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46节
经常穿越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搭建高炉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就算没有焦炭,但用一些高质量的硬木木炭,再加上大型风箱作为鼓风机,也足以把炉温提升到1300摄氏度。
说干就干,江瀚当即找来了炭笔,在图纸上画出了一张简要的高炉示意图。
他把几处关键的出铁口、送风口、以及出渣口都一一注明。
另外,他特意提醒柴宇,在烧制过程中,需要先制作一个石墨坩埚。
石墨在明代就是所谓的“黛石”,一般是女人用的画眉石,很常见也很好找。
其中一些关键的步骤,江瀚只需要动动嘴,将原理交代清楚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给这帮铁匠们慢慢试验。
其实江瀚也就只是知道些大概的原理罢了,真要让他上手实际操作,肯定是不如这帮老师傅的。
论起工匠精神,还得看咱们的工匠,小日子拍马也赶不上。
当然了,江瀚肯定不会动辄以九族来威胁工匠,但他亲自交代下去的任务,任谁也不敢糊弄。
在工匠们紧锣密鼓的搭建高炉的时候,江瀚又把作头柴宇给拉到了一旁,吩咐道:
“这个高炉技术,你们要尽快熟练,彻底掌握。”
“等烧完了舍利子,我还要烧制琉璃,炼铁炼钢。”
柴宇刚想发问,却又被江瀚抬手打断,
“我先说,你不用急着做,先记下来就行。”
“我回去之前,会再抄录一份详细的清单给你。”
“烧舍利子和烧琉璃,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琉璃,只需要用到河沙,再加上生石灰的粉末,和草木灰,作为助熔剂。”
“草木灰最好是用盐湖边上的盐生草,来烧制。”
“具体叫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那种盐生草的叶片是帽翅状的,结出来的果实呈红色,而且有剧毒。”
“你们找到之后,把烧出来的草木灰加水搅拌均匀,然后用布过滤,得到清液,再把清液蒸干,就能得到一锅白色粉末。”
“把这些粉末,和生石灰的粉末,一起加入到过了筛的精细河沙中,搅拌均匀后放入高炉烧制,这就能得到琉璃了。”
“到时候,取一根空心铳管,就可以吹制出想要的形状,这一步需要慢慢练习。”
“最后一定记住,不管是舍利子还是琉璃,成品出来后一定要慢慢退火降温!”
听了江瀚这一连串的交代,柴宇只觉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
但江瀚已经把能讲的都讲清楚了,剩下的就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慢慢摸索。
柴宇相信,只要肯花时间下功夫,总能试出来。
江瀚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吩咐道:
“现在,你们就专心把舍利子给我烧出来。”
“我要求你们冶铁司的所有铁匠都必须掌握这项技术,舍利子我有大用,你们谁要是烧出来的被我选中了,重重有赏!”
交代清楚后,江瀚也没有在军器局久留。
他还要赶回去给王五等人,交代潜入成都府、保宁府的任务,然后再编纂一些基础教材。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可谓是堆积如山,他根本没时间守着这帮工匠。
不过,柴宇倒也没让江瀚失望。
在经历了一个月的失败和摸索后,他总算是成功地烧制出第一颗舍利子。
有了成功的经验,其他的铁匠们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很快便烧制出了各自的成品。
当江瀚再次来到军器局时,柴宇带着铁匠们早已等候多时。
每个人手上都捧着自己这一个多月以来的心血,希望得到大帅的青睐。
江瀚一个个地仔细检查过去,可他却发现,这些舍利子都太过普通,不尽如人意。
不少人烧出来的舍利子,就跟玻璃弹珠没什么区别。
虽然呈现出了洁白通透的骨色,但在江瀚眼里,看多了也就那样,不够惊艳。
看到最后,江瀚也没挑中一个满意的,不免有些失望。
随后他又看了看一直跟在身边的柴宇,询问道:
“你的呢?”
