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22节

  于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贼人越过夔州府,前往下游的瞿塘峡布防。

  夔州府城不是关键,想要阻止官军从湖广入川,就必须先锁死瞿塘峡。

  为此,江瀚特意召集麾下诸将,仔细复盘了明初那场惊心动魄的灭蜀之战,尤其是南路军廖永忠强攻瞿塘关的案例。

  明初时,朱元璋为了统一天下,派出了傅友德,廖永忠两位大将,想要攻灭夏蜀政权。

  当时的夏军在两岸悬崖峭壁之上开凿孔洞,架设起了三道横跨江面的巨大悬空飞桥。

  桥上部署了大量火器,强弓劲弩,岸边更有大量火炮严阵以待。

  当时的明军正值巅峰,面对如此防御,汤和选择了硬碰硬。

  结果夏军依托飞桥以及两岸峭壁,接连击沉了大批水师战船,士卒死伤枕藉,江水赤红。

  瞿塘峡口,成了吞噬明军的绞肉机。

  汤和猛攻数月,损兵折将,不得存进,甚至还被朱元璋下令申饬,换上了德庆侯廖永忠带领水师。

  最后打破僵局的还是傅友德所部。

  傅友德率部偷渡阴平,进入成都腹地,一路势如破竹,连克龙州、绵州。

  更绝的是,他还命人制作了数千块木牌,上书攻克城池的日期和明军威势,投入汉江,任其顺流而下。

  这些木牌漂到瞿塘关夏军手中,顿时引起巨大恐慌,而明军看到后士气大振,这才一举攻破了瞿塘峡。

  汲取了夏蜀政权覆灭的教训,江瀚特地在瞿塘峡的布防上做了针对性的强化和改进。

  由于时间紧迫,他没有选择架设悬空飞桥,而是在瞿塘峡最险要的江段,效仿了南宋抗蒙名将余玠的做法。

  江瀚命人把十余根粗大的铁索沉入江底,隐于水下,另一头连接绞盘。

  只等明军战船逆流而上时,拉动绞盘,绷直铁索横亘江面,强行拦截船队。

  同时,在水位较低的一些位置,他又让人将大量暗桩打入江底,形成隐蔽的水下拒马,专磕船底。

  在瞿塘峡两岸的高处,江瀚还让人修建了不少岸防炮,形成了多段的梯次火力。

  数十门重炮直指江心主航道,一旦官军船队被铁索暗桩阻拦,两岸的火炮将同时开火,彻底葬送明军水师。

  只要没了水师,明军主力无论如何也进不来夔州。

  江瀚坐镇白帝城,俯瞰着脚下正在紧锣密鼓构筑的防线,静静等待着卢象升送上门来。

  他在等,卢象升也在等,整个四川战场都在等川北的洪承畴率先行动。

  而此时的洪承畴也倍感压力。

  他已经连续两天不眠不休,对着舆图研究着该如何进攻了。

  说实话,凭借手上三万人就想入川,简直难如登天。

  要知道,当初明军两路入川灭夏,可是足足调动了三十万大军,派出了七位名将,才把四川拿下来。

  虽然现在贼兵还未完全占据整个四川,但几处要地都已经落入其手。

  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哪一条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

  贼兵只需要派出数千精锐扼守住狭窄的隘口,再架上几门虎蹲炮甚至硬弩强弓,他的部队就进不去。

  地势太窄,重炮根本展不开;

  强攻更是相当于拿人命去填无底洞,伤亡惨重不说,还未必能啃下来。

  可眼下根据郧阳府传来的消息说,卢象升的舟师已经开到了巴东,就等他发起攻势了。

  自己这边要是迟迟打不开局面,别说夹击了,光是每个月消耗的粮草都是天文数字。

  洪承畴在府衙里枯坐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猛地坐直了身体。

  既然两路大军夹击不够,那三路呢?

  如果如果能联系到云贵一带的明军,贼兵眼下连四川都还没能完全拿下,想必云贵一带还有明军可以调动。

  要是再耐心等等,说不定还能联系上云南的黔国公!

  届时三路大军夹击川北,贼兵定然会出现错漏!

  之前听驻守汉中的参将邓阳提过一嘴,说是金牛道上,似乎还有商帮在冒险通行?

