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231节
纷纷而来的箭矢射在这属吏身上,紧接着又有州吏怒声大喊着,舍身登车去遮挡箭矢。
更多的州吏、卫兵围绕牛车,与曹仁的部曲亲骑交战。
许多人身体虚弱,无力奔跑,中箭后还在顽强抵抗,或指着曹军骑士谩骂。
曹仁面无表情,控马绕着牛车驱驰,来回张弓射箭。
一壶箭射尽,曹仁收弓,提矛上前扎刺,左右亲骑跟随,反复冲撞、践踏。
不多时就将三百多人的卫队、州吏杀败,血水染湿附近地面。
曹仁勒马上前,亲兵从牛车上掰扯抱成团的死尸,前后扯下五具尸体,就看到上官不疑坐在车内,还未死透,却被其他人的血染透了。
上官不疑盯着怒气冲冲的曹仁,吐出两个字:“逆贼!”
曹仁踹马上前,手中骑矛扎入上官不疑眼窝。
一把扯出矛,曹仁担忧曹纯的安危,怀恨不已,双手持矛又扎上官不疑。
稍稍解恨,就见几个亲骑下马正分割死牛的肉。
更多的亲骑翻找尸体,检查臧洪尸体。
曹仁展望各处,就见黄河岸边到处都是追杀敌兵的曹军。
虽然追杀这些灾民一样的新兖州兵不会有什么像样缴获,可首级能积功,对很多人来说以后用的上。
哪怕以后升官用不上……可有机会,为什么不杀?
这段时间埋伏在白马山担惊受怕,曹军吏士心中有怨气,现在正是宣泄的好机会。
曹仁张望之际,身边只有十五岁的部曲牛金忽然提醒:“将军,燕县有扬尘!”
曹仁猛地扭头去看,果然就见西面烟尘弥漫,是大队骑军行动的迹象。
现在哪里还顾得上搜捕、检查臧洪的首级,曹仁当即大喝:“鸣金吹号,撤军!”
号角声次第传荡,曹军步骑听闻后,纷纷转身向白马津、白马城方向撤离。
而臧洪在逃亡时手脚无力,不小心跌落马下。
掩护他逃亡的各类骑从被曹军骑士追捕、多已战死,可臧洪却躲过一劫,摔倒在黄土地上昏迷过去,不省人事。
西面,黄河岸边风势强劲。
徐晃用了好一会儿才停下骑队,等扬尘散去后,只能目送曹仁所督步骑撤离。
展现在徐晃这两千余骑面前的是血染的黄土大地,没有多少灌木、草地,满眼望去是各种黄土。
荒废的黄土地、田埂、道路、墙壁废墟,偶尔路边还有残存的护道木,可残留的树叶也是黄的。
到处是漫无目的游走、呼喊的溃兵,道路之上死伤的兖州兵前后相连。
一眼看去,浓浓的末日景象。
与去年三辅大乱时的景象,并没有什么区别。
越来越多的乌鸦赶来,盘旋在这片荒芜土地上空。
徐晃抬头,就见身后鸦群还在持续赶来。
鸦群不像大雁,也不像鸽子、麻雀,鸦群从高空飞行时并不密集,彼此前后左右都保持着间距。
看着稀疏,分布的很是广泛。
鸦群越聚越多,开始在上空盘绕飞行,如似风暴,叫声也越发急促,仿佛在驱赶活人。
第268章 同行冤家
白马县,敬老里。
成公氏家族世居此处,荚童追索曹仁至此处时,曹仁已然撤走。
整个敬老里已纵火焚烧,里墙之外男女尸身横陈。
衣物都被曹军吏士剥走,甚至有的女子长发还被曹军割走。
而男子尸身不全,头颅多被曹军砍走。
荚童长叹一声:“搜寻一下吧,若有生者一并带回燕县,其余人休养马力,半个时辰后撤离。”
“喏。”
周围军吏应答,跟着赵基打仗,南北转战百余日,一些人已经有些不适应这种场面。
不管太原,还是上党,又或者中山,哪怕是摧破大姓,赵基也是采用行政胁迫为主,极少采用军事暴力手段。
所以这种百姓集中屠戮的事情,多多少少对并州军产生了一点点震撼。
中原人相互攻杀如此暴戾,目睹这些的并州军吏士也都提高了警惕。
另一边,袁术已经渡过淮水,并着手组织军队将关羽凿沉的各种战舰、运船打捞、清除。
只有疏通了泗水航运,袁术的大军才能畅通无阻。
而这时候,曹操将截获的孙策信使、奏表送到袁术军中。
对此,袁术丝毫不觉得意外。
仔细翻阅孙策的奏表,袁术询问左右:“可是曹操反间计?”
