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78节

  我们得让他们改签,直接回巴黎,回巴黎把这些都聊完再回科隆。”

  欧洲航天局在巴黎,而宇航员中心在科隆。

  “大家好,我们又来了,和上次相比这次光甲航天的火箭发射从戈壁地貌的酒泉,移步到了海边烟台,这也是光甲号竣工后的首次使用。

  这艘造价7亿rmb的航天发射船首次使用,这次开拓者火箭的发射目标是地球同步轨道。

  和上次实验性质的火箭发射不同,这次开拓者承载了一箭五星的任务,它一次发射要把五颗卫星送上太空”

  Tim站在海边,对着摄影师小李的镜头侃侃而谈,发型完全被海风给吹乱了。

  首次捆绑式可回收火箭发射,也是光甲号首次投放,光甲航天几乎全体员工都到了。

  和上次一样,这次他们也请了Tim过来拍摄,包括Tim他们找人特意设计的火箭,也会由开拓者火箭送上既定轨道。

  因为这是首次,阵仗相当大。

  来的人除了光甲航天的员工、各路官媒、光甲航天邀请的自媒体、合作方外,还包括光甲航天的投资方代表、烟台方面的代表以及国内航天方面的专家和官员。

  现场乌泱泱全是人,数百号人在岸边等着观看开拓者二号的发射结果。

  人太多,试图和陈元光搭话的人同样多,陈元光压根抽不出时间来招呼弗兰克和乌尔夫。

  不过好在华国航天部门的官员们对这两人很感兴趣,他们负责和乌尔夫二人打交道。

  “乌尔夫博士,欢迎来华国。”桂海是北航的教授,也是第三批入驻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

  他下个月就要乘坐神舟十六号火箭进入华国空间站,这次来烟台,一是观摩开拓者二号的发射,二来是想和乌尔夫聊聊。

  科学家上天,去空间站从事科研任务,在国外很常见,他们从上世纪就这么干了,而在华国这还是首次。

  乌尔夫正是最早那批上天做实验的科学家,他是从事的载荷实验。

  桂海将是首位上天的华国科学家,他对乌尔夫的经历很感兴趣,难得有这种机会能当面聊一聊。

  桂海简单自我介绍后,乌尔夫见如此年轻的宇航员,和自己当年一样,有机会去太空做实验,而自己已垂垂老矣,不禁感慨万千。

  另外那边,陈元光则在和航空口的领导聊:“我们不介意拿可回收火箭去做一些交易。”

  对当前的陈元光来说,从未来把技术搬运到现代当然最快,这样做有解释技术来源的风险,这是其一。

  其二是,他希望锻炼队伍,不管是从欧洲获得的火箭发动机还是说从华国处获得的火箭发动机,他都不会直接用这些技术,而是要求光甲航天的研发人员们在这个基础上去做迭代,造出大当量捆绑式火箭。

  穿着白衬衣,学者气很浓的中年男子道:“到时候技术交易的时候部里可能还需要评估一下。”

  陈元光说:“好,我是这样想的,可回收火箭技术在我手里,我们也接不到欧洲的订单。

  欧洲的订单几乎被SpaceX给包圆了,我还不如把技术拿给欧洲交易一些有用的技术回来,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至于欧洲是否会把我们的技术再转手卖给其他国家,像霓虹枫叶国这些,这些国家和我们都不存在在航天领域上的商业往来,卖了影响也不大。

  最有可能影响到的还是欧洲航天局自己。”

  对方技术官僚气息浓厚,因此陈元光说得很坦诚。

  “包括华国航天工业集团,我们同样可以把技术卖给他们,后续我们完全可以共同研发。

  刚刚说得是明面上很容易想到的目的。

  私下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我说光甲航天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它需要大量经验来锻炼队伍,不管是火箭发射经验还是说卫星设计、探测器设计等等。

  靠光甲航天自身需求是不足以大规模锻炼队伍的,我们需要让其他国家也参与进来,没有需求创造需求。

  以欧洲为例,他们不把火箭发射交给光甲航天做没关系,那我们在卫星设计上,在探测器设计,月球着陆上未必不能合作。

  而且我们和欧洲无法合作,欧洲具备大规模卫星发射能力后,南美、阿三、东南亚等等这些国家的需求会产生,我们可以和这些国家合作。

  技术扩散带来全球商业航天市场的活跃,光甲航天会从中获得大量机会。

  我们最近和玻利维亚、巴西、印尼都签订了火箭发射合同,和玻利维亚还包括遥感卫星设计。

  整个商业航空市场里需求最旺盛的一块,被SpaceX垄断了,需求第二旺盛的华国,又被国有机构给包圆了,我们不得不对外寻求市场。”

  这里被特意围出了一个隐蔽空间,周围离他们最近的人都有十来米远。

  不过这些是阳谋,就算被外界知道也没什么。

  中年男子听完后点头:“很好的设计,国内市场空间确实有限。

  不过你刚刚自己也提到了,欧洲会给你的业务只会是边缘化的业务。”

  陈元光说:“边缘化的业务也够了,欧洲的边缘化业务,东南亚、南美的核心业务。

  我需要的是数据,是锻炼队伍,钱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中年男子问:“你需要国家给你什么帮助?”

