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3节
不少人跟着赞扬,将这个他们还没见到的婴儿夸得天花乱坠,甚至夸上了天。
只有赵俣、麻晓娇、袁倾城知道,这孩子根本就不是赵宋王朝的希望,而是赵煦的讨命鬼。
不多时,脸上泛着病态红光的赵煦,亲自抱着赵茂来到了福宁殿。
让人意外的是,本该坐月子的刘清菁,竟然也跟着来到了福宁殿。
向太后率众人拜见了赵煦。
赵煦又以子之礼拜了向太后和朱太妃。
接着,赵煦就兴高采烈地向众人显摆起赵茂来。
作为叔叔,赵俣也跟诸王一块上前看了赵茂一眼。
乍看之下,会觉得赵茂跟别的婴儿没什么不同。
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赵茂印堂发黑、天中塌陷、人中有横纹,十足的短命相。
赵俣没有声张。
想要儿子都快想疯了的赵煦和刘清菁,是绝对不会愿意听到这样不吉利的话的。
要是赵俣管不住自己的嘴,提醒了赵煦和刘清菁,多半不仅不会得到他们的感激,等赵茂真有个三长两短时,搞不好,他们还会嘴一歪,说这全都是赵俣咒的,再以此治赵俣的罪。
更重要的是,万一经过赵俣提醒,赵茂被治好了,那赵俣可能就没机会当上皇帝了。
所以这个好人当不得。
见赵煦一直在那炫耀赵茂,始终不说她最关心的事,刘清菁急道:“官家……”
赵煦这才停止炫耀,对众人说:“贤妃刘氏,诞降元良,立下大功,朕意属中宫之虚位,你等以为如何?”
众人恍然大悟,终于知道,刘清菁为什么不好好恢复身体,亲自来到了福宁殿,原来是赵煦准备立刘清菁为皇后了。
看上去,赵煦是在询问一众宗室的意见。
实际上,赵煦只是在对唯一的阻力向太后说。
赵煦年少继位,由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
高滔滔为人非常强势,在她执政期间,不允许赵煦参政不说,对赵煦管教得还特别严苛。
另外,怕赵煦的生母朱太妃跟她抢赵煦的控制权,高滔滔还总打压朱太妃。
而主政的司马光等旧党,也不把年幼的赵煦放在眼里,凡事都请示高滔滔,从不询问赵煦的意见。
当时,赵煦的御座与高滔滔的座位相对,司马光等旧党向高滔滔奏事时,从来都是背对着赵煦,将赵煦当成了空气。
这导致,赵煦亲政后,在谈及高滔滔垂帘听政时说,他只能看到司马光他们的背部和屁股而已。
等到赵煦十七岁,高滔滔本该还政,但她却仍就积极听政,一点还政给赵煦的意思都没有。
而司马光等旧党,也是依然有事先奏高滔滔,有宣谕必听高滔滔之言,根本不劝高滔滔撤帘。
这些惹恼了记仇的赵煦。
所以,熬死高滔滔亲政了之后,赵煦推翻了高滔滔、司马光他们这些旧党制定的所有保守政策,将旧党全都罢免,甚至清算,改为支持新党搞变法。
高滔滔给赵煦选的皇后孟相,赵煦也不喜欢。
见此,刘清菁才敢诬陷,孟相以道符诅咒赵煦,又以养母燕氏、尼姑法端等人设坛,名为孟相祈福,实将祸患转至赵煦身上,让赵煦废掉了孟相,制造出来了巫蛊案。
之所以能爆发这桩冤案,除了有刘清菁想要夺取皇位的私心作祟,也是因为,高滔滔、向太后、孟相这一脉一直支持旧党,反对变法;而目前执政的宰相章惇等,是新党,坚持变法。双方一直在明争暗斗。
这么说吧,为了干掉顽固的旧党势力,新党人士才配合刘清菁制造巫蛊案搞掉了孟相。
而新党人士的最终目标是,推刘清菁登上后位,让她跟向太后斗,扳倒向太后。
向太后十分清楚刘清菁和新党人士的狼子野心,她用脚后跟去想,都能猜到,如果让刘清菁当上皇后,下一步刘清菁和新党人士肯定会用朱太妃来取代她。
朱太妃没有野心,也没有能力,更没有势力,根本就不可能对刘清菁构成威胁。
如果向太后被刘清菁斗倒了,刘清菁势必会成为新的后宫之首。
万一身体不好的赵煦突然驾崩,由赵茂继位,有新党支持又有皇后之位的刘清菁,肯定会效仿刘娥和高滔滔垂帘听政。
那样的话,赵宋王朝就会落到刘清菁手上。
刘清菁能像刘娥和高滔滔那样,只是辅佐赵氏,没有自立之心吗?万一她学武则天,雌鸡化雄呢?
