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133节
自己做人做事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
听说那张吉甫做事也是如此。
帮他一件事,他还两件事,坏他一件事,他坏两件事。
想到这,王信笑道:“凤丫头,吃饭了没有。”
一句凤丫头。
王熙凤脸上笑的越发灿烂,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温和道:“别处不像信爷处,中午没有吃饭的规矩。”
“晴雯,去准备两副碗筷。”王信使了个眼色,又看向王熙凤说道:“不嫌弃的话,就坐下来一起吃,都是王家人,也不是外人,说些家里话,终归要亲近些。”
换在别的时候,王信断然不会这样说。
可做人要通透,知道别人需要什么,犹如林黛玉就很聪明,每次与她说话,自己都能很开心,因为林黛玉是个极其聪明的性格,向来又善于成全人的性子,极好的品性。
如今知道王熙凤的来意,王信用态度回答了王熙凤。
晴雯一点也不懂,不过还是去准备碗筷。
平儿听到准备两副碗筷倒是愣住了,面上有些无措,王熙凤也只怔了怔,很快反应过来,微笑拉着平儿一起坐下,小方桌刚好坐下四个人。
平儿扭扭妮妮的,王熙凤倒是大方。
见王信没喝酒,主动去倒了茶,以茶代酒的敬王信,王信与王熙凤碰了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琏二奶奶来了。
庄子里的人只有恐慌,生怕自己开小差让琏二奶奶抓住,一个个忙了起来,没活干也要装作有活干,等屋子里吃完饭,各个争先恐后跑进来忙着收拾。
过了一会,王信带着王熙凤,还有平儿和晴雯出了嘉荫堂,几人在庄子里转。
“一直听说这凸碧山庄风景好,我平日里忙,没工夫来,倒是托了信爷的福,今天能好好看看这风景。”王熙凤最会说话的人。
王信也很喜欢。
林黛玉说话虽然好听,可终归小了点,至于薛宝琴,自己只把她当个妹妹,晴雯也是如此,只是晴雯处境不好,所以自己才多关照下,让她心里安逸些。
所以今日见到王熙凤,除了两人年岁相当,王熙凤比自己只小一岁,也有王熙凤是个伶俐人,她要是愿意与别人好好说话,保管轻松愉快。
“大观园精雕细琢,费了不少功夫,到处都美,别处都见过了,唯独此处没见过,所以看见后才觉得与众不同,不过要是喜欢,随时可以来嘛。”王信笑道。
王熙凤先前气的发抖,其实身上的劲头已经用完了,如今是强撑着。
正说话。
突然脚一歪,身子斜倒,吓得花容失色,身后的平儿和晴雯也慌手慌脚。
幸亏自己这两年练功。
王信眼明手快,伸手扶住了王熙凤,王熙凤靠在王信的怀里,闻到男人身上的味道,失神了片刻,平儿松了口气,晴雯咬着牙。
很快,王熙凤脸红了,恢复了神态,站直了回去。
王信放下手,提醒道:“要不然回去吧,凸碧山庄山路多,不像别处平坦。”
有了刚才的意外,王熙凤倒是内心复杂了起来,看着身边的王信,突然问道:“听说我舅舅处境不好,信爷知道吗?”
有些事不应该问出口,问了就落入下乘。
一般普通人控制不住会问,但是王熙凤应该不会问,火候必然控制恰当,因为王熙凤是个聪明人。
听到王熙凤的问话,王信感觉到王熙凤身上应该发生了点什么,否则不至于像今日的失态,与她本性不符,想到这里,温和道:“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起起伏伏才是常态,何必在意这些呢,今日好,明日不好,明日不好,后日又好。”
从王信嘴里得到了确认,王熙凤再也不怀疑,又听到王信的宽慰话,淡淡的笑道:“不是每个人能像信爷一样的。”
这倒是。
王信认可了王熙凤的话。
河西小营,扬州盐道,扬中岛。
狡兔三窟。
自己已经有了三窟。
越往后,自己的窟越多,多到自己都不可思议的地步,时间越久,对自己越有利,所以自己才不急。
别人没有自己的优势,当然急了。
如果自己也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那么就算自己的练兵本事再大,心里也会不安。
“凤丫头这话说的,我和你不都姓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王信轻描淡写又说道:“没事的。”
一句没事的。
王熙凤再也撑不住,身子差点都瘫软了,咬咬牙撑住,没了往日的分寸,真情流露:“信爷,你真好。”感到失言,又才指责晴雯,打趣道:“难怪晴雯丫头被信爷迷的五迷三道的。”
晴雯不好意思道:“二奶奶。”
平儿搂了搂晴雯的肩膀,亲昵的安抚了一番。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王熙凤才带着平儿离去,一路上时不时看平儿。
平儿被看的不好意思,忍不住笑道:“奶奶这样看人,我脸上是有花不成。”
王熙凤猜测道:“那信爷刚才你也见了。”
“奶奶不也见了。”
“年轻力壮的,一身男人味,看样子是嫌弃晴雯年龄小,没想到他还有这规矩,倒是你一去,他就安排你坐下吃饭,吃饭的时候看了你好些,眼睛都快长你身上去了。”
“奶奶。”平儿一脸无语,又羞又急。
王熙凤没再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平儿隐隐不安,只是去庄子里前,琏二爷说的那些混账话,奶奶仿佛忘记了。
怎么可能。
以自己对奶奶的了解,这是彻底丢开了琏二爷,以前虽然说狠话,终归是夫妻,如今不说狠话,才是真正的不在意了。
平儿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有些慌张。
赵雍和张灿两人带着七八人一起前往天津,拿着提督府的批文,与薛家的掌柜汇合,看到船队里的火器,眼色倒是复杂。
“就是这玩意,与咱们大周的火器没啥区别嘛。”
张灿在船上拿起一把鸟铳,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大概八九斤的样子,“这玩意要五两银子?”
