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第567节

  【内河作战不同于大海——后世海军如果掌握制海权,那就可以轻易绕过对方要塞据点,自由选择敌后方薄弱节点发动突袭。】

  【而长江河道再宽阔,也在目视范围内,一方只需在近岸高地部署一定数量监控哨位,便可有效掌握对方舰船调动情况。】

  【孙刘联军即便掌握制江权,大股调动也瞒不过曹军,尤其当曹操本人驻防乌林,刘备周瑜绝不敢留下偏师对峙,冒着被两面夹击的危险,以主力深入荆州腹地。】

  【唯一可虑之处是乌林与江陵相隔甚远,原本可以联系的长江航道又被孙刘控制,两个军队集团难以配合呼应,容易遭到各个击破。】

  【但实际情况可能好得多,江汉平原中南部就是古代云梦泽,湖泊众多水网纵横,乌林附近就有注入长江的支流,很可能有人工水道连通江陵。】

  【曹操取得后方物资人力支援应该不会太难,处境并不孤立,所以他才选择驻军乌林,而不是洞庭湖口的巴丘。】.

  【大多数人对赤壁之战双方存在刻板印象。】

  【曹操远道而来后勤艰难,孙刘以逸待劳补给充足。】

  【其实未必如此。曹操主基地是完整接手的江陵,刘表在那里囤积了海量物资,通过江汉水道补给乌林绰绰有余。】

  【赤壁战后曹仁在几乎被周瑜包围的情况下还支持了一年,可见江陵物资充沛。】

  【而且曹军虽有五六万人马可以投放赤壁前线,但不等于要将整个重兵集团猬集到乌林一地,曹操完全可以撤走一部分军队,留两三万与敌对峙。】

  【而孙刘联军前进基地在江夏,但这里是刘表和孙权攻防拉锯地带,地方残破荒芜物资匮乏,很难支持四五万大军长期作战。】

  【所以,江夏只能是物资转运节点,孙刘联军大部分军需要从柴桑,乃至更远的丹阳、吴郡地区调拨。】

  【当时却绝大部分是深山密林的未开发区,瘴疫横行地广人稀,物产并不丰茂。】

  【胜败乃兵家常事,最终定局还要看谁更有韧性,更能坚持。】

  【这样局势就完全反转了,曹操兵少粮多利在持久,孙刘兵强补给线长利在速战。】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江东军前敌总指挥的周瑜是最清楚不过了,他不用计算都能想象得到,孙权怎样殚精竭虑筹措军需。】

  【他还明白孙刘只是报团取暖临时结盟,长时间无所事事,内部各种矛(钱了的)盾都会暴露出来,到时候主客之势就会重新翻转。】

  【不能再等下去了,现在就要和曹军形成决战。】

  【仗不是一方想打就一定打得起来的。】

  【曹操知道自己还没有能力在长江上与对方一决胜负,他不介意先怂一把,实践乌龟大法坚守不出。】

  【于是周瑜只能打上门去强攻。】

  ....

第七百四十六章:曹操根本就没有打这一战的想法!

  ...

  【乌林是一个腹大口小的内凹港湾,守方只要守好入口,不让攻方舰船冲入,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做到这点,曹操处心积虑排出“船舰首尾相接”阵势!】

  【所谓“首尾用铁环连锁”,也就是“连环计”之滥觞。】

  【以为只要将多艘船舰以铁链连接,便可做到“冲波激浪,稳如平地”。】

  【在不增加船高的前提下,船只体量越大宽度越宽,重心相对越低,因此也更稳定,抗浪性能更好。】

  【因为在技术上无法放大现有船只,将多艘舰船连接,在一定意义上820近似于增加舰船长宽,能够加强抗浪性能。】

  【问题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铁环连锁在增强抗浪性的同时,完全放弃了适航性。】

  【两艘或两艘以上船舶,不管以什么材质连接,都必然产生一个互相牵拉的力量,以当时的技术条件铁链不可能做得太长,各船间距相当近,航速稍大就极易发生碰撞。】.

  【船舶没有机械制动装置,全靠人力控制,因此“铁环连锁”后只能以划桨方式小心翼翼的低速移动。】

  【绝不能挂帆加速,因为不同船舶无论如何做不到节奏一致,风浪稍大就会造成碰碰船惨剧。】

  【但这对曹操不是问题。】

  【速度缓慢又有何妨?他又不跟周瑜玩赛艇,甚至船能不能开得起来都无所谓,曹操要的就是在乌林港湾入口构成一道近乎固定的防线!】

  【曹军舰船下碇石停泊,通过铁环连锁保持稳定,这样不习惯水上活动的北方老兵就可以上船,在一线督促新附军作战;还可在颠簸不大的大船上部署操作床弩之类大型器械,实现对来犯之敌非接触打击。】

  ...

