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93节

  等到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去世,皇位传承到宋英宗和宋神宗时,这二位皇帝却不甘于自己的皇权被制衡。

  所以,他们俩上位以后,一个搞濮议之争分裂宰辅与天下士人的关系,一个支持王安石变法,使得士大夫分裂成了新党与旧党。

  经过多年的政治积累,宋神宗又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实现了自己的皇权回收。

  到了赵煦时期,因为变法而产生的新旧党争更趋于白热化,士大夫内部继续斗得两败具伤。

  如此一来,相权和谏权依然在衰弱,皇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到了赵俣这一朝。

  比起宋英宗、宋神宗(包括赵煦),赵俣这个皇帝在继位之初其实非常弱势。

  这主要是因为赵俣不是从太子继承皇位的,而是由亲王“突然”获得皇位的。

  这使得赵俣几乎没有自己的潜邸近臣。

  ——赵俣登基前任用的大多都是黄经臣、梁师成、童贯这样地位低下也缺乏政治能量的边缘宦官,在最高一级别的权力博弈中,他们这些小人物根本就不够看。

  所以,在赵俣继位之初,所能依靠的只有向太后和她身后的旧党。

  可别人不清楚,赵俣还能不清楚,向太后和旧党更多的是赵俣的政治同盟,并不能供自己驱使?

  这使得赵俣继位以后,必须如宋真宗、宋仁宗那般待大臣以师礼,与向太后分享皇权,从而争取时间获得属于自己的皇权。

  不要以为赵俣在多想。

  你知道那时有些旧党提出的政治口号是什么吗?

  ——嘉佑故事。

  也就是,宋仁宗过世之后,嘉佑年间,继位的宋英宗,即使成年了,也要请曹太后垂帘听政。

  换而言之,有些旧党希望,向太后成为曹太后、高滔滔,而希望赵俣当继位之初的宋英宗、赵煦。

  虽然向太后表现得像是一个无心政治权谋只全心全意对赵俣好的恬淡之人,并且她只垂帘听政了三天,就还政给了赵俣。

  但事实上,一直以来,向太后对于政事的关注,却丝毫都没有松懈。

  事实证明,向太后不但有极强的权力欲望,而且政治手段娴熟,比之高滔滔犹有过之。

  这么说吧,虽然向太后常表态自己无心政治,并支持赵俣亲政,但若是遇到她真心在意的事情,她绝对会明确表达出她的态度,不会轻易做出退让,甚至于,遇到赵俣和向太后有分歧时,向太后还会让赵俣遵从她的意志。

  譬如,向太后颇宠幸李宪的义子宦官李彀,想要给他升迁,但李彀却是一个十足的废物点心,宰执们全都不同意,向太后便直接找上赵俣,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让赵俣给李彀加官进爵。

  赵俣二话没说,就给李彀连升七级。

  事后,赵俣还劝向太后,不要跟宰执一般见识。

  值得一提的是,继位不久,赵俣就不顾向太后的“反对”,给向太后的弟弟向宗回、向宗良迁节度使,向太后的弟侄中没有当官的人,赵俣全都给封了官。

  不难看出来,那段时间,不论向太后想做什么,赵俣都会全力支持,他还会主动给向太后争取好处,十足的孝子模样。

  那时的赵俣,一直很清醒,知道自己虽然能在向太后的支持下继承皇位,但自己的政治根基太浅薄了,与其说自己是皇帝,还不如说自己是一个傀儡——向太后的傀儡。

  老实说,这也不是向太后的意思,至少向太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表示,甚至都没有过这样的暗示,一切都是赵俣主动做出的退让。

  赵俣之所以如此,

  一来是因为,向太后在旧党中的影响力一直非常巨大,赵俣必须得用孝子的形象来取得他们的好感,进而才能保护好自己。

  二来是因为,赵俣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也不是不能被换掉。

  比如,曾经跟赵俣竞争过皇位的赵似,便一直对赵俣的继位不太服气。

  一继位就在第一时间将皇城司抓到手上的赵俣,早就知道了赵似的王府中一直都有人蠢蠢欲动,比如赵似的王府中的属吏邓铎,始终气焰嚣张地在为他家大王的篡位积极谋划,并亲笔写下大字“随龙人,三班借职邓铎”,笃定的模样似乎完全不怕证据会流出一般。

  而那段时间,朱太妃、赵似母子确实对赵俣有威胁。赵煦刚继位时,便是朱太妃派遣官宦蓝从熙去联络的章惇,对章惇拜相出力甚多,这使得章惇有可能被他们母子所拉拢;最关键的是,统领禁中御前亲军的大宦官梁从政也早早地就投靠了他们母子。

  而赵俣那时有什么?向太后不是赵俣亲妈,朝中一众宰执没一个是赵俣的亲信,兵权就更别说了。

  还有一直按兵不动的赵佶也是潜在的危险。

  谁敢保证,那时孤立无援的赵俣,就一定不会被换掉?

