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71节
更别提在重重守备之下,炸毁岸边的战船了。
再说了,对于这些精通水性的渔民,江瀚十分看重。
他们这帮从西北来的边军,大多都是旱鸭子。
日后,如果要在川中的水网地带作战,还得看这群渔民的本事,水师估计也少不了。
肯定不能为了一次夜袭,就让他们白白葬送性命。
得想个更稳妥的法子才行。
接下来的几天里,江瀚亲自带着那三百多号渔民,昼夜不停地沿着江岸,探查着官军水师的布防情况。
为首的渔民叫做林潮生,他对于江瀚这种事必躬亲的举动,很是不解:
“大帅,要俺们说何必浪费这个功夫。”
“只要您一声令下,咱们弟兄带着火药,就游到对岸去了!”
“您别看我个子不高,但我从小就跟着我爹在江里打渔,水性是一等一的好!”
“其他人都叫我小张顺!”
江瀚闻言,不由得乐了:
“嘿,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是个人才。”
“竟然还读过水浒,知道‘浪里白条’的绰号。”
林潮生被江瀚这么一夸,有些脸红地挠了挠头,憨笑道:
“认不了几个大字,大多都是听城里的说书先生讲的。”
“以前打渔的间歇,咱没事儿就爱往茶楼里钻。”
“花上几个铜板就能听一下午,顺便打发打发时间。”
“直到不久前,官府强征把咱们的船都给凿沉了,断了生计,一气之下就投奔了大帅麾下。”
江瀚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事,跟着我好好干,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泅渡的事就算了。”
“白天过去太容易被发现;晚上官军水师的巡逻又太过频繁。”
“你们先别急,等我想个稳妥的办法,尽量帮你们减小阻力。”
“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如非必要,我也不会让大家平白无故地去送死。”
听了这话,在场的几百名渔民,眼眶都有些红了。
他们这些人,虽然不是“疍户”,但在实际生活中,与那些被视为贱籍的疍户,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林潮生这群渔民,大多都是以船为家,居无定所。
他们不仅会遭到官府的盘剥,而且还经常会被冠以“贱籍”“化外之民”的蔑称,饱受欺压。
就拿这次征船来说,官府压根儿就没提过补偿一事。
直接派出衙役,把他们视以为家的渔船全给凿穿沉江,害得他们妻儿老小,尽皆露宿街头,食不果腹。
本来吧,这帮渔民参加起义,也不过就是奔着一口吃食来的。
结果万万没想到,义军的头头竟然丝毫不以他们的身份为鄙,反而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
言语之间,尽是对他们的看重。
上位之人很小的一点善意,对于下面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林潮生这帮渔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善意,所以才会表现得如此动容。
江瀚倒是没注意这群渔民的神色变化,他还自顾自的走在前头,仔细思考该如何突破官军的防线。
结果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声音,搞得他措手不及。
“大帅宅心仁厚!”
“大帅长命百岁!”
“我等愿为大帅效死!”
江瀚闻声转过头,看见跪倒一片的渔民时,都愣住了。
什么情况?
自己才说了几句话,怎么都跪下了?
他连忙上前,将林潮生等人一一扶起:
“这是干什么?”
“都起来吧,给我点时间,总能想到办法。”
谁懂啊,从晚上12点写到凌晨6点40,我真的要崩溃了。
第233章 连破江防 岸防
经过数日的苦思冥想,一个计划在江瀚脑中逐渐成型。
针对官军水师战船不多的情况,他决定在广阔的江面上,不断制造混乱,袭扰疲惫官兵水师。
江瀚在三道河段,分别派出了十几只精干的小队。
每队数十人,由几名熟悉水性的渔民带领,携带大量的简易木筏、草人、火把,以及铜锣号角等物。
在夜色的掩护下,小队纷纷出动,于嘉陵江的上游、下游等多个远离城池的缓滩处,同时展开行动。
队伍故意制造出想乘船渡江的假象,在河岸上,点燃大量火把吸引对岸守军的注意。
随后再把草人固定在木筏上,一个个推入江中,任其顺流而下
一时间,整个保宁府外围的江面上,烽火四起,警报声大作。
官兵的巡逻队忙得是不可开交,划着桨疯狂在江面上,四处拦截贼兵的木筏。
“真他娘的晦气!又来了!”
一艘快船上,数十个官兵正划着船朝着不远处的木筏赶去,嘴里骂骂咧咧。
“又是贼兵放的草人!
“这群狗日的贼兵,是想把咱们往死里折腾啊!”
等抵近了近前,官兵抄起长矛,对着木筏上的草人狠狠捅了几下,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快船上,几个负责操桨的官兵,正不停地活动着发酸肿胀的手腕。
“你们几个坐船的抱怨什么?”
“老子操桨是最费神费力的,军饷也不见得多一分。”
“让你们几个狗日的学操桨,人人都推脱不会,再这样下去,老子手都得划断.”
可他话音未落,不远处南岸的方向,突然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鸣镝声,紧接着又是冲天的火光。
“旗总,南边又有情况!”
船上的官将不敢怠慢,只能没好气的嘶吼道:
“还愣着干什么?!”
“快划过去看看!”
听了这话,一众官兵只能强打起精神,拼命划着船赶往事发地点。
结果不出所料,又扑了个空。
筏子上除了几个还在燃烧的火堆和草人,连一个贼兵的鬼影子都见不到。
见此情形,那水师官将气得破口大骂,
“妈的!”
“岸上的那帮巡逻队,都是猪吗?!”
“是不是每次看到江面上有点儿亮光,就要给老子放箭示警?!”
“再这么来几次,老子非得被他们给活活折腾死不可!”
“走!回营地!老子得好好跟岸上那帮孙子,说道说道.”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偌大的江面上,到处都是江瀚放出的“烟雾弹”。
保宁府本就为数不多的水师,彻底陷入了疲于奔命的境地。
他们的警惕性,在一次次扑空后消磨殆尽,反应速度也变得越来越迟钝。
见火候差不多了,江瀚便开始了接下来的行动。
他要给这些已经麻木的水师官兵,好好提提神。
这一次,他为了引官兵上钩,不惜把从上游搜集来的渔船全都派了出去。
只不过,这些渔船都已经提前经过了特殊“改造”。
船舱内,填满了大量的炸药包,并用油布覆盖其上。
为了增加杀伤力,江瀚还丧心病狂地往里面混入了大量的铁钉、碎瓷片,以及从河滩上捡来的小石块。
江瀚根据后世触发式地雷的原理,在渔船上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却极为有效的触发装置。
他先是在船舱内部,固定了一根粗长的火绳。
火绳的一头,正对着一个装满了火药的药池;而火绳的另一头,则和盖在船舱上的那层油布,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只要有人掀开这层油布,就会瞬间带动火绳,将其拉入药池,从而点燃火药,引爆整艘渔船!
这一艘漂浮在江面上的渔船,就是江瀚精心准备的诡雷。
当晚,子时。
沿岸的守军再次发现了江面上,有异常情况。
经过他们仔细辨认,确认了这次不再是火光和草人,而是一艘真正的小船。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