  “这么看来,当初曹操之所以会出此下策,主要还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打赢这场战斗(aebj)的想法。”

  朱元璋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甚至就连打的想法都没有。”

  这场战斗对于曹操来说,确实是无所谓。

  反正自己所处的地方易守难攻,想要打进来,几乎可以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所以,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之后,他这里的兵力将会越来越强,反而其他两边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弱。

  这样下去,胜利者自然就是自己了。

  当时也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

  周瑜他们才不得不动手。

  不然大家就那么乐呵呵的一直拖延下去,不就和平了?

  多好?

  ...

  【曹操这个战术非常高明,等于说以战船为城墙,将水战做成了北方士兵熟悉的城垣攻防战。】

  【而周瑜就头疼了,江东军之于曹军并无绝对优势,虽然强攻未必不能拿下,但拿水战精兵去爬墙拼消耗不值得,兵力折损太多会改变孙刘力量对比,乃至影响战利品分配。】

  【在这紧要关头,关键先生出现了。】

  【他就是追随孙氏父子兄弟三代的黄盖黄公覆。】

  ....

第七百四十七章:有冒险精神〦鸠淋留飼liu柒迩的曹老板!

  ...

  【黄盖的破敌策略是“可烧而走也”,也就是火攻战术。】

  【这是古代水战惯用战术,木质船体虽然长期浸在水中,但为防蛀防腐蚀,船板都要上漆抹油,比较容易燃烧,直到清朝明朝纪风帆战舰已广泛装备大炮火枪,火船战术依然行之有效。】

  【周瑜精于水战,不会不懂这些,黄盖能想到的,他~自然也想得到。】

  【麻烦就麻烦在曹操这个乌龟阵太难弄。连环船在港湾入口形成防线,有效隔开了与孙刘联军的接触,火攻的话只能烧到最外围一列-。】

  【而木船虽然怕火,也不至于一点就着,仅“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并不能迅速形成冲天大火,少数船舶着火,还是来得及组织人手扑救的。】

  【火攻是要讲究出奇制胜的,一次不能成功,下回对方有了准备就更艰难。】

  【黄盖通过诈降,得以穿过连环船防线,突入江湾内部纵火,曹军主力准备不足一片混乱,周瑜主力乘势跟进大败曹军。】

  【曹操不是没有想过诈降的问题,当他收到黄盖降书后回复:“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

  【可见他并没有丧失必要的警惕。】.

  【当周瑜大军出动即将接战时,作为前锋的黄盖忽然大张旗鼓宣布投降。】

  【这一手在现代叫“阵前起义”,着实非同小可,等于说完整战线忽然出现缺口,友邻诸军必然士气大跌。】

  【为了保密,周瑜不可能事先给手下交底,临战传达最多也只能到达中层军官,基层士兵不了解情况,见到友军反水必然惊怖,即使将领说明真相,将士们也不可能很快解除迷惑,不可避免的要陷入混乱。】

  ...

  众人看到这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虽然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er就柒jiu吆陕捌遛挨,听上去似乎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情。

  可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这个事情必须要让对方相信,可既然要让对方相信,那就需要让手下的将士们承担友军背叛的后果。

0 ····求鲜花· ·········

  至于什么哗变之类的,其实都只不过是小事情罢了。

  最关键的就是万一打起来,那到时候可是真的流血又流泪啊

  众人对于这一点,还是十分了解的。

  毕竟他们都是经历过战斗的人,自然知道,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将会怎样麻烦!

..... .. 0

  ...

  【正在观察的曹操把江东军的乱状看在眼里,他判断:即使黄盖是诈降,周瑜的船队肯定是真乱,一时半会儿恢复不过来;自己只要速度够快,可以先解开铁环连锁,放黄盖通过防线,然后迅速重新封闭,以优势兵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这样可以将假降逼成真降,从而沉重打击敌方士气。】

  【这里可以看出,曹操和“一生惟谨慎”的诸葛亮不同,虽然是见惯尔虞我诈的老江湖,但他的本性是倾向于冒险的。】

  ...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赤壁之战并没有终结三国!

  ....

  【但是曹操低估了周瑜和黄盖。】

  【因为事先没法向全军说明情况,骤变忽起时,江东军大队确实有些惊慌失措,但周瑜治军有方,安排的中层军官控制力很强,很快制止了士兵慌乱情绪蔓延。】

  【然而重整队形需要时间,这时就要看黄盖的发挥了。】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老将军“八二零”黄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最快速度冲过连环船防线,直取曹军水军大寨。】

  【诈降船队深入江湾内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黄盖点火之后,并未通过船后拖带的小船撤离。】

  【因为船载引火物开始燃烧,火焰迅速上蹿必定引燃船帆,船速势必急剧下降,而此时船队距水寨还有一公里左右,如果曹军反应迅速,是来得及将火船推离水寨的。】

  【这样一来,黄盖就未必能扰乱曹军主力,曹操还能抽出人手支援连环船,周瑜还需要在那里苦战,苦心孤诣策划的火攻计作用将非常有限。】

  【觉悟很高的黄盖不甘心如此,他要决死一搏,于是他率部继续留在船上控制航向奋力划桨,直到即将接触才弃船逃生。】

首节 上一节 567/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