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25节

  孙燕来赶紧解释道:

  “在捕获过程正式开始前,我们渔船一号的定轨高度比目标低了35米,而考虑到捕获机构弹射出去之后还会导致卫星本身减速降轨,所以现在要稍稍提升一些轨道高度,并且进一步提高对准精度,尽量保证一次成功。”

  在太空中,几十米高度的差距,在没有明确参照物的情况下,靠肉眼根本不可能分辨得出来。

  因此大家只能看到画面抖动持续了大约一分钟,然后重新恢复平静。

  “倒计时,3分钟准备。”

  又是一道口令声。

  几乎同一时间,有眼尖的人注意到,在摄像头画面的右下角,突然出现了一个模糊不清的白色影子,并且似乎正在缓缓靠近。

  “那是……”

  很快便有人猜到了正确的结果。

  但却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最后还是孙燕来揭晓了答案:

  “那就是国际空间站,和卫星所处的轨道之间有一个不算太大的交错角,所以相当于正在快速向我们靠近……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三天前,两者的轨道高度还相差大约2.4千米,而现在就只剩下1.8km左右了,如果我们的反应速度再慢上几天,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

  现场非常配合地爆发出一阵齐齐的惊呼声。

  照理来说,现在并不算提问环节。

  但这要是忍得住就有鬼了:

  “请问局长先生,这是否意味着,整个捕获过程可以被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目视看到?”

  “呃……或许可以把,我们对此并没有特别的设计”

  孙燕来差点就没忍住露出笑容,好在最后还是控制住了:

  “但按照现在的情况判断,确实是有这个可能……假如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刚好在往外面看的话……你们知道,他们平时的工作也很忙,不可能一直都在欣赏风景……”

  这句话,但凡有半点脑子的人都不可能信。

  不过能坐在下面参加招待会的都是人精,倒也没有谁会把这层窗户纸给戳穿。

  “倒计时,1分钟准备。”

  尽管隔着一层屏幕,但观众们似乎能冥冥之中感受到,卫星上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原本的沉寂中活了过来。

  右下角的空间站越来越近,眼神好的人甚至已经能看清楚那标志性的桁架式结构了。

  “30秒……”

  “10、9、8……”

  到这个时候,哪怕不懂汉语的人,也知道这是在进行最后的倒数。

  更何况,屏幕右上角旋即出现了一个不断缩小的阿拉伯数字。

  而在无数台电视机前、在一些聚集着航天爱好者的广场上、在一些学校和单位的礼堂里……

  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跟着一起发出呐喊。

  “3……2……1……”

  外层空间的真空环境无法传递声音,但来自成百上千万人的关注和期待,却似乎足以冲破天际。

  “捕网发射!”

  所有人的心跳,似乎都在这一刻发生了停滞。

  大约半秒钟的延迟过后,随着画面一阵颤动,一坨灰蒙蒙的阴影从摄像机正上方的位置抛射而出。

  后面,则牵着一根在图像中不太容易察觉的细线。

  很快,经过仔细设计的折叠机构开始在几个配重块的牵引下逐层张开,形成了一张网眼疏松却几乎遮天盖地的大网,如同逃不脱的五指山那般,朝着前方1.8公里之外的太阳能电池板飞去。

  随后的几分钟时间,堪称度秒如年。

  终于,就在有些人紧张到快要喘不上气的时候。

  摄像机画面一闪,右下角出现了一个醒目的白色实心圆点。

  “网体与目标接触!”

  这句口令,很快以文字的形式,被翻译成了英语,并出现在了电视画面的下方中央。

  但还不到可以庆祝的时候。

  在网体接触到空间碎片之后,绳网周围的几个配重块牵扯着边缘继续向前飞行,但却因为中心部分受到阻挡而自然从平飞改为向内收拢。

  就如同一张真正的渔网那般。

  同时配重块内部的收紧模块开始工作,将复合材料制成的绳索逐渐“捆绑”在目标表面。

  又是漫长的几分钟时间之后,原本张牙舞爪的大网在画面中消失。

  取而代之的,则是V字型空间碎片表面密密麻麻的网孔。

  “京城航天测控中心确认,收网成功!”

  压抑已久的情绪,在这句最终确认的口令响起之后,终于在几乎整个地球表面爆发。

  而华夏航天局的媒体招待会现场,则更是响起了一阵如同惊雷般热烈的掌声!

