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555节
但是,这巨大的工作量着实吓死个人。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元辅定的《考成法》实行起来着实有点麻烦。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麻烦就流于形式,现在这么搞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还起不到一点督促官员的效果。
朕还是那句话,大明律例里有不合时宜我们就要及时修改,有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人手不够我们就添人。
比如,这每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着实太过频繁了,朕觉得一个季度一小考一年一大考就够了,你觉得呢?”
这么一改工作量的确小多了,大致也就剩原来的三成左右了。
沈鲤闻言,细细一想,随即缓缓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么一改的话,《考成法》应该勉强能实行了。”
这勉强的意思就是实行起来还是有点难。
你还是觉得工作量有点大是吧?
万历又琢磨道:“其实,我们也没必要所有官员都考成。
我们只需考那些负责主事的官员就行了,至于他们下面的官员,出了问题那也是他们的问题。
这个我们也可以写在《考成法》里面,但凡负责主事的官员属下出了问题那也是考成不合格。
他们如果不想考成不合格,那就会主动管好自己属下的官员。”
这么一改,工作量又小多了,负责的主事的官员才多少?
地方上州府县包括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负责的主事的官员也就一千多不到两千。
两京各衙门负责的主事的官员那都不到一千。
也就是说,这么一改,需要考成的官员都不到原来的三成了。
沈鲤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样一来,实施《考成法》就没一点问题了,人手也完全足够了,根本不用添人了。”
那就全面实施,不要流于形式。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那行,你把《考成法》好好修改一下,然后打印成册,发下去,下个季度就开始全面实施。
这下我们可不能再流于形式了,考成不合格的该降职就降职,该革职查办就革职查办,考成优异的我们就提拔。”
沈鲤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看了看跟前的弹劾奏折,又琢磨道:“都察院的巡按御史这么巡查着实有点耽误别人的事。
这样吧,你去跟兆隆说一声,那些负责的主事的官员巡按御史就不要逮着细查了。
他们主要负责巡查下面做事的官员就行了,那些负责的主事的就用《考成法》来严格考核,我们双管齐下。”
这法子好,下面做事的官员也有人管了。
沈鲤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第587章 免税的地没了
内阁也开始玩真的了。
首辅沈鲤把《考成法》一改便开始全面实施。
这次可是真考成,不是走形式。
那些负责主事的官员如果考成不合格那真会降职乃至革职查办。
这一下其实不是双管其下,而是三管齐下。
内阁在考成,都察院在巡按,刑部还在不停地惩治贪官污吏呢。
万历这么一通整治下来,大明官场着实焕然一新。
所有官员貌似都变得忠勤起来,贪官污吏那就如同消失了一般,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大明的各项开支好像都在锐减,朝廷的税赋那是不断激增。
七月份,内阁半年大考已然完成,刑部也把贪官污吏惩治得差不多了,都察院巡按御史更是在大明两京十三省不停的转悠。
大明官场貌似真一点问题都没了,所有官员好像都在勤勉任仕。
其实,这些都还只是表象而已,表象下面还有很多的隐患。
万历看着朝局渐稳,便准备着手来解决这些隐患了。
七月初五壬子,一大早辰时许,他竟然命人将内阁首辅和六部七卿全招到了当初专为接待各国使节而设的大殿之中。
众人一看这富丽堂皇的装饰,那都叹为观止。
这里面的桌椅那都是金丝楠木打造的啊,万历甚至还专门命人打造了一把金丝楠木的高脚椅,让小朱常洵坐他身边。
宋应星这个太子伴读还就站在小朱常洵身边。
这架势众人却是有点看不懂,万岁爷这是要干嘛呢?
万历看人都到齐了,还命人给在座每位都上了壶贡茶。
他招呼大家品了品茶,这才郑重道:“诸位辛苦了,官场经过这一年多的整顿可谓成绩斐然,焕然一新。
大明也正朝着太平盛世迈进,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定然能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来。”
这意思,召大家来庆功的吗?
问题,庆功光喝茶吗?
众人虽然内心里都有点欢欣鼓舞,却还是有点莫名其妙。
万历却是抬手道:“于野,你说说,现在每月朝廷的税赋收入大抵有多少了?”
这个怎么说呢?
李化龙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现在朝廷的税赋收入每个月都不一样,如果平均下来每月都有四百万两以上。
不过,支出也比较多,朝堂和地方各衙门的人工开销每个月就超过了五十万两,还有官员俸禄和杂七杂八的支出也超过了五十万两。
所以,现在月均入库的银钱都只有三百万两左右。”
你还只有三百万两左右!
以前朝廷一年都存不下三百万两好不好?
众人闻言,那都不由的露出一丝震惊之色。
他们都知道,现在朝廷的税赋收入肯定比以前多了,不说别的,光是惩治贪官污吏抄出来的地那就是几千万亩啊。
不过,他们却没想到,现在朝廷的税赋收入已然多到了这种程度。
其实,这还不够多。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提点道:“于野,以后所有屯田也按民田来征收税赋。
我们就不从军户屯田征收军粮了,以后军粮要渐渐转为从户部所属的田地中来调拨,如果不够,那就转部分田赋征收税粮来凑。
军户屯田的税赋今年九月份开始就可以逐步从南面各都司、行都司一路往各大边镇、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征收了。
你顺带派人去把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鱼鳞图册给做了,这两个都司开出来的地怕是两亿亩都不止了,我们不能放任不管。”
啊?
两亿亩都不止!
原来大明各都司、行都司和边镇的屯田就有一亿多亩啊!
这意思,一下就多出三亿多亩地的田赋来?
那是多少?
如果按亩产两石粮价也是一两银子两石来算那就是三千多万两!
这屯田能按这么算吗?
李化龙愣了一愣,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屯田产的粮食我们按一两银子几石算?”
这个粮价算起来着实麻烦。
万历琢磨道:“现在大明各地的粮价还不是统一的,我们还只能分地域来算。
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就算一两银子四石吧,其他地方你看当地的粮价。
还有,奴儿干都司今年还只是光出产粮食,他们也才刚刚开始喂猪,那边的屯卫军户大多还没有钱。
所以,今年奴儿干都司还只能征收粮食当田赋,那边的粮食就不要运出来了,就屯在各处卫城吧,明年正好用来当军粮。”
这一下要屯多少军粮!
李化龙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细细交待道:“还有商赋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光征收葡萄牙人的商赋。
以后大明境内凡是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那都要交商赋,至于生意大到什么程度就要交商赋,这个标准你来拟定。
明年我们就开始全面征收商赋,先从万盛堂各大商号、各藩王封地和所有公侯勋贵封地开始。”
啊?
还全面征收商赋!
这又是多少税赋收入?
现在光是万盛堂各大商号的生意加起来那最少都是几千万两一年啊!
这一下,不但李化龙有点懵了,在座其他官员也有点懵了。
朝廷这么征收税赋,那一个月的税赋收入恐怕都会上千万两啊!
这么多钱,拿来干什么?
难道以后大军的粮饷和军功奖励又要朝廷来出了?
那这点钱好像又不够了。
李化龙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税赋的事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万历缓缓扫视了一圈,这才郑重道:“朕今天召大家来主要是为了商议进士、举人、秀才名下的地免税的问题。
这个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了,现在我们取士数量已经开始翻了倍的涨了,平均下来,每一年新增的进士那都有三百多,新增的举人都有一千多,新增的秀才那更是多达数千。
你们应该知道,这么多进士、举人和秀才免税的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