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54节
天雄军不愧为卢象升一手打造的精锐,三千士卒兵不卸甲,马不卸鞍,硬是在太行山里追了拓养坤和张应金大半个月。
在这大半个月里,卢象升每天不是在急行军,就是在伏击与反伏击之中度过。
拓养坤和张应金被追得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手下兵马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拓养坤本来也算得上是一员悍将,但实在架不住卢象升文武双全,扛着一把大刀身先士卒,打得拓养坤抱头鼠窜。
打不过,实在打不过。
无奈之下,拓养坤和张应金只能带着残部,狼狈不堪地退出了经营许久的太行山。
转而一路向南,投奔泽州的王嘉胤去了。
而另一边,刚刚官复原职,又得了兵力补充的曹文诏,更是意气风发。
他统领一千五百关宁铁骑,从延水关浩浩荡荡杀入山西,直奔八大王张献忠和老回回马守应而去。
马守应看见官军的骑兵就犯怵,当年李卑带着两百骑兵追了他两昼夜的事情,他至今还记得。
而如今,来的是人数更多,也更为精锐的关宁铁骑,他吓得魂都丢了一半。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马守应拉着张献忠就要跑。
而此时的张献忠,刚刚在流寇之中崭露头角,手下聚拢了近万人马,也算得上是一方渠帅。
他见着马守应想不战而逃,一脸不屑:
“跑什么跑?他关宁兵是精锐,难道老子手下的儿郎都是泥捏的?”
“传我将令,全军出城,列阵迎敌!”
“老子倒要看看,他关宁兵是不是真的有三头六臂?!”
说罢,张献忠不顾马守应苦苦劝阻,当即点起麾下三千老营兵,再加上五千随从,在蒲县外摆开了阵势,准备与曹文诏硬撼一场。
张献忠也想和上山虎一样,踩着关宁军的名头,一战扬名天下。
蒲县城外,旷野之上,金鼓之声隐隐,肃杀之气弥漫。
张献忠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亲临阵前,面上还带着一股桀骜。
在他前方,三千老营精锐长枪如林,在旷野上列成数个步兵方阵,井然有序。
方阵两翼,则是张献忠的两位义子、孙可望和刘文秀,他俩各自领五百骑兵,分列左右。
不远处,曹文诏率领的一千五百关宁铁骑则是蓄势待发,准备冲阵。
面对张献忠,曹文诏眼里尽是不屑,这是哪里来的蠢贼?
不仅火器没几杆,就连拒马壕沟也不布置,这也敢与我列阵搏杀?
“杀!”
随着曹文诏一声令下,曹变蛟和孙守法带着一千精骑,直直的就冲了上去。
张献忠只看见远处烟尘越来越近,越来越浓。
马蹄踏地的声音也从最初的隐约可闻,迅速变成了急促的鼓点,震得脚下的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一支黑色的铁甲洪流汹涌而来,为首一员骁将,正是曹文诏的侄儿曹变蛟。
他身披双甲,头戴凤翅盔,手持一杆乌黑的精钢马槊,一马当先,直扑张献忠中军帅旗而去。
“放箭!给老子狠狠地射!”
张献忠阵中,有领兵的头目见官军骑兵已进入射程,嘶吼着下令。
随着一片弓弦震颤,羽箭腾空而起,射向高速冲锋而来的骑兵队列。
然而,曹变蛟的率领的先锋,人马具披甲,箭矢射在骑兵厚实的甲胄之上,只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脆响,便被轻易弹开。
“列阵,举枪!”
