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可汗回忆录

天可汗回忆录 第246节

  卢柔点头,道:

  “梁帝与李爽撕破了脸皮,汉中得而复失,可只要剑阁在手,蜀地便无忧虑,也不过是和之前一样,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说句不客气的话,此时关中内外,秦王的教恐怕比天柱大将军的令和黄河两岸的两位陛下的旨意更好用。一旦那六十个折冲府设立完毕,地方上的豪族自此彻底脱离朝廷的掌控,当然也不会再理会晋阳霸府的任何命令。”

  元彧明白了,背后流下了冷汗。

  “尔朱荣便是赢了,他的西面也会出现一个庞然大物。到时候,我大魏恐怕自此东西分裂。”

  卢柔点了点头,道:

  “若如此,梁国至少有二十年太平!”

  元彧道:

  “尔朱荣想不明白这一层么?”

  “尔朱荣当然清楚,不然也不会分派兵将,又令贺拔兄弟等北将前往关中附近的州郡,担任刺史。可如今看来,秦王之势,已非尔朱荣可以撼动。”

  元彧叹了口气,心情低落,道:

  “难道我等就坐看社稷覆灭,为尔朱荣与李爽瓜分么?”

  卢柔看着自己的岳父,沉声道:

  “若真的如此,大王又当如何?”

  元彧沉默许久,叹道:

  “唯有鞠躬尽瘁而已!”

  ……

第264章 谁是皇帝不重要

  河内。

  北中城外,大军集结。

  统合了六镇兵的尔朱荣,此刻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北人领袖,不算听从晋阳霸府命令的外州刺史麾下的兵马,光是尔朱氏麾下可以直接指挥的大军,便达到了十数万。

  六镇兵的战斗力不是寻常的州郡兵可以比的。

  侯莫陈悦、贺拔岳、宇文洛生、高欢、贺拔胜等人,也是一州的刺史,麾下的兵众多则万余,少则数千,可除了核心的部曲和尔朱荣给的六镇兵外,其余的都是州郡兵,战力参差不齐。

  尔朱荣南下之时,与正在上党的元子攸会和,到了河内之后,又碰上了元天穆。

  再度来到北中城之前,尔朱荣的心态还是变了。

  与年轻时来到洛阳给一众天龙人送马时的激动不同,也与发动河阴之变前的忐忑不安不同,如今的尔朱荣再度看到这座北中城外,面色凝重,心情更是沉重。

  这座北中城,准确的说,这座由陈庆之和他麾下近万余梁兵驻守的北中城,让尔朱荣终于明白了,当年北魏孝文帝元宏设置这座北中城的目的。

  此城横于黄河之北,护住了黄河浮桥,河面上舟船连横,阻断了南下的通道,看着那坚固的城防,让带着十数万兵马南下的尔朱荣也不得不望河兴叹,感到棘手不已。

  从此前的战报来看,陈庆之的这支白袍军擅长步战、马战,如今看来,梁军的看家本事水战和守城两项技能,他们也没有落下。

  尔朱荣在巡视战场之后,一言不发,便返回了自己的大帐。

  要不还是迁都吧!

  透露出了这个意思的尔朱荣,遭到了以元子攸为首的一众人的全力反对。

  当然,这些人尔朱荣并不在乎。

  可有一个人,尔朱荣还是在意的。

  元天穆!

  “天宝,你真的打算迁都么?”

  元天穆急匆匆的赶来,可此时的尔朱荣与之前已经不同了。

  如今的他吸纳了六镇兵的势力,信心大涨。最主要的是,他南下之时,看到了元子攸和他身边的一众人,让尔朱荣心中警惕。

  “要攻下北中城,必定会折损相当多的兵马,如今的洛阳民困物竭,打下它,又能如何呢?”

  “可不打下洛阳,放任元颢占据,岂不是让梁人得意么?”

  “河南之地本就被梁军蚕食,剩不了多少地盘了,让了也就让了,只要河北和三齐之地还在手中,便无外忧。”

  听尔朱荣这么说,元天穆明白了。

  尔朱荣打算进行战略收缩,学当年的拓跋氏,定都平城,遥控河北之地,巩固自己已经获得的战果。

  元天穆道:

  “天宝,如今与当年拓跋氏定都平城的情势不同了,光凭晋阳,能控制得了河北么?”

  尔朱荣挥了挥手,不屑道:

  “河北之众,易平尔!”

  “可河北的钱粮,却没有这么容易运到晋阳啊!”