第1275章 让美国人出钱!(算昨天的)

  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原本还算是庄重严肃,但这会儿已经跟个小剧场差不多了。

  看的还是大概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一份太空捞鱼。

  在掌声渐渐平息之后,很快有人提问:

  “请问,下一步就是把太空垃圾送回大气层么?”

  孙燕来现在其实比现场任何一个人都要兴奋,恨不得就地唱上一段。

  但考虑到场合问题,还是得绷住。

  他强行压住嘴角的弧度,勉强做出一副严肃脸,向下面的听众解释道:

  “销毁过程需要减速降轨,而组合体现在刚刚越过国际空间站上空……另外,考虑到这个太阳能电池板的体积太大,再入大气层过程中也可能无法被完全烧毁,总之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会继续维持现有轨道再飞行一段时间,等到大约北印度洋上空时再开始调整轨道,这样可以保证即便仍然留有残骸,也是坠入太平洋中部的无人海域。”

  “但无论如何,国际空间站,都已经绝对安全了……”

  一时间,所有人甚至忘记了再次鼓掌。

  都只是出神地看着电视屏幕左侧的那颗蔚蓝色星球……

  ……

  与此同时

  几千公里之外,包括常浩南在内的现场发射人员,则早已经撤回了探空发射场附近的酒店。

  此时正聚集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同样通过电视收看着这场来自太空中的直播。

  当然,旁边的卫星通讯网络也同时直连着京城飞行控制中心,以免出现什么必须在第一时间处理的意外事件。

  只不过这种时候,还是和全世界人民一起看电视更有感觉一些。

  “我都还有点不太敢相信……”

  周平建目不斜视地紧盯着位于画面中心已经被牢牢捕获的目标,悠悠开口道:

  “从美国人那次拦截产生这块空间碎片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结果这东西竟然真被我们给抢先捞下来了。”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通过本次任务验证了相当一部分航天器对接过程中的前置技术。

  虽然无人对接测试肯定还是要进行,但却大大降低了未来神舟八号的任务难度和任务风险。

  甚至有可能把整个空间站的建造时间表提前一年左右。

  “确实有很多巧合……”

  这件事对于常浩南来说也是完完全全的意外,尤其是正好在预计发射的时间窗口赶上这次太阳风暴,直接把整个行动的舆论影响推到了最高点:

  “倒是福元同志,你们恐怕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他说着看向坐在会议桌另一边,同样看着电视画面出神的赵福元。

  “嗯?”

  后者显然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一时间甚至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刚才咱们的航天局孙局长可是亲自给你们打了一波广告。”

  常浩南半开玩笑地说道:

  “我估计这次任务结束之后,找你们发射小型或者微纳卫星的用户恐怕要车马盈门,纷至沓来……”

  虽然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所谓“快速空间响应”其实算是个纯纯的伪需求,但快舟一号的低发射成本和短准备周期还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赵福元这才反应过来,笑着摸了一下后脑勺:

  “那我们的生产车间可总算是能满负荷运转了……”

  导弹这东西,不仅设计需要经验、使用需要经验,生产也一样需要经验。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装备量的问题,华夏生产弹道导弹,尤其是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方式和火箭类似,都处在事实上的手工业状态。

  因此,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把快舟一号真正推向航天发射市场,那几乎可以算是盘活了整个固体火箭的产业链。

  就在几人说话聊天的功夫,已经完成捕获作业的卫星终于飞到了预定的印度洋西北部上空。

  “反推发动机启动,开始减速!”

  通讯网络中的声音会比电视转播信号中的声音提前几秒钟响起。

  因此,直到这句口令报出的几秒钟后,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左右两侧,才同时喷出了一股耀眼的蓝紫色火光。

  由于现在卫星和被捕获的太空垃圾在同时往前飞,因此星载发动机需要向前喷气,才能降低组合体的速度。

  相当于把正在高速飞行的空间碎片给拽停下来。

  如果是一般的返回式航天器,那么为了保证再入过程的安全,这个过程往往会相当漫长。

  但这次再入大气层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把卫星和太空垃圾一起烧掉,所以根本不用管什么再入角度之类的事情。

  玩命刹车就完事了。

首节 上一节 1125/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