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227节

  而嘉靖年间的戚继光,已经将倭寇之祸害全部扫除。

  万历年间连通了海上贸易,这可是暴利呀。

  估计用不了几年时间,整个南方就会变得异常繁华!

  “何须震惊这些西洋人?只需让大明的百姓过的更好便是。”

  朱元璋轻轻的哼了一声,微微摇头。

  他并不在意万历一朝的繁华,能否镇住这个所谓的利玛窦?

  区区西洋,在老朱的眼中不过是一群蛮夷之地。

  而且如今有仙人相助的大明,纵然是在洪武一朝,也注定会走向世界强盛繁华的顶点。

  现在朱元璋更关注的是。

  这个来自西方进入华夏大地传教的传教士!

  开发了日月教和明教之后,老朱对于宗教的恐怖力量可是深有体会。

  稍有不慎,宗教的力量便会大于皇权。

  必须是要严加管控。

  但是万历一朝...

  从上一题可以看出,估计万历也是听之任之。

  随意地允许这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大明尽情传教。

  “作为皇帝,平日里不勤勉廉政,反倒是尽情享乐。”

  “实在是荒谬!”

  朱元璋冷哼一声,将目光放在利玛窦的身上。

  心中琢磨着。

  “这西方传教士虽然在华夏大地传播宗教,毕竟没有归入到大明灭亡祸害的种子里面去,想必在大明,纵然有寥寥传教士进入中原大地,但是也终究没有成了气候...”

  没有成了气候那便是好的。

  老朱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才是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四个选项上。

  不过看着选项,朱元璋直接懵了。

  “诸位爱卿,此题何解?”

  老朱读书不多。

  看见这么长的选项,当时就愣住了。

  乖乖。

  改革答题类型之后,这才是第2次的答题呢,难度怎么突然就涨了这么多?

  他又不是利玛窦,他怎么知道?

  李善长和解缙也是你看我,我看你。

  两人对于治国大理,编撰史书等都很熟悉、

  但是对于这种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一旁的张心坤张老道长,犹豫片刻,站出来说道。

  “陛下,此题老道倒是可以分析一二。”

  他好歹也是道家天师。

  曾经道教里面扛把子的存在。

  对于宗教和传教这种东西,倒是熟知一二。

  “哦?”

  朱元璋有些惊讶的看向了,这个刚才被自己忽视的老道士。

  太子朱标组建内阁的班底,仅仅是和自己提了一嘴,并没有细说。

  所以老朱现在也不知道。

  这个老道士便是自己的大儿,选择让其成为内阁次辅的人选。

  只知道此人乃是稷下学宫的道家讲师,而且能够进入答题空间,估计也不会太过简单。

  “细说!”

  朱元璋看着老道士,饶有兴致的说道。

  张心坤微微点头说道:“老道认为,此题第一眼便可排除,第二选项和第三选项。”

  “这两个选项必然是贡献之二。”

  一个是传播、促进海内外文化融合交流。

  另一个则是开创了‘利玛窦规则’。

  这两个东西,张老道可以说是太熟悉了。

  朱元璋的目光朝着这两个选项看去。

  眉头微微一皱,脸色有些不悦:“开创了‘利玛窦规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明只有一个规则,那就是老朱家的规则!!”

  促进海内外文化融合交流这句话他能够理解。

  毕竟当传播日月教和明教的时候,大明打的也是这个口号。

  但是这个所谓的开创了‘利玛窦规则’?

  老朱就有点理解不了了!

  这他娘的不是在挑衅大明皇室的权威吗?

  万历这小子居然能忍???

  “陛下,这个所谓的规则并不是您说的律法。”

  张心坤有些哭笑不得,连忙解释道。

  “这个所谓的规则,老道琢磨必然是传播宗教的规则。”

  “毕竟这宗教的传播嘛...老是喜欢用这些拗口的话,来增加自己的神秘感。”

  虽然道家不怎么传教。

  但是现在的大明天下,老百姓们总是喜欢将佛道儒三家相提并论。

  所以对于佛教的传教方法。

  张老道也是有些了解的。

  那群秃驴和尚最喜欢用的就是故弄玄虚、度化人心这一套。

  典中之典!

  “原来是这样。”

  朱元璋这才是明白过来,心中略微升起的怒火也是消散过去。

  又是问道:“排除了第二选项和第三选项,那么剩下的两个呢?”

  “这剩下的两个...”

  张老道的目光在第一选项和第四选项之间徘徊。

  最后缓缓地落到了第一个选项上。

  “若是让那个墨老三在倒是能够对第四个选项评价一下,但是老道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故而也无法判断。”

  “不过这第一个选项,老道倒是认为有很大的可能。”

  “天主教毕竟只是舶来品,又如何能够与佛道儒三教相提并论?”

  “这第一个选项所说的,倒像是这天主教内部教徒,对自己的恶心评价!”

  不得不说,稷下学宫里面的这两个老顽童虽然经常斗嘴。

  但是还是时刻想着对方的。

  哪怕是在答题空间里面,张老道也要在皇帝面前提一嘴墨老三,让他稍微露个脸。

·· ····求鲜花····· 0

  至于说这第一个选项?

  让福音喜讯,能在华夏历代的文化里降生...

  看见这句话,张老道都想骂娘了。

  奶奶的。

  没有天主教,华夏历代文化就没有福音喜讯了是吧??

  这是什么二臂言论??!

  一看就是天主教教徒,对自己教会的疯狂赞美!!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是看向了一旁的李善长和解缙。

  “你们二人觉易龄奇8>司弃泗吾遛/得如何?”

  李善长有些不知所以,他对这个东西实在不太了解。

  不敢胡乱猜测。

  而解缙则是犹豫片刻,说道:“陛下,最近我们在编撰洪武大典的时候,倒是涉及到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

  “华夏历朝历代除了在汉唐,接下来的数百年时间,几乎都是疏于技术革新的...”

  如果说整个华夏历史上,谁对发明革新技术最为得心应手。

  那不用说,所有人都脑子里会蹦出一个字——汉朝!!

首节 上一节 227/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