  陈元光说:“给我更高的权限。

  像可回收火箭技术,SpaceX不卖,我们卖。

  当然是有条件的卖,我们要买对我们有价值的技术,买回来的技术,我愿意无条件共享给国家。”

  陈元光很上道,知道在国内想混得开要怎么做。

第116章 年的首次发射

  第116章 2023年的首次发射

  “好,元光,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回去会帮你把你的诉求传达到位的。

  光甲航天干得不错,给了各个研究所和航天工业集团很大的压力。

  民营机构能做到光甲航天这个水平,真的非常不容易。

  我们肯定会尽可能提供便利的。”中年男子说。

  陈元光见对方答应的这么干脆,于是把原本就想说的请求就跟着一起说了:

  “吴局,既然如此那我就把一些需要官方配合的事情一起提了?”

  吴局看着稳稳停靠在大海上巨大的发射船,甲板上,一枚比开拓者一号要大得多的火箭矗立在那里,准备向着天际发起挑战,他心情也好了不少。

  “伱说吧。”

  陈元光说:“从欧洲那买技术您应该也知道,瓦森纳协定会是阻碍,所以在交易过程中,可能需要国家帮一点小忙。”

  陈元光把他和弗兰克、乌尔夫两人聊的合作方式分别和吴局讲了。

  吴局心情一下就不好了,这不是他能决定的:“我会帮你反应,元光,你还是冲动了,交易方式不应该这么早谈的。

  他们要是想干,自然会想办法绕开瓦森纳协定。

  协定就是被绕开的。

  别放在桌下去交易,我们已经和阿美利肯正面硬碰硬了,和欧洲做交易,得看欧洲的诚意。

  直接摆在明面上来谈,冰岛没有加入瓦森纳协议,如果欧洲想交易,让冰岛来做这笔交易就好了。”

  吴局显得鹰派十足:“我会帮你去协调的,这件事摆在明面上。

  这是小事,火神发动机都多老的技术了,我们愿意把可回收火箭卖给他们,是他们赚了。

  这帮欧洲人,又想获得好处,又不想承担压力,哪有这种好事。

  元光,你还年轻,可能会觉得规则无法绕开,想一些桌面下的办法。

  我要告诉你的是,规则制定之初就是被打破的,只是你打破规则的手段需要有技巧,在做之前要判断自己是否能承担打破规则的后果。

  光甲航天都已经被阿美利肯拉到清单上了,那么意味着你还没违反规则就先承担了后果,那还怕什么?放手开干。

  另外和老外做交易,得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换做04年那时候国家远没有现在富强,当时还不是把高铁技术给买回来了吗?

  现在是欧洲陷入了航天事业前所未有的低潮,他们需要提振信心的技术。

  可回收火箭可比他们老掉牙的火神发动机有价值得多,要不是你想要,我觉得还得让他们多出点血。”

  陈元光听完后,“我明白了。”

  他心想,既然吴局这么说,他自然有办法,他只需要等消息就好了。

  有的时候背靠组织是有好处的,一些事情组织会有更好的办法,他们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得多。

  当然吃的亏也多多了,吃亏多积累出来的经验。

  远处开拓者二号火箭在太阳的照耀下,表面闪烁着点点光芒,显得体积格外庞大,让人担心下面的发射船真的能抗住火箭发射瞬间的推力吗。

  随着发射时间的临近,甲板上的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检查。海风也无法吹散紧张的气氛。

  观看发射的观众举着望远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整个观景台逐渐安静下来。

  第一次光甲航天的火箭发射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直播,因此这次火箭发射同样和b站、抖音、微博等平台合作。

  在这些平台上全程直播,并且还找了好几家赞助商,其中就包括华为和小米,华为是用自己的品牌赞助的,而小米则是以小米汽车的名义。

  李希音采访陈元光的视频实际上起到了为这次火箭发射预热的作用。

  加上这次是海上发射,火箭体积也要比上次大得多。

  所以这次火箭发射吸引到远比上次更多的观众。

  经过漫长的等待,一阵轰鸣声响彻天际,火箭的底部喷出炽热的火焰。

  巨大的推力让火箭缓缓升空,轨迹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元光,什么时候才能知道珞珈二号是否发射成功?”

  他和吴局单独聊天结束后,舒院长来到陈元光边上问。

  这次火箭发射一箭五星,除了帮Tim他们发射的小卫星之外,剩下都是高校科研用途的卫星。

  陈元光说:“这个得看火箭入轨情况,只要它不在空中爆炸,那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舒院长是生物学院院长,现在升了一个级别,同时还是江大的副校长,从级别上来说和吴局一样。

  毕竟吴局也是副的。

  随着火箭越飞越高,最终消失在蔚蓝的天空中。

  光甲航天的工作人员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林天旻心想,“没爆就是最大的成功。”

首节 上一节 78/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