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8节

  哪个指挥官不想要啊。

  “在这方面,咱们国内确实基本还是空白。”

  被常浩南打开思路之后,孙惠中顿时感觉眼前一片柳暗花明:

  “我回去之后就跟所里面汇报,正好现在今年各高校还没毕业,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先组织一个无人机飞行控制研究室出来。”

  后者笑得合不拢嘴,直接给自己又倒了一杯啤酒一饮而尽:

  “现在新毕业的年轻人都厉害得很呐,比我们那时候是强出太多了!”

  说话的时候他还不经意地瞟了餐桌对面一眼。

  “呃……”

  常浩南略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显然,这段时间某位在读本科生有些不做人的表现让对方对于新毕业生的水平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看着处在兴奋中的孙惠中,他还是决定暂时不去打击别人的乐观主义倾向了。

  有些道理,还是需要经过现实的残酷教育才能领悟。

  ……

  送别了648所的几名工程师之后,常浩南年前在蓉城这边的任务也基本上就结束了。

  歼7F的剩余工作都需要等到两架原型机下线之后才能进行,只是辛苦132厂的同志们,恐怕又有相当一批人要在工作岗位上面过年了。

  至于他一直在构思的那套通过对进气道相关数据进行检测来对喘振或者其它发动机故障进行预测的理论,更是需要巨量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不是一个能靠短时间内爆肝就出结果的东西。

  常浩南颇有些漫无目的地走在611所的大院里面。

  这天是腊月二十三,几名穿着后勤制服的工人正在往旁边的路灯杆上面挂纸扎的彩球。

  照理来说,他一个并不是航空工业员工的人,学校又早已放假,这边没了任务应该就可以回家了。

  但是一种名为“近乡更怯”的情感却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常浩南。

  在这个时间线的人们看来,他只不过是一年没有回过家而已。

  然而对于常浩南本人来说,尽管重生之前两位老人都仍然健在,但都已经年届古稀,而现在回到家,看到的则会是正值壮年的父母,以及十七岁的妹妹。

  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他自然是想要回家的。

  可是真到了随时都能回去的时候,却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

  进家门之后见到尚未老去的父母会是什么感觉?

  要不要给家里人带些礼物?

  进门之后的第一句话要说些什么?

  这些问题在他脑海中不断萦绕,并且随着回家时日的临近而愈发让人感到困扰。

  “小常同志!”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是卢育英。

  常浩南抬起头,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这段时间一直工作的计算中心附近。

  “今天都小年了,还没回家么?”

  卢育英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

  “刚才送走648所孙工他们,还没决定到底哪天回家。”

  收拾好心情的常浩南随便找了个理由准备应付过去:

  “毕竟年前还有些收尾的事情要做。”

  听到这个回答的卢育英一愣。

  他当然不知道对方内心的复杂情绪,因此理所当然地相信了这个说法。

  随后又顺理成章地做出了推测:

  “小常同志是准备去132厂看一看?”

  “唔……”

  听到问题的常浩南也是一愣。

  这段时间他忙得睡觉时间都不够,本来并没有这个想法。

  但话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那么去132厂看看制造过程中的歼10原型机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确实,十号工程的01号机应该已经快要完工了吧?我早就想看看咱们国家自行设计的第三代战斗机了。”

  “嗐,想去就直接和我说嘛,你又不算是外人,保密级别也足够,无非是叫个车的事情。”

  歼10绝对是华夏航空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尽管卢育英本人并未直接参与到十号工程之中,但说到相关话题的时候,言语表情中还是会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

  “跟我来吧,咱们两个一起过去。”

  ……

  在当天傍晚的时候,在卢育英的带领下,常浩南终于走进了132厂的总装车间之中。

  1001号原型机目前正在进行总装,还有不少机载设备没有安装到位。

  但作为一个重生者,他已经能够辨认出整架飞机的几乎所有基本特征——

  鸭翼加三角翼的机翼组合、机身中段的蜂腰设计、尾部面积巨大的垂尾、两片腹鳍和减速板……

  看着正在飞机周围忙上忙下的工作人员,常浩南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

  作为华夏空军的主力装备之一,常浩南在重生前自然也亲眼见过歼10。

  在航空博物馆里面还曾近距离接触过。

  但现在的感觉完全不同。

  他可是在132厂的总装车间里面!

  这架对于华夏而言堪称传奇的战斗机,如今还没有首飞。

  甚至还没有完工。

  而他,将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十号工程的研发之中,成为这段故事的亲历者。

  或者说……推动者!

第194章 首见歼10(下)

  忙碌的人群里面,很快有人注意到了刚刚从外面走进来的两个人。

  “老卢?”

  卢育英在611所里面还是颇有一些知名度的,因此即便整个人都裹在棉大衣里面,还是很容易被认出来。

  其中一名头发半白的方脸中年人往前走了两步。

  随后他也注意到了跟在后面的那个年轻面孔,又花了大概半秒钟时间思考,最终确定自己之前并没有见过对方。

  虽然611所家大业大,不可能所有人之间都相互认识,但能被卢育英亲自带着进到132厂,显然不会是什么随随便便的角色。

  那么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这位想必就是常浩南同志了吧。”

  “薛总您好,很荣幸能在这里见到您!”

  这一次,常浩南直接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十号工程的总工程师,薛炽夀。

  在1994年确立了新的管理模式之后,总工程师,就是整个项目的最终决策者和负责人。

  相当于大领导。

  而总设计师则更多技术层面的具体问题。

  “我之前就听老卢还有老宋他们说过,京航那边出了个能耐很大的后起之秀,而且还被请来我们611所了,只是这段时间一直被钉死在132厂里面处理问题,没腾出时间回所里见你啊。”

  薛炽夀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语气中满是亲切。

  “所以我才让卢总带我过来,和您们负责十号工程的前辈见一面嘛。”

  你来我往的寒暄之下,实际上只是初次见面的一众人迅速熟络了起来。

  “老宋这两天正好去外地出差,只能等下次见面再认识了。”

  薛炽夀不无可惜地说道,然后指了指身后一名正在一台笔记本电脑面前检查数据的,稍微年轻一点的工程师:

  “十号工程的副总设计师,杨韦,能力很强,应该能和你有共同语言。”

  “伱好,常浩南同志。”

  杨韦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镐京还有盛京那边的情况,之前就有所耳闻,解决了不少困扰已久的难题,不过还是没想到你会这么年轻。”

  “我也是久仰杨总您的大名了。”

  近距离面对还只有三十出头的杨韦,常浩南心里要说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

  这位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佬,以及天才。

  15岁初中毕业,连一天高中都没上直接参加高考,就考上了西北工大,毕业之后进入航空系统工作,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为研究室主任和型号副总师。

  常浩南曾经甚至怀疑过,对方是不是也开了挂。

  否则真的很难解释这如同小说主角般的职业生涯。

  “诶,我们大致也能算是同辈人,就没必要这么客气了,叫杨工,或者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杨韦摆摆手回答道。

  从他的角度来看,自然觉得常浩南只是随便恭维一下而已。

  毕竟他虽然已经参与了几个重点型号,晋升速度也是飞快,但型号副总师这种身份,在航空工业内部应该还不至于到人尽皆知的程度。

首节 上一节 138/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