向太后不相信野心勃勃、心肠恶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刘清菁。
所以,哪怕不是为了她自己,只是为了赵宋王朝,向太后也绝不能让刘清菁当上这个皇后。
基于此,这些年来,向太后一直在打压刘清菁。
这也使得,向太后和刘清菁之间势成水火,甚至不死不休。
发展到了现如今,向太后就更不敢让刘清菁当上这个皇后了。
这也是,孟相都被废了两年,很得赵煦宠爱的刘清菁却始终都没有被扶正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如今刘清菁生下了赵茂,解决了赵宋王朝的传承问题,立下了大功。
更重要的是,刘清菁获得了特别想要儿子的赵煦的大力支持,甚至获得了赵煦立后的承诺。
这从赵煦已经亲自逼向太后妥协上,就不难看出来。
赵煦可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当初,他亲政后,大力打击旧党的同时,直指高滔滔“老奸擅国”,想要废掉高滔滔的太后称号及待遇。
最后还是向太后指使朱太妃出面苦苦相劝,赵煦才善罢甘休。
想想看,就连曾经权倾一时的亲奶奶,赵煦都敢动,更何况她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名义上的母亲?
向太后无比清楚,如果赵煦下定了要立刘清菁为皇后的决心,她肯定挡不住,她如果硬挡的话,只会激怒赵煦,让刘清菁更快推翻她,更早获得后宫的大权。
在向太后想来,现在最好有人能站出来替她挡刘清菁一下,帮她争取点时间,让她慢慢想办法说服赵煦绝不能为赵宋王朝留下刘清菁这个隐患。
向太后向周围的宗室看去。
可向太后看谁,谁就把头给低下去。
这也正常。
新党人士等这个扳倒向太后的机会已经等得太久了,今天谁要是敢站出来阻挡刘清菁登上后位,明天铁定会遭到新党的猛烈弹劾。
关键,赵煦已经站在了刘清菁那边。
而且,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刘清菁很快就会打败向太后,成为赵宋王朝最有权势的女人。如果刘清菁运气够好,在赵茂成年前,熬死赵煦,她很可能会成为赵宋王朝的“女皇帝”。
还有就是,赵煦只有赵茂这一个儿子,赵茂迟早会被赵煦立为太子,就算今天能挡住刘清菁登上后位,到了赵茂成为太子那天,也肯定阻止不了刘清菁母凭子贵登上后位。
也就是说,刘清菁之势,已经无法阻挡。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帮马上就要失势的向太后,挡刘清菁走这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见她都已经陷入绝境,赵宋王朝可能会有覆灭的危险,在场这么多宗室,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拉她一把,为赵宋王朝争取一下,向太后伤心至极,她忍不住去想:“我若有亲子在世,断不会这般懦弱,如此不顾全大局!”
等到平日里乖巧懂事、很会讨她欢心的赵佶,都把头给低下去了之后,向太后把眼睛一闭,两行热泪从她的老脸上滑落:
“罢了罢了,我已然尽力,对得起赵氏的列祖列宗了,若大宋真亡于这毒妇之手,也怨不得我,怨只怨赵氏尽是惜身懦弱之辈,无人敢为自家的江山社稷挺身而出!”
