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89节

  连午饭都没吃。

  而当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早已经把原本仔细斟酌的想法扔到了脑后:

  “常院士,按照您之前的说法,应该是想要在太空探索领域应用这项技术?”

  常浩南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是准备说干货了,当即点头:

  “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的标准组合虽然技术成熟,但在供电能力和使用寿命上都存在缺陷,而且太空环境中也并不是总有足够的光照……长远来看,聚变能当然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此之前,仍然需要更加可行的技术,来帮助我们等到可控核聚变实现的那一天。”

  “而在太空中烧开水显然是不现实的,同位素电源的发电能力又太弱,驱动一个机器人或许还可行,但不可能给一个太空设施或者基地供能,所以在确定磁流体发电的设想可行之后,我马上就想到了将其跟核能结合,设计一种直接实现热电转换的能量源……”

  听到常浩南也把可控核聚变视作真正的未来,彭觉先顿时露出了找到知己的惊喜表情。

  但还是忍住了进一步探讨的欲望,没有过度发散话题:

  “如果是这样,那氦/氙混合工质所带来的高温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重新拿出常浩南给出的那张原理示意图,指着反应堆的部分解释道:

  “一方面,外星球环境的温度本身就低,相对利于散热……当然如果没有大气的话情况会复杂一点,不过总归比地球上需要考虑的问题少;另一方面,反正在太空也不可能考虑更换核燃料的问题,那不如干脆把堆体和堆芯做成一体化设计,这样就可以用耐高温的金属陶瓷基体……具体来说就是以二氧化铀和三氧化二钆改性过的钨合金作为核燃料的包覆材料,在2500-3000K左右维持正常工作问题不大。”

  “目前我能想到的主要障碍有这么几个,一是你这个核电池的运作机理和目前所有反应堆都不一样,所以堆芯的物理计算和热工计算都需要从头开始,相当于重新走一遍核电的发展历程……我在这个领域算是有一定经验,但最好是还能结合一个具体的项目来进行,否则很难拿到足够多的资源,当然更主要的还是需要时间……”

  “二是既然要搞空间能源,那体积必须足够紧凑,保证能作为组合式航天器,或者您刚才提到的外星基地的一个部分,并且在预计8-10年的运行周期结束后快速进行更换,像现在这样布满一个屋子恐怕不行……”

  “三是……”

  尽管被指出了一系列问题,但情况仍然比常浩南此前的预估乐观很多。

  毕竟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一个可以被彭觉先解决,而另一个,则可以被他自己解决……

  “体积肯定还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

  常浩南非常笃定地回答道:

  “验证设备之所以是这样,主要是氢氧爆轰段本身没办法做得特别小,加上需要足够长的发电通道,而核电池上是用反应堆代替爆轰段产生等离子体,至于发电机……”

  他指了指图上被绘制成一个圆盘的磁流体发电机:

  “这里虽然是简化过后的示意图,但我也不是乱画的。”

  说完又从电脑上打开了另外一个工程文件。

  上面是一个形似陀螺的东西:

  “具体到应用层面,我们会把法拉第型发电机更换成霍尔原理的盘式发电机……虽然纸面体积可能没什么变化,但是单个方向的尺寸要小得多,更方便被集成在一个圆筒或者球状的空间里面……”

第1357章 身份逆转

  实际上,常浩南最开始之所以把目光对准法拉第型发电机,是因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喷管结构先天就是个法拉第通道,几乎不用怎么额外修改,就能作为发电通路来使用。

  但现在既然要面向其它应用场合,那肯定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而听到这里的彭觉先则有点绷不住:

  “常院士,您这设计方案总共就两个主要部分,一个等离子体生成系统,另一个等离子体发电系统,现在全都给换了……这核电池,真是突然想到的灵感么?”

  常浩南自己一琢磨,倒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爆轰段换成反应堆,法拉第型发电机换成霍尔型发电机。

  相当于给重新设计了一遍。

  不过,表面上还是非常郑重地回答道:

  “原理验证设备嘛……您知道的,跟最后的应用设备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很正常……”

  彭觉先也没再锐评什么,只是狐疑地瞅了一眼常浩南。

  原理样机确实是非常早期的阶段不假,但要说工程阶段和原理阶段完全不同的情况,其实也没有特别常见。

  更何况那通常意味着,研究人员在原理探索阶段尚未构建出整个项目的全貌。

  比如华夏的第一代动力核反应堆,就是原理摸索到一半发现走不通,最后直接改为在OK150压水堆的基础上进行仿制升级。

  后来又意识到原来的思路能走通,单独搞出了第二代产品,导致前两代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技术联系。

  可眼前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之前那张全系统设计图,还可以说是只有个概念。

  但是你现在连盘式发电机的设计都已经想好了,还和我说是原理阶段?

  呸!

  鬼才信呐!

