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07节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一抹感兴趣的神色。
之前的几个题目,他就总结出了一句话,所谓的宦官之祸,不过是因为皇帝的不作为!
宦官终究不过是家奴。
皇帝一句话,全部得倒台。
不过朱厚照这小伙子似乎并不是一个迂腐的皇帝。
看见后面从刘瑾家里面搜出龙袍。
朱元璋更是觉得有意思。
勾结藩王造反就算了,还要让一群姓朱的藩王甘愿让你一个老太监当皇帝?
这不是搞笑吗?
自古以来的宦官之乱,只听过宦官废立皇帝,没听说过亲自登上皇位的。
如果真有人敢这么做,那就是天下共诛之!
女人或许能够做皇帝,但是阉人一定不能。
“也就是说朱厚照是利用宦官对文管太狠,所以才会被定义为其中一宗罪?”
朱标眉头一皱。
正是因为对付了文臣,所以才会被文臣记恨!
而像朱祁镇这样的.....
明明险些将大明拉入深渊,结果还被冠上明英宗的称号。
不用想也知道。
绝对是顺着文臣,所以才会被文臣们喜欢!
朱元璋呵呵一笑,开玩笑似的说道:“那咱对文臣这么严苛,贪腐六两就得杀了,该不会被未来的文臣说成暴君,说成不考虑文臣的生活质量吧?”
“绝无可能!”
李善长立刻站了起来,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乃是大明圣君,后世必然是传唱千古!”
“哈哈哈,善长你可就别拍咱的马屁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不可置否。
看着朱厚照试图利用刘瑾拿回各地驯服之权,然后被文臣拼死上谏的解析。
眼中闪烁着丝丝玩味。
这群文臣在想什么,他能不知道吗?
“各地巡抚之职位,乃是为了协调军、官、财三物的官员,这等职位没有被皇权控制在手中,而是在文臣的手中....”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正德年间,文臣的权力就有点大得过分了!!
难怪明末文官的问题那么严重。
现在看来,在正德年间就已经有了苗头。
或者说在弘治年间,就已经开始蚕食皇权了。
“这群文官,的确是该杀!”
“不5.2杀根本止不住!”
朱元璋冷哼一声,随后继续朝着下面看去。
第一宗罪是得罪文臣之罪。
那么剩下的三宗罪呢?
【B、御驾亲征】
【自英宗之后,文臣的地位便是直线上升,甚至开始渗透到军权当中,等到正德年间时,朝堂武将已经有以文臣为尊的势头,明武宗意图让军权回归皇权,故而重用武将,类似于江彬一类的新生代武将,甚至有被提拔至随身服侍,但这些还不够,从刘瑾被被杀之后,明武宗意识到必须要亲自下场与文官集团肉搏才能夺回权力。】
【第一次决定御驾亲征,群臣拼死上谏,明武宗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偷偷跑出皇宫,带着随从来到应州,最终指挥明军大败在弘治年间屡屡进犯的‘蒙古小王子’达延汗,使得鞑靼十年不敢冒犯边疆,得胜而归后,明武宗自封威武大将军,欲统领武将】
【第二次御驾出征,明武宗尝到第一次出征的甜头,故而群臣拼死上谏也是置之不理,甚至刚刚出京都就传回宁王叛乱被平复一事,也是直接下压,坚持出征...】
【两次御驾亲征,使得明武宗在军队中威望大大提升,武将地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甚至隐隐压了文臣一头,故而被文臣定为四宗罪之一】
这一个答案的解析。
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明武宗第二次平叛宁王叛乱所做的荒唐事。
原来都是有缘由的!
“能够想着利用宦官镇压文臣,就足以说明这小子还算是有几分能耐。”
“没想到居然还琢磨利用御驾亲征收拢军权.....”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欣慰之色。
就好像是原本觉得恨铁不成钢的混小子。
突然懂事了一般。
.....
第七十六章:朱元璋为武宗叹气: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2/3)
....
皇帝御驾亲征可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士气,同时也是有着收服武将的道理。
可以说好处是非常多。
除了朱祁镇那个蠢货御驾亲征将五十万大明军士葬送之外。
皇帝御驾亲征绝对是一项加分项。
很明显。
朱厚照在这一块做的也非常不错.
“不管是宠幸宦官还是御驾亲征,都是朱厚照这小子为收拢皇权做的努力,能够在文臣抹黑之下获得武宗的名号,看来咱之前也是误会他了。”
朱元璋带着一丝赞叹地说道。
在他看来,或许有更好的收回权力的方法。
除了文官之外。
大明这天下,还有皇室宗族,外戚等势力,这些都是可以插手于朝堂的。
只要利用好,轻易便能够给文臣重创一击。
而就算不借助这些势力,只需要在文官内部借力打力,对付他们也轻而易举。
但是这些。
都是站在一个心狠手辣,手段老成的帝王身上而言。
朱元璋自认能够搞定,可是朱厚照不过刚刚登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不错了!
w韭7陸鸠壹掺芭琉群 可以说,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的水平已经超过了历朝历代的大半帝王。
“既然前面两宗罪都是为了收回皇权,那么接下来的呢?”
朱元璋带着好奇的心思,继续往下看。
【C、自永乐帝朱棣迁都北方之后,南方的经济开始了野蛮生长,靠着走私铁器、火器、盐巴等等物品,疯狂敛财,不仅仅是海外,包括蒙古在内的诸多王朝都与江南大财阀有密切的商品贸易,到正德年间时,一年的总贸易量接近一千四百万两白银,崇祯时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三千六百万两!】
【同时,财阀们还资助大量的大明学子,几乎八成的学子都接受过他们的馈赠和补助,而这些学子其中一部分走入朝堂,有一部分地方为官,共同点就是都会变成了江南大财阀们关系网之一,虽然大明的商税也非常之低,可江南大财阀们依旧不想交税,故而利用种种关系,伪造账本,欺瞒皇室,以至于整个江南一年交税不过区区数十两。】
【在这种背景之下,朱厚照试图南下巡12行,他想要看看江南的经济到底有多贫困,为何商税如此之少?故而在短短两年之间,便是南巡四次,其中三次都是微服出访,大受震撼,可惜最后一次出巡意外落水,险些溺死,于三月后驾崩,故而没有改变江南商税的局面】
【此举虽没有伤害到了江南财阀的利益,可却对文臣集团造成极大的惊吓和惶恐,故而被文臣定为四宗罪之一】
.....
“文臣贪污,官商勾结,走私贸易...”
看着解析上的内容,朱元璋的脸色有点难看。
全部都是他最为憎恨的点,现在居然全部都勾结在了一起!
赚了一千多万两白银,交税居然只交了几十两??!
而且还培养大量学子,让他们走入朝堂,去各地为官。
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想要造反啊?!!
朱厚照两年四次南巡,在最后一次的时候意外落水,三月后暴毙!
真的是意外落水吗?!
朱元璋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里面绝对是不简单的。
越看解析,他的脸色就越难看。
最后彻底变成一片阴云。
朱标有些皱眉道:“父皇,这商人的贸易收入,是不是有点偏高了?”
“我大明的税率是农业十税一,工商杂二十税一,部分地区甚至三十税一。”
“如此看来,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明朝的税务,绝对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低的!
甚至从洪武年间开始,税率还在直线下降,这也就导致明明农业和商业都在发展,可是税收却是一直不变。
洪武年间的税收是四百万两一年,等到崇祯末年的时候,依旧是四百万两一年。
不过现在关注的并不是这个。
而是那些江南大财阀的贸易日收!
一年时间,便是整整一千四百万两!!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