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红楼 第6节
陈斯远说得柳燕儿心下一动,暗忖那薛蟠可是薛家大房独子,皇商又落在薛家大房头上,这家底儿厚实着呢。若真个儿卷了万贯家财遁去,从此金盆洗手,招个俊俏书生入赘岂不美哉?
想明此节,柳燕儿心下稍稍顺了些,开口道:“我如今怕是不好出府了,往后与外头往来,还须得哥儿亲自去。”
“你且安心就是。”陈斯远暗忖,那挂字门的胡莽也就罢了,想些手段总能摆弄了,偏生那孙广成是个老奸巨猾的,须得想个周全法子将其打发了。
此时,就见柳燕儿伸出手来,目光灼灼看向陈斯远。
陈斯远呐喊道:“什么?”
柳燕儿翻了个白眼,说道:“陪嫁啊,咱们既然主仆情深,我如今出阁,哥儿总要给一份陪嫁。”
这倒是应有之意,奈何陈斯远恨不得柳燕儿去死,心下又哪里甘愿送一份陪嫁?暗自腹诽半晌,陈斯远咬牙道:“好好好,转头就算计到我头上了,姐姐好手段。”
柳燕儿哼声道:“给不给的,全凭哥儿心意。”
陈斯远怎能不给?这主仆情深须得扮下去,若戳破了让吃了大亏的薛家如何做想?
当下心中暗骂不已,到底从包袱里寻了两张百两银票来,蹙眉说道:“这二百两来日从姐姐那份儿里扣除。”
柳燕儿探手夺了银票,嬉笑道:“那等来日再说。”
此时外间传来脚步声,想来是芸香已然安顿好了香菱。那柳燕儿顿时戏精上身,倏尔红了眼圈,跪地磕头道:“燕儿这就去了,哥儿……保重!”
重重磕了三个头,柳燕儿起身掩面洒泪而别。
香菱许是勾起了心事,看得感同身受,禁不住也红了眼圈儿。再看向陈斯远,便见陈斯远愁眉不展,瞧着柳燕儿背影探手张嘴,半晌却一句话都不曾言语,万般愁绪只化作一声长叹。
香菱有心劝说,偏她是个呆的,话到嘴边又不知如何开口。
小丫鬟芸香看得眼珠乱转,这新主子没走成虽让芸香略微失望,可从头到尾吃了这般大的瓜,却让芸香很是心满意足。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方才新主子提笔落墨写了一首诗,偏生她不识字,却不知写的到底是什么。
好半晌堂中无人说话,陈斯远寻思着总不能再往下演吧?当下看向两个丫鬟道:“我此时心绪大坏,你们且下去安置吧。”
芸香赶忙道:“大爷,香菱姐姐如何安置?夜里大爷身边儿总要有人值守。”
陈斯远瞥向香菱,二人视线略略触碰,那香菱紧忙又垂下头来。陈斯远琢磨着,这会子薛蟠那厮还醉着,待明日醒来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变故来。这呆香菱既到了自个儿身边,他又怎会再放手?
这丫头身世可怜,又是个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的性子,若真个儿再落在薛蟠那货手里,说不得照旧落得个香消玉损。
因是陈斯远说道:“依着规矩便是。”
芸香应下,又说道:“眼看到了晚点,那我过会子去给大爷取了晚点来。”
陈斯远应了一声,起身往东梢间行去。
芸香扯着香菱出了正房,随即一溜烟进得厢房里。待关了门,芸香便与香菱说道:“香菱姐姐,我方才见你总往大爷墙上写的诗上瞄,姐姐莫非是读过书、识了字的?”
香菱道:“早年随着姑姑学过一些,不过是略微识了字。”
芸香合掌赞道:“姐姐真能为!”旋即又诱导道:“那姐姐瞧,大爷写的诗可好?”
香菱顿时有了些神采,说道:“我虽不会作诗,却也能瞧出大爷写的诗顶好。”
“真的啊?”芸香憋嘴道:“可惜我不识字,也不知大爷写了什么……诶?不若姐姐读给我可好?”
“嗯,”香菱不曾多想,便将那诗原样读了两遍。
芸香虽不识字,却也是聪慧的,不过两遍就默记在心。当下心中好似长了草一般,急不可耐起身道:“大爷既写得这般好诗,说不得来日也能金榜题名呢。姐姐在房里伺候着,说不得也能给进士老爷做了姨娘。”
香菱顿时面上羞红一片,想要辩解两句,那芸香却已然起身往外行去:“我先去给大爷取晚点,姐姐先歇着吧。”
说罢一溜烟而去,只把个呆香菱晾在了原处。
却说芸香一路默念那诗,一路进得东大院里,旋即便被一嬷嬷拦住。
“这不是芸香?那陈大爷如何了?我瞧着方才大太太去了一遭,可是有什么说法?”
