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187节

  如今自己不过只是一个六品小官罢了!

  “既然如此.....那么此题自然是错误的!”

  朱元璋思索片刻,最终确定了答案,抬头道:“仙人,此题是错误的!”

  “我们选第二个。”

  【回答正确!】

  【是否查看解析?】

  果然。

  朱元璋和李善长都是露出笑容,众人也都轻松了不少。

  如今八个题目,已经答对了六个。

  还有一个虽然只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正确率,但是也差不多。

  如果算正确率的话,已经接近百分之八(bcej)十了!

  但是解缙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了。

  他只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双耳好像嗡鸣一般!

  自己的三朝元老.....没了?!

  难道自己真的是杨修?!

  不可能啊!

  他可是编纂出永乐大典的人。

  “查看解析!”

  朱元璋说道。

  解缙连忙盯着天空,想要看看自己的解析究竟是如何的?

  ...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缙升任翰林侍读。随后成祖建立文渊阁,解缙与黄淮、杨士奇等进文渊阁参与机务,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

  【不久,解缙又迁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书成,朱棣赏赐银币。其后又主编《永乐大典》。】

  【永乐二年,解缙晋升为为内阁首辅,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

  【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则很难,希望你们能够共勉。”于是各赐五品官服等。恰逢立春时,朱棣赐其等金绮衣,与尚书地位相同。】

  【永乐三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解缙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议犹豫不决。解缙为说服朱棣,只说了一句话:“好圣孙(朱瞻基)!”两人相视而笑。最后朱棣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从此朱高煦深恨解缙】

  ...

  因为这一言,然后被汉王记恨。

  解缙暗暗地吞了一口唾沫,继续往下看去。

  隐约之间。

  他已经明白自己没有成为三朝元老了。

  ...

  【恰逢朱高炽带领明朝大军讨伐安南,解缙上疏劝阻,朱棣不听。随后讨伐成功,并设置郡县。当时太子虽立,朱高炽表现并不令朱棣满意。此时朱高煦更受隆宠,礼秩超过了嫡亲标准。解缙上疏劝阻朱棣说:“启争也,不可。”

  【朱棣随即大怒,称解缙是在离间骨肉,对解缙很有意见。】

  【永乐四年,朱棣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缙。淇国公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却嫁祸解缙,解缙又被诬为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

  【当时解缙正在返回途中,期间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奏书刚至,朱棣更加愤怒,诏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时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

  【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直到正统元年,明英宗朱祁镇下诏赦还所抄家产。成化元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诏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死后,朱高煦谋反被诛灭;安南屡次谋反,明朝设置郡县不久最终也被迫撤销,这些均如解缙生前所言发生。】

  ....

  看见自己最后被灌醉丢到雪地上冻死,自己的妻儿后辈还被流放。

  解缙的脸色唰的一下便是苍白一片。

  他不愿意相信。

  自己如此富有才学,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难道自己真的就是那三国时期的杨修?!

  朱元璋看着解析,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不由得微微点头:“解缙此人,才学和远见还是不错的。”

  生前所上谏的东西,后面全部都实现了。

  看来解缙也不仅仅是编撰书籍厉害,对于治国的敏感性也是不错的。

  只不过解缙此人的结局嘛....

  就有些凄惨了。

  “解缙,切勿学杨修。”

  李善长提醒道。

  解缙木讷地点了点头。

  看见自己最后的下场,他感觉此时大脑已经完全僵硬了。

  自己堂堂第一任内阁首辅,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从此之后,切不可傲气,此当为尔之训诫!”

  朱元璋指着上面的解析,对着解缙厉声说道。

  解缙回过神来,苦笑一声。

  连连作揖:“陛下放心,臣深感其中道理。”

  “好。”

  朱元璋点点头。

  解缙是个人才。

  如果能够收敛傲气,未来也定会有一番成就!

  天空上。

  朱允熥也是看着脸色苍白的解缙,呵呵一笑。

  解缙此人虽然在历史中留墨不多,但也是难得的人才。

  而且是六边形的人才。

  如果能够让他慢慢发展,那么未来或许也能够成为一代名臣。

  “希望这次的解析,能够给这个家伙一些教训吧。”

  朱允熥喃喃道。

  傲气但有才学的人,老爷子或许能够接受。

  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够接受的!

  希望这解缙知错能改。

  否则落入他的手中,他可不会像老爷子那么礼贤下士。

  “仙人,请出下一题吧。”

  朱元璋抬头说道。

  朱允熥轻轻挥手。

  第六题便是出现在天空上。

  不过不等众人答题。

  他忽然问道。

  “系统,刚开始答题的时候题目简单,但是后面就变难了。”

  “现在刚刚改了题型,题目也简单,那这种简单的题目能够持续几次?”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题目永远简单。

  自己得到的奖励,可是和老爷子他们得到的奖励挂钩的。

  不过系统并没有回答。

  【权限不足,暂无相告】

  权限不足...

  也只好让朱允熥翻了个白眼,不再理会,继续看着众人答题。

  ...

  【答题继续!】

  【第六题:单选题!】

  【汉王朱高煦在朱高炽死后,心中再次有了夺位的念头,于是便想着效仿自家老爹,发动类似于‘靖难’的战斗直捣黄龙,谁知被明宣宗直接制服,后明宣宗废其为庶人,本欲留他一条生路,谁知探望之际,朱高煦故意将其绊倒,明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明宣宗愤恨至极,下定决心将其杀死。】

  【杀死朱高煦的方式为?】

  【A、用大缸煮死B、用大缸炙烤而死C、用大缸闷死D、用大缸砸死E、放入大缸活埋】

  ...

  汉王此人,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朱瞻基的叔叔吧?

  也就是说朱瞻基是汉王朱高煦的侄子。

  朱元璋看着题目。

首节 上一节 187/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