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208节

  秦宜禄询问:“平阳侯可是要助战张燕于常山?”

  “于情于理我应该去真定看看,否则以后不好与张燕相处。”

  赵基说着见韩述抱着一坛酒进来,就稍稍侧身展臂,接住了酒碗。

  韩述斟酒后就退到凉棚外,赵基自己饮一口甜酒,询问:“足下籍贯阳曲?”

  “是,自少年时入塞,迁居阳曲、忻门之间,已近二十年。”

  秦宜禄端酒浅饮,多少有些怀念家乡。

  在外闯荡的生活并不爽快,带着妻子回乡牧马为业,也不失为好归宿。

  见秦宜禄神色变化,赵基点头:“还请回告吕蒙侯,我南下助战时最少发兵五千骑,其中两千骑士是借给蒙侯的,能留下多少,就看蒙侯的手段了。至于马匹之类,不计骑士所用,再出一千匹。”

  一共三千匹马,两千名骑士。

  这些骑士以后续征发的匈奴义从骑士为主,去中原打仗,纯粹就是想打个冬季短工。

  此外骑士兵源来自塞外四郡移民之后,这些人入塞后以农牧传家,是极好的骑兵兵源。

  其中就有仰慕吕布、张杨的,强行留着这些人也没意思。

  还不如放出去,去外面吃点苦,历练一下。

  等以后回来,自己再征用不迟。

  秦宜禄闻言眼睛一亮,当即长拜:“容仆代蒙侯致谢。”

  “不必这样见外,此事若成,两家结为盟好,说这些话就见外了。”

  赵基笑呵呵摆手,又说:“曹操屡次屠戮徐州无辜士民,此人素来奸滑。今增蒙侯之兵,也能借蒙侯之手为徐州士民复仇解恨,各取所需而已。”

  秦宜禄又是拜谢,他十分清楚两千名骑士,三千匹马对中原战场意味着什么。

  哪怕有千余骑士,吕布一方也将能立刻威武起来。

  千骑兵力,在平阔的中原地区,吕布可以要挟无数人出兵、献粮;曹操一方的后勤转运风险暴增,将不得不投入更多兵力用来保护粮道。

  哪怕曹军各部进行调动,也要小心翼翼调动,行军效率立刻就降低下来。

  谁敢疏忽,就有被骑军袭击、溃灭的风险。

  千骑兵力,加上吕布,立刻就能扭转中原攻守形势。

  可在上党这里,仅仅是赵基、徐晃合在一起,就有万骑兵力。

  上党这种地形,骑兵难以发挥威力。

  虽然能短距离突袭,战术上获取一些优势。

  可战略上瘸腿,十分憋屈。

  若是这万余骑军杀穿滏口防线,出现在河北平原,那就能恣意切割郡县,使各处袁军孤立。

  问题很明显,袁绍会拼死防守滏口,阻止赵基的骑兵出现在河北。

  仅仅是初冬百分百南下的公孙瓒步骑联军就让袁绍头大如斗,又怎么可能放任赵基的并州汉胡骑士攻入河北?

  所以从一开始,赵基就没想过与袁绍决战,也没想过去啃袁军的土木工事。

  若不是高干的脑袋有些用处,赵基都不想强攻壶关。

  兵力是宝贵的,尽量保存原始力量,他的统治才能稳固。

  因此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就要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骑军出井陉口,去给张燕做个姿态,不能放任张燕单独作战或退兵。

  就今年这种干旱、蝗灾的情况,张燕出来抢点东西就撤军,就已经很赚了。

  再跟袁绍对抗、打下去,就得不偿失了。

  若击垮了袁绍,面对冀州各郡的灾民,你救不救,你拿什么来救?

  真正要跟袁绍拼命的是公孙瓒,这也是袁绍始终分兵据守,却没有出兵寻求决战的根本原因。

  他与赵基、张燕打的越狠,在对抗公孙瓒时就越乏力。

  所以从空间上来说,骑军三分,一部分北出井陉口,跟随赵基跟袁军偏师交手,增长一下见识,给张燕把场面做到位,然后就可以撤军了。

  给张燕做场面活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收编部分常山豪帅、民众,带着他们回太原。

  赵云持矛突阵,赵基策马跟在赵云身后尽情射箭,这场面应该很美。

  第二部分骑军就由徐晃统率,继续控制上党,护送迁徙的百姓、物资撤回太原、平阳。

  第三部分骑军则向河内运动,不需要走多快,慢慢走,尽可能保证体力、马力。

  等赵基在真定与袁军交过手后,赵基就会南下与第三支骑军汇合,渡过黄河去给曹操找点事情做。

  从时间上来说,七月攻高干,八月战真定,九月初南下兖州,与吕布会盟,交割骑兵。

  有机会的话就配合一下,一起用力,把曹操夹在中间,狠狠戳一顿。

  只要把曹操打的够狠,那么赵基后方就是稳固的。

  前线保持优势,能取得胜利,那后方很多矛盾都是可以压制的。

  最后十月撤军,同时观望河北,有机会的话跟公孙瓒配合,再把袁绍戳一顿。

  现在不跟袁绍打,是为了保存元气,等待并创造机会,连着袁绍、曹操一起打。

  当赵基左脚踩着袁绍肩膀,右脚踩着曹操的肩膀,那还需要考虑什么威望问题?

