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158节
俺答汗巅峰时期,带着十万骑兵进攻大同,大同总兵不敢对抗,竟然贿赂俺答汗,俺答汗才放过了大同,去劫掠隔壁的宣府,最后兵临大明京城。
虽然最后俺答汗带领手下将领们归顺大明,向大明称臣纳贡,成为大明的顺义王,但是河套的富庶可见一斑。
单于城和大板升都在这区域。
而大板升就是原本时空俺答汗的老巢。
假以时日,说不得还真是这几大头领带着十万骑兵进攻大周,的确不得不防,如此想来,王信倒是有些理解这关外的局势。
这单于城目前而言,好像还真不能去除。
王信摇了摇头,总要亲自去看看。
第二日巡视了单于部落,这些主要是大同的官员去做,负责的官员叫做翟文,五品的观察使,还有几位推官。
巡抚、御史、观察使、采访使九边自有的文官体系,所以王子腾背了个名,名义上权力绝大,实际上高高挂起。
翟文在大同做了五年官,和单于部熟络,巡视的流程也是按部就班,几位官员也是被好生招待,王信看到他们帐篷里有部落送来作陪的女子。
不算是陋习,也不是特意讨好,而是塞外人口稀少,需要新鲜的基因灌入,自古以来如此。
不光是几位官员,包括他们的随行人员,还特意为王信也准备了,不过被王信拒绝。
在单于部非常的顺利,一派祥和,部落里也中规中矩,没有违背大周禁令的迹象,到了第四日,王信才带着大军离开单于城,前往大板升。
“将军不喜胡部?”
沿途,翟文坐在马车上,好奇的询问王信。
王信骑着马,经过翟文处,听到翟文的询问,笑着说道:“谈不上不喜,长城为界,入则为耕,出则为牧,胡与不胡,到不在于一个名字。”
“哦?”翟文听到这说法,对王信刮目相看,笑道:“将军不接受部落女子,恐怕单于心里不安啊。”
大同城的一些消息,翟文多少听到过,他们也知道冯胖子做派独断,可此人出手大方,整个大同的官僚被他喂熟了,已经形成了封闭的风气。
整个大同上下,从官员到大户都在兼并土地,还有走私贸易,那么冯胖子反而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推出来的高个子。
所以冯胖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方聚在一起的势力,扎根在本地。
从百姓到大户,从大户到官员,再到节度府,上下结合,走私贸易利益结合体的怪物,翟文选择了同流合污,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前程。
路上和这年轻的将领保持距离,今日巧合走到一起。
“心里不安就心里不安吧,难道还要哄着不成。”王信不以为然。
倒是嚣张跋扈,不懂隐忍。
翟文摇了摇头。
王信明白翟文想什么,淡淡道:“夫妻间过日子都难免磕磕绊绊,到底是一条心,又或者只是积蓄力量,总能看出来的。”
翟文眼神一顿,没想到王信会如此说,感觉眼前的年轻将领并不普通。
也不知道冯胖子会怎么对待此人。
两人没有再说话。
不久。
探马又带回来消息,又有人来盯梢大军。
“将军,该不会是大板升的人吧?”张灿忍不住怀疑。
大板升无法无天,必然藏有许多违禁之事,担心周军去巡防查阅,可大板升会选择怎么做,张灿有些没底,要是打算翻脸,他们这两千人马有些危险。
第159章 诚心的节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户牧民于石墩旁搭建帐篷,用牛羊粪便做成燃料,引火使用后,帐篷里升出一道孤烟,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自从过了单于城,这样的景象已经很少见。
越是接近长城,秩序越稳固,反之不然。
牧民生活很苦,没有自由和生产资料的奴隶过得更苦,无论男女脸上枯红一道道的印子清晰可见。
这样大的地方,只养活了这一户牧民,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被人夺走他的草场。到时候,他的帐篷和牛羊,甚至他的妻女就变成了别人的财产。
这片土地明明没有丛林,却连空气每呼吸一口,充满丛林法则的味道。
离开单于城第三日。
“呜呜呜~”
一处山坡后面,号角声响起。
“嘚嘚嘚。”
“嘚嘚嘚。”
漫山遍野的马蹄声。
杂乱之中,冲在最前面的是河西营的探马们,他们拼命的赶回来,向大军示警,可身后被无数的骑兵紧紧的追着,每个人脸上一片惊意。
“哟呵。”
身后的追兵时不时发出怪叫声。
“敌袭!”
