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79节

  因为多引擎捆绑式火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多个引擎,要平衡好他们之间的作用力,一旦没有平衡好就会倾斜,倾斜会带来爆炸或者是坠毁。

  SpaceX的猎鹰号火箭在研发阶段,经常出问题,一出就放弃发射,就是因为问题主要是引擎不平衡,和A引擎对应的B引擎无法点燃,发射后原本应该达到平衡的AB引擎只有一边有作用力。

  火箭发射后就会倾斜,和预定方向产生偏离,更严重就会爆炸或者坠毁。

  乌尔夫和弗兰克都是宇航员出身,他们看到火箭在进入第二级轨道后没有发生意外,心想应该是成功了。

  “接下来就看火箭回收是否能掉落到预定点位了。”乌尔夫说。

  这次来华国,他对华国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在德国媒体上接触到的华国和现实中的华国压根就不是同一个华国。

  华国人在航天技术上的进展,之前只是从媒体上看到,而且本土媒体或多或少会带有恶意揣测,比如华国技术来源不明之类的话。

  乌尔夫这次来亲眼看了之后,心想欧洲自己连小型可回收火箭都没搞定,人家远超欧洲现有可回收火箭当量的捆绑式火箭,怎么可能是偷的你的技术嘛。

  他会觉得这帮媒体在中间带节奏,是欧洲航天技术从领先到落后的重要原因。

  这里的带节奏不仅是指带华国的节奏,把华国技术要么说得一文不值,要么说得来路有问题,而且还有就是宣传内容丝毫不尊重实事求是的精神。

  弗兰克也很感慨,他来过华国,不过是很多年前了,那时候华国想和欧洲一起联手搞伽利略卫星系统,他当时刚刚结束宇航员生涯不久,作为谈判代表团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来的华国。

  和那时相比,现在的华国已经在航天领域把欧洲甩到后面了。

  火箭升空不见后,弗兰克拿出手机,打开YouTube观看直播。

  光甲航天的官方频道在YouTube上有数十万的关注,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把它看做对抗SpaceX的希望。

  对于像东南亚、霓虹、高丽这些大中华圈范围内国家的人来说,光甲航天的存在,让他们有很复杂的情感。

  关注比例最高的应该是大马华人了,他们中的很多对华国科技发展成果有着极强的代入感。

  其次是霓虹人,霓虹自己在航天上的成就乏善可陈,但却和阿三一样一直有一个大国航天梦,这种梦自己无法实现,在邻国的民间组织上看到希望等于自己实现了。

  YouTube直播间的实时弹幕刷的飞快。

  用肉眼根本看不过来。

  火箭成功入轨后,上面汉语和日语交杂出现:

  “太厉害了”

  “光神不愧是华人之光”

  是的,去年光甲航天的可回收火箭发射成功后,大马的华人报纸给陈元光冠上了一个华人之光的名头。

  在国内没有多少媒体使用这个称号,它在东南亚地区相当火,最开始是大马用,后来狮城、泰国、越南这些国家都开始用这个称号。

  “よかった”

  “楽しい”

  日语弹幕同样很多,这里面主要是太空爱好者,大家虽然不一定对华态度友好,但都乐于见到SpaceX有挑战者。

  现场先是光甲航天的工作人员开始鼓掌,然后掌声席卷了整个观景平台。

  陈元光走到旁边接他妈打来的电话,“是的,应该是成功了,现在只需要观测火箭回收情况。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火箭回收部分能精准降落在我们预先设置好的海域范围内。”

  “诶,你不用担心我,我不像网上说的那样工作狂,我平时劳逸结合得很好。”

  母亲总是关心你有没有休息好,打电话给陈元光祝贺开拓者二号发射成功也只是由头,更重要还是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

  另外那边乌尔夫鼓掌完,看到弗兰克在看手机,他凑过去:“我们是不是要去问问他们的回收情况如何?”

  弗兰克把手机展示给乌尔夫,乌尔夫一眼就看到了YouTube的界面,直播频道中刷得飞快的弹幕以及光甲航天的logo。

  “喏,光甲航天的直播间,现在展示的画面是他们海上回收海域的图像,在这看他们回收火箭的精度就好。”

  乌尔夫和弗兰克找了把长椅坐着,一动不动地看着手机屏幕里的静止画面。

  “直播间里的人在说什么?”乌尔夫问。

  弗兰克说:“我也不知道。”

  开拓者二号的可回收部分如预期所料的一样,降落到了目标海域,海上打捞船迅速把它捞起准备送回实验室,上面传感器捕捉到的数据对后续开拓者二号的优化很重要。

  弗兰克和乌尔夫看到这一幕,对视了一眼,双方都能感受到对方复杂的心情。

  要知道在十多年前,开国际月球探索与利用会议的时候,华国航天相关的专家和官员对欧洲发射的月球探测器SMART-1和当时发射的自动货运飞船垂涎不已。

  那时候欧洲太空会议还会强调,欧洲必须在太空中扮演领导角色。

  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角色已经彻底发生互换了。

  好在和阿美利肯相比,华国愿意交易。

  他们为欧洲的衰落感到酸楚,既希望光甲航天的可回收火箭能够成功,这样他们交易到的技术才足够有价值,又不希望华国技术进展这么快,在航天领域把欧洲远远甩在后面了。

  其实乌尔夫也很纳闷,在十多年前欧洲当时就能发射自动货运飞船,他记得那个项目光研发就花了13亿欧元,这可是十多年前的13亿欧元。

  为什么后来就不用了,直接废弃了,发射了五艘之后就废弃了,15年退役,然后现在又宣布要把这项技术给捡回来,2028年的时候实现自动货运飞船的发射。

  自动货运飞船项目的时候乌尔夫已经退休担任外部顾问了,他对欧洲航天事业这十多年来的现状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优势技术一项一项的扔掉。

