掉刚写给赵贵妃的信,重新写信。

  他准备扣留……邀请天子一起征伐高干;而聚集于中都大营,规模膨胀的朝廷百官跟随张杨先行南下,去平阳尧帝陵庙行祭拜之事。

  这份信上,他希望皇后可以代表帝室,携公卿百官祭祀尧帝。

  反正殊途同归,从太原进攻上党,有两条可供军队通行的道路。

  一条路是晋阳东边的榆次,这里向东连接井陉,也有一条向南直通上党谷地的道路;另一条从祁县出发。

  河东这边从北绛、翼城走轵关陉,也会借道上党郡最南的高都县。

  也就说,进攻上党,他有三条路可走。

  而现在有一种呼声,那就是讨伐上党时,天子、朝廷从祁县出发,入上党后再南下,途径河内后回雒都。

  不是缺公卿百官这点饭吃,赵基纯粹嫌弃公卿随军会引发意外变故。

  把天子与公卿分开,都会老实很多。

  主意落定,他不再迟疑,立刻向张杨、张燕写信。

  打上党,自始至终他就没想过动用全力。

  主要大军还是留在晋阳,当压舱石。

  除非袁绍全力压上,准备跟他在上党决战,那就有序增兵,打一场防守反击。

  自己不需要与袁绍太过拼命,张燕黑山军为了打回家乡,自会跟冀州兵亡命喋血;公孙瓒也不会老实待在后方。

  天子、朝廷下达的讨伐令……对袁绍、河北人的威慑也就那么回事。

  这帮人如果真吃这一套,也不会成为讨董的主力。

  赵基已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这一开始反而不敢大力出击。

  就在这平静之中,以晋阳为核心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

  当夜,他的公文送到中都大营。

  公卿队伍里已经多出一个少府孔融,他也是刚来不久。

  就见杨琦将赵基公文木牍砸在桌上,恨声:“小儿狂妄,无视朝廷安危!”

  司空张喜拿起木牍扫一眼,转手给赵温:“他在晋阳练兵近五十日,袁绍又不肯顺从朝廷节度,双方交兵实属情理之中。”

  公卿传阅,杨彪做出判断:“这肯定不是赵元明本意。”

  赵基要跟朝廷切割,他们肯定舍不得。

  不是吃饱与否的问题,而是晋阳不仅聚集三万余精锐步骑,更是广纳西州各郡、三辅官吏的家眷为质。

  朝廷即便返回雒都,今后也无法节度、控制西州郡县。

首节 上一节 190/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