  所以,那段时间,赵俣紧紧抓住向太后,并按照向太后的意思,将被新党赶走的旧党和谏官全都召回朝。

  而在一众旧党和谏官被召回来了之后,赵俣克己复礼,虚怀纳谏,仁厚开明,给他们一种自己有可能会成为宋仁宗的假象。

  同时,赵俣利用做皇帝有制度优势,来拉拢对自己很有好感的章惇、曾布、蔡卞,并暗示他们,自己会继承赵煦的变法改革。

  赵俣就这么在短时间内同时抓住了向太后、新党和旧党这三大王牌,借着他们的力量,接管了皇城司,并把自己的亲卫,换成了童贯、王禀、何灌等人,同时把自己的便宜老丈人名将郭成提拔为太尉掌管禁军,抗衡梁从政。

  后来,赵俣利用新旧两党的党争,一点一点拿回来了自己的皇权,逐渐掌握了主动。

  老实说,这主要也得益于,与高滔滔不同,向太后虽然有复兴旧党的意愿,也不喜欢新党,但向太后十分清楚赵宋王朝要想继存下去,离不开变法改革,而旧党根本就不会变法改革,要想变法改革,就只能靠新党,因此,在赵俣有意保章惇等新党的情况下,向太后选择了退让,并没有清算新党,而是希望能调和新党与旧党之间的矛盾。

  那段时间,向太后亲自下过懿旨,表明:“熙宁、元丰、元祐、绍圣,但是者则用,非者则不用,更不必分别此时彼时。”

  对于宋神宗搞的变法,向太后也强调:“岂可专欲毁废?”、“神宗圣明,岂近世人主可比,只是晚年不免错用人,以致天下议论。”

  向太后有称赞有批评,总之全是情绪平和不走极端。

  这么一看,向太后比高滔滔那个脑残不知高明了多少。

  如今,经过小半年的博弈,随着赵俣展示出来了自己能胜任皇帝的一面,随着章惇彻底倒向赵俣,随着一众宰执全都跟赵俣联了姻,再随着赵俣有了儿子,赵俣的皇位基本上就坐稳了。

  有些大臣见赵俣羽翼已丰,开始弹劾向太后身边的人,甚至开始弹劾向太后本人。

  御史中丞丰稷、殿中御史陈师锡等人,更是直指,向太后虽然表面上已经还政给赵俣,暗地里却还在插手朝政。

  向太后看明白了如今的形势,也觉得赵俣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皇帝,便彻底将皇权还给了赵俣。

  如此一来,赵俣也时不时地便会去探望向太后,郑显肃和王懿肃更是总往慈德宫跑,但他们全都心照不宣地不再聊政治了。

  至此,赵俣收回所有皇权。

  紧接着,赵俣开始拿朱太妃、赵似母子开刀。

  赵俣先是派童贯率领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包围了亲军,捉了掌握亲军依附朱太妃的大宦官梁从政,当场诛杀,抄家问族。

  而亲军则被郭成拆成了六部分,分别派往西北六路,美其名曰前往前线进行轮训。

  紧接着,曾有谋反意图的邓铎,遭到告发,被处以极刑,夷三族。

  言官江公望、给事中朱绂担心事情会变成兄弟相残,兴起大狱的情况,纷纷上书营救朱太妃、赵似母子,希望赵俣点到为止,不要深究此事,被赵俣给外放了。

  言官刘正夫跟着上疏劝说赵俣得饶人处且饶人,又被赵俣给外放了。

  看明白赵俣的心意了之后,办理此案的人,哪还能不知道怎么办?