眼见射箭无用,领兵的头目转而下令步卒举起长枪,准备迎敌。
眨眼之间,曹变蛟率领的前锋,便如同烧红的犁头一般,狠狠地撞进了张献忠的步阵当中。
这些贼兵倒也能称得上精锐,面对全速冲锋的铁骑,他们鼓起全身力气,将手中的长枪奋力向前刺出,试图挡住曹变蛟的冲锋。
只要骑兵冲阵停下一瞬,步兵便能将其包围,完成绞杀。
但他们面对的是曹变蛟,这可是能硬冲东虏中军的狠人。
只见曹变蛟一马当先,不避不让,手中沉重的马槊一抖,便将数杆迎面刺来的长枪磕荡开去。
随即他暴喝一声,马槊顺势向前猛地一捅,面前一名贼兵连人带甲被直接洞穿,惨叫着倒飞出去。
五百精骑如同虎入羊群一般,硬生生地在步兵方阵中,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缺口。
眼见前锋破阵,孙守法紧随其后,率领五百骑兵,从曹变蛟打开的缺口蜂拥而入。
骑兵们的马刀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劈砍,都带起一蓬温热的血雨和凄厉的惨叫。
张献忠的老营兵们也称得上悍勇,面对如此凶猛的冲击,依然有不少人拼死抵抗,挥舞着长枪与冲入阵中的骑兵颤斗。
然而,在骑兵的不断冲击与分割下,原本严密的军阵开始各自为战,出现了不可遏制的松动和混乱。
缺口如同一块被撕裂的布帛,迅速扩大,并向四周蔓延。
张献忠在帅旗下看得真切,眼见自己最为倚仗、最为信赖的老营精锐,竟然在刚一交手,就被冲得溃不成军。
他脸上的桀骜,瞬间被惊骇与愤怒所取代。
张献忠厉声呼喊,指挥身边的亲兵和督战队上前堵住缺口,试图稳住已经开始崩溃的阵型。
然而,败势已成,整个战阵如同雪崩一般,溃散的兵卒裹挟着尚在犹豫和抵抗的士卒,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向后方疯狂逃命。
整个大阵被冲了个稀碎,再也无法组织起任何抵抗。
张献忠本人更是差点命丧乱军之中,幸好其义子孙可望和刘文秀拼死杀开一条血路,这才将他救了出来,仅以身免。
这一战,张献忠元气大伤,再也不敢提什么列阵迎敌的蠢话。
他与马守应两人如同惊弓之鸟,带着残兵败将,仓皇向南逃窜。
而曹文诏则是指挥骑兵,衔尾追杀,一连追击了两昼夜,斩获贼首五百余级,缴获辎重粮草不计其数。
张献忠一路疯狂逃窜,一口气直接跑到了江瀚的驻地平陆县,这才甩掉了曹文诏的关宁骑兵。
至于那些分散在山西各地的其他贼寇,像什么罗汝才、过天星、乱世王之流,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在洪承畴的统筹调度下,副总兵张应昌,带着左光先、艾万年、马科等一众陕西悍将,开始在山西各个州府,清剿流寇。
这些小股流寇,哪里是这帮官军的对手,一时间被打的抱头鼠窜。
只能被迫放弃原有的活动区域,一路转战,朝着黄河附近的江瀚和王嘉胤两人靠拢,寻求庇护。
官军则不断地收缩着包围圈,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不断压缩着起义军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大有将其一举困死在黄河北岸,毕其功于一役的态势。
黄河两岸,再次成为了双方战略博弈的焦点。
第153章 挖张献忠的墙角
张献忠带着几个义子,在一众残兵败将的簇拥下,一路仓皇南逃,跑到了江瀚驻地外围。
一行人修整片刻后,刚准备继续前进,张献忠就看见前方不远处,有十来骑塘兵疾驰而来。
为首的塘兵在六十步外勒马止步,一脸警惕看着张献忠等人,并勒令他们原地止步,不得妄动。
孙可望见状,连忙催马上前,拱手高声道:
“我等是八大王和老回回部下,兵败至此,想要求见上山虎大帅!”
“还望兄弟代为通禀!”
“一点小意思,兄弟拿去买酒喝!”
说罢,他便从兜里掏了一锭银子,扔给了不远处的塘兵。
但那塘兵却不伸手去接,而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孙可望后面的溃兵,依旧保持着戒备的神色。
沉默片刻后,他才终于开口:
“你们在此等候片刻,不得擅自往前!”
“我这派人就回去通禀大帅!”
说罢,他从马背上掏出两杆令旗,转身朝着后面的塘兵打了一套旗语,示意同袍们派个人回去,向江瀚禀报军情。
而此时的江瀚,正围着舆图,和麾下的几位把总一起研究接下来的行军路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舆图中那条蜿蜒曲折的黄河上。
“我接到邓阳传来的消息,如今朝廷大军压境,咱们想要等到入冬从容渡河,恐怕很难。”
“接下来估计会有几场硬仗要打。”
江瀚指着舆图,继续分析道,
“一旦成功越过黄河,咱们便是蛟龙入海,鹏霄万里。”
“届时,我军大可以取道湖广,而后转进四川;亦或者,效仿汉高祖,先取汉中,再图巴蜀。”
帐内诸将闻言,皆是精神一振,但一旁的赵胜有些忧虑:
“大帅说的不错,巴蜀之地,沃野千里,最适合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可咱们一旦进去,再想要出来,那可就难了。”
“官军只需要在几个重要的关隘布防,便能将咱们锁死在四川。”
“不得不防啊!”
江瀚点点头,继续分析道:
“你说的没错,我也考虑过这一点,但可供选择的地方实在不多。”
“咱们可以将巴蜀置为后方,再把战场开辟在湖广或者关中一带,这样就能防止被官军锁死。”
“再说了,崇祯还能派人一直守着咱们?”
“后金他不对付了?王嘉胤他不管了?”
正说着呢,帐外突然有亲兵闯了进来: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