  当然,他还不至于非得在这种细节上跟常浩南纠缠出个一二三来,只是默默在心里把优先级提高了一档——

  本来只准备回去之后自己琢磨琢磨,现在看来至少得安排上一组人专门负责跟进。

  否则指不定哪天就跟不上对方的节奏了。

  “我的课题组对盘式霍尔发电倒也有些研究,根据目前的成果,可以确定在通道电极采用凸面扩张时,能够有效抑制边界层,所以发电性能最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至于后面的流动部分您才是专家,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

  一番交锋下来,彭觉先虽然被惊得不轻,但在准备不足被打了个先手的情况下,倒也没跌太多份,算是维持了院士团队的尊严。

  至少他自己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于是便准备给此行收尾:

  “那常院士,我回去之后就让人开始准备材料,配合你们进行堆芯的物理和热工计算,看能不能争取到建设一个地面验证堆的机会……说实话,如果是其它领域,风险大一点也就大一点,最多损失些经费之类,但涉核问题您也知道,上级历来都比较保守……”

  “关于项目的风险问题我也有所考虑。”

  常浩南却正色道:

  “发电用的高温气体反应堆目前还不太成熟,在地面直接上氦/氙混合工质也确实有些激进……”

  彭觉先的眼神中瞬间充满了警惕:

  “我可得把话说在前面,HTR-10高温气冷试验堆是咱们国家未来第四代核电的种子,决策层直接督办的项目,绝对不能被改造作其它用途……”

  常浩南听罢有些哭笑不得,心说自己的形象似乎在朝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

  赶紧解释道:

  “这您放心,我不准备动HTR-10,而且球床模块式的高温气冷堆说到底还是要通过烧开水来发电,也不符合核电池这个构想的要求……我是想说,是否可以考虑改进现有,或者准备淘汰的同位素生产反应堆作为等离子发生器?”

  本来已经站起身的彭觉先又一次坐下了。

  “这……”

  他皱眉思索起来。

  除了发电以外,核反应堆的另一个用途是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由于这些研究反应堆的规模普遍较小,加之用途特殊,所以也比发电用反应堆更早使用了气体冷却技术。

  如果能在其基础上改进,确实可以成为中试级别的等离子源。

  而且,还可以顺便拉常浩南作为外援,帮他解决一个困扰许久的问题。

  至于更大规模……

  如此疯狂的方案,恐怕只能放到太空中去测试了。

  反正在外层空间里面无所谓核辐射,只要保证这东西能越飞越远,别砸回到地球上就行。

  想到这里,彭觉先点了点头:

  “金城那边确实有一座低功率的研究反应堆,是90年代初为了生产锎-252、锕-225和锶-89专门建造的,但是方案过于保守生产能力不足,所以我们一直想停堆再建个规模更大的,只是苦于一直找不到太好的理由……”

  常浩南哪还能听不懂对方的意思:

  “核电池正好可以提供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报告书我来准备,彭院士到时候在上面签个名就好。”

  双方一拍即合,彭觉先现在的感觉可以说是心花怒放:

  “那接下来就是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了,小规模研究堆之所以能早早用上气体冷却,就是因为出口温度相对比较低,普遍只有1000K左右,距离你方案里的指标还有一段距离。”

  “裂变反应嘛,单纯想升温那无论如何都不难,只是要想在升温之后实现控制,就不光得对包覆颗粒燃料技术进行升级,相应的压力容器、堆芯支承结构、中间换热器这些部分也要更换,现在耐高温金属这方面,全国搞得最好的就属你们航空动力集团,您看……”

  常浩南突然露出了一个释怀的笑容——

  十年前他刚重生,还是站着如喽啰的那会儿,也是这样通过蹭别人项目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今的场面几乎如同当时的复刻,只不过他已经成了被人蹭资源的那个。

  甚至还是被一位院士蹭资源。

  当然,他倒是不反感这种情况,于是干脆主动说道:

  “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金属材料会出现蠕变行为导致强度降低,而且这种行为通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单靠金属材料,哪怕是耐高温能力比较强的镍基合金,也很难长时间承受2000K或者更高的环境,还需要配合隔热涂层,以及部分主动冷却手段……”

  “不过彭院士您也不必担心,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说虽然不算现成的,但也可以在涡轮叶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再应用到你们的高温气冷堆项目上。”

  能混到院士境界的科研人员,除了水平、资历和关系网到位以外,脸皮厚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在被常浩南点破真正意图之后,彭觉先脸不红心不跳,如同没事人一样跟对方握了握手:

  “那么……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第1358章 黄水战列舰?

  常浩南和彭觉先都是各自研发团队的掌舵人,手头又有一时间放不下的其它项目,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都确定下来。

  二者只需要定下一个合作的主基调,剩下的细则自然有具体负责的人去处理。

  因此,在送后者离开之前,他直接把韩陈峰的联系方式留给了对方:

  “具体事宜,可以跟直接负责磁流体发电研究的韩陈峰同志沟通。”

  说罢又担心韩陈峰这个名字不太有说服力,于是特地补充道:

  “刚才那套原理验证设备,除了理论设想是我提出来的以外,剩下都是韩研究员完成的,从无到有总共只用了一年时间……”

  果然,彭觉先顿时露出重视的表情,从常浩南手中接过名片,正反面分别瞄了一眼,然后抬头思索片刻:

  “哦……我想起来了,是240所的所长对吧?”

  常浩南一愣,旋即意识到,虽说核工业集团与核建设集团早已经分家,但韩陈峰毕竟也是二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工程师了,过去又负责铀矿勘探和利用,彭觉先听说过倒也正常。

首节 上一节 1189/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