见向太后屈服了,刘清菁大喜!她以为,属于她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
赵煦则在心中一叹!他何尝不知道,向太后不让刘清菁登上皇后之位,固然有私心,但也是因为向太后担心野心勃勃的刘清菁会做出危害赵宋王朝的事?
事实上,赵煦之所以一直没帮刘清菁登上后位,也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顾虑。
可现在刘清菁生下了赵煦唯一的儿子,不论是出于对刘清菁的奖赏,还是为赵茂铺路,赵煦都得立刘清菁为后。
当然,这也是因为刘清菁所说的“太后凡事皆绍太皇太后,官家难道不怕,她成为第二个太皇太后,茂儿再历官家之苦”,打动了赵煦。
赵煦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当初高滔滔死死地控制他,把他这个皇帝当成了随意摆布的木偶,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唯一的儿子也经历这样的苦闷?
所以赵煦想给赵茂留一个能跟向太后分庭抗礼的人。
而这个人舍赵茂的生母刘清菁其谁?
至于向太后所担心的,刘清菁会祸乱朝纲。
赵煦觉得,先不说,他和向太后还没死,他们肯定能压住刘清菁的野心,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死了,刘清菁和赵茂毕竟是亲母子,刘清菁应该不会做得太过分才对。
这赵煦才下定决心,扶刘清菁登上后位。
赵煦有立刘清菁为皇后的意思,向太后也屈服了,旁人尽管对赵宋王朝的未来担心不已,却也不敢说什么。
刘清菁就此成为皇后,似乎好像也许已经成了定局。
可就在即将尘埃落定之时,赵俣突然正了正衣襟,出列,朗声道:“臣赵俣,反对刘贤妃为后。”
……
第4章 崭露头角
…
见刘清菁如今已经势大到,赵煦亲自为她施压向太后,向太后都不得不避其锋芒,赵俣还敢螳臂当车,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无不侧目!
已经听天由命了的向太后,睁开眼睛看向赵俣。
向太后真是万万没想到,就在她快掉进万丈深渊时,拉她一把的,不是她一直当成亲儿子的赵佶,而是她平时没有太多交流甚至没怎么正视过的便宜儿子赵俣。
只见,赵俣坚定不移地站在她身前,为她挡下来自赵煦的巨大压力,与周围或逃避或惊愕的目光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刻,一直默默无闻的赵俣,如同璀璨的星辰,在黑暗中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光芒。
向太后看着赵俣的背影心想:“难道我看走眼了?莘王才是孝子,宗室中最有担当之人,我大宋柱石?”
赵佶也很震惊,他没想到平时看着挺稳重的赵俣会这么莽撞:“太后有旧党拥护,又身为皇兄嫡母,尚不敢跟有皇子傍身的刘贤妃针锋相对,你一个闲散王爷,却来做这只出头鸟,安能不遭到刘贤妃及新党报复?”
麻晓娇和袁倾城终于注意到了赵俣,她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是不是就是张纯所说的那个适合代替赵佶当皇帝的赵俣?”
“看样子,他似乎很有种,连刘清菁这个女魔头都敢顶撞。”
“要是这么有种的男人当上皇帝,应该不能像赵佶、赵桓、赵构父子三人那么怂,导致靖康之耻发生吧?”
刘清菁在一旁气得脸色铁青,她精心描绘的妆容,都掩饰不住她那扭曲的面容。她双眼微眯,射出两道冰冷的寒光,仿佛在警告赵俣不要坏她好事,不然她肯定会跟赵俣不死不休。
赵俣毫不畏惧的迎上刘清菁的目光,很有点“你尽管放马过来”的意思。
赵煦想过有人会站出来阻止风评不好的刘清菁登上后位,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人会是平时对朝政毫不关心的赵俣。
赵煦已经想好了要立赵清菁为皇后,所以他散发出他皇帝的威压盯着赵俣的双眼问:“莘王为何反对?”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