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06节
.....
看着这个题目,李善长有点尴尬。
“四宗罪就四宗罪,为什么还是文臣眼中的四宗罪?”
尬黑我大明文臣是吧?
“善长,你好歹也是文臣之首,说说吧。”
朱元璋的声音传来。
李善长打了个冷颤,将注意力放在天上的题目上。
五个选项....
琢磨一番后,他用绝对的语气说道:“第一个一定可以排除!”
大明的历代之中,宦官都是文臣的大敌!
而且之前看解析的时候,也知道朱厚照的确宠幸宦官,这一定会被文官诟病。
朱元璋微微点头,这和他想的一样。
宦官之祸,祸乱大明。
没得洗。
“第二个也可以排除。”
李善长继续道。
朱元璋有些疑惑:“御驾亲征也算是罪恶吗?”
李善长解释道:“陛下忘记了宁王叛乱吗?之前宁王已经被降服,随后明武宗却让王阳明将其放走,再抓一次。”
“老臣料想,应该就是这一次吧?”
这么一说,顿时让朱元璋恍然大悟。
那就的确是算得上了。
这哪里是御驾亲征,分明就是玩闹!
“至于这剩下的三个....”
李善长眉头紧皱。
他作为文臣之首,自然是智商和经验都是超群了。
对大部分文臣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了如指掌,否则又岂能镇住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和笔杆子们?
“乱认义子,或许也是其中一宗罪。”
思索半晌。
这位韩国公有点紧张地说磷 鸸爾 O9一彡⊙拔道。
后世皇帝认义子,那是对太祖皇帝看齐,自己这么说那不是暗暗贬低洪武大帝吗?
可是为了能够百分百的正确率,李善长也是豁出去了!
“为何?”
果然,朱元璋眉头一皱,淡漠地问道。
李善长组织好言辞,小心翼翼道:“不管皇帝认得义子是武将、文臣、或者宦官,都代表这些人拥有着和皇帝直接对话的权力。”
“这也就代表着,比他们的品阶要高的大部分的臣子,发布命令的时候都顾及到他们,不敢重言,所以这大概率会成为文臣们眼中的罪恶之一....”
朱元璋冷哼一声:“倒是和咱想的一样!”
他认这么多义子,就是为了收拢权力。
而这些文臣,千方百计地想要拿到权力,故而就一定会发生冲突。
若是皇帝仪磷易旗俬吴6揪飼久X八强硬些,比如像他这样大杀特杀,逮着理由就杀,文臣们自然屁话不敢说一个。
但是如果不开杀的话。
那群笔杆子就能喷死你,各种给你使绊子。
“那剩下的两个呢?”
朱元璋又是问道。
南下巡行和荒淫无道....
老朱本以为李善长会肯定地说荒淫无道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李善长横竖看了看,却也是一头雾水。
“这个....老臣也不知道了。”
他有些犹豫道。
看上去第五个选项似乎更加罪恶。
可是明武宗在前的解析出现过,从解析上面看李善长实在不觉得有多么荒淫无道。
他太了解这群文官们是什么心思了。
如果是不喜欢的皇帝,那么在他的缺点上面就会大书特书。
可是明武宗的生平解析除了一个豹房之外,其他的没了,说明并非是极度荒淫无道。
所以自然也算不上是四宗罪之一。
至于说这个南下巡行?
现在的大明就在南方,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南下巡行,而且李善长也没咋去过北方。
所以也不敢确定。
朱棣插嘴道:“这还不简单,我一看就觉得是第五个,荒淫无道不是比所谓的南下巡行严重多了吗?”
朱标则是眉头紧锁,也没有推测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老四你觉得应该排除第五个,选第三个?”
朱元璋问道。
朱棣连忙点头:“没错!”
朱元璋看了看朱棣,想起这小子之前的顽皮捣蛋,不爱读书,还有解析里面的给自己儿子打工,皇帝当成大将军.....
最终,他决定遵循自己心中的想法。
和老四选相反的,准没错!!
“既然这样,那就选第五个吧。”
朱元璋下了决定。
“第五个?”
朱棣不解。
明明荒淫无道比南下巡行看上去罪恶多了。
李善长在一旁提醒:“燕王殿下,文官的思维一直都是弯弯绕绕的,这种情况或许不能够用直观感觉来。”
“或许陛下就是通过这方面考虑的。”
虽然他也不确定,但是跟着陛下的脚步总没错。
朱棣想不出所以然来。
也只好点了点头。
朱元璋对着天空说道:“仙人,我们选择第五个!”
【回答正确!】
【是否查看解析?】
正确的提示弹了出来。
“好!果然让咱猜对了!”
朱元璋有些高兴:“老四,多亏了你才让咱下了决心啊!”
朱棣这才醒悟过来。
“所以老爹你不是因为觉得文官弯弯绕绕才选的,而是因为想和我选相反的?”
他满脸黑线。
朱元璋高兴地哈哈一笑,承认了下来。
不过说起来,这也是老朱自己一开始的直觉。
“仙人,查看解析!”
对于明武宗的四宗罪,他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
【A、宠幸宦官】
【明武宗朱厚照登基之后,宠幸大太监刘瑾,此外还有号称“八虎”的八个太监,又收了127名太监为义子,赐朱姓,堪称历代明朝皇帝之罪...】
第一条解析看到一半。
朱元璋便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有一个大太监就算了,居然还收了一百二十七个太监当做义子??
他作为朱家老祖宗,也就收了二十多个. ..
这朱厚照有点没眼力劲啊。
不过接着看下去之后,他的脸色却又是舒缓了。
【.....宠幸太监实乃无力之举,从明宣宗之后,大明的文官势力便是快速发展,在弘治年间更是野蛮生长,等到正德年间,几乎达到了可以和皇权抗衡的地步。】
【为收回皇权,打压文臣,明武宗想利用太监这把剑,可惜最终斗争失败,当明武宗欲利用刘瑾拿回各地巡抚之职位,文官拼死上谏,最终让明武宗不得不承认刘瑾勾结藩王谋反,并且在刘瑾家中搜出龙袍,凌迟处死】
“也就是说,所谓的宠幸宦官,实则不过是想用来对抗文臣?”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