  看来贼兵为了物资流通,并未完全断绝商路。

  “化整为零.混入其中”

  洪承畴眼中精光闪烁,他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

  只要派出一支精干队伍,扮作商帮潜入川中腹地,再分批往云贵一带寻求援兵。

  到时候内外夹击,何愁贼兵不破?!

  他觉得自己已经摸到了致胜的法门,但问题是该派谁去呢?

  洪承畴有自知之明,他不是卢象升那种能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陷阵的猛人。

  手下那些能独当一面的参将、副将,目标太大,容易暴露。

  可也不能随便派个管队、哨长前去寻找黔国公,威望不够,也难当大任。

  他拿起厚厚的军中名册,一页页仔细翻看。

  最终,他的目光停在了“游击将军马科”这个名字上。

  马科这人,洪承畴很熟悉。

  当年在陕西围剿不沾泥的时候,马科就在他帐下听用。

  作战勇猛,敢打敢拼,颇有几分他老上司李卑的悍勇之风。

  更重要的是,此人够机灵,不是一味蛮干的莽夫。

  “就是他了!”

  “再找个熟悉敌情的将领配合就行!”

  洪承畴拍板定计。

  第二天,他便在府衙里召见了马科和邓阳两人。

  洪承畴也不绕弯子,直接点明主题:

  “二位,本督欲行一奇策,需精干之士潜入贼兵腹地寻求云贵援军,以为内应。”

  “此事凶险,却也功莫大焉。”

  邓阳一听,心脏猛地一跳。

  我?潜入贼兵腹地?那不跟回老家一样吗?

  他下意识地抬头,脸上难掩惊愕。

  洪承畴见他神色,立刻解释道:

  “邓参将不必亲自涉险。”

  “你可选派一得力心腹,随马游击同往即可。”

  “本督也是看你久镇汉中,想必对贼人颇为了解。”

  邓阳强自镇定,躬身道:

  “末将明白!但凭军门吩咐!”

  洪承畴满意地点点头,捋须道:

  “我已委托汉中知府联系上了瑞王府。”

  “有圣旨在先,再加上瑞王殿下深明大义,他已经将王府内专走川陕商路的掌柜,管事尽数派了出来,为你二人充作向导和掩护。”

  “你二人各派数百精锐,分批混入商队中,进入贼兵腹地。”

  “切记,兵刃甲胄一概不带,以免暴露。”

  “等你们碰头后,分别往云贵走,一路去贵州求援,一路去云南黔国公府求援。”

  “本督会写下手书密信,届时.”

  洪承畴在舆图上比划着,详细讲述着里应外合的计划细节。

  邓阳垂首恭听,看似专注,实则心里已经笑开了花,只是强忍着不让自己露出破绽。

  马科则是听得两眼放光,摩拳擦掌,觉得此计大妙,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密议结束后,邓阳立刻赶回驻地,找来了黑子,将洪承畴的计划和盘托出。

  “好机会!”

  黑子一拍大腿,眼中凶光一闪,

  “这姓马的自己送上门来了!”

  “你放心,这事交给我,保管把他拿下!”

  很快,这支由官军精锐假扮、夹杂着瑞王府伙计的“商队”,便从汉中分批出发,踏上了前往广元县的金牛道。

  按计划,队伍将在金牛道上的朝天驿处一分为二,分批进入广元县。

  朝天驿是金牛道上的水陆枢纽,此处还设有水陆驿站,商帮可在此换乘舟车、装卸货物。

  此时的马科正坐在驿站内啃着干粮,只听旁边一个黑脸汉子正粗声大气地指挥伙计们卸货。

  听其口音似乎还带着一股熟悉的陕北腔调。

  可问题是,邓阳不是山西的参将吗?手底下怎么会有陕西人?

  马科心中一动,侧过头,试探着问了一句:

  “这位兄弟,听口音.像是陕北那片的?”

  黑子闻声转过头,咧嘴一笑,换上了一副更浓重的陕北口音:

  “唉,兄弟也是陕北的?额是陕西绥德滴!”

  “额听你这腔调,亲近滴很呐!”

  马科听了恍然大悟:

首节 上一节 322/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