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37节

  对于这个结果,林成刚倒是早有预料,所以只是一脸平淡地看着欣喜若狂的沈瑞琪:

  “咳咳——严格来说,这应该算是航空动力集团常院士首先提出的体系,我只是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出来了而已……”

  后者脚步戛然而止,脸上满是意外。

  没等沈瑞琪再次开口,林成刚就又继续道:

  “初步命名为CT(超级-推进)系列推进剂,第一种应用型号应该会叫做CT-1。”

  “另外,六院那边暂时就不必通知了……虽然常院士那边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目前可以确定石蜡基药柱的蠕变性不太好,尤其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只能靠壁面支撑药柱的总体结构,很难用于直径在850mm以上的超大尺寸固体火箭发动机。”

  听到这个结果,沈瑞琪不由得露出有些惋惜的表情。

  六院目前主抓的都是体积在1米以上的大家伙,如果这种CT系列推进剂的情况如林成刚所说,那对于他们的帮助确实不太大,很可能要空欢喜一场。

  不过,惋惜的情绪只持续了一瞬间。

  “适用于小尺寸固体发动机的话,眼下倒真还有个合适的项目,刚好还可以给你做一下验证……”

世界五代战机俱乐部

  (段子,图一乐,免费,非原创)

  洛克希德:啊,成飞,你终于来了,到处都是你搞出了新飞机的消息,你没事吧?

  J20s的开发做的怎么样了?跟你发消息你也不回。

  (挡住伸过来的手)

  成飞:我今天是来说一件事的。我要完成六代机的首飞。

  达索:哈?

  洛克希德:等一下,先把忠诚僚机做出来吧?为什么?你攻关了什么了吗?不能告诉我们吗?还是说,是我们拖了后腿。

  成飞:是我自己做的。

  洛克希德:为什么?之前一起竞赛舰载五代机的时候不是很开心吗?你也说过NGAD很有希望的吧……

  成飞:我没说过。

  洛克希德:啊,这样吗,可是你是俱乐部的重要一环啊,你真的要退出吗?

  苏霍伊:你真的…做出六代机了吗?

  达索:苏霍伊在问你话呢,而且你这也太冒进了吧?

  达索:为什么不发PPT就做出了六代机?

  洛克希德:达索,别这样……

  达索:欧洲都把研发经费烧光了,你一声不吭做出了三发钻石翼?

  洛克希德:达索不要讲了!

  成飞:就算我不在,你们也能做出六代机的吧。

  达索:哈?

  成飞:想要下一代战斗机的话,自己研发不就好了。有没有规定做出了五代机不能做六代机。

  苏霍伊:可是,要是你造出来的话……

  成飞:不要讲这种撒娇的话!苏霍伊,你才是应该做好基础研发的那个吧,但你至今连苏57的rcs都降不下来!

  达索:啧,苏霍伊就是在等你跟她合作啊!

  洛克希德:先冷静一下吧,好好谈谈吧?大家都一起研发五代机这么久了,三菱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吧?

  三菱:我……我从来没觉得研发战机开心过。

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里,哪里的成果就泛滥成灾

  两周之后,傍晚。

  冀省东北部,昌黎靶场。

  在如同泼墨般渐沉的夜幕笼罩中,一列军绿色涂装的车队缓缓行驶在一条开辟在荒草与融雪之间的土路上。

  初冬时节反复上冻又融化的非铺装路面泥泞难行,哪怕是寻常的越野车,恐怕也免不了陷车的命运。

  好在这里的几乎全部车辆都是履带底盘,所以除了剧烈的颠簸以外,倒是没有遇到什么难以克服的阻碍。

  位于车队最前方的一辆全地形车里面,来自电子科技集团的雷达工程师于哲峰强忍住胃里的翻江倒海,向坐在旁边的型号总师程广伟问道:

  “程总,你们这次怎么不继续用科尔沁靶场,非要跑远路来这种地方?”

  一方面是出于抱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免得真吐在车上。

  根据他的经验,眼下这个时节,蒙省中部的气温肯定早就降低到了-10℃以下,即便同样下雪,但因为地面已经冻硬,反而要比泥坑更方便行车。

  而且,尽管昌黎是华夏国内最大的防空武器射击靶场之一,但毕竟隶属于空军,各方面设施也普遍是为了要地防空武器的测试而准备,其实并不太适合他们此行的测试任务。

  “没办法,科尔沁靶场今年春天就被撤销了……新的陆军防空武器测试靶场正在青铜峡建设,估计最快也要明年年中才能投入使用,不过我们的型号已经等不了了……”

  程广伟的脸色也有点发白,显然也被这铰接式的尾舱晃悠得相当难受,说完一半之后缓了好几秒钟,才继续解释道:

  “0910工程对型号进度的限制卡得比99年严格得多,战术装备要想赶上这次阅兵,那就必须得在08年底之前批量装备部队,一天时间都容不得耽误。”

