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78节
这是个什么东西?
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奖励。
【本次特殊奖励为:产能大国(光环)】.
【产能大国(光环):当王朝得到此光环之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生产量,都会增加20%!】
【包括粮食产量,钢铁产量,人口繁衍,资源衍生...等等】
天空上很快便是出现了这个光环的解释文字。
而等到众人看清楚文字之后。
都是一惊。
“这个特殊奖励.....好强!”
纵然是不懂生产的蓝玉,都能够感觉到这个光环的强大之处。
增加百分之二十的产量,而且是各方面的所有?
别的不说,就说这人口的繁衍。
如果人口能够增多,那么从中选拔的军队也能够增多。
那么不仅仅是军队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能够优中择优。
如此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绝对是惊人的。
而李善长,姚广孝等人,则是看到了增加产量对民生上的帮助。
尤其是姚广孝。
之前他在治理黄河的时候,使用的乃是在源头进行种树,减少水土流失。
如此将黄河里面的泥沙含量减少到最低。
而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树木生长的速度并不快,而且还有有可能导致树木死亡。
但是有了这个生产光环,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树木的生长速度和繁衍速度都会增加。
如此的话。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根本就不足为奇,也就能够更快地,从根源上掐断黄河决堤的可能。
“仙人,请出题吧。”
朱元璋说道。
蓝玉和姚广孝能够从他们负责的领域之中,看出这生产大国光环的价值。
他作为大明的皇帝,自然也是能够看到各方各面的好处。
所以他的眼神也是在上一行的文字上面,停留了一会。
【答题正确率超过60%可获得超凡奖励,超过80%可获得特殊奖励】
“需要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正确率吗?”
朱元璋深呼一口气:“百分之八十就八十吧,前几860次百分之百的正确率都达成了,这百分八十应该应该没问题。”
这个光环的价值在他的心中,其实相比那复活令也相差无几。
产量的增加,一定能够让大明未来的发展更进一步。
更快地成为万世帝国!!
“陛下放心,我等必然全力以赴!”
李善长保证道。
解缙也是死死地盯着天空,期待题目的出现。
作为从小就被公认的神童。
他自认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机遇让自己腾飞,现在进入答题空间。
这就是仙人给自己的机遇!
..
【答题开始!】
【第一题:单选题!】
【1、永乐元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以下与永乐大典的修筑无关的人物是?】
【A、解缙B、姚广孝C、朱棣D、方孝孺】
...
“永乐大典?”
看着天空上出现的题目,朱元璋眼前一亮。
自己自从上一次从答题空间中,知道朱棣修筑的永乐大典成为传世名作之后。
老朱便是回去,开始编著洪武大典。
但是洪武大典的编著难度远远超乎想象。
现在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但是估计编著完成的进度还不过五分之一的样子。
他看向题目。
这第一次乃是说与编著永乐大典无关的人物。
那么完成了这个题目之后。
自己至少是能够知晓谁与编著永乐大典有关,回去之后也就能够重用他。
不过他看了看四个答案。
却是发现四个答案之中,有三个人都在这里。
“这第一题.....似乎比较简单啊。”
李善长看了看题目,忍不住吐槽道。
这答题空间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出过这么简单的题目了。
“难道是因为答题空间推出了新的题型,进行大改,所以题目也变得简单了?”
朱棣猜测道。
看着这个题目,他还是较为兴奋的。
毕竟自己就是未来的永乐大帝!
出这个题目彰显自己的功德,不就是让自己在父皇和大哥的面前长脸吗?
“就是不知道,这种简单的题目能够持续多久。”
朱标摸着下巴,对着天空上的文字默默道。
当初刚刚开始答题的时候,简单的题目是持续到了第二次答题。
到达第三次答题的时候,题目的难度就直线上升了。
现在推出新题型,也不知道答题空间能给他们多久的放松时间。
如果能够更久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
“这个题目,众爱卿觉得如何?”
朱元璋笑呵呵地问道。
李善长作揖回答道:“陛下心中应该已经有答案了吧。”
“不错!”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不变,道:“这个题目,咱觉得应该是选择最后一个!”
“姚广孝与老四自然是不用说的。”
“这老四造反都是多亏了姚广孝才能够成功,姚广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被称之为黑衣宰相。”
“这编撰永乐大典这么重要的事情绝对是不会和姚广孝无关的!”
“至于说这老四,那就更不用说了;要求编撰永乐大典的人本就是他,更何况有没有关系呢?”
.....
这一番推论,说得众人连连点头。
虽然看上去都是一些很明显的推测,但是这可是皇帝说的。
你敢不叫好?
解缙原本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选项之中。
心中还是一喜。
按照他对于自己的自信,若是真的有这等学术巨作出现于世,那么自己绝对是参与到永乐大典的编撰之中的。
不过听到朱元璋的推论之后。
他的心中也是一惊。
并不是因为这推论,而是陛下在话语中透露出来的话。
燕王....造反?!
“燕王为何,要造反?”
解缙一脸懵逼,心中如同万马奔腾。
如今大明国泰民安,燕王为何要造反啊?
这不是开玩笑嘛?
且不说老朱家情同手足,而且就一个燕王造反...
说句不好听的。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