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02节
就连前排首长们都露出了忍俊不禁的表情。
90年代初沙漠风暴行动刚结束那会儿,华夏方面看着手里各种各样的红旗2子型号防空导弹,意识到这东西难堪大用。
于是在迅速采购俄制S300系列的同时,只好拉出了一批大中口径高炮充数。
至少不怕电磁干扰,可以打弹幕进行覆盖式防空。
也成为那个时代空军防空部队心中难以言说的伤痛。
而如今,所有制导方式面对己方的高超音速武器全部失效,那么留给美国人的,似乎也只剩下这最后一条路了……
旁边的另一名首长也是笑着摇了摇头,补充了一句:
“这应该算是用高射炮反导……”
而提起“高炮反导”这个关键词,又瞬间有人坐不住了:
“要不然咱们在政策上开个口子,就跟美国人说,我们当年搞640工程的时候还留下了一门420mm口径的反导大炮,如果有需求的话,可以把技术资料整理出来,并以优惠价格提供给他们……”
整个地下指挥中心顿时弥漫起快活的空气。
作为共和国初代目反导拦截项目,640工程的规模和设计范围极其庞大。
仅具体的拦截形式就有导弹、高炮和激光三套方案。
尽管都没能像7010雷达那样真正投入应用,但还是积累了不少有益的技术。
此时台上的常浩南花了好大力气才没有跟着一起笑出来,为避免最后憋不住,只好一本正经地切回技术话题:
“实际上,就算他们真的把高炮搬出来,也完全不可能通过覆盖射击的方式进行拦截。”
本来,大家只是开一开大洋彼岸老对手的玩笑,没谁会当真。
结果一听他这句话,马上全都严肃了起来。
笑声也是戛然而止。
常浩南则示意操作人员把画面切换到毛道雷达站传送过来的数据。
只见雷达显示屏上呈现出断断续续的几组零散数据点,却根本无法连成任何一条光滑的曲线。
“我们这次测试的战略预警雷达尽管规模较小,但工作原理和预警过程与美俄的同类产品几乎一致。”
常浩南介绍道:
“从结果可以看出,传统导弹预警系统只能捕获到非常零散的数据,而据此强行推算出的弹道信息则完全不着边际,比如这一次,计算落点与实际命中位置之间偏离了大约……”
他飞速计算了一下陇原省西部与东地中海之间的距离:
“大约6000公里,是我们导弹射程的三倍……总之在‘玄鸟’执行最后一次变轨机动之前,对方甚至不会知道我们瞄准的目标到底是哪里。”
尽管一众首长的心理阈值已经被调到很高,但这个消息还是有些过于炸裂。
“也就是说,给防御方留出的实际反应时间,甚至比之前所说的12分钟更短?”
良久之后,才有人问道。
“如果以确认命中位置来计算的话……”
常浩南转头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数据:
“那只有大约半分钟左右。”
第1373章 谁来保卫美国?
与此同时。
位于国会山的会议简报室内,兰斯·洛德上将正飞速敲击着面前的键盘,屏幕散发出的蓝光照耀在他额前的银色发丝上,发出晶莹的反光。
耳机里面,侦察局长约翰·雷蒙德少将的声音则显得急促而紧张:
“上将阁下,大约90分钟前,DSP卫星在湘省西南部捕捉到了一处明显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痕迹,经过研判是一种类似但不同于东风31的型号……”
DSP是一个专用的卫星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侦测固体推进剂的燃烧特征在第一时间提供导弹发射和核爆炸的早期检测。
由它给出的遥测结果几乎100%准确。
不过,洛德此时正处在一场听证会准备的最后阶段,本就是压力最大且头疼的时候,听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头疼地摆了摆手:
“这不是跟我们之前判断的情况差不多么,再说肯顿上校已经把简报传过来了,我正在补充报告细节……”
早在几天之前,航天司令部就已经通过锁眼卫星注意到了华夏第二炮兵55基地的异常动向,并调集侦察资源对鹤城市周边的一处山区进行高频次监控。
最终借助车辆运行轨迹分析系统,推断出一处看似平常的林间空地很可能是即将启用的发射阵位,而华夏方面很可能将会试射一枚最新型的东风31甲型弹道导弹。
一方面是用于填补东风31原型射程不足带来的投送能力空缺,另一方面也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挥威慑作用。
如今推论变为现实,无疑更加印证了上将准备在本次听证会上抛出的结论——
必须在未来几年内增加对于导弹预警和拦截系统的研发投入,否则美国将无法维持当前的战略平衡。
实际上,洛德非常清楚,以华夏洲际弹道导弹的规模和投送能力来说,距离真正达成有效威慑尚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但正因如此,才是用来恐吓国会老爷们的绝佳武器。
然而,屏幕另一头的雷蒙德却没有这么乐观。
他抬头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
