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129节
薛家商号挂的皇商名。
“少爷,这是从哪里来的?”大揽总张德辉听到人告诉薛蟠来了,连忙笑着出来迎,脸上还留着意外。
“我过来看看,有件事要向大揽总了解了解。”薛蟠倒也不敢怠慢大揽总,这可是大揽总,不是普通的掌柜,见大揽总眼神疑惑,又解释道:“我听说二叔说,有桩与京营里头的买卖。”
原来是此事。
张德辉领着薛蟠进去,然后一五一十的告诉薛蟠。
“那王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大揽总觉得此人如何?”薛蟠没有主意,知道自家大揽总的能力,竟然问起了他。
张德辉有些奇怪,问道:“不知是指哪方面?”
薛蟠又不能说,含含糊糊的说了几句,听得张德辉越发迷糊起来。
突然灵光一闪。
再仔细瞧少东家的脸色,张德辉明白了过来,也不点破,想了想,倒是认真说道:“王信将军年轻有为,本事极大,人是不错的。”
“就这样?”薛蟠感觉还不够。
张德辉倒不再多言。
他是觉得不错,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未来的事,万一自己把话都往好了说,日后出了差错,岂不是怪到自己头上。
现在说上几句惠而不实的好话,也算是自己的态度。
人不错,但能不能成为薛家大房佳婿,张德辉就不打包票了。
从大揽总这里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的话,薛蟠不得劲,竟直接去了河西营那边。
“你们的将军在不在,去告诉一声,就说薛家薛蟠来拜访。”
薛蟠骑着马,带着随从,在营门口说道。
这几日每天都有人来找将军啊。
昨日的祝桢是右路司务,许多人认着他,属于右路军中的人,倒不用通传,可以直接进去,今日的薛蟠是外人,所以要在外头等候。
薛蟠第一次来军营,倒也是好奇的很。
老老实实在营外等候,伸长了脖子往里头看。
过了会。
来了两个人引着薛蟠进去。
薛蟠边走边观望,正要询问,忽地听到远处一声招呼,抬起头望去,却是一人穿着常服,身材高大,面色偏白,一脸的微笑。
王信没想到薛蟠来找自己。
他找自己干什么?
王信摸不着头脑,不过想到自己与薛家的生意,所以给了好脸色,还主动出来迎接。
薛蟠二十出头,比自己小三岁。
在户部挂名,又是薛家的东家,所以王信叫了声:“薛蟠兄弟,今日如何有空来,快里头请。”
薛蟠虽然从小贪玩,人情往来上头却不会露怯,客气笑道:“愚弟早就应来拜见世兄,一则不好冒昧打扰,二则暂战事突发,世兄带兵南下,一来二去竟耽误至今,还望世兄恕罪。”
“何罪之有。”
王信笑道。
贾府是丢了里子,薛府是丢了面子。
但相比贾府,王信更看重薛府,因为薛府的商道,商道这东西,明白的人就知道有多宝贵,重建一条商道可不是简单的功夫。
自己这么想,也是因为有林如海的原因。
有了林如海,贾府的作用就不大了,有些事林如海就能帮自己搞定。
“我先前已经去问了商号,大揽总那边回,说安排了一名掌柜亲自带队,由大同那边出关口,估计要上两三个月的功夫。”
薛蟠边说边打量王信。
此人的气度模样,比那宝玉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倒也配得上自己妹妹,薛蟠暗自点头。
王信内心高兴,背靠大树好乘凉,四大家虽然如今是王子腾撑着,有些不如当年,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买马可不是简单的小事。
王信诚心说道:“此事我希望越快越好,不过我也懂得在商言商的道理,具体的细节上,薛家有什么要求,我也一直准备着,没想到薛家却主动先去做了,倒是让我不好意思了些。”
有了王信这通话,薛蟠心里满意,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换做别家开口,该有的必须要有,如今是世兄的要求,当然是诸事从先的道理。”
王信倒是没想到薛蟠如此会说话。
记得他是被柳湘莲给揍了一顿,不好意思继续混在原来的圈子,然后跟自家商队去做生意,变得懂事了起来,最后反倒是与柳湘莲成为了朋友,说明说话的能力还是有的。
薛蟠见了王信,人情也落实了。
心满意足的离去。
回去后第一时间告诉老娘。
“王信,他没毛病。”薛蟠没看见妹妹,见到母亲后急着开口道。
薛姨妈急得皱眉。
薛蟠没领会到,继续说道:“这家伙一表人才,可把宝玉给比了下去.”薛蟠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只见王夫人从里间冷着脸缓缓走出。
第130章 我到底是谁的人
薛蟠的喉结上下滚动,汗珠顺着后颈滑进脖领。
“大大姨妈.”