“我还没见你烧制的,拿出来给我看看。”
柴宇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副神秘的表情。
他献宝似的,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精致的木盒,缓缓在江瀚面前打开。
只见三颗如同真人指骨一般的“舍利子”,正静静地躺在其中。
柴宇有些得意地解释道:
“大帅,属下想着,既然舍利子都是佛门高僧大德火化之后才烧成的。”
“那想必,也应该是人骨的模样。”
“所以,属下就自作主张,把舍利子捏制成了指骨的模样,分成了三节。”
江瀚听罢点了点头,有点意思,但不多。
柴宇也不急,接着继续讲解道:
“大帅,您把舍利拿起来,放到天空底下看看。”
江瀚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从木盒里拿了一节“指骨舍利”,对着头顶的太阳,仔细端详了起来。
可就是这么一看,他瞬间瞪大了双眼!
只见光线从顶部穿过这节指骨舍利时,在其内部,竟然散发出了一圈青白色的光晕。
光华流转,深邃莫测,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流动。
而更令人叫绝的是,光线穿过舍利子后,竟然还散发出了一层明黄色的光芒,好似佛光一般,颇有几分宝相庄严的味道。
“不错不错!”
江瀚瞪大了眼睛,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上的指骨舍利,
“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柴宇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回大帅,属下在烧制的时候,试了好几十次。”
“我发现,在最后的退火冷却阶段,通过控制风门和燃料,可以让高炉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
“只要恒温烧上几个时辰,就能让光华,凝结在舍利子内部。”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
“至于那层佛光,就更简单了,我在其中加了点赭石粉末。”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本想加一些云母片进去,想让舍利子呈现出珠光,可没想到,烈焰之下,云母很快就失去了光彩,并和骨粉、石英混合在了一起。”
“后来经过我多次尝试,最后就选中了黄色的赭石,并成功让舍利子蒙上了一层佛光。”
江瀚听罢,满意地拍了拍柴宇的肩膀:
“你呀你,总是能给我整出点新花样。”
“不错,就这个了!”
“等会儿去庄启荣那里领赏,五十两;其他的匠户也都辛苦了,每人赏十五两!”
柴宇一听,大喜过望,他从没想过赏赐竟然会如此丰厚。
烧个舍利子,就能领五十两?
放以前,那就要辛辛苦苦打制五十副布面甲,起码得耗上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挣到。
而其他的工匠们,更是一脸意外。
本以为自己没被大帅选中,这一个多月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可没想到,大帅也没忘记他们,同样也发了不少赏钱出来。
一时间,整个冶铁司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
铁匠们领到赏钱,二话没说就投入到了下一个项目,开始研究起如何烧制玻璃。
江瀚自然是不知道这一幕,他只是把所有的舍利子都收集起来,然后便火急火燎地赶回了府衙。
刚到府衙,他便立刻找来了薛家家主薛志恒,想要把舍利子往雪区卖。
当江瀚随意地把舍利子放到薛志恒眼前时,这位见多识广的土司话都讲不利索了。
“大大帅,这这莫非就是.”
江瀚没等他说完,得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便把舍利子递到了薛志恒手里:
“不错,就是舍利子。”
“你看看,品相如何?”
薛志恒颤巍巍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了那颗舍利子,脸上满是虔诚与敬畏。
他曾经深入藏南,在一所大寺院中,有幸瞻仰过一次舍利子。
而且还隔了老远,那帮僧侣根本就不让他凑上去细看,更别说像现在这样,捧在手里仔细欣赏。
不愧是佛门重宝啊!
薛志恒看得口水都要留下来了,洁白光滑,通体透亮。
江瀚给他的这一颗,甚至比之前他在藏南见过那颗舍利子,成色好了数倍!
他清晰地记得,藏南的舍利子,不仅小了一圈,而且颜色有些发黑发黄。
跟他眼前这颗,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
等等!
薛志恒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可是佛门重宝啊!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