  他一边说,一边借助车辆尾门上的窗户瞄了一眼跟在后面的一辆履带式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说是弹炮合一系统,但导弹托架上的发射管里面实际上是空的。

  或者说,本次测试的一大主要目的,就是验证这个系统到底需不需要这四枚防空导弹。

  跟之前的两次阅兵类似,三年后的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同样有一个专门为其提供硬件设备保障的“0910工程”。

  尽管随着华夏军队武器装备水平的总体提升,真正意义上的“阅兵专用型号”已经越来越少,但如果一个型号能够搭上这趟便车,那对于整个研发团队来说,都无疑有着巨大的好处。

  当然,其中获益最大的自然还是包括总师和总工在内的几名项目负责人。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顾虑,程广伟此前并没有跟太多人提过这个目标。

  就连负责子系统设计的于哲峰都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对于后者来说,显然还是另外一件事更令人震惊:

  “科尔沁靶场被撤销了?”

  程广伟痛苦的表情中添上了几分讶异:

  “你不知道?”

  于哲峰略有些茫然地摇摇头:

  “我又不是专门研究炮兵的,要不是十年前偶然那次机会,估计这会儿还在搞远程警戒雷达……”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继续下去。

  1999年初,刚刚升任研究室副主任的他跟随空军防空部队,进行了一次以反隐身为目的高炮覆盖式射击测试。

  直至今日,虽然当年的测试本身在行业内部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但具体内容仍然属于绝密。

  也是自那之后,他的专精方向逐渐从预警雷达转向中短程火控雷达,一连参与了好几个短程防空导弹或是近防系统的研发。

  看着面色有些难受的程广伟,坐在旁边的总师助理刘锡云赶紧接上了话茬:

  “最近两年科尔沁沙地有差不多40%的面积都陆续被规划成了土壤改良试验区,过去一个月见不着一个人影的地方,现在每天恨不得车水马龙……无论从保密还是安全角度考虑,都不适合继续作为防空武器靶场了……”

  于哲峰听罢一愣。

  他对于这个之前轰轰烈烈大规模宣传过的沙改土项目当然还有印象,并且据说在今年上半年,国家还是依靠这项技术缓解了一轮由西方人为制造的市场供应不足。

  只不过,还是头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看似与自己无关的项目所产生的影响。

  他刚准备再说点什么,车队却刚好晃晃悠悠停了下来,总算让车厢里已经快要撑不住的几个人缓了口气。

  借着后面几辆车的灯光和已经快要落到地平线下的最后一抹夕阳,于哲峰看到了车窗外的大片黄色荒草,以及隐匿其中依稀可见的几个夯土防空阵位。

  “下车,下车!”

  几乎每个人在双脚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都带着一种解脱般的快感。

  很快,原本沉寂的对讲机频道也变得活跃起来。

  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各个测试环节对应的负责部门还是很快开始相关工作,弹炮合一系统的原型车也很快跟随指挥驶入了射击阵位。

  野战防空系统有一个好,就是对发射条件的要求非常低。

  如果是要地防空系统,那么面对这种极度缺乏维护的场地,恐怕需要工程机械折腾上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发射之前的各项准备。

  但这一次,几十号人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进入了测试状态。

  “火控系统启动!”

  已经从晕车中恢复过来的程广伟拿起对讲机,一字一句地下令道。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位于防空系统最顶端的平板搜索雷达缓缓竖起,接着开始以大约1.5秒一圈的速度旋转。

  炮塔正前方的圆鼓形火控雷达和光学瞄准具也跟随炮管和导弹托架的动作变换着俯仰角度,时刻准备根据搜索雷达的捕获结果进一步锁定目标。

  几秒钟后,对讲机中出现了一个略显年轻的声音:

  “靶机临空!”

  这类短程防空系统的靶机基本不会有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个挂着角反射器的航模而已,用的还是摩托车的两缸发动机作为动力。

  虽然天色昏暗一时间看不到靶机本身,但地面上的一众人还是能明显听到突突突的活塞工作声。

  几乎是在上一个声音结束的同时,另外一道口令便已经响起:

  “雷达系统捕获目标!”

  稍晚片刻之后,同一个人再次报告:

  “光学系统捕获目标!”

  紧接着,座圈驱动电机骤然发出嗡嗡的工作声,推动着炮塔在半秒钟内转过了大约90°。

  在这个过程当中,两根35mm的炮管也完成了调整,对准靶机来袭的方向。

  下一个瞬间,两股如同火流一般的橙红色曳光线激射而出,几乎笔直地飞向夜空中那个并不显眼的目标。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和缓缓升腾而起的炮口烟尘,无需人工装订的编程弹药在飞离炮口的瞬间被火控系统通过电磁线圈赋予了长短不一的爆炸延时,十几发炮弹几乎同时爆炸所形成的弹片云精确笼罩了目标……

首节 上一节 1137/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