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240节
【明武宗南巡一事,其实-早就有所预谋。】
【由于明朝的赋税本来就低,故而每年能够收上来的赋税也是少上加少,若是皇帝想要奢华一点,多花一点银子,那么必须要揽私活。】
【比如嘉靖的膳之坊、织造局等等,但是在朱厚照一朝可没有那么多的私活,故而皇帝的私库全靠国库的拨给,而每年赋税本就不多,还要维持如此大的皇朝和各地藩王愤怒,又怎么有钱供给朱厚照?】.
【于是明武宗便是开始偷偷派遣太监查阅税务,意外地发现江南一地的商税低得可怜,一年交上来的税还没有百两,从这个时候开始,朱厚照便是生出了南巡的念头。】
【但皇帝想要南巡,并不是皇帝一言就能决定的,这个念头刚刚提出来,便是被被文官们执拗劝阻,最终也是不得已而终止。】
【直到后来,朱厚照未带任何文官御驾亲征,成功在边关大败鞑靼军后,方才掌握了朝堂上的话语权,随后又正德十四年,宁王造反之后,朱厚照决定御驾亲征,顺便巡视江南。】
【可惜就在圣驾刚刚出了京城的这一天,王阳明刚好将宁王擒获,当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朱厚照也是百般揪心,最终听从贴身太监的建议,果断压下奏折,并且要求王阳明释放宁王】
...
哪怕之前已经是见到过朱厚照这小子的操作。
但是现在再看一遍的时候。
还是让朱元璋忍不住地发笑。
“朱厚照这混小子,还挺有主意的。”
老朱笑骂道。
自从得知朱厚照的所作所为乃是为了从文官的手上夺权之后,老朱对于朱厚照的印象可是好多了!
“能够御驾亲征大败鞑靼军,这明武宗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军事这方面厉害。”
朱棣表示认可道。
在座的诸位可都是知道的,此时的鞑靼大军,在前面的英宗、成化还有弘治一朝。
发育得非常舒服!
尤其在弘治一朝。
大明朝在弘治一朝修生养息,快速积攒国运。
国家底蕴的确是涨了。
不过在这一朝,对外的一些策略却是偏向于软弱。
具体表现为鞑靼大军在边境劫掠的时候,很方便。
方便到什么程度?
大明将士常常闭关肃野,保持着稳固不动的姿态;外面的百姓则是躲进堡垒之中。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搞笑的局面。
前面的士兵发现鞑靼来了,立刻放狼烟警示。
然后百姓们立刻便是丢下手里的东西,齐齐地跑进堡垒里面。
鞑靼们便是跑入村庄,大肆搜刮一番(一)〇尹气肆wu氿揪岜越已。
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去。
堡垒里面的士兵,则是时不时地射出箭,运气好还能够杀死几个鞑靼人。
这就导致弘治年间,边疆的战损比反倒是十分可观。
往往是大明这边无伤,而鞑靼人死上那么一两个。
就好像是鞑靼人用自己的命,来换大明的物资一样。
不过这种小小的损伤,自然是不可能压垮鞑靼人的,反而是因为大明的物资,导致鞑靼在草原上迅速崛起。
很快便是一统草原的各部落。
最终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蒙古小王子。
小王子一心想要恢复大元的光辉,屡次骚扰大明边境。
甚至后来还觉得这样不过瘾,准备大举起兵入侵大明!
不过小王子第一次叩关,便是遇到了朱厚照。
最后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保守估计,至少被明军杀了四万人,大败而归!
(明史上记载阵亡六十二人,但是这一战让鞑靼十年不敢叩关)
...
【朱厚照知道了宁王已经大势已去的时候,南巡的时候反倒是不着急了,圣驾也是慢悠悠地在江南游荡,而后江南的繁华,也是狠狠地给朱厚照上了一课!】
【朱厚照坐在龙椅里面一脸懵逼,为何江南如此繁华,交上来的商税却是如此之少??】
【可是他想要改商税,也得回朝之后。】
【不过武宗毕竟点子多,于是想出了打猎换钱的主意,便是将自己打到的猎物赏赐给江南的官员或者富商,而后让他们出钱上贡,由此大赚一笔,短短几天之内便是狂揽数十万两白银!】
【最终又一次平叛宁王之后,朱厚照方才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京之路。】
【最后在回京时,在游船上钓鱼,不小心落入水中,最终大病一场,三月后驾崩。】
【自此,‘酗酒好色’、‘荡游无度’、‘荒唐一世’的明武宗结束了他的一生】
...
用打到的猎物来换取金银。
看到这里,朱元璋的眼前微微一亮。
好想法啊!
“虽然是敛财的手段,但也是行得正坐得直。”
朱标琢磨着。
江南富饶,而税收低得可怜,商人逐利,官商勾结。
朱厚照想出这一招来收拢富商们的金银,倒也是别出心裁了!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猎物换取金银的事情,导致江南富商和朝堂上面的官吏有了警觉!”
朱棣插话道。
他看着解析最后的三个评价,忍不住眉头微微一皱。
·· ····求鲜花· ·········
知晓答题解析的他们自然知道,朱厚照此人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贪玩和叛逆。
而是为了与文官夺权。
只可惜最终失败,方才被污蔑成这等模样。
实在是可怜。
“朱厚照是个好孩子。”
良久。
朱元璋憋出这么一句话。
懂得勤勉,识得了大局。
的确不错。
不过也仅仅只是好孩子了。
手段的确是过于稚嫩,而且还有些操之过急。
最应该对付的应该先是朝廷上的臣子,而后才是江南的富商们。
这朱厚照将主次关系搞混了。
最终失败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目光在朱厚照的解析上面停留一小段时间之后。
朱元璋便是将目光放在了最后一个解析上面。
...
..... ..... 0
【D、乾隆六下江南。】
【弘历登基时仅25岁,取国号为乾隆,他立志要做像祖父康熙一样的好皇帝。于是勤政爱民,夙兴夜寐。但是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厌倦了这种每天批阅奏折的生活】
【他认为治理国家不在朝堂,而在天下!】
【乾隆想要出去,离开这深宫大院...】
...
弘历??
朱元璋微微一愣。
这个人名,他熟悉啊!
不就是让雍正成功夺得帝位的好圣孙吗?!
“原来如此,这乾隆便是那弘历?!”
朱元璋明白了!
难怪康熙会在看见弘历的第一眼,便是震惊地放下了筷子。
没想到啊!
这居然是未来的一位千古一帝?
六下江南留下千古佳话?!
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接着看下去。
等到看到了后面的‘勤政爱民,夙兴夜寐’这两个词的时候,也是微微点头。
“看来这乾隆还是有点东西的。”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