“没办法啊,谁让人家才有。”
薛家的掌柜笑道。
众人又看了看佛郎机,光看外观也看不出什么。
薛家带队的掌柜出面,在天津水关与营总拿出几份批文,除了皇商的名号,还有金陵兵部的批文,以及东军提督府的批文,那营总见状,也只能让手下人放行。
几船的火器顺利抵达通州。
赵雍让人去找贾府的将军,每旬休两日,还有每旬里有五天的晚上,这些时间将军都会回去贾府,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为了照顾兄弟们。
第134章 各有各的规矩
扬州会馆。
二三月京城科举,陆仲恒高中新科进士,扬州会馆很是热闹了一段时日,一直到最近才消停了些,薛岩来拜访,然后知道了合作的事。
聊起这王信,陆仲恒倒是感慨,于是派人去请,约定日期相聚。
最近太过风光,实在惹人注目,为了保持低调,陆仲恒也没有再请别人,只是要与王信聊一聊,还有恩师林如海的事。
第二日。
王信如约而来,陆仲恒没有亲自出门去迎,在里头等候,见到了王信,主动提出歉意。
王信没有怪,理解陆仲恒的为难。
新科进士也只是新科进士,前程远大,也是前程远大,当下要低调做人,以免惹出是非。
不过陆仲恒进了翰林院,与那梅翰林不同。
王信知道梅翰林。
梅翰林年纪大了,不是说梅翰林就不重要,而是相比较陆仲恒这样年轻的翰林,未来有资格入阁,所以陆仲恒的地位就变得重要了起来。
对于一方势力而言,有这样的后起之秀犹如有一根定海神针的存在。
一个是重要武器,一个是核武器。
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同样规模的势力,一方有这样的陆仲恒,一方没有,没有的那方,连说话的底气都会不足。
陆仲恒在扬州会馆的超然地位说明了一切。
王信跟在陆仲恒身后,两人在一间单独的房间里,桌子上开始上菜。
陆仲恒亲自为王信倒酒,两人出自一门,倒也没必要太过客套。
与别人所想不同,陆仲恒不光是因为同出一门的原因,对王信也有格外的刮目相看。
外地官入京原本有住房提供,后来因为房屋被占,朝廷也扩建了几次,等到朝廷无钱的时候,于是变成各人自己想办法解决。
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带来的弊端与后果,朝廷也心知肚明。
就如将领蓄养家丁,实际为将领的私兵一样的道理,本质上还是朝廷无钱,只能当做没看见一样的道理。
京城一房难求,房价又贵。
俸禄低的小官连租都租不起,俸禄高的官员,需要养活的人也多,加上大周风气奢靡,人情往来通达,导致官员们没一个靠着俸禄能维持生活的。
“你的俸禄高,需要养活的人也没有几个,为何不趁机在京城置办一套宅子。”陆仲恒问道。
王信露出苦笑。
自己在河西小营做的事,与别人养家丁并无不同,只不过别人养个一二百,乃至数百家丁,而自己养了两千。
也因为房子的事,营里的许多外地军官在京城难以落脚。
比如赵雍,刘通都是如此。
包括张灿。
乃至于新提拔起来的一批校官,目前只能以营为家,赵雍有家室,家室不在身边,还有有家室的,总之,自己许多时候不呆在营里,让很多人松了口气。
否则自己在营里,每个人都要紧绷着,时间久了并不利于军心。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