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22节
……
当赫尔踏进顶层的小会客厅时,茶几已摆好了三组密封档案袋。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几乎属于明牌交流,加之时间紧张,所以只是一番简单寒暄之后,便很快进入正题。
“我刚才看公告,好像明天有一次Tore Supra的临时测试?”
彭觉先晃着咖啡杯轻笑。
“例行的数据采集而已……没办法,你提出的新理论实在过于……新颖,需要重新获取很多数据才能验证其合理性,”
赫尔叹了口气,但紧接着便图穷匕见:
“不过,如果贵方能提供更加具体的工程方案,那倒是可以明显缩短测试周期。”
对于这番试探,彭觉先表现的不置可否,甚至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颇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
“恕我直言,赫尔院士。”
他上半身微微前倾,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
“按照我们最早达成的约定,日本代表团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今天的会议上,更不应该参与ITEA第一个周期的测试分配……”
赫尔什么场面没见过,当然明白对方背后的意思。
但他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不可能这么早就明确给出什么承诺。
于是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东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所是以帮助Tore Supra升级条件,才得以加入到第一个周期的测试当中,这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当然,如果华夏方面能够取代上述作用,帮助WEST的升级改造工作顺利完成,那么自然就没有这些事情了。”
第一轮交锋下来,双方已经初步了解了各自的条件。
彭觉先干脆挑明:
“这样吧赫尔院士。”
他指了指桌上的三份文件:
“我方根据新的理论模型,对几个不同比压力下的锯齿行为做出了预测……在高约束运行条件下,锯齿崩塌时混合半径接近于装置半径的57%,并且崩塌行为会导致芯部电子温度下降10-45%不等……当然还包括一些其它的参数,贵方可以拿回去自行验证。”
这个意思很明确。
如果Tore Supra装置测试出的结果跟预测一致,那就基本可以说明理论模型准确。
或者,至少比过去的不完全磁重联模型更准确。
赫尔几乎是下意识地伸手。
但彭觉先眼疾手快,先行按住了档案袋:
“完成验证之后,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那么我方需要额外60%的测试时间……别摆出这种眼神,踢掉日本人之后你们还能多出40%分给其它几个国家,怎么算都是不亏的。”
“另外我听有传闻说,东芝重工为JT60SA定制的离子源……热负荷测试好像没达标?”
后半句话来的十分突然,让赫尔有些不明就里:
“什么意思?”
“意思是,就算理论层面一切顺利,相关设备也必须保质保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彭觉先进一步解释道:
“偏滤器、离子加热设备和超导磁体系统必须从庐州采购,否则我方不予保证升级之后的效果。”
第1396章 《庐州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什么鬼?》
托卡马克装置的运行,自然不是设定好参数之后随便按个按钮那么简单。
尽管高能等离子体真正能够维持稳定的时间只有不足十分钟,但无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启动后的升温过程,都颇为复杂而漫长。
更是还要考虑到法国人的传统效率。
因此,当Tore Supra完成全部测试项目,已经是足足两个月之后。
好在ITER已经算是注册过的正牌国际组织,各成员国都在此设有常驻机构和人员,足够维持一个十几人规模的代表团长期停留。
否则,光是延期两个月所牵扯到的各种行政手续,就足够让人喝上一壶了。
“赫尔院士,我们已经整理出来了最近两个月Tore Supra装置的运行日志。”
塞尔吉奥·奥兰迪没有敲门,而是径直走入了罗伯特·赫尔的办公室。
说着把一薄一厚两份文件分别搁在对方面前:
“厚的这份是我们自用的完整版,包括三轮九组测试的全部数据,以及跟华夏方面预测结果的数学对照……薄的是简略版,删掉了整个后半部分和一些敏感参数,给各国代表团参阅。”
实际上,直到此时,前者都还感觉有些恍惚。
原本,他以为自己负责的ITER和对方负责的磁约束聚变研究所会在Tore Supra升级的合作对象选择上出现分歧。
哪怕不说大战三百回合,也得妥妥地吵上一阵子。
结果,在几乎所有人都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赫尔的口风突然发生了180°变化,义正词严地表示应该根据各国展现出的实际研究水平,而非单纯依靠过往经验做出选择。
外人要是看见那斩钉截铁的架势,恐怕会以为之前坚持要跟日本合作的罗伯特·赫尔是另外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当然,奥兰迪很快也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这个时候对方已经华丽转身,给自己建立起了理中客的形象。
他要是再纠缠不休下去,反倒显得自己不顾大局了。
虽然赫尔最近每周都要在卡拉达舍研究中心待上三到四天,可以说是除去奥兰迪以外最了解测试结果的人。
但此事毕竟关乎重大,所以他还是细细翻阅了一番,最终停在写着结论的那一页上。
“最大误差不超过2.5%,数据拟合程度大于0.98……”
赫尔盯着两个最关键的数字看了许久,然后叹了口气:
“真是疯狂……”
又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抬起头:
“教授,你确定ITER那边不存在泄露Tore Supra运行参数的渠道?”
