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208节
弓矢的制作时间比鸟铳都要长,因为在关外缴获了很多弓矢,所以才能扩充弓兵数量,可胡骑的弓矢比较软和短,方便在马背上使用,射程却不如长弓。
“先训练着,总比没有强。”王信笑道:“起码可以向敌人拉弓射箭,而不是手持兵器站在原地,对远处的敌人无计可施。”
李武摇了摇头,又说道:“不过才练了个把月,离合格还早着呢。”
虽然河西营待遇一向不错,士兵们被操练的也不错,从这些士兵中挑出来的都是好苗子,可想要成为合格的弓兵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至少还要培训半年以上。
旁边的郑浩听到将军和李武的对话,脸上一脸无语,忍不住想笑,使劲的憋着。
一般而言都是下头的人拼命夸自己,哪里有像李武这样的。
王信对李武却很满意,并不是李武拍自己的马屁,他主动唱红脸,自己好来唱白脸,让士兵们喜欢自己,而是李武真心觉得手下们有很多不足。
需要知道弓兵是技术兵种,哪怕皇帝开口,各种承诺,事实就是事实,改变不了的,不可能一个多月就能训练出一支合格的弓兵出来。
车兵问题不大,步兵问题也不大。
至于炮兵和鸟铳兵,王信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目前只能等,把希望放到薛家身上。
原本计划是三千人,实际上还是两千五百人,受限太多,王信要的不是普通步兵,而且养兵成本很高,并无法快速的扩张。
太阳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高。
王信检阅了诸部,总共用时不到半个时辰,很快下令解散。
“西门的守军士气怎么样?”王信笑着招呼方化。
方化是雁门关西门守备,并不受自己管制,但受自己调遣,犹如曾经的自己与冯庸的关系。
冯庸没有压住自己,但自己压住了雁门关的将领,还选拔了一批上来。方化就是其中之一,也是自己最看重的,把重要的西门交给了他。
“将军上任以来,不但不克扣补助,还能如期发放,下面的士兵各个满意,对将军赞不绝口。”方化恭敬的回道,情不自禁露出笑容。
“那就好。”王信笑道。
雁门关的军事体系分为两部,一部是河西营的机动部队,一部是各地守军,以当地民兵为主,河西营由王信亲自带领,各地守军也听命王信,但是后勤控制在地方,而且也受地方官府和大户的影响。
河西营不提,守军的方法在王信看来有利有弊。
弊端的确很多,可好处是便宜。
地方提供的一千五百多守军,每个月花费总共才千把两银子。而且不来服兵役,闲时也要参加民役,或者去县城参加操练,服兵役还能有补助。
除去口粮等,每个月才几钱银子的军饷,对于这些在本地服兵役的百姓而言,只要不打仗,补助能如期发放,心里并不抗拒。平日里他们很难有额外的收入,忙时也能抽空回家帮忙,不影响田里的收入。
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雁门关的守军一样被喝兵血。
虽然才千把两银子,但是在下面军官的也眼里却是油水,于是民兵们苦不堪言,不愿意服兵役,来了之后逃亡的居多。
各地守将也乐意这些人逃回去,他们吃空饷更方便,唯一的缺点是胡人真要是闯了过来,各地关隘哪怕仗着地利,明明可以挡住胡人,却因为没有几个守军,或者沿途兵堡守军没有向后方警示,以至于被胡人轻易闯关。
明明只需要千把两银子的事情,就能让雁门关的城防体系发挥作用,结果因为这千把两银子被贪污,导致别的地方遭受更大的灾害。
看起来不可思议,王信却并不觉得奇怪,贪小钱酿大祸的事例数不胜数。
“将军,我能不能加入河西营?”方化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
“跟着将军容易升官。”方化诚恳道。
“哈哈。”王信忍不住笑了,拍了拍方化的肩膀,“好好做,有机会的。”
精兵用来干什么?
用来对付强敌。
河西营才两千五百人,成军不到两年,支出的费用却足够雁门关一千五百守军使用二十年,这就是为什么和平年代不养精兵的原因。
何况内地承平百年,百年是什么概念?
王信很清楚自己的道路。
保家卫国。
越是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义无反顾,不负众望;越是不需要自己的时候,说明是真不需要自己,那自己当然当一个太平小将。
如果不需要自己,那么别说以文制武,就算是让自己解甲归田,那也是毫不犹豫的。
埋头做事,抬头看路。才能在需要自己的时候,召之即来,用之则胜,不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也能稳如泰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自己的道路始终不变,对得起天下人,也对得起自己。
送走了方化,王信招来赵雍和汤平。
“我信任赵雍。”
“我信任汤平。”
“你们两个我都信任,不要再闹矛盾了,影响了河西营,我就会惩罚你们两个。”
王信笑道,虽然是笑着看向二人,语气却不容置疑。
两人面色僵硬,如果不是将军,谁也不会先服软,如今却不敢置气,只能硬着头皮拱手,互相让了一步,有了台阶,两人气氛缓和了不少。
“我明日去大同,见见张文锦。”王信看向赵雍,又说道:“我已经交代了郑浩,你帮我约代州的那帮大户,等我从大同回来要和他们商谈。”
赵雍连忙提醒:“那张文锦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将军如果不付出些什么,恐怕他不会松口。”
“现在由不得他。”
王信冷笑:“没有敌人的时候,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是功是过他们说的算,可战报会撒谎,战线却不会撒谎,有了敌人,功还是过,敌人可不会听他们的。”
之前的责任,全部推到了自己和冯庸的身上,接下来能不能平定胡乱,张文锦自己负责,他以为他是王化贞?
