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173节
外头的人不知道,贾赦又如何不知道,数来数去,两府里如今只有自己能撑起家业了,内心得意,去见那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
蒋子宁也是勋贵,和荣国府大房走的一条道,只不过家业更小,目前四处投机,却找不到一处合适的。
贾赦有些看不起蒋子宁,他们贾府无论如何,亲朋故旧如此之多,自己一出面,轻易的就攀交上了平安镇,那可是京畿外的第一镇。
也知道蒋子宁整日巴结自己干嘛,不过是想借一借贾府的门楣,很多地方靠着如今平原侯家的门楣已经进不去了。
“蒋世兄。”
“贾兄!”
蒋子宁五十出头,毫无城府,笑的极其虚假,热情的拉着贾赦,“快跟我走吧。”
“去往何处?如此急。”
“你还不知道?”看到贾赦真不知道,蒋子宁叹道:“那京营提督朱伟,五十五岁大寿,京城好多家都去拜寿,咱们也去贺一贺?”
“五十五岁算什么大寿!”贾赦当然知道朱伟,可两边没啥关系。
京城里官员几千人,家家都走动,这种人情,贾府都撑不起来,主要是京营以前是个忌讳,因为义忠亲王的旧事,贾府脱了一层皮才算过关,连宁国府的大老爷,至今还躲在观里出家呢。
所以与如今的京营,贾府断的干干净净,的确没有人情往来。
唯一一个京营的游击将军谢鲸,此人是老祖宗的亲卫出身,捞了个定城侯,可这些年里,两家的香火已经不多了,都不敢过分接触。
说实话,府里那姓王的游击将军,贾赦一直看不起。
游击将军算什么,以前的贾府,随便往来的亲朋故旧,最少的都是游击将军,如那谢鲸,这都是第几代子弟了,不也是个游击将军么。
也就王家那种底蕴浅的,才把游击将军当回事。
蒋子宁知道贾赦的脾气,贾府以前是真厉害,可今时不同往日啊,却又必须拉着他去,想到自己打听的消息,说道:“交情不都是走出来的吗。”
贾赦推诿不过,半推半就的随蒋子宁出来。
“据说朝廷要恢复前朝的五军都督府。”
“干什么用?”
“取代勋贵。”蒋子宁叹了口气。
“还要如何取代?”贾赦不信。
蒋子宁解释了一番。
以前嘛,武将立下大功,总不能一直给更多的兵,更多的权,那么就玩勋贵上面升官,蒙荫子弟,世袭富贵等等,把一代人的功劳,往几代人身上赏。
太上皇打压勋贵,提拔武将,可这些年里,武将也越来越强势,升无可升,那怎么办呢,于是太上皇想到了五军都督府。
“胡闹嘛不是。”贾赦不喜欢太上皇。
“别管胡不胡闹,反正朱伟现在是红人,又是京营里头的这个。”蒋子宁竖起了大拇指,来了兴趣,说道:“听说府上有个姓王的游击将军,此人深得朱提督的信任,而且与朱公子极为交好,如此关系,你怎么不利用起来。”
贾赦愣了愣,“你听谁说的。”
那人一脸惋惜,内心鄙视,自己要是有贾府祖宗留下来的底蕴,自己早就干出一番事业了,这些个贾府子弟,也就靠着他们祖宗的余荫罢了,实在是没个成器的。
这送到嘴边的人情关系,竟然都不知道,实在是气人,为何不是自己呢。
蒋子宁心里鄙视,嘴上却更加热情,介绍的仔细。
第175章 宫里的天使
朱伟没打算办寿宴,奈何下面的人呼声太高,想要找理由孝敬朱家的人实在是太多,拒绝的话,反而伤了人心,朱伟才松了口。
京营经过这些年的整编,终于有点水落石出的动静。
“我们东军无疑独占鳌头,其余三军沦为点缀,以后啊,提起京营只叫东军就好了。”
“哈哈哈。”
“东军就是京营嘛。”
勋贵们一个院子,武将们一个院子,文官们一个院子,各家内眷又是一处院子,来的人太多,整个朱府忙得团团转,挤满了府邸。
“府邸有点小了。”
“当然比不了贵府。”蒋子宁吹捧道,但也是真心话。
一门两国公,整条街的国公府,的确没几家能比的了,这朱府的规模不比自家小,可也只有宁国府一半大小,而贾府可是有两个国公府连在一起。
“荣国公之孙世袭一等将军贾赦贾老爷到。”
“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蒋老爷到。”
又来了两顶轿子,根据轿子大小豪华程度,一名管家带着一帮执事动静大的来迎,自有二人带来的长随通报,得知来人的身份,管家不敢怠慢。
迎人的差事可不简单,普通百姓搞错了也就错了,可到了这般地位,却不是能出错的事,万一得罪了不能得罪的客人呢。
因此迎客的管事或者管家,必须是府里的老人,懂得其中的门道。
听到府里的唱名,比起蒋子宁的自如,贾赦有些不好意思见人。
因为这名头唬得住普通人,却唬不住知情的人,那谢鲸虽只是二等男,却兼了京营游击的差事,京营游击虽只是从三品,可那也是实职。
如果贾府的京营节度使没丢,唱名就是荣国公之孙世袭一等将军兼京营节度使贾赦贾老爷!