左将军幕府主簿阎象、长史杨弘,谋士李业、韩胤在列,还有荥阳郑浑、河内张承、沛国刘馥、陈国袁涣、陈留舒邵、庐江周尚等人俱在席间。
孙策的奏表在诸人手中传阅,各自神情凝重,若真让孙策拿到朝廷的诏书许可,那这一仗不仅白打了,可能吴郡、丹阳郡也会生变,跟随孙策反戈。
袁绍、曹操都是首次经历天子亲征,被打的措手不及,不知所措。
很多常用手段,是无法应对天子之师的。
除非你公然反叛,这又会直接引发内部巨变,跟决战大败没区别。
而袁术这里比较特殊一些,在曹操那里吃败仗吃多了,反倒锻炼了袁术一方的精气神。
就袁术的日常行为,治下也没多少孤忠之人。
这些人追随袁术,不怕袁术乱来,就怕袁术失败。
奏表传阅完毕,杨弘提议:“不妨请令史师宜先生辨别字迹。”
无人反对,坐在末席的左将军幕府令史师宜官就站了起来,出列向袁术行礼,这才接过这份奏表细细研读起来。
师宜官是南阳人,擅长书法。
灵帝设鸿都门学时,师宜官的八分书法夺冠,被评价为当世之最。
又擅长写丈余大字,也擅长写细微文字。
天下未乱之前,嗜酒的师宜官都是拿字换酒,算是小型的人形印钞机。
往往写给酒家墙壁上的字,会被其他人连着墙皮一起挖走。
师宜官特别擅长的细微文字书写,为袁术一方传递军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端着奏表帛书只是随意看了两眼,就郑重看向袁术,拱手:“明公,此彭城张昭张子布所书。”
“确是张昭无疑?”
“仆以性命担保,必是张子布手书。”
师宜官说着还向席间左右人员拱手,他对自己的专业很有信心。
袁术摆手示意,神情也凝重起来:“先生入座。”
“喏。”
师宜官行礼后,入座前又给自己打了一杯酒,就坐到桌案前,等候书写任务。
袁术环视众人一笑:“不愧是孙文台之子,谁去下邳,召孙伯符来见我?”
众人相互打量,袁术也打量这些人,继续说:“将这份奏表拿去交给孙伯符,跟他明言,他若亲自来我军中,我既往不咎。只是,我要张昭的头颅。”
张承出列,拱手:“明公,仆愿往。”
他语气坚决,瞪着眼睛,似乎很渴望这个机会。
赵基杀死的黄门郎张洪张文伟,就是张承的族弟;张承之兄也叫做张昭,以议郎随驾东迁,死在乱兵之中。
也不能说是赵基所杀,张洪拔剑行刺,被赵基打伤后,是被裴茂手刃。
可消息传到张承这里,这笔账自然要挂在赵基头上。
见张承神态果决,袁术就点头,起身亲自去打一杯酒,递给张承:“且为公先壮行。”
见到这一幕,令史师宜官开始捉笔,书写内容合适的公文,以便张承持此公文将孙策说服。
袁术自有手段钳制孙策,孙策怎么得到的下邳,袁术就有办法让他怎么失去。
孙策唯一的机会,就是赶在袁术反应过来之前得到朝廷的诏令,然后统合、捋顺军心。
可他的第一波信使被曹操抓了,反手送到袁术这里。
第二波信使由堂弟孙暠带队,孙暠脑袋正往袁术军中飞马而来,还附带了一封言辞粗鄙的问候信。
即便第三波信使成功抵达朝廷,现在的朝廷即将出虎牢关……距离赵基越来越近,又能拿什么主意?
赵基不会出卖刘备的利益,朝廷公卿谁又敢带头出卖刘备?
今天能出卖刘备,明天、后天就能卖赵基、吕布。
即便赵基能忍,吕布可不会忍。
长安兵败之遗憾,吕布惦记了这么多年,抓住借口,肯定不会留手。
孙策在袁术庇护下大杀特杀,很多外交或内部问题都被袁术解决掉了。
这就导致孙策横行惯了,已经本能忽视了盟友互信的重要性。
中原这里,朝廷治下,该讲究的还是要讲究。
而孙策早适应了丛林法则,也信奉这一套……刘备明显已经失去利用价值,就该被赵基、吕布抛弃。
他显然比刘备更能打,他代替刘备来跟吕布、陈宫、赵基合作……这有问题么?
在孙策的认知里,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都是为了匡扶汉室,赵氏主导下的朝廷正集合所有力量诛讨二袁、曹贼,连臧霸这种流民帅都能官拜青州刺史。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