这是相当严重的指控,奥兰迪登时就变了脸色。
刚准备怒斥对方不要太过分,却只见赫尔首先摇了摇头:
“抱歉,不是在怀疑什么,是我想得太多了……”
先不说Tore Supra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的,就算对方真的拿到了少数被隐去的部分,也并不影响这一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不然法国人自己手里的数据应该是最完整的,怎么之前不见预测出来?
由于这段小插曲,办公室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自觉有些冒犯的赫尔率先打破沉默
“不过……这个简略版,会不会还是有些太繁杂了?”
他有些忧虑地皱起眉头:
“我的意思是,研究设施升级的具体决定毕竟还是要报到巴黎去做决定,那边的人大多不懂技术……”
奥兰迪则只是耸了耸肩:
“我在完整版文件的一部分章节名后面做了特殊标注,把这些内容单独拿出来,就可以直接当做申请文件。”
赫尔往前一翻页,果然看到结论后面打着两个星号,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准备下周一……不,明天就上报到原子能委员会,让弗朗索瓦·毕加主席签字!”
听到这句话,奥兰迪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在心里暗中问候对方的全家。
不过,面子上还是正色道:
“之前和东京方面合作的各种材料都已经准备和上报了个七七八八,现在突然说要改……会不会遇到一些阻碍?”
磁约束聚变研究所是原子能委员会的直接下属机构,如果就这么报上去,那功劳不说全部,至少一多半都会是属于赫尔的。
只有从长计议,他才有机会利用ITER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扳回局势。
但赫尔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
“不用担心,毕加主席本人其实不是很赞同之前跟日本合作的决定,看到如今的情况恐怕高兴还来不及……”
事已至此,奥兰迪实在也没了继续阻挠的理由。
再者说,Tore Supra的升级总归有利于ITER计划的推进,所以在这一轮博弈当中,他跟赫尔无非是谁大赢谁小赢的问题,没必要真的撕破脸皮。
真正的输家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
当赫尔带着文件、硬着头皮走进原子能委员会的主席办公室时,毕加正站在窗前,一边欣赏晨间景色,一边飞速摇着磨豆机上的曲柄准备冲咖啡。
以后者的地位,当然可以专门找人负责日常琐事,但磨咖啡豆算是他的爱好,很少让别人代劳。
“主席先生,这是我们关于Tore Supra升级的最终报告……”
赫尔刚把文件放在桌上,还没来得及说明情况,就被对方打断了:
“正巧,我也准备跟你说这件事情呢……”
毕加把咖啡粉倒进滴滤漏斗,然后拍了拍手上的浮尘,露出公式化的笑容:
“这段时间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虽然在ITER选址过程中,我们和日本人有过一些矛盾,不过我已经看过你之前报上来的材料,东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东京大学在聚变的理论研究领域确实有过人之处,跟他们合作虽然说出去不太好听,但确实能获得不少实际的好处……”
毕加这个人算是“公认的容易引导”,所以被说服并不出人预料。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态度反转,倒是让赫尔有些哭笑不得。
但他也知道这事怪不得别人,只能继续按照之前想好的方式开口:
“实际上……我这次过来就是想跟您说,磁约束聚变研究所拟定的合作对象发生了变更,这对于Tore Supra的升级改造工作,甚至对于整个可控聚变研究项目来说都很重要……尽管这份报告因此而推迟了大约两个月,但整体工期反而可能提前……”
面对眼前的情况,毕加心里也有点绷不住,但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变化。
作为法国方面参与过ITER选址谈判的成员之一,他本来也不太愿意跟日本人打交道,之前只是出于理性原则才说服了自己而已。
现在听到更换合作方,高兴还来不及:
“哦……那就是美国人松口了?”
他端着咖啡杯回到座位上,努力表现出一副内行的样子: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