贾赦跟着蒋子宁,蒋子宁猜得到贾赦的心思,主动去寒暄,免了贾赦的尴尬,倒也有不少的熟人。
朱伟听到贾赦来了,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没着急,慢条斯理的去露了个面,寒暄了片刻。
再过了一会,贾赦和蒋子宁坐着喝茶,身边也聚了几名故旧,外头却突然赶来了一人,原来是谢鲸,笑道:“两位世兄前来,小弟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好你个谢鲸,如果贾兄不来,你是不是也躲在那边。”蒋子宁笑骂道。
谢鲸向众人弯了弯腰,不敢怠慢,“蒋兄何必冤屈我,不如等会好好喝上几杯,一定让蒋兄满意。”
蒋子宁笑道,“我揭穿了你,你倒要灌倒了我,好大的气性。”他们都是勋贵子弟,从小就认识,说话倒也没多大顾忌。
“谢鲸在京营当差,当然要和同僚们打好关系。”贾赦说了句。
谢鲸连忙说道:“还是贾兄体量小弟。”
众人言语间,仍然以贾府为中心,打听招待的老管家看在眼里,管家是大户人家极其很重要的职位,懂得不比主人少。
朱伟如今是京城的红人,别家皱着眉头办寿,生怕失了门楣,反倒是朱府,各家求着朱府办,所以老管家心里头对京城许多事门清。
心里不禁感叹,到底是贾府啊,经历了如此多事,架子依然不倒。
不久后,朱胜功进来了。
厅里厅外的客人们见到一名三十上下的人,许多人不认识他,也有人认得,纷纷起身打招呼,贾赦看到此人,知道来头不小。
“是朱公子。”谢鲸已经起身,小声提醒了一句。
原来是朱家的公子,贾赦心里感叹一声,也站了起身,虽然起身,却不愿意丢了身份,没像别人一样迎上去,虽然觉得自己这么做不太好。
谢鲸和蒋子宁如何不知贾赦放不下面子,不管贾赦,谢鲸不敢怠慢朱胜功,蒋子宁更想巴结人家,两人早就和别人一起迎了过去。
朱胜功一路寒暄,却走到了厅内,与谢鲸等人颔首,又走到贾赦身前,笑道:“可是贾公。”
谢鲸怔了怔,贾府虽然门楣还在,可底子亏没了,朱舍人还能如此抬举贾府,果然还是贾府底蕴深,心里不禁暗叹。
谢鲸如此,蒋子宁同样如此,心里嫉妒的不行。
贾赦一脸意外,很快恢复镇定,这么多人看着,却第一个向自己主动打招呼,不禁得意,对朱胜功印象大好,笑道:“朱舍人抬爱,贾某愧不敢当。”
听到谢鲸刚才提醒,主动称呼对方舍人,现在是别人先招呼的自己,贾赦心里没有了包袱,自然的谦卑起来:“如今寒门凋敝,当不得舍人的一声贾公。”
朱伟虽是京营东军提督,东军的大小事是朱胜功在办。
连游击谢鲸也把朱胜功当自己的上官对待,可见朱胜功在东军的地位,又是个骄傲的性子,此时却客气,“当得起,你们府上住着的王信,那小子又立大功,等那小子回到了贵府上,请告知他一声,让他来见我,我倒是想念他的紧,我们两兄弟该好好聚一聚了。”
众人大多数不知道王信是谁,蒋子宁也一头雾水,谢鲸却知道,在蒋子宁身边小声介绍。
蒋子宁听完,心里更加嫉妒了。
又是贾府,凭啥都是贾府啊,贾府的底蕴太强了,京营一个游击谢鲸,如今又多了一个王信,那四大家同气连枝,王家的子弟,还不是贾府的人。
贾赦恍然大悟,明白了朱胜功对自己热情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王信。
只是王信又立了什么功?没听说啊。
更重要的是朱胜功刚才说什么,他们兄弟?
如此这般,何止是蒋子宁说的看重,这朱府上下对王信的态度非同一般,别看贾赦一直端着,实际上心里也是清楚的。
以前贾府的京营,只是京畿的军队之一。
如今整编后的京营是京畿地区唯一的军队,虽然一分为四,可制度一样,加上如今东军做大,也就是说朱伟是当下京畿最重要的人物。
“一定一定。”贾赦应对道,心里已乱如麻。
自己恨得王子腾要死,可也的确如弟弟所言,四大家经不起内讧。
朱胜功来了此地,不能只寒暄贾赦,第一个主动招呼贾赦,已经释放了态度,然后再去招呼其他人。蒋子宁和谢鲸围了上来。
蒋子宁眼神复杂,谢鲸却问道:“听朱舍人的语气,那王信要回来啊,贾兄也不要再掖着藏着,做个东,请我们见见面才是。”
贾赦只能点点头,对这王信,倒是不能马虎。
突然,外头一阵喧哗,一群人匆匆的跑了进来,直奔朱胜功,朱胜功变了脸色,主动赶了过去,“发生了什么事。”
带头的管家慌道:“宫里头的天使来了,给老爷贺寿来了,少爷赶紧去磕头吧。”
朱胜功大喜,也不顾形象,跟着管家和执事们往外头跑。
众人看得清楚,纷纷感叹。
第176章 算计
京城。
养心殿。
又顺利渡过了一个冬天,到了五月,天气越来越暖和,太上皇离开了暖阁,因为终日不见太阳,变得有些苍白,脸上干枯的痕迹,远看犹如见到一具骷髅。
朱红宫墙裹着歇山式殿顶,金琉璃瓦在秋阳下泛起粼粼波光。
老人在太监们的伺候下,舒服的躺在黄花梨躺椅上,不远处坐着一对师徒,首辅周道丰,还有新入阁的兵部尚书张吉甫。
按照多年来的规矩,入阁后不再兼任差事。
太上皇本来信任周道丰,如今对待周道丰的徒弟同样信任,甚至更胜一筹,入阁之后,还兼任着兵部尚书,直接成为首辅以下第一人。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