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4节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陈宏他们可以依托现有的JF10风洞进行技术测试,无论周期还是成本都比较可控。

  就算中间发现些许问题,也有补救的机会。

  反观姜宗霖自己这边,激波反射腔也好,辅助爆轰段也罢,都是要实打实造出来测试的。

  真出了乱子,那可就成整个项目的罪人了……

  说话间的功夫,姜宗霖已经把PPT投影到了幕布上。

  课题组内部会议,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因此这份PPT没有额外的装饰,也没有额外的开场白。

  一上来就是计算内容拉满。

  旁边的高云亮按照习惯打开笔记本,然后抬头瞄了一眼幕布上面的内容。

  然后……

  “姜总,这……”

  刚刚还挂在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住了。

  “这是经过优化之后的,正向爆轰驱动器的设计方法。”

  姜宗霖指了指身后:

  “我知道后面的部分可能比较复杂,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作都要围绕着PPT里面的内容进行……所以,如果有哪些我标为红色的关键内容你们没有记下来,请务必当时就告诉我……”

  虽然已经提前打了预防针,但这种强度,就连姜宗霖自己之前听常浩南介绍的时候,都有点遭不住。

  更不用说他的这些手下了。

  刚开始不到十分钟,下面就有人表示您得讲慢点,否则跟不上思路。

  好在多数人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应用,即便做不到知其所以然也问题不大……

  “说实话,高老师,我在所里读了四年研究生,之前一直都不知道,姜研究员的数学功底这么厉害……”

  趁着中间休息,包括姜宗霖在内几个人出去抽烟的当口,一名叫做周恺的博士生小声向身边自己的导师高云亮说道。

  后者听罢,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迷惑:

  “别说是你……我93年初的时候就进了力学所工作,这都十二年多了,也不知道姜研究员有这么高的水平……”

  不过,他很快自己给自己找到了理由:

  “要不怎么能当咱们组的领导呢,恐怕这些年也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

  “周恺你也得学习姜研究员的这种精神,终身学习,终身进步,不能因为专业出身限制住自己的研究方向……”

  “……”

  高云亮这边光顾着给学生上价值,丝毫没有注意到姜宗霖几分钟前就已经抽完烟从外面走了回来。

  而后者自然也全程听到了他们两个人的彩虹屁。

  刚开始的时候,还难免还有些沾沾自喜。

  但是到最后,自己都听不下去了。

  “咳咳——”

  感觉脸上有点发烫的姜宗霖赶紧装作抽烟呛到嗓子,重重咳嗽了两声。

  然后回到座位上,用半是自言自语半是解释的语气说道:

  “其实前面那些理论研究都是常院士完成的,我只是补充了和风洞设计有关的计算方法那部分……”

  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好在周恺作为年轻晚辈,反而适合在这种场合下活跃气氛。

  “常院士,就是前年那位……”

  姜宗霖点了点头:

  “这个项目能突然获得这么多资源,很大程度上也是和常院士有关。”

  尽管常浩南的很多工作还没有公开,但仅凭他目前获得过的荣誉,就已经让这个名字本身有足够的说服力了。

  周恺点了点面前已经被写满的笔记本:

  “那姜研究员,意思是我们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就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正向爆轰驱动器?”

  按照过去研发JF10风洞时的经验,作为设备核心组件的驱动器,一般都需要经过几轮设计-测试迭代,之后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甚至在风洞启动之后,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做进一步的调试和改进。

  但如今,PPT上的内容虽然在计算层面非常复杂,但就整个项目来说,仍然顺利地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姜宗霖却迟疑了一下:

  “虽然常院士的理论肯定是正确的……包括我后面的补充应该也没问题,但毕竟是工程上的事情,还是要以谨慎为主。”

  “我计划先用这个设计方法,在JF-X缩比风洞上面进行一次测试……如果实验结果能和计算结果对上,再放大到实际项目里面去……”

第1182章 爆轰破膜试验

  姜宗霖口中的JF-X,只是个22米长、0.2米粗、有效容积1200升的微型风洞。

  甚至能摆开在一间普通的屋子里面。

  显然,这个尺寸的JF-X基本没办法承担任何应用类科研任务,不过却设计了包括氢气/氧气充气系统、试验段大型真空机组、点火起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在内极为完整的风洞结构。

  并且只需要更换极少量的零部件,就可以在正向爆轰和反向爆轰两种工作模式之间灵活调整,能够适应大多数基本条件下的缩比风洞测试。

  同时,也是得益于JF-X相对袖珍的体量,在这上面进行试验的难度也要低上很多。

  因此,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姜宗霖和他的团队就按照此前确定的设计方法,完成了一套正向爆轰驱动器,以及与之相应的激波管和临界喷口。

