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976节

前田利家威望大辈份高,战后全靠他主持丰臣氏的大局。

政务上军务上,没有他的协作和支持,丰臣秀次基本上不能做成任何事情,因为最早支持他的那批大名基本上都被萧如薰在朝鲜干掉了。

包括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这些深受丰臣秀吉倚重的大名都死的很惨,丰臣秀次自己的家臣团势力还比较小,还不能成为他的全部依仗。

石田三成又是个容易吸仇恨的大棒槌,没有前田利家剧中调和,还真的不好说丰臣氏会不会分崩离析。

前田利家还真的是丰臣一方不可或缺的一人。

他不仅要恢复丰臣氏的实力,还要竭尽全力的调节尾张派系和近***之间的矛盾,还要对内部进行实力上的恢复和积攒,以备将来一定会发生的统一战争。

分身乏术,对他的寿命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在这七年内,德川家康能明显的感觉出丰臣氏内部发展的缓慢和前田利家的衰老加速。

德川家康善于隐忍,这和他斜候的经历不无关系,一个善于隐忍的人是不会轻易躁动起来做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的,杀掉丰臣秀吉已经消耗了他积攒数十年的躁动,短时间内他是不可能躁动起来的。

所以他默默的发展自己,以便采任固的守势,一边等待着前田利家的死亡和丰臣氏内部的矛盾白热化。

对于隐忍,他已经习惯了,就如同习惯吃饭喝水呼吸睡觉一样习惯。

他一直以来也都在隐忍,当然隐忍也并不一定全是好处。

就像之前他隐忍着隐忍着,不过他还没有忍到前田利家的死亡,却等到了压在他们双方头上的大明王朝发生内乱的消息。

萧如薰奉天北伐的消息一个月以后就被身在名护屋城消息灵通的德川家康知道了,他对此非常震惊,但是却并不意外。

在他看来,军方和朝廷产生矛盾是一定的,掌握军队才能拥有实力,军队才是根本,萧如薰名气那么大,那么能打,朝廷肯定会怀疑他,猜忌他,于是把他给逼反了。

这对日本来说可是一个超大的好消息啊,有了萧如薰的大明威压天下,但是失去了萧如薰的大明就会大大丧失对外的威慑力,到时候处在内乱之中的大明一定无暇关注日本,那个时候,就是他出兵石见夺回石见进而问鼎天下的机会!

他自然不认为大明会被萧如薰打败,萧如薰战败被杀是一定的,大明的势力到时候一定会遭到巨大的损害,等萧如薰的死讯传来,就是他动手之时!

当然了,一个月以后,他发现丰臣氏也采取了和他一样的对策,在石见地区派驻了兵马,监视石见方向明军的动向。

就算萧如薰死了,但是吴惟忠一样是威名赫赫的,他手下的一万多军队也不是易与之辈。

要是写了他们,阴沟里翻船也不是没有可能,当年明军的战斗柳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这些忌惮的存在让他们更加心谨慎的面对着明军,心谨慎的探听着明朝内战的消息,但是内战的走向却越来越让他们举得奇怪,觉得情况不太对劲。

萧如薰越打越强,明政府军越大越糟糕,到最后,不过半年的时间,萧如薰居然打入了北京,还还称帝了!

正文 一千一百七十二 吴惟忠的震慑

大明完了,大秦建立了,萧如薰建立了新的王朝,做了皇帝了!

当年一手组织朝鲜战役,一手策划将日本三分的萧如薰,居然做皇帝了!

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对日本的利好,尽管大秦现在肯定是兵荒马乱,萧如薰一定是焦头烂额,但是将军和皇帝的区别他们分得清,也不会为此而感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将军和皇帝之间的区别,分不清吗?

将军能做的事情,和皇帝能做的事情,能一样吗?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丰臣氏和德川家康几乎是同时的把石见地区的兵马撤走了,然后心翼翼的继续探听消息,不久之后,他们就得到了吴惟忠乘船回国的消息。

虽然吴惟忠回去了,但是石见地区尤其是银山矿区的明军士兵的防御更加严密了,仿佛正在戒备着什么。

德川氏和丰臣氏都万分的着急,很想知道萧如薰到底有什么后招。

结果一个月以后,吴惟忠回来了,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着一万军队回来了,使得石见地区的军队数量达到了两万人,实咙强,防御更加森严。

然后他就把明字旗撤掉了,换上了玄黑色为底色的大秦飞龙战旗。

两万秦军镇守石见矿区,这个姿态再明确不过了。

亲手缔造如今这一切的萧如薰从未忘记过日本,他这样做是在警告日本的两大势力,给我老实一点心一点,否则,下次来的就不是一万军队,而是十万讨伐军!

德川家康和丰臣秀次被吓得不轻,惊恐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偌大一个大明朝廷,拥兵百万的大明朝廷,怎么就被萧如薰给击溃了?

大明朝廷怎么就败得那么惨?败的那么干脆?

这完全无法想象!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很快,萧如薰派使臣去了京都。

使臣代表大秦皇帝萧如薰召见德川家康和丰臣秀次两名日本势廉主,加上那个所谓的傀儡天皇,当他们的面宣布了大秦继承大明一切在海外诸国的利益,继承大明宗主国的身份,要求他们上交大明赐给的臃转而接受大秦的赐封,向大秦称臣。

面对大秦强势的要求,德川氏和丰臣氏也暂时忘却了敌对,召开了会晤,在会议上确定了接受大秦的要求,让天皇代表日本改奉大秦为宗主国等等。

令外,使臣还要求日本天皇接受大秦日本国王的称号加封,不准使用帝王之号,对于这个要求,引起了日本各大诸侯的强烈反对,尽管前田利家和德川家康认为接受比不接受要好,但是迫于下面人的反对,他们不得不提出抗议。

说日本天皇是很早以前两国产生关系以前就有的称呼,是古人的传统,大秦虽然是宗主国,也不用对日本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还说其他的藩属国也都是这样,表面上称臣,对内还是自称皇帝,大秦怎么不要求呢?

秦使回应说大秦已经不是大明,大明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秦不会。

大秦已经对各大藩属国提出了一样的要求,要求他们一起学习朝鲜,对大秦的尊奉之心要真诚,对内也只能称王,不准称帝,日本不是唯一。

为了进一步震慑日本,吴惟忠果断下令一支人马齐装整备,紧急出动。

这支人马兵分两路,一路在骆尚志的带领下杀向长门国,一路由吴惟忠亲自率领杀到出云国,两支人马各自取得了一长利。

秦军的最新式武器和战术在日本初次使用,就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将当地德川氏和丰臣氏的驻军万余人杀的狼狈逃窜,丰臣氏和德川氏的军队整齐划一的兵败如山倒。

德川氏军队战死一千余人,余者烙,数百人被擒,丰臣氏战死一千五百余人,余者逃跑,少数被擒,被抓住的俘虏一并被斩首,一个也没留下来。

首节 上一节 976/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