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239节
破船还有三斤钉呢!
或许在这乾隆一朝,江南地区屡次反清复明,最终才被乾隆923特别关照。
六次御驾亲征,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古有卧龙七擒孟获,后有乾隆六下江南?”
解缙的脸色变得有些诡异。
他总感觉哪里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李善长轻摇手中羽扇,说道:“区区一个江南,若是乾隆需要六次御驾亲征,那也不是说明清廷无人?”
南伐可不是和北伐那样。
北伐最困难的,乃是需要运输大量的粮食,后勤压力巨大!
但是南伐却不需要。
直接就地取材就可。
而且更南边乃是交趾、普罗等中原属国。
根本不敢违抗中原王朝!
如果这样还需要六次御驾亲征才能够彻底镇压翻盘。
那这乾隆帝也就不过如此了!
“可若不是御驾亲征,那又是什么?”
朱元璋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善长手中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羽扇微微一停。
半晌之后,憋出一句话:“老臣不知。”
不管是哪一朝的皇帝。
每次下江南,对于朝廷的财政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
分明劳民伤财。
怎么到了乾隆帝这里,就被划分为功绩呢?
李善长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纵然是平叛也不至于啊!
难不成乾隆下江南乃是因为更重要的事情??
足够动摇国本的事情??
“...毕竟满清自有国情在,或许与我大明不同...吧?”
朱棣在一旁沉思良久,也是磕磕巴巴地憋出一句话。
对于千古流芳这件事情。
这位燕王殿下可以说是很有执念的。
从答题空间得知了自己未来会修筑永乐大典,以及郑和下西洋之后。
他就一直在考虑,为何自己会这么大张旗鼓。
最后方才明白,自己也想要千古流芳!
或许是因为篡位,想要挽回自己在史书上的名声。
也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
想明白这个之后,朱棣便是不可自主地对这四个字关注起来。
现在看见乾隆六下江南成为千古佳话。
心中自然是不由自主地有些期待起来。
若是自己学会这个方法,那岂不是也能够成为千古佳话?
朱棣的呼吸微微急促。
老爹窃取了自己的永乐大典变成洪武大典,郑和下西洋也是变成了洪武时期的。
现在自己学习乾隆千古流芳的方法。
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
“爹,咱们还是先看看答案吧!”
朱棣有些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引得朱元璋都有些惊讶:“之前没见你小子这么着急啊?”
朱棣一惊,解释道:“孩儿这不是看答案已经确定了吗?”
“直接回答,也避免夜长梦多,待会儿解析就成。”
朱(ceff)元璋有些狐疑地看了朱棣一眼。
不过也没有说什么。
转而对着天空作揖道:“仙人,这一题我们选择第四个!”
大家并不知道第四个的玄妙。
但是前三个一定是错的。
【回答正确!】
【请问是否查看解析?】
显示为答题正确的提示直接弹了出来。
朱元璋脸色淡定地点了点头:“查看!”
这一题都不需要李善长和解缙的帮助,老朱自认自己都能够回答上来!
对于正确的结果,自然是不惊讶。
...
【A、秦始皇十一年内五次巡游天下。】
【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推行郡县制,创建了第一个封建王朝,让中原天下从奴隶制走向了封建制,彻底跨越了时代,从此秦王朝便是在华夏的历史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随后始皇帝又是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距和文字,使得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在短短十几年内便是深入人心。】
【不过与此同时,六国的贵族依旧在不断地想着复辟王国,在秦朝的内部暗中挑拨混乱。】
【在这种背景之下,秦始皇便是开启了巡游天下的始端,除了是为了抓捕和震慑六国贵族之外,也是为了了解天下各地的情况,以及寻找能够为秦皇朝贡献的人才等等。】
...
【B、隋炀帝三下扬州,克死他乡。】
【隋炀帝继位之后,一直梦想着建立丰功伟业,垂名青史,于是他在前代开凿的运河基础之上,倾全国之力主持开凿了一条贯通了南北交通的大运河,给隋朝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军事控制提供了诸多便利,其价值堪与万里长城媲美。】
【不过隋炀帝并不是仅仅将运河用来帮助民生,也是为了自己的私欲,随后的数年之内,隋炀帝三下扬州,每一次都是奢豪无比!】
【若是在寻常王朝,皇帝出巡,排场大一些也没什么。】
【但是隋朝的底蕴并不是深,同时又因为隋炀帝的好大喜功导致连年征战,大隋的底蕴几乎是一降再降】
【最终天下造反,隋炀帝也是被叛军杀死在江南地区。】
...
前面两道解析,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的。
朱元璋草草地扫了两眼。
便是略过。
除了为秦始皇有些遗憾之外。
其实这大隋也是挺可惜的。
“隋文帝杨坚好歹也是文治武功,又发明科举制度。”
“谁料竟然让这么一个顽劣的儿子继承皇位,英明毁于一旦了!”
朱元璋有些可惜地摇了摇头。
他说的可怜,并不是说隋炀帝可怜。
而是隋文帝。
可惜了一介英雄。
最后因为后代的败笔,百年功业毁于一旦。
老朱叹息摇头之后。
便是将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两条解析上。
朱厚照下江南与乾隆下江南。
....
第一百四十九章:乾隆也配千古一帝?朱厚照是个好孩子
...
朱厚照不用多提了。
这小子都快被文官黑成煤炭了,怎么可能会成为千古佳话?
但凡是有一点不好的点。
都会被文官们直接拿出了来疯~狂地污蔑。
...
【C、朱厚照南巡。】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