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162节
不过是举着大周的旗号罢了,这旗号是地方大户们用来甩锅的对象,告诉下面百姓们是大周朝廷的不好,而不是地方大户们的剥削才让他们日子不好。
因此百姓们痛恨远在天边的朝廷,却与身边的大户们一个鼻孔出气,把大户们当做自己的主心骨
王信对翟文的印象大为改变。
光这个认知,翟文就非常了不得了。
笔杆子控制在读书人手里,只会说武将失控如何如何,必须要以文制武的道理云云,从来不说文人失控如何如何。自科举兴盛以来,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读书人先失控,才有了国家的崩溃。
文官当道,哪朝不是文官失控,地方失衡,才有了国破家亡之惨状。
武将的失控是有形的,而文人的失控是无形的,更加难防。
王信不得不想一个问题。
如今是太上皇掌握朝堂,由内阁主持日常,按照翟文所言,那为何还要调自己来大同呢。王子腾的失败,说明他们支持的是冯庸。
又调自己来大同,王信看着翟文,翟文仿佛知道一些事。
“我并不知道,只是如将军先前所言,任何事物都有其脉络可循,不过是隐晦些罢了。”翟文自信的笑道。
天下聪明人何其多。
王信忍不住感慨。
有时候这片土地就是聪明人太多了,都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所以卷起来不要命,一代比一代勤劳,不过对自己而言,能拉拢更多的聪明人却是有好处。
王信也猜到了。
既然太上皇如此厉害,知道要维持地方平衡,而冯胖子的势力越来越嚣张,甚至不把朝堂纲纪放在眼里。反观自己人马少,自给自足,朝廷用得起,主要是还能打,自己后背的势力又与冯胖子不和,还有比自己最好的对象?
所以调自己到大同,是太上皇的主意。
果然,就说这风格不像是张吉甫的,自己还怀疑是周道丰,原来是太上皇。
不过太上皇实在是聪明,他的想法倒是与自己不谋而合。
大板升地区不应该被破坏,而是成为与关内互补的地方,达到一种平衡,如此才能长治久安,至于因为长久的和平而烂到了根子上,这是文官大户的失控,并不是军队的原因。
文官大户控制了方方面面,治理的稀烂,还把锅推给军队,实在是坏到了骨子里。
那自己的好处是什么呢。
总不能白打工。
属下们保家卫国,为国打仗,自己是他们的将军,不能让他们白费了力气,该有的功劳必须要有,所以仗不能乱打。
还有就是太上皇既然如此老练,他对自己的安排是什么?
想要让自己制衡冯庸,可冯庸却做得过分,自己总不能光忍着吧,那马贼真是大板升地区派的?太过巧合了,那冯庸的招数是什么?
搞清楚马贼到底是不是大板升指使的是关键,关乎自己接下来的选择。
一切阴谋诡计建立在实力之上,犹如晚明那些令人可笑至极的官员们,妄想空口白牙的说服林丹汗,借助别人的军事力量。
实在是当蛀虫太多年,已经愚蠢到清澈的地步。
第163章 绝计
青绿的草地上,军旗呼呼作响,严阵以待,透出冲天杀气。
远处的胡人队伍纷纷议论。
观察使翟文过去交涉,王信带着大军压阵,防备一些意外,全军做足了准备,一声令下即可攻守。却说胡人的大小首领聚在莫必胜身边迎接周人,一直以来大家遵守这个规矩,向周人证明大板升的团结。
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众人已经知道。
远处的周军只有两千人马,虽然不多却轻易打败了宁隆雄,宁隆雄手里几百马贼,纵横草原十几年,哪怕是莫毕昇也内心忌惮。
王信看到翟文和对方说话,不久后,十余名胡人被五花大绑推了出来,翟文转过头好像看了自己这边,因为距离太远。
回头找薛家看能不能搞出单筒望远镜,王信分心想道。
过了一会,翟文面色复杂的走了回来,靠近了周军军阵,来到王信面前,古怪的说道:“莫必胜说宁隆雄袭扰我们是有人指派。”
“他们说是谁?”王信不置可否。
翟文苦笑:“冯节度。”
“证据呢?”
