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44节

  李善长慢慢地分析题目和四个五个选择。

  眉头皱成了一把锁。

  恍惚之间。

  他好像抓住了什么线索...

  “等等....我明白了!!”

  李善长忽然激动地跳了起来,哈哈大笑。

  众人都被他吓了一跳。

  朱元璋看着激动的李善长,也是心中喜悦:“善长,此题该如何?”

  李善长笑完之后。

  将目光放在题目上,得意地继续道。

  “此题的关键不在于大明手术到张璁,也不在于张居正,而是在于....题目中所说的:消除前朝积患!!”

  “消除前朝积患?”

  众人不解。

  “不错!”

  李善长继续道:“此题的五个选项之中,若是用来消除前朝积患的选择,便一定不是此题的答案!”

  “相反,如果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提前遏制贪官污吏等等的选择,便是为本题的答案!”

  这一番推论,让众人都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此番推测当真让我等茅塞顿开!”

  “不愧是韩国公!做题当真一流,蓝玉钦佩至极!”

  “稷下学宫里面有做题班吗,我冯胜也想去!”

  “善长,若是此番答题全对,咱必记你头功!”

  看得昂首挺胸的李善长。

  众人的眼中都是惊艳和赞叹!

  朱元璋也是大喜过望,脸上的笑容止不住了。

  什么叫国之栋梁??

  这才叫国之栋梁!!

  那些只知道空口白话,大放厥词,实则胸中没有一策,嘴中毫无一德,就知道胡乱谩骂所谓的做题家的人。

  若是被他老朱遇到。

  一定要扒皮充草,挫骨扬灰。

  凌迟九族!!!

  ......

  李善长好不容易收起心中的兴奋。

  才是将目光重新放在题目上。

  解释道:“这第一个答案和第四个答案自然是不必说了。”

  “抑制土地兼并,改革科举制度。”

  “哪怕是今日的大明都在毕力于此事,足以推断出这两个选择都是消除前朝积患的法令。”

  虽然不知道张璁是如何实施这两个改革法令的。

  不过朱元璋感觉。

  应该是没有现在他实施得这般彻底!

  大抵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毕竟嘉靖这个混账东西,天天就知道修道宫,怎么可能花费心思在大明的天下之中?

  “排除这两个,还有第三个选项。”

  “革除各州府镇守太监,破除宦官在大明的统治网络....”

  李善长思索片刻,判断道:“这个选项也可以排除,虽说当初明武宗设置镇守太监,可毕竟太监的为人,却是不好相信.....”

  或许这里面会有尽忠职守的太监。

  但是李善长相信,一定会有更多贪赃枉法的阴阳之人。

  看看王振、魏忠贤之流。

  便足以说明。

  “.¨ 贤则用之,不贤则不用。”

  朱元璋也是微微点头。

  让太监镇守的确能够收回军权,但是大部分太监的为人的确不可信任。

  当然,这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这个张璁毕竟是文官。

  文官的群体和宦官乃是对立的、

  既然是要改革,要消除前朝留下的积患。

  那么朱元璋也相信。

  此人没理由不会顺手摘去太监的镇守之职。

  “这第二个选择,严惩贪官污吏,严肃监察制度。”

  “虽说洪武一朝没有贪官,但是等到后世大明的文官们是如何的贪,从解析上面是看得到的!”

  “所以这个选择,作为张璁消除前朝积患的法令,也是没有问题的。”

  李善长一鼓作气。

  便是将五个选项直接排除了四个。

  那么答案是哪一个,自然已经呼之欲出了!

  第五个选项!

  保险起见,他还是特意分析了一番。

  “第五道法令乃是收税之法令,按照田地全部折算成银两....这个想法倒是不错,足以大大提高收税的效率和准确度!”

  琢磨一番后,李善长啧啧称奇。

  朱元璋问道:“可用于当世之大明?”

  李善长连连点头:“当然。”

  朱元璋露出一抹笑容,让朱标给记下来。

  随后又是对着天空道:“仙人,此题我们选择第五个答案!”

  【答题正确!】

  【是否查看解析?】

  果然对了!

  朱元璋忍不住哈哈一笑。

  第四个题目,再次答对!

  如今距离百分之百的胜率,仅仅只剩下最后一个题目了!

  “查看解析!”

  朱元璋说道。

  ....

  【A、强势抑制土地兼并的进一步恶化,将农户稳定在土地上】

  【土地兼并乃是封建王朝最为严重之问题,而在明朝之时,土地兼的弊病并亦是如此,其中最为激烈、数量最大的是皇宫、王府、勋戚等所占有的庄田,明仁宗建立皇庄,到武宗时已增至200(诺李的)多处。】

  【正德九年,仅畿内皇庄就占地37594顷。藩王、勋戚、宦官等向皇帝乞请和强占民田,到弘治二年庄田有332处,占地33000余顷,记录为:“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

  【土地兼并之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天下可耕种之田减半,记录为:“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于王府,则欺隐于猾民”。】

  【等到嘉靖即位后,为革此弊政,稳定社会秩序,曾两次清理京畿庄田,而宦戚辈中挠,嘉靖也有些犹豫,故而收效甚微。】

  【等到张璁入阁后,坚决清理庄田,并由畿辅扩大到各省,由庄田兼及僧寺产业;无数臣子参本,怒斥改革之法,却都被嘉靖全部压下,力挺改革!】

  【至嘉靖九年,查勘京畿勋戚庄田528处,计57400余顷,其中26000余顷分别还给业主等。用上严定禁革事例,不许再侵占或投献民田,违者问罪充军,勋戚大臣亦参究定罪。】

  【这样相对地缓和及消除土地兼并的冲突和百年积弊,使社会秩序趋向稳定,为明王朝统治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

  看完解析之后。

  明朝土地兼并的恐怖程度,让朱元璋心惊!

  当初在家宴之中,自己的孙儿允熥提出土地兼并的问题之时,自己虽说高兴。

  但是当时并没有彻底认识到土地兼并的危害。

  直到现在看到解析方才明白质。

  不过这些都暂时放在一边。

  等到朱元璋的目光看到嘉靖力挺张璁的时候,不由得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

  什么玩意?

  嘉靖这个只知道修道宫。

  甚至毁堤淹田的混账东西!

首节 上一节 144/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