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123节

  程宏定了调子,众人心中有了主意,知道自家总兵要动手了,只是这规矩要怎么立,却不知道是什么说法,毕竟京营整编这些年来,右路一直如此。

  如不是这王信,实在与别人不同,右路还会一直如此,厅内的文武官员没人想过改变。

  瘦高个的武将,有了自家总兵的态度,当即出头说道:“有些规矩是所有人都得遵守的,军饷也是如此,不是哪一个人说的算,此事就算闹大了,哪怕是提督也不敢帮他说话。”

  “此人年轻气盛,万一他不顾规矩。”另一名官员皱眉,担心道:“会不会连累大家?”

  “他敢,他一个游击将军,大不了和他撕破脸。”瘦高个武将冷哼一声,毫不在乎可能的麻烦,看上去仿佛很莽撞似的

  祝桢心里明白,知道李威认为王信的出现,抢了他的游击将军,因为越到上头,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王信又年轻,恐怕李威再无机会。

  李威敢闹,总兵也不拦着。

  祝桢内心担心。

  程宏果然不在意,好奇问道:“怎么个撕破脸?”

  “镇台大人,我们右路这些年向来不惹事,提督那边的吩咐,咱们也是办的妥当,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恶欺,提督不领情,指望提督是不行的。”那瘦高个武将李威严肃道:“左路刘丁甚至当众扫过提督的面子,提督反而不敢惹他,所以这次就要用此子来杀鸡儆猴,告诉外头的人,咱们右路也不是泥捏的。”

  众人大惊,按照李威的意思,这是要往大了干。

  李威见没人出声,知道这个时候只能自己出头,说道:“镇台大人有所不知,那王信住在贾府,背后关系极深,如今已是游击,现在不把他赶出去,以后这右路别说容不下咱们,恐怕连镇台大人也要腾位置。”

  程宏面色不快。

  李威见状,反而内心高兴。

  本来嘛,大家都是如此,偏偏那个王信要与众不同,养那么多精兵,朝廷一声令下,谁不会尽量讨价还价,向朝廷伸手要更多的东西。

  他倒好。

  一声不吭就往前头冲,还四战四捷,威风倒全是他的了。

  把大家置于何地。

  李威自己早就盘算过,自己不爽他,自家总兵肯定也忌惮此人,年纪轻轻如此厉害,自己压不住此人,自家总兵难道就不担心?

  果然。

  看见自家总兵的神色,李威心里越发有底。

  最好把那王信赶出右路,自己的游击将军还有希望。

  刚才那官吏却有些迟疑,担心道:“军饷的事倒是能说道说道,可要是按照李兄弟的说法,要把此人赶出右路,恐怕不容易。”

  朝廷对下面的人睁只眼闭只眼。

  比如将领私养家丁。

  家丁眼里只有将领,没有朝廷,这是必然的事,可朝廷因为亏空,拿不出钱来怎么办,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做的太过分也就默认了。

  大家都在这么做,朝廷就算不想认也不行。

  同样的道理。

  朝廷因为亏空,官员们的俸禄发的少,本身白银越来越不值钱,物价高涨,官员们只能自谋财路,总不能坐以待毙。

  说破天也绕不过这个理字。

  上头的人要养活下头的人,下头的人要孝敬上头的人,多年来只有一套规矩,哪怕是皇帝也得认了。

  这种事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因此自己以军饷的旧规去压服那王信,那官员倒觉得问题不大,可李威想要趁机发难,把此人赶出右路。

  那官员摇了摇头,觉得有点悬,可能最后两头都没落好。

  李威见那官员出声质疑,急道:“周主簿,你跟了镇台大人这些年,难道心里就没点忠义吗?还是你认为,那王信挤掉了镇台大人,你还能转过头为他去办事?”

  周煾眼神闪过一阵阴沉,心里冒出一缕冷意。

  “李都司,商量事情就好好商量事情,不要把别人当做三岁小孩,当做别人看不出你的心意。”周煾压住内心的不满,淡淡的说道。

  李威大怒。

  “好了。”

  程宏打断了手下的内讧。

  忠顺亲王让自己韬光养晦,自己听了忠顺亲王的交代,的确躲过了许多事,可也让手底下的人失去了进取心,一个个只想混吃等死。

  只是今非昔比。

  忠顺亲王已经回来了,他老人家看到了机会。

  有了头,程宏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自己也的确顾忌那王信,要是在右路当个过客,自己就当没他这个人,可此人的态势大有扎根右路,那自己就容不得他。

  程宏直言道:“右路的天,容不得两颗日头,要么他乖乖听话,要么就不要想留在右路,非要对着干,那就要让他好好瞧一瞧,不要仗着会带兵,就不知天高地厚。”

  总兵支持自己,李威得意的看了眼周煾。

  周煾不再说话,心里记住了李威。

  角落的祝桢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

  那王信将军是个不错的将领,可惜右路容不下他,这年头就是如此,越是做实事的官越是被排挤,只可惜了此人一身本事。

  倒也是见怪不怪,祝桢不想惹总兵不满,于是收起了为此人辩解的心思,选择了和光同尘。

  “此事要注意分寸,毕竟那人年轻,万一不顾后果,他自个倒霉不要紧,牵连了我们却不划算。”周煾提醒道。

  程宏点了点头,看向李威,吩咐道,“李威,这件事你去办,能不能办好?”

