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30节
在刚刚的面试过程中,女子提出问题的犀利程度让孙仁杰的猜测落空,看来对方不是什么花瓶角色,陈元光的问题让他一下就重新打起精神来:
“陈先生,因为我们后续需要长期合作,因此我想听听看公司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主营业务又是什么,是CXO的哪个环节,又或者是打算自己做新药的研发。”
CXO也就是医药外包,主要分为三个环节,CRO、CMO和CSO,分别的意思是医药研发、医药生产和医药销售,药明康德就是做医药外包中的医药研发和医药生产,也就是CRO和CMO。
陈元光很坦诚:“我想你会来参加我们的面试,对我的研究领域也有所了解,我们会尝试和医药公司合作,做一些疫苗相关的研发外包来维持我们的现金流。
但是我们初期的主营业务会是人体冬眠技术。”
孙仁杰反问:“陈先生,是我所理解的科幻作品里的人体冬眠技术吗?”
陈元光说:“和那个差不多。”
孙仁杰鼓掌:“那可真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方向,我这下对公司的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
林甲有点懵,下意识瞥向陈元光,眼神像是在说:他没毛病吧。
陈元光微微摇头,示意待会再说,然后继续对孙仁杰说:“伱看还有其他问题吗?”
孙仁杰摇头:“我主要就想知道这件事,没有其他问题了,陈先生,我非常期待能够加入光甲科技。”
等孙仁杰结束面试后,林甲拿出本子问:“元光,陈瑞东、李明来和孙仁杰,今天我们见了这三个,有没有你满意的,还是说再让光辉国际那边找几个来面一下?”
陈元光想了想,“你觉得谁更合适?”
林甲说:“他们几个里,都是冲着你来的,都有意向跳槽,从能力上来看,应该是孙仁杰最契合我们当前的需求,他主要是做临床测试,又有大量海外药企合作和临床测试背景。
管理能力的话早期就十来个人,从履历上来看,他在药明康德走上管理岗位已经有八年之久,内部管理人数怎么着也比这个数更多。
有你来把握大的方向,陈瑞东和李明来,跟你需要的能力契合度不高。你也不打算投入太多精力去做医药外包业务,所以我觉得孙仁杰更契合。
但是他会不会不太正常?”林甲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声音放低,有点心虚。
陈元光反问:“什么问题?非得对我们的主营业务充满怀疑才没有问题是吧!”
林甲喃喃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正常人听到人体冬眠,不应该下意识问啊?我们这初创公司能做到吗?”
陈元光说:“那就不能是我的魅力让他折服?”
林甲说:“问题是这关系到自己的未来,谁会这么容易就折服,你魅力没这么大。”
陈元光说:“如果我们两个都觉得找孙仁杰可行的话,那初步定下来是他,我们找他来进一步聊的时候可以再旁敲侧击打听一下。”
等他们后续和孙仁杰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孙仁杰的回答很坦诚:“因为我做医药研发相关工作有十多年时间,很清楚老板的研究成果有多厉害,除了关于病毒预测模型那篇论文以外,老板其他论文我也看过。
老板在科研领域的段位领先我太多太多,我绝不会怀疑他在科研上的眼光和水平,既然他选择了这个方向,那么说明他认为这个方向能出成果,如此有前景的方向,多的是人想为相关技术买单,我当然对公司前景充满希望。”
这回答让林甲内心惭愧,她还不如一个陌生人更相信陈元光。
在招募到孙仁杰之后,光甲科技的运转开始进入正轨,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多年老兵,孙仁杰具备一定的人脉关系,他自己找来了一些熟人,财务和法务这两个关键岗位则是由猎头推荐,另外在招聘网站上挂了一些职位出去。
给的待遇拉满,有陈元光本人名气背书,很快十五个人就凑齐了,光甲科技也正式起航。
“你手头还剩多少钱?”这天,庆祝全员到岗,光甲科技组织了第一次全员聚餐,晚上回去的路上林甲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陈元光说:“五千万左右吧,感觉压力很大,一年都不够烧的。
我需要尽快做出成果来,先做到盈亏平衡。”
林甲疑惑:“五千万?光甲科技现在的人员配置和总投入,和我们当时预估的七百五十万每个月相差不大,五千万足够烧一年多了。”
陈元光说:“你之前算费用的时候,没有算临床实验的费用。
人体冬眠实验有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伤害,这种人体实验成本非常高。
即便我们把实验外包给印度的科技公司来做,成本依然很高。”
林甲笑道:“什么啊,原来你担心这个,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
要是能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有的是人愿意给你投钱。
还用担心没有钱做临床实验?”