语无伦次,脸色发白,心里慌张。
自己完蛋了啊。
薛蟠无助看向自己亲妈。
王夫人转着手里的佛珠,皮笑肉不笑的夸道:“到底是蟠儿历练出来了,连看人的眼光都跟着水涨船高。”
薛姨妈手中帕子绞成了麻花,腕上翡翠镯子磕在檀木桌沿当啷一响:“小孩子家胡吣,姐姐莫要当真”
又看向薛蟠骂道:“你看看你这孩子,说是大人了,尽是孩子气。”
再一边拿出丝巾擦薛蟠被茶水打湿的衣襟,一边向姐姐抱怨道:“天天给他操不完的心,上辈子我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孽。”
这一通忙碌,王夫人倒也没了话说。
脸上看不出个喜乐。
薛蟠知道今日自己是得罪了姨妈,连忙补救道:“大姨妈,我刚才说的意思是带兵的事,那王信是武夫,又是个粗人,咱们宝玉是论诗书翰墨的,那王信如何能与宝玉比。”
“你刚才去见那王信了?”
王夫人突然问道。
薛姨妈一下子揪心了起来,生怕儿子又说漏了嘴。
她一点准备也没有,要是突然让姐姐知道自己瞒着她,多年的情分说不定也会受到影响,一则是姐妹情谊,二则是薛家终归需要贾府帮忙撑腰,因此使劲看向儿子。
“嗨,那王信不是请了薛家帮忙做点生意么。”薛蟠烦恼道:“生意不大,事情麻烦,原本是不想做的,可那王信又有舅舅的关照,也是王家人,所以我就让柜上同意,今日去见王信,说的就是生意上的事。”
薛姨妈松了口气,王夫人倒也没再继续问。
“你几日没来,我原还担心,难道就是此事?”王夫人看向薛姨妈。
薛姨妈笑道:“可不是,二房的叔叔来了,原是王信请到了二房头上,二房做不了主,前几日来府里拜访,谈起此事,所以让蟠儿去柜上安排。”
王夫人这才不再追问。
又坐了一会才离去,带着丫鬟们走到半路,逐渐的迟疑起来。
别看自己这妹妹性格软弱,看上去仿佛是个没主意的,心里的小心思可多了,从小就是这样,否则几年前也不会拖家带口的来投奔自己。
还有外甥女。
宝钗是个懂事的好女娃,又聪明又懂得持家,自己看着她长大,知根知底,配上自己的宝玉,宝玉一辈子不用操心,只需要读好他的书就行了。
原来想的挺好,可如今心里却有些不安。
到底还是要多见见宝钗丫头,从她那里下手,她一个女儿家,平日里没见过外男,自己的宝玉终归也不差,王夫人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主意。
薛岩还留在京城,等把火器的事情送到王信手里,然后再回去江南,除了自家的生意,然后还有与王信的约定,比如采购铜管大炮进行仿制,还有聘请工匠等。
王信去了东军提督府。
门口的兵丁认得王信,门口的管事请王信里头去坐,不一会管家带着人来上茶。
提督朱伟不在府里,来的是朱胜功。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朱胜功了解王信的性子,直接笑着问道,倒也没把王信当做外人。
“前方南下平倭,我请人采购了一批火器,没曾想火器没到,倭患已被平了。”
王信说了一半,朱胜功明白了,于是纳闷道:“买卖大不大,不大的话看着办,要是不少钱,违约也就违约了,难道还能追着你要?”
王信知道朱胜功误会,解释道:“没打算违约,让人家一路送过来,这不是快到通州了么,所以请提督府批个条子,我好让人送去让水关放行。”
薛家是皇商,顶着皇商的名头,加上金陵的批条,一路上畅通无阻,可到了京师就不一样了,万无一失起见,再加上东军提督的批文,风险就小了很多。
事情不大,朱胜功也不多问,自己离开去开了个批文拿出来。
上面签的是朱伟的名讳和印章,另外还有提督的大印。
说明朱伟留给了朱胜功不少空白批文,朱胜功只需要写上需要的内容就能生效,可见朱胜功在东军的地位,等同于其父。
王信没打算送礼,朱胜功喜欢的就是王信这态度。
叫住了王信。
“你和你家总兵的事怎么说?”朱胜功关心的问道。
王信没有隐瞒,直言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又没有什么把柄,不担心他出幺蛾子,何况有提督府罩着,他也拿我没办法。”
后面的一句,朱胜功笑了。
笑了一阵,朱胜功才又说道:“程宏这个人嘛,平日里不声不响的,我也不大看得起他,可他背后的忠顺亲王,的确是个麻烦。”
“忠顺亲王敢插手京营事务?”王信也想了解下这忠顺亲王,眼前的朱胜功是个不错的对象。
“要看时机吧。”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