  元天穆的提醒,让尔朱荣面色一变。

  “河北人口繁盛,世家众多,情势复杂,不是当年之景了。若舍洛阳,河北、三齐之地的钱粮最易集结之地,在邺城!到时候,你是自己坐镇邺城还是让陛下去呢?何况,若是等到元颢在洛阳站稳脚跟,人心安定,远在建康的梁帝见此,增派援军北上,邺城极易受到围困。你若是不驻守大量的兵马,便要带着十几万大军来回奔波。”

  说着,元天穆劝道:

  “这北中城早晚要打,只要它在梁军手上一日,你便是迁都到晋阳,也不得安宁。”

  尔朱荣有些犹豫,他犹豫的一个原因便是这趟南下之后,感觉到元子攸已然不同了。

  他的身边集结着一众世家出身的大臣!

  尔朱荣不但担心北中城这根硬骨头不好啃,更担心的是啃下来白白便宜了元子攸。

  可元天穆的话,尔朱荣也不得不虑。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河北早就不是五胡乱华时的河北,经济富裕。就算六镇兵霍霍了一遍,可底子还在,经济潜力远超其他地区。

  晋阳之兵甲胜于河北之众,可晋阳却无法作为河北事实上的中心。

  太行山让晋阳对河北之地保持了压制的态势,可也限制了交通运输。

  “天宝在担心陛下?”

  元天穆这一说,尔朱荣只是微微一笑。

  事实上,元子攸的表现只是一个小的因素。尔朱荣介意,可也只是介意。

  见如此,元天穆试探道:

  “天宝是在担忧三弟?”

  尔朱荣的笑容凝固了,他长叹道:

  “大哥啊,我不担忧也不行啊!”

  尔朱荣说着,从桌上拿出了一叠文书,交到了元天穆的手上。

  “他在关中,设立军府,驱赶勋贵,夺取他们的田地,又招降胡部,纵容他们胡作非为,已是不该。如今,他又在各地设立折冲府,以至于朝廷设立的州郡,形同虚设,朝廷派遣的官员,怨声载道。各地豪强,聚集乡兵,以折冲府的名义,为祸一方。如此举动,岂不是要背离朝廷么?”

  元天穆听到了这里,问道:

  “三弟真的要背离朝廷,天宝有办法阻止么?”

  元天穆这么一问,尔朱荣愣住了。他做了这么久的天柱大将军,习惯了对属下说官话,乍被这么一问,他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元天穆一笑。

  “天宝是忘了么,三弟可是接了三家朝廷的秦王封号啊!”

  尔朱荣刚才那套说官话时的淡漠表情不再,露出了一脸的怒气。

  “我当然知道,不管谁是皇帝,他这个秦王反正是稳当的。”

  就算再怎么不愿意,尔朱荣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关中已然脱离了他的掌控。

  元天穆见此,又道:

  “正因如此,天宝才更要收复洛阳。”

  “为何?”

  “三弟只派了一个侯景,便击退了南梁的名将韦放,擒获了萧纲。天宝在此裹足不前,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你怕了陈庆之,不是梁人的对手。北人之心,不可不虑啊!”

  英雄气!

  一个收复六镇兵必要的条件。

  你带着十几万大军南下,逛一圈就回去了,让那些降服的六镇兵怎么想?

  尔朱荣听了这话,面色终于变了。

  “那就打吧!”

  ……

第265章 进了秦王府还想跑

  长安。

  从襄阳运送来的绢布到达了长安,立马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围聚。

  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从西域来的商人。

  侯莫陈悦占据了秦州之后,关中与西域之间的商道非但没有阻断,反而比以往更加稳定了。

  毕竟,秦州军一战打退了吐谷浑,还斩了对方的可汗,威名之盛,周围的大小势力都心生畏惧,秩序反而变得更好了。

  商路能通,从西域乃至更遥远地方来的商人便愿意到达长安来进货。

  丝绸则是他们最在意的货物。

  若是能带到西域乃至更远方的波斯等地,一匹丝绸能卖出收购价的数十倍。

  贵重、轻便,一匹骆驼便能带十几匹乃至几十匹。

  西域的商人能够带来的也是贵重品,除了战马,还有各种金银器、琉璃、香料、药材等货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农作物,比如说苜蓿。

  作为优良的牧草,良好的苜蓿品种一旦在牧场中栽培,能够大大减少蓄养战马的成本。

首节 上一节 246/4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