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76节
回到座位上之后,常浩南仍然忍不住低头看了几次胸前别着的金色纪念章。
章体采用了五角星、利剑、旗帜、光芒和长城等设计元素,在圆形章面的中央,则是一个断裂成两截的米格25飞机图案。
立意鲜明,表达直接。
虽然设计没什么新意,但没关系。
土到极致自然潮。
再说这东西的价值在于其背后蕴藏的意义。
总之就是爽到。
……
在三个等级的纪念章全部颁发完成之后,整个活动的前半段,也就是表彰仪式的部分便结束了。
随后的晚宴在形式上就要灵活自由很多。
当然,宴会肯定不会再这个大会议室里面举行。
所以中间有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留给众人自由安排,以及顺便换地方。
王老毕竟已经算是退下来的,倒也没什么架子,一路上都在询问有关轻重两种第三代战斗机项目的事情。
“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十号工程的第一架原型机大概可以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之间完成首飞,不过因为涡喷15没有搞,涡扇10也还没什么进度,所以暂时还是只能使用俄制航空动力,当然我们在设计进气道飞发匹配的时候已经考虑过留出余量,未来可以换装尺寸相近的国产动力。”
611所的总工程师薛炽夀在旁边汇报道。
歼8C取得的战果对于他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激励。
实际上从1995年左右开始,十号工程就已经成为空军最为看重的项目,相比过去能获得更多资源,不过也意味着他们绝对不能掉链子。
好在准备装在歼10上的一些子系统,比如雷达和数据总线已经在经过改进之后的歼8C上面得到了验证,也算是给原本预计新技术使用率超过60%的十号工程降低了一些风险。
王老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转向另外一边:
“那十一号工程呢?”
这次回答的是之前曾经带着常浩南去参观112厂总装车间的何明:
“按照计划,由112厂负责总装的前两架飞机最晚今年年末就能下线,很多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数字化发图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在之前就已经解决,所以这方面的效率比一开始的预期更快,不过在生产制造这方面,601所的同志应该是想要和苏霍伊那边的工程师一起对飞机做一些修改,这方面孙总了解的比较多。”
当何明说到这里的时候,常浩南才顺着众人的目光从人群之中发现了不算太起眼的孙琮。
“哦,是这样,我们计划在打通零部件生产线的过程中,对苏27S型飞机的一个工艺方法和一个设计问题进行改进。”
“首先是关于飞机的大尺寸钛合金承力隔框,共青城那边一直是采用先制造两个小尺寸部件,再进行焊接的方式生产的,但这个焊接技术目前做下来的良品率很低,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死重,所以我们希望能改为一体化成型。”
“另外,苏27为了跟原来那个N001雷达妥协,在跨音速段有一个性能弱区,本来这一段的宽度其实很窄,影响也不大,但是原来的飞控却一刀切地限制了整个速度段的最大迎角和可用过载,我们准备通过数字电传和集中式飞行计算机实现对可用迎角的精确控制,真正发挥出飞机设计的最大潜力,既不会使飞机和发动机超出安全包线,又能最大限度发挥飞机的机动性……”
孙琮虽然说的都是歼11的问题,但大家对此的态度还是积极的——
问题不会因为伱不说就不存在,而现在至少已经有人开始想着解决办法了。
尤其是跟在后面的几名空军飞行员同志。
他们来自王老的老部队空三师,也是全军首个换装苏27SK的单位,对于孙琮所说的这些问题都是深有体会。
只不过眼下的华夏军队还处在有什么用什么的阶段,所以主要还是想着怎么克服困难。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爽朗的声音从一众人身边响了起来:
“军工系统的同志们也不要厚此薄彼嘛,什么时候考虑给海军也添置一些新装备?”
“刘老?”
作为华夏的“航母之父”,刘老对于海军装备建设的贡献,以及对于海军的感情毋庸置疑。
现在看着自己老战友正跟自己的部下欢天喜地展望未来,要说不眼红,那肯定是假的。
第239章 全燃动力新护卫舰
“诶诶诶,老刘,这里可都是航空工业系统的同志,你要挖墙脚也不能在我眼前挖吧?”
两位老前辈相差十岁,严格来说算不上同龄人,不过本就共事过一段时间,而且都已经或者即将离开岗位,基本属于发挥余热的性质,所以这点玩笑倒也开得起。
“诶,说这话格局就小了不是?”
刘老显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对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你看,既然咱们海军空军都是一家人,那同样的道理,航空工业和船舶工业哪怕没有血缘关系,至少也是个堂表兄弟,互相帮衬一下也是应该的嘛。”
旁边的王老本来也不是对此有什么意见,听到这句话之后更是直接被整乐了:
“帮衬一下倒也不是不行,但他们能做的大概也就是优先交付海军航空兵的订单,这个倒也无所谓,反正海航一年也买不了几架飞机……”
在没有航母之前,岸基海军航空兵的地位确实有那么点鸡肋的意思,虽然如今军队的日子已经逐渐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巴,但每年总归还得添置一两艘新船,因此能分配给航空兵使用的经费本来就不够。
之前给9师25团的那两架新飞机可以说是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钱。
常浩南注意到在稍微靠后点的地方,郑良群一脸悲悯地拍了拍旁边穿着海军制服的同行。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就连刘老也是一时语塞。
不过他今天并不是来给海军航空兵要飞机的,所以干脆摆摆手结束了这个话题:
“飞机交付的事情可以慢慢说,但前段时间我去701所考察的时候,可是听他们那边的总师说,把海军新一代护卫舰的动力系统寄托在航空工业集团的同志们身上了。”
听到这里,常浩南终于了然。
之前在香洲航展的时候,他曾经偶然间遇到了船舶重工701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林青,二人当时就交流过在新型护卫舰上选择燃气轮机动力方案的可行性,只不过因为后来他被紧急叫去南郑解决运8的机翼结冰问题,所以就没有再跟进这件事。
现在看来,那位林总师回去之后肯定已经和盛京的606所以及410厂方面进行了沟通。
毕竟这种事情关乎海军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主战装备的根本设计路线,人家也不可能光凭着跟常浩南在晚宴上的一番交谈就直接做决定。
“还有这种事?”