她停顿片刻后说:“再者,吉隆坡往事票房现在已经突破三十亿元了,预计最后落点会在四十亿附近,光是这里的你能分到的收益大概在八亿左右,这是税前,税后具体到手你可能得和财务沟通一下,正好公司不是才招了财务吗。”
陈元光认真地说道:“人体冬眠技术进入临床阶段会比想象的要快得多,我估计今年年中就能进入临床阶段。”
晚上还有一章
第56章 短期人体冬眠技术的进度
“来,大家请坐,很高兴大家加入光甲科技,并且愿意听我的忽悠来搏一搏未来的星辰大海。
我们这次一共招了2名博士、10名硕士,其中李博士是北航毕业,之前从事的领域算是和冬眠技术沾点边,李博士就跟着我一起来做人体冬眠技术的研究落地,路线图我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后续无非是把路线图里的技术一个一个突破。
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容易的。”
李博士是李明,刚刚博士毕业没多久,之前在一家外资的医药企业做研发,试用期都还没过就被挖过来了。
这几年外企在华国的整体业务是萎缩的,尤其像医药企业在华国的研发中心,对这帮医药企业来说,华国集采的普及让他们利润收缩,利润收缩加上医药研发外包的逐渐成熟,让他们陆续裁掉国内的研发团队。
即便李明加入的是这家外企很核心的团队,却难免嗅到危险的味道,最终选择加入光甲科技。
李明听完后有点懵,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之前从事的领域和冬眠技术沾边。
“另外是侯博士这边,侯博士主要负责医药研发外包业务,我们在初期会接一些医药外包业务,来维持现金流和锻炼团队。
等公司陆续发展起来后,我们会自己研发新药,不会去做医药外包业务。”
陈元光召集了他15人的小团队,加上林甲就是16人,在漕河泾生物园区里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开第一次全员会议,他站在前面看着这帮员工,心中觉得自己有千军万马,豪情万千。
“目前公司主要就是这两块业务,另外因为人体冬眠技术,这个大家在科幻作品里看的比较多,像星际航行就经常涉及到这个技术,男主角进入冬眠状态,醒来后两年过去了,就抵达了目标星球。
当然这种是人体冬眠技术,它是长期人体冬眠技术,我们目前要实现的是短期冬眠技术,能让人类进入冬眠状态3到10天。
短则三天,长则十天。
我把人体冬眠技术分成三类,短期冬眠、长期冬眠和人体冷冻。”
陈元光在背后的白板上把这三类写出来,“刚刚简单讲了短期冬眠和长期冬眠,那人体冷冻又是什么?