“但是阁下,根据后续侦察结果,目标弹道轨迹的中段修正参数异常平滑,末端载荷分离时的热信号分布更像卫星整流罩而非核弹头,并且测控部门也确认,在近地轨道上出现了三个新的飞行物,从高度判断可能无法长期维持,应该是一次应急发射测试。”
洛德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目光锁定在另一个窗口上面。
陇原西部靶场的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图上一切正常,没有新的弹坑,没有异常电磁活动,甚至连伪装网的反常热辐射都消失了。
华夏的戈壁滩平静得如同从未被导弹惊扰过。
当然,采用高弹道模拟全射程的洲际弹道导弹并不会携带真实弹头,也不涉及精度测试,大可以另划一片无人区砸下去了事。
所以单纯的卫星图并不能推翻他想要得到的结论。
然而雷蒙德给出的结论,却如同一根刺扎在了决策链上。
如果华夏人只是发射了一枚用于快速补位的固体火箭,那么手边这份听证会报告无疑会让洛德成为整个国会山的笑柄。
上将本人还有半年就要退役倒是不在乎什么脸面,但如果能在任上的最后阶段给洛克希德·马丁带去除HTV2以外的第二份超大合同,那么无疑会给他晚年的生活品质带来很大的提升。
一旦涉及到钱的问题,可就没那么容易看得开了。
因此,在叠加了政治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局势面前,一切细节都是无关紧要的噪声。
“听着,乔。”
洛德所用的这条通讯线路经过特殊加密的,只有极个别特殊部门在取得白宫授权之后才可以调取。
所以他在确定周遭没有人以后,也不在乎把话说的露骨一些:
“国会军事委员会半小时后召开闭门听证会,要求我们确认华夏是否在测试射程足够覆盖我们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我们有没有获取到什么更加直观一些的证据,比如发射时的影像之类?”
雷蒙德没听出自己上级的话外之音,但依然尽职尽责地回答道:
“有的阁下,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地球眼1号卫星碰巧拍摄到了这枚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影像,但这颗卫星并不是专门用于侦察,所以受到拍摄角度限制,成像情况并不乐观。”
说话间,他已经在屏幕上调出了那张只有灰度信息的黑白照片。
果然如他所说,清晰度相当抱歉,只能看出是个东西正在飞行。
要不是提前知道这里有一枚火箭,那恐怕会被判断为一架高度更低的大型飞机或者飞艇,甚至干脆当成阴影忽略掉。
“呼——”
洛德此时也有些麻爪。
毕竟,虽然他们航天司令部掌控着大部分天基侦察资源,但其它单位比如NASA也一样有着对地遥感和轨道监视能力。
换句话说,参与听证会的议员们也可能收到了相似内容的汇报。
如果拿不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保不会节外生枝。
“把卫星拍摄到的物体放大。”
他忽然开口下令道。
“啊?”
雷蒙德当即就是一惊。
现在这图像就已经模糊成一坨了,再放大怕不是只能看到一些像素点……
但他还是依照对方的要求放大了图片。
洛德装模作样地在屏幕前端详了一段时间,然后开口道:
“你看,这里有三个银色球体从二级火箭脱出,表面还覆盖着蜂巢状纹理。”
他一脸笃定地下着判断:
“我得在报告中加入相关内容……这是‘轨道再入载具’的典型构型,当年苏联人SS18的FOBS(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就使用过类似设计……”
雷蒙德人听到这些内容之后人都傻了,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愣是没憋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突然感觉自己不像是个服役了二十多年的少将,而是刚从军校毕业二十天不到的菜鸟少尉。
什么银色球体?
什么蜂巢状纹理?
我咋没看见?
还有那个部分轨道轰炸系统,不是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从未投入过使用么?
什么时候装备到SS18上面了?
雷蒙德脑子里有一万个问题闪过,但又担心问出口的话会显得自己很蠢。
皇帝的新装了属于是。
不过,纠结良久之后,他还是试探着开口道:
“可SS-18的载荷是热核弹头,而这些……”
雷蒙德抓起一份分析报告:
“轨道力学模拟和雷达探测结果都显示,这枚火箭投送的物体完全符合在轨运行的卫星特征,不可能是武器载荷……就连模拟载荷都不可能。”
洛德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终于把话头彻底挑明: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