很快,全军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在各自的队长和哨官们的督促下,每名士兵都开始动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两千人的队伍整齐划一。
前面的车队围了起来,中间的车队围了起来,后面的车队围了起来,形成了三个大圈。
王信在中间大旗下,让旗兵用旗帜发号施令,整个队伍有条不紊,既快速又稳定,仿佛操练了无数回,而大同来的官员和随行人员们惊慌不已。
“难道大板升要造反!”匆忙躲在车架下的陶升惊呼。
不远处的翟文面色难看,心里不禁怀疑,大板升为何要造反,大同方面有没有逼迫,难道因为这次的巡视?大板升隐藏了见不得光的秘密。
士兵们顾不上他们,他们不懂形势,只觉得到处乱糟糟的,心里恐慌无助,一时间也不知道王将军在何处。
片刻之间,刚才还在行军的队伍变成了三个车阵。
鸟铳手爬上战车,拿起火铳瞄准前方,等待命令,车兵们争抢时间,把物资搬运下来,同时把挡板安装上去,还有一部分配合鸟铳兵巩固防御。
不少士兵也因为意外的袭击,脸上添了一丝慌张,可手里的动作却毫不停歇,犹如本能似的。
各把总、各哨官、各队长在行军的时候,严禁离开自己的队伍,在详细的条例,并严格执行的过程下,追来的数百骑兵声势浩大,却意外的绕开了车营。
骑兵们犹如大雁似的分为了两部,把三个车营围了起来,几名探马躲入了车阵,终于可以歇口气了。追兵不敢靠近,远远的怪叫和威胁,还有骑兵靠近车阵挑衅。
骑兵们披头散发,大多穿着皮衣,可以确定是胡人。
这么多规模的骑兵,无疑来自大板升地区。
旗兵在高处低头问道:“将军,汤平问要不要开炮?”
王信摇了摇头。
虽然很仓促,可这伙骑兵想要冲击自己的车营纯粹是做梦,现在开炮,反而容易吓走对方,倒要看看这伙骑兵要做什么。
胡骑渐渐的消停了些许,因为光他们嘴里叫嚣,对面却异常安静,搞得好像他们在鬼哭狼嚎似的。
这种感觉很不好,有些人心里不安。
这支闯入的周军与以前看到过的周军不同,很多老兵心里如此想道。
原本一触即发的态势,又变得平静了,双方在远处互相看着对方,胡人骑兵也不再发出怪异的叫声,也没有了骑兵上前挑衅。
形势越发激烈,双方都在蓄力。
一名骑兵首领上前,对着大周车营的队伍喊话。
王信听不懂,让人去找陶升,陶升在旁边的车阵,躲在车架下,被士兵架了出来,送到了王信身边,陶升狼狈不堪,看到王信一脸镇定,神色如常,受到影响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说道:“那人要见将军你。”
“你代我去问。”听到王信的话,通译愣了愣。
最后犹犹豫豫爬上战车,防备别人射箭,大声的喊话。
对面那人见是通译,反而主动说起中原话,一样的不熟练,“你们,不许去,大板升,止步。”
王信推开通译,大声问道:“你是谁?”
“我是毕昇,莫台吉的大勇士。”那人竟然如实告知。
翟文听到后脸色大变,连瞒都不瞒,已经嚣张到如此地步,就差明说要造反。
王信暗自点点头,再问道:“你们要造反吗?”
等着对方确定的态度。
同时让旗兵做好准备,听到对方的回应,就是自己下令攻击的时候。
那毕昇却摇了摇头:“台吉说,你们,不许,大板升,敢入大板升,土地,必有人,袭击,你们,你们现在回去。”
“我要是非去不可呢?”
王信再问道。
这句话对面的人没听懂,反问了一遍,王信只能解释,心里无奈。
那毕昇大声说道:“台吉说的话,连天上的老鹰都要听。”
王信摇了摇头。
毕昇仿佛就是来传话的,分别看了三个车阵,确认对面的将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后,带着队伍就走了,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
阵阵尘烟,来去如风。
王信看得眼热,自己要是有几百骑兵就好了。
可惜中原养马成本太高,培养一名骑兵的费用,可以养活三到五名步兵,如果是雁门关守兵的那种,养一个骑兵等于二十名步兵。
这就是草原大漠的环境优势,有好有坏。
“王将军,看样子我们要赶紧回去,告诉大同做好准备。”翟文恢复了镇定,保持自己的气度,赶来找到王信。
王信摇了摇头。
“将军何意?”翟文大惊。
王信说道:“先派人回去告诉冯节度使。”
谁知道冯庸什么态度,自己不给他把柄,拉住翟文这个观察使,有了人证可以向朝廷证明,自己就不怕冯庸出幺蛾子。
翟文无奈,猜到了王信的心思,虽然恨不得现在就返回,可知道王信不会听自己的,只能留在原地。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