就算他是王化贞,也得向他们这些负责去打仗的将领让步。
以前自己忍让着他,不是因为他是文官,而是因为没有敌人,可现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敌人,那自己对他就硬气起来了。
第218章 转变
“翟大人。”
王信到了大同,并没有先去见张文锦,而是找到翟文,来到他的家中。
“王将军。”
翟文一脸意外,看清楚王信后,不可思议的喊道,醒悟过来,连忙请了王信去家中坐,史平等亲卫被送去耳房歇息,他们的马匹也被送去马厩照料。
翟文的官虽然不大,在大同的家却不小,府里的杂役马夫奴仆婢女俱全,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耳房里吃果子的史平不放心,半路跑去翟家的马厩,看到马夫喂得是精料,脸上情不自禁露出笑容,他们又省了一回。
翟文请王信到了他的书房以示亲近,看着王信,脸上满是感慨。
王信好笑道:“我脸上有什么?”
“我想看清楚,你这人是不是长得与别人不同。”
“那可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两只眼睛一张嘴,倒也没啥稀奇。”翟文笑着回道,话锋一转,又说道:“稀奇的是抚台大人竟然拿不下你的人。”
听到抚台二字,王信好奇道:“看来你投靠了张文锦?”
翟文如实承认,没有反驳,解释道:“抚台名声大,如今又掌控大同,我怎么敢违背他。”
如果是武官,比如节度使,翟文还不是很怕,可换成是张文锦,他不光可以解除自己的职务,更能一句话毁了自己在士林的名声,翟文可不敢得罪,早就乖乖的上门投靠。
王信倒是能理解翟文的心情,此人的确无法反抗,张文锦是御史,又是他的上官,吃定了此人。科举虽然是考出来的,可排名先后又如贵族血脉似的,排名靠前对排名靠后的仿佛有天生的威压。
“大同现在什么情况?”王信凝视起翟文,开玩笑似的说道:“这不用对我保密吧。”
翟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抬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王信没有催促,默默的等待翟文。
张文锦总归要离开大同的,他可当不了大同的土皇帝,代替不了冯庸,王信如今能回来,说明此人要留在雁门关,想到王信的实力,翟文心里一动。
“肯定是要出击的。”翟文给了个明确的说法。
“怎么个出击法?”
“永兴军目前闹饷的厉害,抚台在发愁。”翟文一一说道:“还有就是你和胡立勇,你的河西营,胡立勇的天成军都是大同的精锐,加上永兴军,能凑个两万人出来,再征募各地两三万人马,再加上数万民兵,凑出小十万大军问题不大。”
看来这就是张文锦的谋划。
单于部被自己打残了,算上老弱,最多还能出个三四千骑,威胁倒不是很大,最大的威胁是欧彦虎,他自身能出个五六千骑兵,关键是他在大板升的号召力有多大。
如果整个大板升诸部都听他的号令,又是全民皆兵,凑个五六七八万骑都不奇怪。
至于张文锦的所谓十万大军,真正能打的恐怕一万兵都没有,不过大哥别笑二哥,胡人那边老弱恐怕也占比不小,只不过生在马背上,这一点远强过周军。
翟文忍不住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
“啊?”
翟文大惊失色,惊讶道:“你认为会失败?”
“不知道。”
王信摇了摇头,平静道:“打仗又不是拼数字,目前的消息太少,无法轻易判断。”
原来如此,翟文又追问:“那如果是你的话,你应该会怎么做?”
王信扬了扬眉,好笑的看向翟文,“你这是帮谁在问。”
翟文不好意思起来,抱歉说道:“对不住,是我不够意思。”张文锦那般打压河西营,尝试分化,换做是自己,自己也会如此。
打仗是对外,自己可不是那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小人,王信向来看不起这样的人,自己肯定不会这样做,主动说道:“不打无准备之仗,想要必胜,就要平日里多准备,一则多派人手去联络熟部,尽量侦查更多的消息,二则多操练兵马,加强军器,三则犒赏全军,公平公正,提升士气,四则储备粮草.”
王信耐心的说道。
翟文听着听着面色越来越哭笑不得,打断道:“你说的这些谁不知道,可都要钱啊。”
王信不反驳,而是顺着说道:“是啊,大道理谁不知道,不过做不到罢了。”
翟文反而无话可说。
王信所言应是理应之举,何时变成做不到的事情了。
“你留在我府上,我去见抚台大人。”翟文不再纠结此事,主动提出,想要帮王信出出力。
有翟文的帮忙,王信当然乐意,可以省了自己很多麻烦。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