  就像自动货运飞船一样,他依稀记得当时退役是因为飞船在降落过程中会在太平洋上方焚毁,同时会把国际空间站的废弃物带走,会对海洋造成大量污染,这个项目受到环保组织的屡次抗议。

  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面对过好几次环保组织的包围抗议,后来这个项目就被废弃了,中间是大毛的飞船负责给国际空间站送货,后来是SpaceX。

  乌尔夫完全无法理解,这是谁做的决策,巴黎的高官们怎么会同意。

  弗兰克大致能说出个一二三,还不是考虑到选票,大家都不想担责,什么都不做就不会犯错。

  大家都这样想的时候,那么项目中止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两位先生,怎么样,后续我们要是达成合作的话,我们愿意共享更多的数据给欧洲航天局。

  包括我们要是通过开拓者系列火箭运输货物到国际空间站,我们会把飞行途中的数据共享给欧洲航天局。”

  下午,他们在烟台一处五星级酒店见面,和有些疲惫的乌尔夫、弗兰克比起来,陈元光显得意气风发。

  开拓者二号火箭的发射成功,让光甲航天再度前进了一大步。

  不仅是名气的出圈,更是带来实际的业务。

  之前和玻利维亚、巴西、印尼这些地方的订单只是意向订单,现在他们迫不及待得要把意向订单转成实际订单。

  而大马、泰国、塞尔维亚等国家也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合作,光甲航天的商务部门快要忙不过来了。

  在资金方面,鹏城、徽省、申海等地的国资都表示可以加大投资力度,下一轮五十亿美元没问题,咬咬牙都挤给你。

  因为光甲科技被阿美利肯拉入黑名单的缘故,所以这五十亿美元不需要外汇,外汇用不出去,rmb就可以。

  rmb对国资来说就更不在话下了。

  其中最迫切的就是鹏城,因为光甲航天的研发中心在鹏城,对鹏城来说,属于他们的先进制造业名单里又能再多一项航天航空了。

  这就是成功带来的利好,整个世界都在给你大开绿灯。

  弗兰克和乌尔夫二人按照他们中午休息时制定好的策略,弗兰克保持沉默,乌尔夫说:

  “很出色的结果,第一次回收就能降落得如此精准,已经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我们对光甲航天的技术非常感兴趣,我想巴黎的官员们应该也会对这项交易很感兴趣。”

  想到这项技术马上就能买到手了,乌尔夫的心都要年轻几岁。

  陈元光摆手:“抱歉,现在这件事不是和我谈。”

  乌尔夫惊讶道:“为什么?”

  陈元光怕对方误会,接着说:“这笔交易依然会进行。

  但是谈判对象不是光甲航天,而是华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我们将这项技术交给他们全权进行谈判。”

  乌尔夫望向弗兰克,眼神中透露着不解,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之所以乌尔夫说,是因为他退休老头随便说话,即便说错了也不用担责。

  而弗兰克还是宇航员中心主任,有身份说错话,会被误解。

  他们想合作,不代表巴黎那帮官员们也想合作,当大家只想呆在好的位置上,而不想承担起和位置相对应的责任时,那么往往会做出错误决策。

  陈元光不按常理出牌打乱了他们的安排。

  弗兰克不得不接过话来:“我们之前不是说私下交易吗?”

  陈元光说:“抱歉,因为航天技术很敏感,具体交易方式、交易内容都将由华国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公司来做。

  是否私下交易,这我说了不算。”

  陈元光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让他们不知所措。

  以弗兰克对巴黎那帮人尿性的了解,私下交易可能性百分之三十,公开交易可能性百分之一都不到。

  陈元光接着说:“请二位把消息带回给欧洲航天局的各位,光甲科技很有诚意。

  后续会由华国技术进出口公司在欧洲分部的人联系你们的。

  我们和欧洲在很多地方都能互补,我希望这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

  同样的话,陈元光第二天回到鹏城之后,就和大毛方面的代表又说了一次。

  只是话里面的欧洲替换成了大毛。

  在这种交易上,大毛可要比欧洲灵活得多。

  只要价钱合适,没有什么是不能卖的,更别说三十年前的火箭发动机技术了。

  求月票,最近鸦勤奋到自己都害怕!

第117章 大订单

  在和华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交接后,他们就把可回收火箭技术可以交易这件事通过自己在全球三十多个办事处,把风声给放出去了。

  找上门来的自然不止大毛,像霓虹、阿三、枫叶国这些对太空有点野心的国家都找上门来了。

  只是其他国家有进出口总公司帮他挡回去,只有大毛,因为陈元光对他们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很感兴趣。

  要知道大毛的能源号火箭是能够在coldwar年代压阿美利肯的土星五号一头的超大型火箭。

  陈元光很好奇当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结果和大毛一聊,果然不出他所料,能源号火箭的技术资料还有,但是不全,大毛自己都没办法靠这份技术资料去复现能源号火箭。

  阿美利肯在上世纪能登月,到了本世纪发射登月探测器都困难。

首节 上一节 79/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