  换做别的事,李威可能会不愿意惹麻烦,关乎自己的利益,李威连忙保证道:“属下一定办好。”

  李威也细想过。

  如果只是自家总兵,此事倒需要斟酌一二,如今忠顺亲王老人家回到京城,哪怕面对提督大人,李威心里都不惧了,何况是区区王信。

  程宏看了眼众人,把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说道:“自我担任总兵以来,对诸位向来不薄,这右路不只是我的,也是诸位的,当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才是。”

  “喏!”

  众人当即起身,纷纷抱拳应喏。

  金箔般细碎的阳光,堂外朱漆栏杆被晒得微暖。

  王信在院中练剑。

  明天要回营,今晚早点睡,和晴雯呆在一间屋子里,自己又不是柳下惠,实在是磨人,不如出来练剑,还是练剑爽。

  “女人只能耽误自己拔剑的速度。”

  心里头一团邪火,到底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年轻气盛,火大的厉害,不疯魔不成活,一把剑舞成影,仿佛水都泼不进。

  看看。

  这劲头用来练剑。

  难怪刘通之前再次见到自己练剑后咂舌不已。

  王信自己都不可思议。

  仿佛屁股下冒火箭似的突飞猛进。

  “唰唰唰。”

  “大哥哥好棒。”

  薛宝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非常捧场的鼓掌。

  听到薛宝琴的声音,王信又练了一会,这才慢了下来,准备去拿起旁边的毛巾擦汗,然后穿上衣服。

  春日里气温越来越暖和。

  练一通剑下来,浑身都是汗,衣服粘着身上不舒服,所以王信赤着胳膊,却没想到薛宝琴进来了,外面的婆子们肯定又偷懒去了。

  又看到了一个单薄的人影,立在薛宝琴身边,手里的丝巾掩着脸,眼睛却在扑闪扑闪的偷瞄。

  薛宝琴从小跟着父亲走江湖,码头上又是充斥三教九流的地方,所以薛宝琴身上倒有不拘小节的江湖女儿气息,所以被薛宝琴撞见,王信倒是不太在意。

  没想到林黛玉不声不响的来了。

  惊的王信手里的剑差点落在地上,连忙抱怨道:“你怎么来了。”急着穿起上衣。

  “这话倒是怪了。”林黛玉却笑道:“好没理由,是她怎么来了,还是说我怎么来了,要是说我,我又是你去请她又请我来的。”

  王信三下五除二,穿好了衣裳,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薛宝琴和林黛玉的年龄差不多大,林黛玉大几个月,两人站在一起,倒是令人诧异。

  诧异的不是别的。

  别的不提,林黛玉虽小,神态姿容实在是天上的仙女一般,去年一同坐船来京城,半路上带她去岸上往,总有被风吹起面纱的时候。

  那一刻,见到的人无不愣在原地。

  如果说是普通人,没见过多少市面也就罢了,那就单论薛蟠。

  薛蟠见的市面可多了吧。

  自己虽没见过薛宝钗,却也知道根据书中的说法,薛宝钗与林黛玉各领风骚,倒也是互不相让,可就算如此,薛宝钗是薛蟠的妹妹,自己倒是听晴雯说过,那薛蟠第一次见到林姑娘,竟然瘫软在地,羞的他再也不敢出来相见。

  所以王信见到两女肩并肩而立,却各有一方神韵,心里啧啧称奇。

  “你这玉儿,我刚才练剑,没想到你们两个闯进来,倒是你,宝琴丫头还知道夸一声,你觉得怎么样?”王信转移话题。

  第一次自己的确过分。

  压了人家一路,把人家小姑娘气坏了,实在是欺负人。

  王信没打算再与林黛玉拌嘴,好好与她说回话,尽了自己长辈的责任,接下来一身轻。

  “我虽不懂,却也能看出好来。”

  没想到林黛玉会夸自己,王信呆了呆,不禁问道:“好在哪里?”

  “这剑到了叔叔手里,倒似游龙戏水一般,偏生挽的剑花比风雨里的竹影还清透三分。”

  边轻拢鬓边碎玉,林黛玉眼波流转间将帕子掩了唇角,突然又笑道:原说我们这些脂粉堆里长大的不识得武艺,既然叔叔问,容的我就胡说几句,要是说的不准,叔叔也别笑话人家。”

  王信一脸古怪。

  薛宝琴看着好笑,笑道:“你这人倒是呆子似的,你问的人家,怎么你却听不懂了。”

  王信回过神来,感慨道:“黛玉长大了,不与人犟嘴了。”

  林黛玉眼睛睁得大大的,无语道:“到底是叔叔先故意拿我解闷,先气的我,还是我先不懂事,与长辈犟嘴,我实是不知了。”

  是了。

首节 上一节 123/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