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85节
可上首的大帅不发话,台下也就没人敢先动筷子,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看着点将台上的江瀚。
江瀚依旧是穿着他那身标志性的金漆山文甲,手里还提了个铁皮大喇叭。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喇叭,浑厚的声音顿时传遍了整个校场:
“诸位弟兄们,从咱们勤王到起义,从陕西到河南,不知不觉间,已经两年了。”
“这两年多来,大家跟着我江瀚,南征北战,上刀山下火海,风里来雨里去,可谓是历经艰险,九死一生!”
“诸位辛苦了!我江瀚,感激不尽!”
“今天除夕,我特地备下几杯酒水,犒劳大家!”
江瀚说着,从身旁的亲兵手中接过一个粗瓷大碗,里面盛满了浑浊的米酒。
他高高举起酒碗,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和哀伤:
“这第一碗酒,我不敬天,也不敬地。”
“我想先敬咱们那些,在历次血战中,不幸战死的同袍弟兄们!”
“他们死得早,没能和咱们一起喝酒吃肉,我心中有愧。”
“这第一碗酒,我敬他们!”
说罢,江瀚一脸郑重地放下铁皮喇叭,双手持碗,将碗中酒水缓缓洒在了台下的黄土当中。
见状,校场之内数千名士卒,无论新老,皆是神情一肃,纷纷端起了面前的酒碗,有样学样,默默地将碗中酒水洒在了地上,祭奠那些战死的袍泽。
江瀚重新拿起酒碗,再次满上,高声说道:
“这第二碗酒,我敬在场的各位弟兄!”
“若不是诸位在战场上奋勇当先,舍命搏杀,我这颗脑袋,怕是早就被官军割去领赏了!”
“我感谢诸位!”
“来!弟兄们,随我满饮此杯!”
说罢,江瀚微微颔首,示意众人端起酒杯,与他共饮。
校场内的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一热,连忙纷纷斟满酒水,高举酒碗,跟着江瀚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入喉,仿佛点燃了胸中的一团火。
喝完第二碗,江瀚再次将酒碗满上,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的面孔,声音变得更加激昂:
“这第三碗酒,我敬明日!”
“来日方长,我希望各位留着有用之身,跟着我推翻大明!”
三碗酒饮罢,江瀚重重地放下酒碗,看着场内情绪高昂的众人,朗声笑道:
“此外,全军上下,无论是战兵还是辅兵,每人再发赏银三十两!”
“就当是我给大伙儿的红封了!”
江瀚这趟,可是从陕州城里的大户们手中,抄没了不少金银财宝。
今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拿出来好好犒赏犒赏,这群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士卒们。
听了这话,校场内先是沉默了片刻,随即便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声!
“大帅威武!大帅仁义!”
“愿为大帅效死!”
无数士卒激动得满脸通红,振臂高呼,声震云霄。
江瀚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抄起铁皮喇叭,笑道:
“既如此,大家吃好喝好!”
“今天是除夕夜,酒肉管够,大家敞开了肚皮吃,放开了胆子喝!”
“就算是喝醉了,也无妨!”
“今天晚上,我身为主帅,就亲自率领我的亲卫们,替诸位守夜巡逻!”
说罢,江瀚大手一挥,示意众人开宴。
随即他便带着麾下亲卫,转身走下点将台,准备去城中各处换防。
台下众人得令,再也按捺不住,对着面前香气扑鼻的饭菜酒肉,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可吃着吃着,这群平日里流血不流泪的汉子们,眼眶就渐渐红了,豆大的泪珠不自觉地往面前的酒碗里掉。
这群曾经食不果腹的饥兵们,哪里能想到有今天?
要知道,以前年关的时候,是最难熬的时候,哪能像这样敞开了肚皮吃肉喝酒?
就算把命都卖了,也换不来这么一顿。
大帅心善,考虑周到,不仅是他们,而且就连守城的和巡逻的弟兄们,都考虑到了。
不少人热泪盈眶,放下手中的碗筷,竟不约而同地朝着江瀚离去的方向,重重地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
此刻,在他们朴素的内心之中,只剩下了两个字:
忠诚!
愿为大帅效死!
江瀚倒是不知道这一幕,只有在角落里的赵胜,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此时此刻,他只恨自己手里,没有一件黄袍。
不然趁着这个当口,顺势往江瀚身上一披,那不就.
咳咳,想远了,现在还不是时候,披上黄袍可是会害了大帅的。
赵胜暗自叹息一声,随后摇摇头,收敛心神,派人在校场内四处巡逻,维持秩序。
既然大帅亲自守夜,众人也就彻底放下了心来,一个个端起酒碗,敞开了肚皮,狼吞虎咽起来。
此时,戏班子也适时地登上了点将台,锣鼓家伙一响,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夜色悄然降临,校场上的篝火烧得噼啪作响。
不少人喝得七荤八素,面红耳赤,在同袍的搀扶之下,摇摇晃晃地回了营房,倒头便睡。
此时,江瀚则带着几位把总和赵胜等人,正在城内四处巡视。
陕州城的城墙、城门,以及城内的巡逻队,统统都换上了江瀚的亲卫。
当然了,江瀚肯定不可能亏待自己的亲兵,他大手一挥,给每人额外赏了十两银子。
“好好干!守好今年最后一班岗!”
江瀚拍了拍一名亲卫的肩膀,笑着鼓励道,
“等明早换防,我亲自给你们发红封!”
在场的亲卫一听,顿时昂首挺胸,齐声应道:
“谢大帅赏!”
“大帅放心,人在哨在!”
江瀚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便带着众人,沿着石阶,走上了陕州城的城墙。
“大帅好!”
江瀚刚走过一处角楼,突然从城墙垛口旁传来两个略显稚嫩的声音,把江瀚吓了一跳。
他转头望去,只见昏暗角落里,站着两个半大的小子。
定睛一看,竟然是余承业和李定国。
江瀚有些诧异:
“你俩怎么跑这儿来了?”
“我记得你们两个,是辅兵吧?怎么没去校场?”
余承业挠了挠头,回答道:
“回大帅,我和定国在校场吃饱喝足就过来了。”
“邵把总不让我俩喝酒,说我们年纪还小。”
“我俩寻思着也没啥事干,于是就自告奋勇,上来守城了。”
这两个小子,主要是看着校场众人在喝酒划拳,他俩眼馋得不行,想找个地方躲躲。
再加上听江瀚说,今晚要亲自守夜,两人鬼精鬼精的,索性就直接跑到城墙上来,想在江瀚面前好好表现表现。
没办法,他俩太想进步了。
江瀚点了点头:
“嗯,不错。”
他又打量了一番余承业和李定国的身板,接着问道:
“最近在军中,战阵武艺可有长进?”
余承业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挺起胸膛:
“大帅放心,我俩现在可厉害了!”
“最近一段时间,一有空闲,我俩就去请教军中老卒,邵把总有空也会指点我们。”
“现在我俩不敢说马步娴熟,但上阵杀敌,肯定不会拖后腿!”
李定国也在一旁用力点头附和,眼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
江瀚看着他俩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这两个小子在想什么?
他俩肯定是想转战兵,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了。
不过,这两人确实年纪还小了些。
真要把他们扔到前线去搏杀,估计过不了几招,就得命丧当场。
怎么着,也得再等个两三年,等到他俩十四五岁左右,才能上阵杀敌。
但考虑到这两个小子聪慧灵敏,一味压制反而不美。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