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86节
为什么?
因为国家的积累已经不足了。
继续进行战斗,只会让国家陷入到死亡之中!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隋炀帝杨广。
修大运河,三征高丽...
哪一个不是为了大隋?
可是最后只是导致隋朝二世灭亡,自己也落得自缢而亡的下场。
为何会如此?
要说隋朝的名将,并不是没有。
门阀李家的李世民、宇文家的宇文化及等等。
都是难得的大将!!
要说治国昏庸?
那更加不可能!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成为隋朝皇帝,而且在之后还弄出来科举制,修生养息。
也算是文治武功。
而等到隋炀帝时期。
不论是文化还是政治,都是继承其父杨坚的科举制和修生养息。
治国和文化也绝对是没问题的。
唯一有问题的,便是这王朝的底蕴!
隋朝仅仅经过一代的积累,便是想要大肆出击,横扫四方。
这隋炀帝过于心高气傲,似乎是想要重现汉武帝之壮举。
只可惜,最终仅仅是导致二世而亡。
(诺的赵)那么回到朱高煦身上,会如何呢?
朱元璋自己就北伐八次,而朱棣征伐蒙古也不知道多少次。
大明的底蕴基本上也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再选一位主战的皇帝上去。
或许能够凭借战斗,给边疆的蛮夷更加深刻的表现。
但那对大明又有什么好处?
不外乎是出了口恶气,而让自己的百姓过得更差而已。
“.¨ 除了朱高煦自己作死之外,朝廷之中的众臣也都是支持朱高炽的,能够彻底稳固太子之位,这些忠臣也是给了朱高炽不少帮助。”
看完解析之后,朱元璋微微点头。
随后方才是再次作揖道:“仙人,请出下一题吧!”
...
【答题继续!】
【第五题:判断题!】
【解缙作为大明第一位内阁首辅,其深受明成祖朱棣器重,同时又助力皇长子朱高炽夺得太子之位,更是集宠爱于一身,不仅仅是在永乐朝担任第一权臣的位置,在仁、宣二朝同样如此,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一朝才是彻底结束,最后被抄家,困死狱中。】
.....呼.
PS:明天爆更,作者往死里码字,跪求全订,自订.
第一百一十三章:老朱家的传统艺能!朱元璋训斥解缙!(1/8)
...
衤三俬陵泣栮尔死(八)寺看见这个题目,解缙的呼吸加重了!
自己居然...成为了三朝老臣?!!
兴奋!.
激动!!
狂喜!!!
解缙只感觉自己的心脏在砰砰跳动,几乎都要跳出胸膛!
三朝元老啊!
这份荣誉,纵观历史才有几人??
如果不是现在老朱家的人还在这里,他恨不得仰天大笑!
真就应了李白的那句话。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个判断题.....诸位以为如何?”
朱元璋忽然开口道。
虽然很认可解缙的才华,但是平心而论。
按照老朱对文臣集团的了解程度,这么傲气的人,一般都不可能在朝堂上就坚持这么久。
解缙倒也没有插话。
毕竟这个题目议论的乃是自己。
李善长思索片刻,说道:“上位可曾记得,三国时期也有一位难得的聪明人。”
此话一出。
原本得意的解缙,脸色顿时微微一变。
“韩国公此话何意?”
他忍不住问道。
不过李善长却是笑而不答。
心中的答案也是愈加的确定了。
自己这可是在和上位说话呢,这个解缙居然还敢质问自己。
说得好听点叫口直心快。
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不知收敛,没大没小,藐视皇权。
这种傲气的人登上高位。
李善长敢说。
能够让他活过半朝皇帝,都算他八字太硬。
...
朱元璋虽然读书少,但是三国的故事自然是听过的。
瞬间便是明白了李善长所指的那个人——三国时期的杨修。
杨修此人乃是曹操帐下一等一的聪明人。
曹植为何能够受到曹操的喜爱?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杨修的指点。
曹操写了个‘合’,杨修立刻就能够明白是一人397一口酥。
曹操说暗号是鸡肋。
杨修立刻就能够明白曹操不想打,准备撤军了,还说出了那一句流传千古的话。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
如此傲气的聪明人,最后便是被曹操以霍乱军心为名斩杀。
甚至杨修后来连自己的结局都已经知晓了。
提前便是准备了衣冠。
还临死前为曹操出了最后一策。
可惜曹操为了面子没有听从,毕竟是以杨修扰乱军心为名将其斩杀的,若是撤退岂不是让自己名不正言不顺?
最后硬着头皮打,导致大败而归,刘备也由此一战彻底稳固汉中统治。
“比杨修乎?”
朱元璋问道。
李善长微微点头。
而刚才心中还有些不快,想要质问李善长的解缙。
顿时感觉背后冒出冷汗!
杨修他当然知道。
说出鸡肋乃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人。
等到后来的时候,曹操更是说。
杨修对他而言,也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今皇帝竟然将自己比为杨修?
那么自己岂不是...
解缙咽了一口唾沫,死死地盯着上面的题目。
这题目上描述的前景实在是太好了,甚至让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