王老显然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
作为负责涡喷14抓总设计的阎忠诚自然也是后续航改燃型号的总设计师,点了点头回答道:
“没错,年前的时候,701所的林副总师为这件事专门出差来了一趟盛京,看了我们用涡喷14核心机进行航改燃的方案设计,最终决定新护使用全燃气轮机的动力方案,现在应该已经完成方案选择,进入总体设计阶段了。”
“燃气轮机是好东西啊,动力强、体积小、噪音低、反应还快,我年轻的时候,那些用蒸汽轮机的驱逐舰从冷车到启动需要好几个小时,而新的052型驱逐舰,燃气轮机只要10分钟左右就能开动了,维护起来也方便不少。”
海军出身的刘老对此自然是懂行的,他曾经访问参观过不少西方国家的海军舰艇,对这方面国内外之间的差距非常清楚。
那张刘老站在突击者号(福莱斯特级的CV61,不是二战那个CV4)航母上看着SH3海王反潜直升机的照片在前世几乎传遍了整个互联网,也成为华夏一定要发展航母的最初源动力之一。
随后他又给航空工业系统的同志喂了一颗定心丸:
“现在老美对我们禁售了LM2500,但燃气轮机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咱们还是得搞下去,你们这个涡喷14的航改燃有前景,海军方面肯定要大力支持下去,绝对不会再重蹈以前涡喷8航改燃时候的覆辙!”
“唔……这是好事嘛。”
听到阎忠诚回答的王老也是心情大好:
“过去咱们本来家底就不厚,各个科研系统还总是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条框分隔太严重,又平白浪费了很多力量,要是都能像现在这样互通有无,效率肯定还能提上去不少。”
显然,他老人家也是对这种情况深有体会了。
“说起这个事情,就又跟咱们的常浩南同志有关系咯。”
阎忠诚也非常恰到好处地在两位领导面前提起了常浩南的名字。
毕竟后者相当于在整个昆仑项目最危难的时候抬了一手,况且又跟丁高恒那边走的很近,现在有了机会他自然也要还一个人情:
“林青同志跟我说,他之所以会这么快就想到我们606所,还是因为在香洲航展上面看到了参展的歼8C和涡喷14,又在开幕当天的晚宴上去找了小常同志,这才确定了涡喷14航改燃方案的存在和可行性。”
“哦?”
刘老和王老的目光同时聚焦在了常浩南的身上。
尤其是刘老,上下打量一番之后,直接开口称赞道:
“小同志蛮有大局观的嘛,目光放的很长远,没有只看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这可是不少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老同志都做不到的呦。”
虽然刘老和丁高恒的军衔相同,但位置却高了一整个级别,这样的评价自然不算寻常。
“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我也是正好在航展上遇到了林青同志,咱们华夏的面积太大,各研究所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目前的信息传递效率又不够高,所以难免会出现沟通不畅甚至闭门造车的情况,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的。”
以常浩南重生前的见识而言,对于刘老这个级别的人物已经了解不多,重生之后又是第一次见面,几乎没办法摸准对方的脉,所以他并没有像前些天在丁高恒和宋建面前表现的那样立场分明,而是用了个相对委婉的说法,把主要问题归结在了技术层面上。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事实,在真正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除非真有体制化系统化的信息分享平台,否则光靠电话电报还有口口相传这种办法,就算想要搞跨系统合作也往往是有心无力。
以二位老前辈的地位而言,哪怕再怎么欣赏常浩南,也只能言尽于此了,从他们口中对一个年轻人说出太多的夸奖,有时候反而会成为桎梏。
因此话题很快就转移到了其他方向上。
又聊了几分钟之后,刘老和王老便暂时离开了三座门,并没有继续前往宴会场地。
众人之间的气氛也顿时轻松了不少。
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难度的(上)
并不是所有的与会人员都有资格跟着两位大领导一路走过来,所以当常浩南他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宴会厅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在这里等待有一段时间了。
属于海空军的几名同志很快分别找到了自己的战友,只剩下常浩南这边搞科研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此时距离宴会正式开始还有些时间,所以大家倒也不急着落座。
“说起来,阎总,701那边有提过那个新型号护卫舰的其它设计要素么?”
常浩南对于这种他已经知道会被定型为054、并且成为人民海军新一代主战舰艇的型号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主要是它跟前世的054以及054A必定会大不一样。
“这个么,林副总师确实说了,但我不是很懂舰艇设计,所以除了跟动力系统有关的部分之外都只是听了个大概。”
阎忠诚伸出手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并露出了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
“701所的计划是排水量4500吨级,长艏楼甲板,前面三艘舰先直接使用从安泰科研生产联合体进口的每艘6座8单元3K95近程防空系统,说是跟陆军那边正在采购的9K331野战防空系统同源,这样在未来引进生产线或者仿制之后也能减少弹药生产单位的压力。”
显然,在见识过道尔M1这种近程防空系统的真正豪杰之后,无论陆军还是海军,都已经看不上仿制自海响尾蛇的红旗7了。
而相应的国产化进程,显然也要比前世更早开始。
这当然是好事。
至少防空压力很大的陆军老大哥不需要等到2013年才终于开始装备红旗17。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