芸香一挑眉头,一双圆眼四下观量一圈,扯着那婆子到角落里道:“嬷嬷不知,薛家这回可是吃了大亏!那位陈大爷瞧着是个和善的,谁知真个儿发作起来三言两句便怼得姨太太没了话儿。
姨太太一走,陈大爷吩咐我拾掇了行李,又提笔在墙上写了诗,后来大太太过来一瞧,顿时唬得只敢温言劝慰,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呢。”
那婆子啧啧称奇、幸灾乐祸一番,转而又说起陈斯远来,道:“你家大爷瞧着文弱,料想定是读书种子,说不得来日考取功名也能博个前程呢。”
芸香眯眼笑道:“这却不好说,不过我家大爷那诗词写得顶好。嬷嬷可知我家大爷在墙上写了什么?”
“写了什么?”
“嬷嬷听好啦——”当下清了清嗓子,芸香低声复述了一遍。那嬷嬷也不识得几个字,只觉得那诗朗朗上口,用芸香那脆生的嗓音读起来极为好听,免不得待芸香诵读完了又赞叹了一番。
芸香是个爱展扬的性儿,与那嬷嬷别过,转头又与相熟的丫鬟嘀咕了一通。不过是来取晚点的,奈何小丫头一路八卦,生生耗了大半个时辰方才心满意足提着食盒而去。
也是拜其所赐,陈斯远与薛家情形转眼传遍阖府,连带那首诗也落在了主子们的耳中。
第11章 各人心思
绮霰斋。
当啷——
令箭在投壶瓶口跳动两下,到底落在瓶内。晴雯合掌连连,娇笑道:“咯咯咯,中了中了,可算是赢了一遭!”
宝玉乐呵道:“不想才学了几回,你便这般能为了。不成不成,来日可不敢与你耍了,不然岂不是连这玉都要输了去?”
晴雯笑道:“二爷那宝玉命根子也似的,我哪里敢要?”
袭人在一旁笑道:“宝玉要拿那玉做抵,你就收着,来日太太、老太太不见了那玉坠子,你瞧老爷不给他个好儿!”
宝玉讪笑道:“好端端的,提老爷作甚?”
正待此时,麝月提着食盒转过屏风入得内中,瞥见内中情形,说道:“二爷莫耍玩了,该用晚点了。”
麝月将食盒放在桌案上,晴雯兀自点着赢来的碎银子,那袭人已然起身伺候着宝玉去净手。
宝玉嘟囔道:“整日家都是那些吃食,也不曾有什么新意,今儿可曾有花样?”
麝月铺展着食盒内的饭食,笑着回道:“还是那些,不过我方才倒是听了一桩事。二爷可知大太太的外甥陈大爷?”
宝玉擦过手道:“自是知晓的,下晌那会子还撞见个脸生的丫鬟,扫听了才知是他带来的。诶?不是说蟠大哥将那丫鬟抢了去?莫非又送回去了?”
麝月无语道:“薛大爷那般人物,既是夺了去,哪里还好往回送?”当下便将听得的流言蜚语一一说将出来。
宝玉听罢沉吟着说道:“可惜了。”
也不知是可惜陈斯远不曾闹大,还是可惜柳燕儿委身给了薛蟠。两年前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小憩,其间旖梦一场,待回来便与袭人一道儿知了人事儿。
只是一边厢是薛家,一边厢是素昧平生的陈斯远,宝玉不好多说什么,便只道了一声‘可惜’。
袭人伺候着将筷子递过来,笑着说道:“要我说没准是坏事变作了好事。姨太太既然吐了口,那丫鬟便是板上钉钉的姨娘,这下头不知多少丫鬟想着、念着却不可得呢。”
话音落下,晴雯却过来驳斥道:“你这话好生没道理,给薛家大爷做姨娘又岂是好事儿?错非不得已,哪个好人家的女儿会甘愿给他做小?”
袭人笑道:“你这话可不好传出去。”
晴雯撇嘴道:“传出去又如何?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我又不曾说错。”
眼见越说越离谱,宝玉夹起一块鹅脯塞进晴雯嘴里,说道:“这话房里说说就是了,到底是家中亲戚,可不好闹到红了脸。”
晴雯嚼着鹅脯歪头得意道:“不过是话赶话,我又不识得什么陈大爷、燕儿的,何必出去嚼舌平白得罪了人?”
此时那麝月说道:“说来那会子陈大爷让丫鬟拾掇了行李,又题诗一首,大有破釜沉舟之意。”
“哦?”宝玉来了兴致,问道:“他写了什么?”