  以至于,当刚刚从镐京回到京城的常浩南接到一个电话,表示力学所已经准备好进行首次测试,并邀请他去现场参加的时候,差点就以为自己由于工作过于投入而搞错了日期……

  好在很快就解释清楚了实际情况——

  这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设计方法的准确性,而不是真的要把JF14提前落地。

  本来,对于整个高超项目的各个分系统,常浩南是采取了更加能够发挥各单位主观能动性的的任务驱动型管理模式。

  也就是设定阶段性目标并提供必要支持,但不对具体工作流程和方式过多指手画脚。

  但眼下他刚好要回京城,对方又主动提出邀请,倒是乐得去做个见证。

  ……

  在力学所一层角落里的一间实验室,常浩南近距离看到了那台即将被用于测试的JF-X风洞。

  “这台风洞是我们和中北大学联合研发的,一共订购了两台,分别部署在京城和并州……”

  姜宗霖一边带着常浩南四处参观,一边介绍着JF-X的基本情况: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我们所不太能用得上这种小尺寸缩比风洞,我和好几位同志还反对花这笔钱来着……现在回看,还是有些短视了。”

  “常院士您看。”

  他说着上前两步,指向了风洞主体结构前部一段外形和材料明显有所不同的金属管段:

  “这就是我们设计的爆轰驱动段,因为是正向驱动,所以不需要泄爆段……包括激波反射腔和辅助爆轰段在内总长6.44m,,使用PCrNi3MoV炮钢、管体内径Φ126mm、壁厚57mm、设计承压75MPa,可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在5000-5500K……”

  “……”

  就在他向常浩南说明具体情况的功夫,另外两名技术人员已经把一块表面预制有十字沟槽的圆形膜片用螺栓固定在了激波反射腔和辅助爆轰段之间。

  “您可别小看这个十字开槽的膜片。”

  姜宗霖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中带着十足的骄傲。

  但还没等他继续开口,常浩南就接了下去:

  “我知道,爆轰驱动段的出口因为会受到爆轰波的强烈冲击,所以这个金属膜片既要承受初始压力,还得保证在点火起爆后能完全打开,但又不能被完全剪切掉产生碎片……是咱……是力学所包括郭永怀先生、于院士,还有姜研究员你,几代人接力研究出来的成果,成本极低的同时效果还比国外的类似技术更好……”

  尽管此前并没见过JF-X风洞本身,但爆轰驱动膜片对于常浩南来说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他甚至都能直接报出来,刚才安装上去的那一片,是总厚度8.40mm、开槽深度1.85mm、破膜压力15.364MPa的A5号膜片。

  只是担心自己的表现过于离谱,才把已经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不过,即便如此,也足够让对方目瞪口呆了。

  “是我疏忽了。”

  维持瞠目结舌的表情好一会之后,姜宗霖才拍了拍脑门:

  “常院士来之前,肯定已经了解过相关情况的……”

  常浩南笑了笑,对此不置可否。

  维持这样高深的神秘感,显然有助于他开展工作。

  “还是继续介绍测试的准备情况吧。”

  姜宗霖点点头:

  “不过在我们今天的测试里,这个膜片只是起到和压力传感器一起,交叉验证出口段压力的作用,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JF-X上一次氢氧爆轰所产生的冲击波,可以完全冲破A2-A4号膜片,对A5和A6号膜片只能产生部分破膜效果,再往上则完全无法冲破……”

  这个时候,又有几名工作人员从隔壁房间内用小车拖来两个分别是绿色和天蓝色的气瓶,并在实验室两边各自接入一根橡皮管。

  紧接着,屋子里便响起了气泵的声音。

  姜宗霖的介绍也同时被打断。

  “常院士,现在已经开始给驱动段充气了,我们去控制室观察情况吧……”

  当二人换好实验服,来到位于一墙之隔的控制室时,屏幕上的充气过程已经进入了稳定阶段。

  常浩南朝旁边的在线监测仪表瞄了一眼,发现氢气喉道设定的气源压力5.5MPa,而氧气喉道设定的充气压力为4.1MPa。

  考虑到二者的直径差,正好是大概2:1的体积比。

  几分钟后,操作台上的三盏红灯同时变绿,表明风洞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开始点火。

  “常院士,要不您来?”

  姜宗霖朝控制台上标注着“启动”二字的按钮示意了一下。

首节 上一节 1044/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