“那些胡人是宁隆雄的手下,其中一个头目听到宁隆雄说过。”
“这可不够。”
王信摇了摇头。
翟文也知道如此,空口白牙的话谁能相信,“莫台吉还说,当初不让我们去大板升,就是收到风声,得知宁隆雄要袭击我们,担心我们去了大板升出了事,他们会背锅,所以才派人阻止我们去大板升,而且还告诉过我们。”
如果宁隆雄还活着,此人就是最好的证据。
如今他死了,所谓他的手下也只是听说,而且还是莫必胜推出来的人,谁知道是真话还是假话,如果是莫必胜故意引导的呢。
“先把那胡人头目接收过来,我们自己拷问一番。”王信说道。
要么是咬死冯庸指派,要么是改口。
改口的话,证明莫必胜说假话,对那头目没有安排好;如那头目咬死冯庸,也只能证明冯庸有嫌疑,冯庸是大同的节度使,没有确切的证据,朝廷不可能听一面之缘。
翟文也觉得只能如此,“将军就留在军营,随时做好准备。”
“理当如此。”
巡查的事情,当然是交给翟文,本身是他的职责范围,王信带着大军的作用是压阵。
两千人马已经足够震慑大板升地区了,大部分部落对付不了这两千人马,而实力最大的几个部落,也得考虑自己的人口不多,死一个青壮很难弥补回来。
背后还有大同军镇,至于王信与冯庸的不和,那是两码事,如大板升地区的这些部落,一样互相之间斗内。
谁占的草场多,谁就能生养更多的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谁家的青壮就越多,实力就越强,谁也不会甘心乖乖让出去的。
“噼里啪啦。”
篝火里时不时发出声响。
几里外的周军军营鸦雀无声,却充满了威胁,大周的官员已经吃饱喝足,去了莫必胜准备的帐篷里,部落最好的女子去招待他们。
“那周将的态度,你们也看见了,对我们很提防。”篝火旁的一个彪悍胡人说道。
“欧彦虎,你想干什么直说。”
那彪悍胡人冷笑道:“我也不怕你们泄密,我要吃掉这股周军。”
众人一惊。
其中有个大胖子皱眉,肥脸随着他张嘴上下抖动,口水喷到烤着的羊肉上头:“没有谁出去告密,一直以来的规矩,对待大周同进同退,只是为何要攻打那支周军?不提那周军十分精良,日后大同的报复怎么办。”
“哒台吉说的没错,何况莫台吉不一定同意。”一名小部落的头目反驳道,他的部落才两百帐,根本不敢得罪周兵,也只有欧彦虎,哒荣这几个大首领才敢乱来。
欧彦虎平静道,“冯庸的胃口越来越大,要不了几年,我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迟早要面对的。”
每年他们各部要凑两百匹马给冯胖子,平日里还需要用牛羊马与边关贸易,通过贸易获得他们需要的民生物资,商人压价苛刻,他们也只能咬牙接受。
整个大板升才几千帐,这些年草原经常闹灾,日子越来越难过。
“哒荣。”欧彦虎看向胖子,“我听到过一件事,你告诉我是不是真的。”
“什么事?”
“听说很久以前有个国家叫大宋,他们与边关贸易,一匹马能换两百斤茶叶,是不是真的?”随着欧彦虎的问话,周围的人忍不住发出惊呼声。
哒荣听到周围大惊的声音,知道欧彦虎是故意的,自己关内贸易最深,现在到了选择的时刻。
贸易是为了好好活,而与周围部落的联盟是为了生存。
孰轻孰重,哒荣非常明白,老老实实的说道:“的确如此。”
“真狡猾啊。”
“该死的。”
“周人用二十斤茶叶,就能换我们一匹好马!”
“周人从来不缺茶叶,他们逼人太甚。”
“可这伙周军打败了宁隆雄。”先前那小首领还是不敢,一脸的惊疑。
欧彦虎终于露出凶光,狠狠的盯着那小首领,小首领低着头,不敢与之对视,已经服软了,欧彦虎这才收回目光,解释道,“宁隆雄才多少人,我们合起来有多少人。”
众人点点头,宁隆雄终归只是马贼,虽然他的实力大了点。
“除非莫台吉同意。”在场的人只有哒荣有资格提出反对意见了,哒荣指出了关键。
如果一定要打,大家并不怕死。
这支周军是硬骨头,要怎么啃下需要从长计议,而且需要莫必胜的同意,大家全力以赴,哪怕付出一定的伤亡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欧彦虎性格暴躁,他想要动兵,自己却不想动兵,哒荣相信在场的一些人也不愿意打仗。
气候不好,忍几年说不定就熬过去了。
冯庸虽然索要过分,可苦的是下面的牧民,大家还能维持。
至于贸易,那更没得办法,难道还要攻打大周,逼迫大周放开贸易么?怎么敢与大周作对的,哒荣想到大周的国土和人口心里就发憷。
也只有欧彦虎这种不顾一切的人才敢乱来,莫台吉一定不会同意的。
大同。
赵焘偷偷赶了回来,第一时间告知冯庸。
冯庸身宽体胖,身下的黄花梨长椅是专门打造的,占据半个案几的范围,穿着威严的官服,反而衬托的威武。很多人叫他冯胖子,这么叫他的人都是有资格的,手下的人可不敢如此叫自家节度。
赵焘沉声说道:“他拒绝了节度的提议。”
“所以你联系了宁隆雄,让他攻打王信?”冯庸脸色阴沉。
宁隆雄是他养的狗,自己养的狗很多,而宁隆雄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用的狗,专门对付那些不听话,自己在明面上又动不了的将领。
这是小狗里面最大的狗,自己还养了一条大狗。
如今没有了这条狗,冯庸很心痛,同时有些愤怒,还有一丝惊疑,自己多年来的秘密,不会因此就暴露了吧。
“属下没有联络。”赵焘连忙解释:“是宁隆雄可能想要试探下王信,只是没想到王信的军队不同,属下也没想到。”
赵焘详细的介绍了经过,听完后,冯庸久久不能出声。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