  很快,赵似一党全部被揪出来,抄家问族,罪大恶极之人全部处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赵俣会彻底除掉朱太妃、赵似母子之际,不想,赵俣却主动赦免了他们母子的死罪,只是剥夺了赵似的亲王爵位,将之贬为润国公,终生禁足在家中,又剥夺了朱太妃的太妃之位,降为太嫔,幽禁在偏殿之中。

  此案过后,赵佶主动驱逐了他自己手下的绝大部分属吏,包括他的球搭子李邦彦,只留下高俅等寥寥可数的一些玩伴,整天花天酒地、堕落腐朽,并时不时地便因为逛青楼、不择手段敛财、纵容手下恶仆激起民怨等事被大宗正寺惩罚……

  ……

第119章 艺术总监赵佶

  …

  艮岳万岁山。

  赵佶放眼一看,这么大、这么好的一大块地方,竟然被分割成了一块块实验田,又建了一大堆毫无美感的破厂房,顿感暴殄天物。

  ‘此地若是建一座冈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垄,连绵而弥满,吞山而怀谷,园内植奇花美木,养珍禽异兽,构飞楼杰观,极尽奢华的园林,该是如何胜景……’

  赵佶闭上眼睛,脑中都有那个美好至极的画面。

  可等赵佶一睁开眼睛,眼前又是一块块实验田、一栋栋破厂房,有些地方还冒着黑烟。

  ‘唉,可惜了这美地!’

  这时,前来接赵佶的梁师成,走过来,行礼道:“拜见端王殿下。”

  赵佶连忙还礼:“总管无须多礼。”

  如今的梁师成,可是赵俣御用的迎来送往的大宦官,权柄很重不说,还能在赵俣面前说上话,哪是他一个闲散亲王敢拿大的?

  更何况,传闻梁师成还是蜀党领袖宰执苏轼的出子,背景深厚。

  更为关键的还是,因为跟赵俣争过皇帝,赵佶现在肯定得夹着尾巴做人,不然他就是第二个赵似。

  见赵佶如此谦虚谨慎,梁师成哪还能猜不到,赵佶肯定是被不久前的赵似案给吓到了。

  想想也是,现在,赵佶虽说也不能算绝对自由,但至少,在汴梁城中,他想去哪就能去哪,甚至还可以时不时地去逛个青楼、请假出城打个马球,要是像赵似那样,多半就得一直被关到死了,跟猪有什么区别?

  如果落得同样的下场,对喜欢自由的赵佶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想到赵俣想用赵佶,应该会跟赵佶修复关系,梁师成便卖了赵佶一个好:“前日,官家视察玻璃厂,见匠人所制器皿不尽人意,言大王最擅此道,若将此事教大王负责,何愁文人墨客不竞相追捧?依咱家看,官家或有用大王掌文艺之意也。”

  赵佶大喜!

  一则,赵佶就喜欢文艺,让他干这些事,正对他的心思。

  二则,赵佶也不愿意这么一直荒废下去,要是真有点事情做,他也不至于白白苦读了那么多年。

  三则,如果赵俣愿意给赵佶事做,那就说明,赵俣愿意放过赵佶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佶连忙冲梁师成一拜:“谢总管提醒。”

  不多时,赵佶就跟着梁师成来到了工业基地见到了赵俣以及赵俣的一大群随行人员。

  赵佶冲赵俣一拜在地:“臣赵佶参见陛下。”

  谁都能看得出来,赵佶表现得十分谦卑。

  赵俣让赵佶免礼平身,然后对他说:“端王来得正好,朕带你看好宝贝。”

  未几,赵俣就带着赵佶来到了一组巨大的水泥生产线前面。

  它的主体是一个用石头垒起的炉体,石头间的缝隙,用黏土糊上。炉体底部有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通风口。炉体的最底部,是燃烧着的石炭(也就是煤),释放出滚滚热浪。炉体的顶部完全敞开,其中煅烧着的竟然是……石头……

  这套东西实在有够古怪,让赵佶根本就搞不清楚它是干什么用的。

  但赵佶特别聪明,他顺着这套东西直接看它的末端,发现它制作出来的竟然是……一堆灰石灰……

  让赵佶没想到的是,赵俣竟然指着这堆灰石灰,兴冲冲地说:“此物便是朕与你说的好宝贝。”

  赵佶有些无语!

  他知道,有些人当上皇帝以后,就会生出奇葩的爱好。

  断袖之癖这种小儿科,就不说了。

首节 上一节 93/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