  也就今年有这样的机会,明年各方形势变化,彻底会陌生起来。

  也失去朝廷的大义平台,这帮家伙还会捣乱。

  以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必须要珍惜。

  因此赵基不仅克制,避免无意义的战斗发生;同时还很大方,给吕布的马匹、骑士能发挥更大作用。

  能打击曹操,又何必在意这些骑士、马匹归谁节制?

  就现在的公卿,在自己手里吃了大亏,指不定怎么收拾吕布。

  自己送过去的骑士,如果吕布完蛋,这些骑士还能去哪?

  很多事情没必要细细计较,能达成削弱袁曹、遏制他们发展就可以了。

  自己需要时间,尽可能拖住袁曹,避免他们成长为终极形态。

  至于朝廷这里,朝廷膨胀的再快,只要还是杨彪这伙公卿当家,那真没什么好怕的。

第242章 一鼓下城

  送走秦宜禄后,张杨也督兵抵达。

  现在是己方分割、孤立了高干,所谓关隘、敌城并不能阻碍张杨的脚步。

  从关城外明晃晃行军穿过即可,反正抵达长治盆地后也能获取补给。

  张杨还送来了杨琦的手书,赵基翻开后询问:“怎么不见辅国将军手书?”

  “仆不知,或许列位公卿还想着辅国将军在侍中这里有些薄面,就算杨子奇这里交涉不利,也能请辅国将军出面斡旋。”

  张杨的立场很坚定,就凭赵基给了他两千人,他就乐意跟着赵基。

  赵基地盘稳固,那么张杨征募的这两千人就会成为张杨牢固的底气。

  有这两千人护身,再算上原有的亲信部曲,张杨自能强力约束、镇压河内诸将。

  眼界稍稍开阔一些,就发现借来的友军、雇佣军比治下征集的旧军好用。

  张杨这里是这样,吕布那里也是这样一样的。

  只要赵基统治稳固,派遣出去的雇佣军会保持足够的忠诚。

  朝廷、公卿们缺王师,张杨实际上也缺。

  上党战事进展顺利,又是袁绍主动来求和罢战……这种情况下,总不可能是公卿的功劳。

  张杨再糊涂,也清楚迫使袁绍求和的是谁。

  于是乎,负责代手书过来的张杨,没有如公卿预料的那样的代表朝廷施压,反而开口就将公卿卖光。

  赵基捏着帛书:“这些呆鹅,难道看不出来袁绍求和的意图?这分明是要试探我军虚实,若是答应,我军难免生出懈怠之心,袁绍乘机驱兵而进。战事失利,谁来负责?”

  说着赵基站起来,双手负在背后,来回踱步,沉眉思索的样子。

  引的张杨、薛洪、魏兴等人侧目观察,赵基突然驻步:“使者往来,我之军情已然泄露!切不可拖延,传告全军,明日攻城!”

  魏兴、西门俭拱手长拜,声音亢奋:“喏!”

  虽然攻城器械没有尽数打造完毕,可土山已经垒好,这段时间的对射争锋中,己方也是占优。

  壶关城中,守军不过三千,真正甲兵不足千人。

  这有什么好畏惧的?

  全军吏士都想打壶关,朝廷想跟袁绍和谈……怎么也要尊重一下军队的意见。

  张杨感觉有些不妙,赵基的反应过于浮夸,大有纠治公卿内通袁绍之罪。

  死几个公卿不会影响张杨什么,他就担心赵基派他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

  想到这里,张杨去看薛洪,薛洪也默契抬头,彼此似乎都预见了这种事情。

  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能阻止?

  再说了,赵基所担忧的也有一定道理,谁敢保证公卿与袁绍之间没有书信往来?

  次日,四更时分。

  壶关城外各营如往常一样烹煮早餐,但外派的斥候队更为密集。

  壶关城头,守军、高干都已察觉今日的气氛有些不同。

  可视线内,依旧有尚未造好的攻城器械,数量还很多。

  “骑兵!”

  一个军吏指着远处低呼,高干扭头去看,就见一股骑兵正朝城东土山而来。

  这股骑军之后,又是另一支骑军,都在向土山两侧聚集。

首节 上一节 208/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