这种简单来说就是冻结时间,把代谢频率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再次醒来就是几十年后的未来,冬眠状态更久,计量单位从年变成了十年。
我们目前要实现的是,短期冬眠技术。”
讲完之后,台下开始鼓掌,因为这样听起来靠谱多了。
初创企业,让大家都知道你想做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初步形成凝聚力。
“医药外包方面,我们会通过和国药、复星、恒瑞这些公司合作,初期可能会以广谱疫苗研发为主,这类业务我比较熟,另外仁杰,我们不接智飞生物的单,他们说了不和我合作。”
在场大家很有默契的抿嘴笑,他们只是初创公司,和市值两千亿rmb的上市公司叫板,这件事从陈元光口里说出来却是如此自然。
短期人体冬眠技术的研发进度远比预期要更快。
从光甲科技成立到年中的时候,他们就初步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猴,让它顺利进入冬眠状态。
“鹅厂那边的分红还没有到账吗?”陈元光问。
很急,现在进度远超预期,但是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半年时间,五千万已经烧完了。
因为病毒的流行,实验猴的需求激增,供小于求导致价格飙升,一只实验猴的价格从12万rmb飙升到了50万,简直比抢钱还要夸张。
而且他们的冬眠技术光靠实验猴是不够的,还需要进入到临床实验阶段。
这需要花的钱就更多了。
林甲叹气:“鹅厂那边能拖就拖,现在还没有消息,要不我们进行第一轮融资吧?
我看了下实验结果非常好,后续要在全球发售这项技术,我们肯定需要有一些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帮我们加快取得相关资质,帮我们在各地搭建销售体系。
现在做融资是个好时候。”
陈元光说:“问题是现在融资,全是实验室产物,估值上不去。”
林甲说:“这倒不是问题,现在投资的玩法太多,我们可以签对赌,设置目标。
或者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找家里借钱?”
陈元光摇头:“伱找家里借能借多少?
多了你借,你爹也理解不了这项技术,少了也是杯水车薪,光是后续实验,加上国内临床实验一二三期做下来,没个两亿打不住。
要进军国外市场的话,我上次和孙仁杰聊过,10亿元起步。”
林甲想了想,也是,她家做传统行业,不太可能朝生物医药行业投钱,更别说一投就是大几个亿。
“找雷君?”林甲问。
陈元光说:“可以找他们,但是不止找他们一家,多找几家来吧,多找几家投资机构,最后组织到一起谈。
先谈了再说。”
有陈元光的名气背书,申海的投资机构又很多,大家都很给面子,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听听又何妨?
外资来了红杉和摩根,内资来了招银国际、顺为资本、启明创投和本草资本。
顺为资本很重视,派了副总来的,其他投资机构也是高级投资经理。
“我们找到了哺乳动物脑内控制代谢的神经元,发现冬眠相关的神经和基因存在猴的体内。
我们实现了仅仅通过外界诱导就让机体自行降低体温进入冬眠状态。
通过超声波诱导,让原本没有冬眠休眠习惯的猴进入冬眠状态。
同时通过药物,让实验猴在冬眠状态下持续了五天之久,它的代谢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并且根据身体检测和精神状态分析,目前没有发现任何的副作用”陈元光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们现在的成果,然后继续说:“我们这轮募资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临床实验,先找到人体相关的神经元,然后复刻在实验猴身上的成功。”
求追读,求月票!
第57章 整体投资逻辑的宏观转向
投资圈的内部人士或多或少都听说了,陈元光是如何把舆论场上面临的巨大危机变成巨大转机,并把一个具有巨大价值的影视ip主动权重新拿回自己手里的故事。
这件事涉及到的元素太多,可以说是商战的经典案例,这帮人很看好陈元光,有技术有商业头脑有清醒的决策判断,对于陈元光的企业,即便没有太多介绍,他们也愿意来听听。
“泓邑,你怎么也来了。”方慧宇,本草资本的合伙人,看到启明创投来的居然是陈泓邑有点惊讶。
陈元光介绍结束后,是一个短暂的茶歇会,等茶歇会结束后再继续,只留下了各位公司的代表和服务人员,各个公司相熟的代表就聚在一起轻声交谈。
和方慧宇一样,陈泓邑也是启明创投的合伙人,但启明创投的管理资本可要比本草资本大得多。本草资本的管理规模在40亿rmb,启明资本管理规模超过了90亿,计价单位还是美元。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末日:每天十连抽,我必定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