麝月便将那诗复述了一遍,宝玉思量着复述了‘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这一句,赞道:“这陈家哥哥倒是好生豪气,这一句当浮一大白。”旋即又摇头道:“只可惜后一句落了下乘。”
晴雯讥讽道:“你说人家落了下乘,那你何不写个上乘的来?”
宝玉摇头道:“偏你会混说,我又没那等豪侠胸臆,哪里写得来?这陈家哥哥心性豪爽,倒是能结交一二……不若过会子吃过了,我便去瞧瞧!”
袭人情知宝玉是想一出做一出的主儿,赶忙拦下道:“宝二爷,外头天色眼见擦黑了,哪里有夜里登门的道理?不若明儿个天亮再说。”
宝玉恍然道:“怪我怪我,那就明儿个再说……诶?明儿个是凤姐姐的生儿,晴雯你去将我那压箱底的扇坠子取了来,凤姐姐素来眼里不揉沙子,这贺礼若是不用心,往后定会遭了埋怨。”
……………………………………………………
东大院。
几个丫鬟提着食盒入内,绣橘抬眼便见自家姑娘迎春正与三姑娘探春手谈着。棋子落在棋枰上啪啪作响,三姑娘旋即捏着棋子蹙眉沉思,不一刻掷子认输道:“输了,果然还是二姐姐棋高一招。”
二姑娘迎春掩口笑道:“不过是险胜,三妹妹棋力渐长,说不得过些时日我便要输了。”
探春笑道:“二姐姐太过谦了,只怕再过几年我还是胜不过二姐姐呢。”
惜春冷着小脸儿说道:“三姐姐说得有理。”
绣橘上前笑道:“三位姑娘,该用晚点了。”
大丫鬟司棋上前接了食盒,与侍书、入画等一道儿将食盒铺展开,那入画是个嘴快的,说道:“方才我们去厨房取食盒,可是听了个热闹。三位姑娘可知薛大爷抢了陈大爷的丫鬟一事?”
三姑娘蹙着眉头心下不喜,尤为厌嫌薛蟠为人,奈何她是个庶出的,素日里小心翼翼从不肯得罪人,因是只道:“倒是听了一嘴,也不知后头是如何了结的。”
二姑娘迎春是个锯了口的葫芦,唯唯诺诺,从不肯多言语。此时却也抬眼看向入画——那邢夫人虽是继室,论起来也是她的嫡母,如此,新来的陈斯远也算其表亲……就是不知是表哥还是表弟了。
惜春向来冷口冷心,只闷头瞧着食盒没言语。
亏得三姑娘接了茬,那入画就娓娓道来:“说来陈大爷可是刚性十足,先是三言两语噎得姨太太哑口无言,后来又拾掇行李,提笔在墙上写下诗一首,说是薛家若不将礼数赔个周全,便要将此事闹到老太太跟前去。还说若是老太太不能解决,那就去顺天府衙门告状呢。”
顿了顿,又道:“后来姨太太求了大太太转圜,薛家赔了一处铺面,又将薛大爷身边儿的香菱姐姐送了去,便是如此陈大爷也不肯吐口。还是那名叫燕儿的丫鬟被姨太太说动了,自个儿来求陈大爷,陈大爷顾念着主仆一场,这才松了口。”
二姑娘闻言顿时松了口气,暗忖如此就好,闹将起来红了脸就不好啦。
惜春漠不关心。
三姑娘探春暗自一掌拍在椅子扶手上,强忍着不曾赞叹出口,却也道:“陈大哥果然刚性……却不知他到底写了什么诗。”
侍书笑道:“姑娘,我知道。”
“你知道?”
侍书道:“陈大爷身边儿新来的丫鬟芸香是个藏不住的,方才那会子四下传扬,我留了心,便将那诗记了下来。”
探春喜道:“那可是好,你快念来。”
当下侍书便将那诗复述了一遍。吟诵过了,迎春只觉得那诗锐意十足,太过锋利;四姑娘惜春这会子倒是艳羡起来,暗恨自个儿不是男儿身,也没有陈斯远那般豪气;再看三姑娘探春,这会子哪里还忍得了?当下拍案、合掌,雀跃着赞叹不已。
说道:“好,好个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想来古之豪侠也不过如此了。”顿了顿,探春欢喜着扯了迎春的手道:“二姐姐、四妹妹,家中来了这般有诗才的亲戚,不若咱们明儿个抽空过去瞧瞧?”
惜春点头道:“三姐姐拿主意就是。”
二姑娘迎春却犹豫着推诿道:“我却不好过去……”
待转过年来迎春便要及笈,此后便要待字闺中,不好再见外男,因是她这会子自然存了避讳的心思。
探春却洒脱道:“二姐姐转过年来方才及笈,此时不见往后只怕更难见了。说来也是二姐姐家中表亲,看望一场旁人也不会多说什么。”
上一篇: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