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136节

  太上皇接下来的话,令张吉甫有些出神。

  这是何意?

  “右路我一直留着。”太上皇终于有些愤恨,“可惜,十五年了,哪怕是块石头也被捂热,却还是如此,石头终归是石头,既然忠顺亲王回到宗人府,这右路也不要留了。”

  宗人府是宗室,忠顺亲王因为是皇帝的叔叔,所以目前是宗室的领军人物。

  无疑是为了给皇帝撑腰。

  按照恩师所言,太上皇应该是没有废帝心思的。

  太上皇年龄大了,也没有精力再培养一个皇帝出来。

  别看皇帝做了许多事,当初要不是有太上皇的默许,皇帝连走出第一步的机会也没有。

  又随着皇帝在军权上头插手事情变得复杂。

  再加上患倭的刺激。

  终于围绕倭患的军权发生了复杂的争斗。

  果然如恩师所言,没人能看透太上皇的心意,张吉甫一点也看不出太上皇的想法是什么。

  不过有件事,张吉甫已经确定。

  太上皇要打压宗室。

  这件事变得复杂了起来。

  太上皇当政的时候打压勋贵,大力提拔文臣武将,前些年皇帝拉拢文臣武将,太上皇又对勋贵宽裕了很多,奈何勋贵子弟大多不成器。

  还有点模样的,像神武将军冯唐这些人,太上皇挑选了一批,其中也包括王子腾。

  算是结了贾府在义忠亲王上头的旧事。

  前年太上皇身子骨还好,打围的时候,就点了神武将军等勋贵前往,收获了不少人心。

  但也不是所有勋贵都主动靠拢太上皇。

  很多年前的如林如海,又有勋贵子弟弃武从文如那贾政,这些人或明或暗的靠近皇帝,选择了长远,避开近处的漩涡。

  比如王子腾。

  那两年里皇帝的声威最高,太上皇已然压不住,王子腾不就是与皇帝达成了约定吗。

  王子腾放弃京营。

  差点就让皇帝接管了京营。

  围绕着兵部与戎政尚书的改革之争,也是间接导致倭患日盛的原因之一。

  所以太上皇老人家对王子腾是非常不满的。

  也是因为如此,自己才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太上皇竟然早就在培养王信。

  王信可是王家的子弟。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张吉甫才有把握能把王信收入囊中。

  因为随着皇帝在政治上的大败。

  王子腾与皇帝的约定必然是达不成的。

  四大家的衰弱也已经是眼前的事,就看各家如何挽救。

  至少王家很难挽救,当初算是对太上皇的背叛,造成的威胁巨大。

  离开了京城,王子腾与忠顺亲王在边地一拍即合,合谋打压永兴节度使冯胖子。

  忠顺亲王支持王子腾,王子腾想要取代冯胖子对于张吉甫并不是秘密。

  所以太上皇的表态很明确。

  要拿掉忠顺亲王在京营的势力,也就是右路的程宏。

  “估计王子腾也要回来,在地方独木难支,没有了忠顺亲王,他不是冯莫的对手,你回去后上疏一封,以兵部的名义,夸一夸王子腾。”

  太上皇冷笑,“皇帝给他九省统制,朕给他再升一升,让他做九省都检点。”

  张吉甫佩服的五体投地。

  彻底断绝了王子腾的未来。

  九省统制还有机会调任节度使,而九省都检点再无可能。

  因为九省都检点位高权重,无领兵可能。

  而且是相对于文官而言。

  王子腾又是武勋,在言道毫无根基,等于说话没有份量。

  王家彻底废了。

  提前掐灭对手的出招,且一举数得。

  离太上皇越近,越能感受到太上皇的恐怖之处。

  张吉甫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恩师。

  臣子遇到这样的君主,真是令人绝望。

  哪怕以恩师之才智,也只能如此罢了。

  刘儒啊刘儒,你还不知道自己输给的是谁。

  同时有些心凉。

  自己此次入宫,竟也沦为了应声虫。

  可笑可笑。

  虽是如此,张吉甫却不敢表露,太上皇不管张吉甫什么想法,深知一个道理,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傲气,所以很多上位者惧怕下属有才能。

  宁挑令自己放心的,也不敢重用有才的。

  自己不同。

  天下没有什么英才能超出自己手心,无人不可用,自己就是要挫一挫英才们的傲气,让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王信最近在做什么?”

  说完了王子腾,才又说起王信。

  张吉甫没有别的想法,把王信向兵部递交的申请告知,“带兵有方,最近听说在练火器。”

  太上皇眼神里露出赞许。

  “笨鸟先飞,愚笨一些可以勤快点,多做些事情追赶别人,朕最看重的是王信这点,明明是个聪明人,却向来勤勉做事,所以这样的人一定不会差。”

  张吉甫听到太上皇的评价,内心认可,恭敬道:“圣人圣明”。

  “等他练好了兵,派他带兵去忻州。”

  太上皇做出了安排。

  张吉甫内心明了。

  数年来,胡部屡破雁门关,掠忻、代诸州县尽遭劫,损失粮草数十万石,当初太上皇能同意王子腾去九边,也是有让他看住这些口子的打算吧。

  只可惜王子腾这些年与冯胖子纠缠,两人忙着内斗,谁也没压过谁,不但一事无成,还牵连了地方。

  还有一层。

  太上皇老谋深算,既然要打压死那王子腾,当然也要防着王信,哪怕王信是他看重的人,把他派去边地,又稳定了边地,又防止了意外。

  万无一失,毫无漏算。

  一时间,张吉甫有些明白自己和太上皇的差距在何处了。

  太上皇如此机关算尽,还能活到如今的高龄,实非常人也,大周立国之初积弊甚多,却在太上皇手里解决了十之六七,如果太上皇有子,又或者.驾崩。

  在很多人的眼里,包括史书笔下,都将会是一位明君。

  想到此,张吉甫内心恢复了信心。

  自己年轻。

  这就是自己的优势。

  离开了皇宫。

  张吉甫去了内阁,见到了自己的恩师,也是首辅的周道丰。

  周道丰拿着笔,丝毫未在意张吉甫的神色。

  张吉甫忍不住笑道:“恩师太过相信弟子了吧。”

  周道丰这才放下笔,奇怪道:“为何不信?”

  张吉甫不再多言。

  能从直面太上皇的压力下恢复镇定,且走出阴影恢复自信,并不是值得自豪的事,而自己的恩师,在太上皇身边呆了整整五十年。

第137章 河西营的未来

  京城的规矩大。

  王信有些理解了。

  如果在扬州的话,许多事情自己向林如海打声招呼就行。

  在京城不能这么做,每一步都要记录在案,有迹可循。军营出操的事,不光要提督府点头,还要经过兵部,甚至宫里头太监的同意。

  兵部员外郎陈言乘坐轿子,来到河西小营营门口。

  得知陈言到来,王信亲自出来迎接。

  看着焕然一新的营房,生气勃勃的气氛,陈言夸赞道:“王将军治军有方,令人叹服。”

  去年此人从地方轮班到京,佐击升都司的手续还是自己给他办的,结果已经成为了游击将军,此人才二十几岁,年轻的有些过分。

  员外郎是从五品,游击将军是从三品。

  品级虽然差距大,可是文武有别。

  何况兵部还是京营的上级部门,反而是游击将军要哄着兵部员外郎,如果是贾政,他是工部的员外郎,地位要更高。

首节 上一节 136/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