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08节
到了崇祯年间,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三千六百万两!!!
这还仅仅是江南地区。
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南方地区呢?甚至北方地区呢?
一年能有多少??
朱标的呼吸有些急促,他都不敢想象!
父皇规定商税如此之低,他还以为是因为做生意不赚钱呢。
可是现在看到解析才知道。
这哪里是不赚钱,这分明就是摇钱树啊!!
朱棣倒是知道一些,不过看见这恐怖的贸易量也是有些眼红。
这可比酿酒还要赚得多!
他连忙催促道:“父皇,必须要将这些收归朝廷所有啊!”
这么多银子,流落在外岂不是可惜?
便宜了财阀,还不如便宜老朱家。
朱元璋微微点头。
其实他并没有小看商人的牟利能力。
之所以要将商税贬低,同时将商人的社会地位打压,就是为了到时候杀商人的时候,刀能够更快一点!
等于就是在大明养猪,养肥了就杀,然后滋润朝堂一波。
来一波天降横财,暴富流!
这次才是老朱真实的想法。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些商人的手段也是不俗,直接便是反噬朝堂,培养大量学子,变得皮糙肉厚。
甚至连朱厚照想要动刀的时候。
都把刀给捅折了!!
“没想到这些商人成长起来之后,竟然拥有如此恐怖的能量。”
“看来,必须要将其狠狠地遏制住。”
朱元璋眼睛一眯。
仅仅只是朱厚照朝着江南财阀漏了一眼杀猪刀,便是直接被文臣定为四宗罪之一。
这要是真的动手。
恐怕是还得带着大军一起过来!!
提升商税,严酷打击走私贸易。
刻不容缓!
朱元璋决定要在这些财阀成型之前,彻底将他们抹杀!
天空上。
朱允熥看着老爷子的神情,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心中也是琢磨。
“看来我还得给老爷子一点经济上的建议。”
自己虽然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但是前世的税收政策还是了解的。
大明如今已经进入到了工商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往朝代的税收制度都跟不上时代了,必须要更新换代。
尤其是对那些大财阀。
每一个,都必须死死地掐在大明手中!!
当一个家族的财富超过王朝的时候,那么王朝将无法对其进行遏制。
最后正是被这个家族吞噬!
...
“陛下,江南地区一千四百万贸易量计算的话。”
“未来哪怕我们不增加商税,一年的税收也远高于现在大明的税收。”
“不过老臣倒是觉得,提高商税至关重要,同时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农税。”
李善长建议道。
三十税一,一千四百万两白银需要缴纳五十多万!
如果提高到十税一,那么就是一百四十万两;如果提升到五税一,那么就是二百八十万!
仅仅五税一,便是能够达到大明王朝一半的税收量!
而如此暴利的贸易。
怎么可能仅仅只是五税一呢?
要知道。
在以前的某些朝代(元朝末期),有的农业税甚至都是十税七八!!
农业税尚且如此严苛,更何况商业税??
这还仅仅是江南地区。
其他地区的贸易呢?
有了正德年间的贸易量作为参考之后,李善长是越算越心惊。
好家伙。
难怪这群家伙能够贪婪到试图影响、掌控朝政。
这简直就是富得流油,富得离谱啊!!
朱元璋点点头。
他不是傻子。
知道了如此暴利之后,自然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否则养的猪都要噬主了!
“看下一道解析吧。”
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这四宗罪的前三宗,可是给咱心里头刻下了三个文臣刻痕啊。”
宦官之祸差得远。
后世皇帝没出生。
现在唯一能够治理的,就是文臣和商人。
李善长看着这笑容,只觉得心里发毛。
这次和第一次答题可不一样,第一次皇帝只是隐约知道了文臣贪污受贿。
可这一次,却是深入了解了。
李善长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默哀。
希望现在的朝堂上,还没有出现官商勾结的苗子。
....
【D、乱收义子】
【自刘瑾被文臣逼死之后,明武宗所收的宦官义子依旧活跃于朝堂之上,死死地压制文官,而后明武宗也是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义子的用处,于是便广收义子,其中大多数都是武将,其中武将用来控制军队,而宦官就是意图对抗文臣集团。】
【正德十五年间,明武宗的义子们对诸多文臣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双方互相在朝堂内外夺权争势,斗得不可开交,后也被文臣将此行为记为四宗罪之一】
看到第四个答案的解析,倒是让朱元璋有些想笑。
一群宦官义子就够文臣们受的了。
没想到还用上了自己那一招,收武将做义子。
倒是有老朱家的风范了!
【E、荒淫无道】
【明武宗朱厚照极为喜爱猛兽,所以在京都郊外建立豹房,整日与猛兽为乐,同时还要少数美女,共花费白银二十四万两】
【此虽被文官津津乐道,但由于花费白银的数量过低,故而不曾被定罪。】
二十四万两白银什么概念呢?
朱厚照的下一任皇帝嘉靖,在泰山拜道的时候,仅仅一次就花费近千万两白银。
从这就能够看出,这二十四万两有多么低。
对皇帝来说,不值得一提。
“没想到仅仅是花费二十四万两白银,就被文官津津乐道为荒淫。”
“朱厚照这小子也太惨了。”
朱棣都有些心疼了。
他卖酒卖一年都能卖二十几万两白银,这还是现在刚刚起步。
朱厚照好歹也是个皇帝。
花个二十四万两白银就要被说成荒淫。
要是他,指定给这群文官打出翔来!
朱元璋也是微微摇头。
这四次答题以来,明武宗算得上是被黑得最惨的一个了。
只可惜他看不到大明所有皇帝在后世的评价。
不然他还正想看看,后世之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