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77节

  当然,老大哥有没有足够的经费去买那是另一回事。

  而海军也能获得衍生而来的海红旗17,为各种舰艇提供一面坚实的最终屏障,提前构建一个类似垂发ESSM的生态位。

  只是3K95上面那个思路清奇的左轮枪垂发还是要去掉,换成陆基道尔同款的8联发射箱。

  不过常浩南还是有些惊讶于这个不太协调的配置:

  “带48发弹,这么多?”

  虽然3K95系统的性能比052驱逐舰上面安装的海响尾蛇/海红旗7强出不少,但其适配的9M331导弹终究是一种射程和射高分别只有12km和6km的近程点防空系统。

  跟多多益善的区域防空导弹不同,这种属于只能自保但无法打伞的最后盾牌,似乎实在没必要塞进去48发那么多的数量。

  啥场面啊,末端拦截能打完这么多弹?

  真有这么大场面也不可能只派区区一艘护卫舰过去。

  当然,这种配置要是让英国人看见肯定是羡慕哭了。

  但凡有几套类似的东西,也不至于在马岛让人击沉击伤那么多艘舰艇。

  “根据林副总师的意思,这个新型号舰艇预留了未来进行升级的改装余量,比如前甲板的舰面和舰体内部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深度不超过5800毫米的3S90M或者类似性能的垂直发射系统,舰上也设置了总共6个通道的防空导弹照射器,所以才多设计了几套发射装置。”

  说到这里,阎忠诚停顿了一下,轻轻抚摸了着自己的鬓角,思索片刻之后又继续道:

  “虽然他公开给出的说法是这样,但我个人觉得这些解释都比较牵强,留空间余量的事情我们航空系统有时候也会做,但光是如此的话没必要把这些地方全都塞满。”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搞出来的这种护卫舰确实有点大,满载排水量和舰体尺寸都跟刚服役不久的052驱逐舰差不多,如果不想办法把舰体利用率弄高一点,证明有必要设计这么大的舰体空间,恐怕会受到一些阻力。”

  听到这个推测之后,常浩南马上想起来了前世在电视上看到过的一个节目。

  一位著名的军事评论员嘉宾表示,在80-90年代的时候,确实有那么一股势力以投入过高影响经济为名义,有目的地对海军装备发展进行阻挠,现在看来恐怕并非是捕风捉影。

  而在如今这个时间线上,由于涡喷14的顺利定型,对于船用动力更有信心的船舶重工集团,在新型护卫舰的方案设计上也更加激进,听阎忠诚的描述,应该是一种相较于前世054/054A底子更好、潜力更大的型号。

  当然受到的阻力也就会更大。

  毕竟在眼下的某些人看来,你华夏海军竟然准备一步到位地装备一种性能和尺寸全方位强于美军同类舰艇的型号,哪怕只是一种不太起眼的护卫舰,也是“大逆不道”的僭越行为。

  “唔……您这么一说,确实有可能,好在动力和船电这两个大头应该能用上全国产的子系统,这样实际成本就能压下来不少,反对的声音也会弱一些。”

  阎忠诚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常浩南:

  “林副总师跟我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说法跟你几乎一模一样。不过他的意思是把原本预计进口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外汇配额划一部分增强反潜系统,否则浪费了全燃动力带来的高航速和高安静性。”

  得,看来确实是要全方面对标并超越佩里了。

  简单获知了一些新护卫舰相关的信息之后,常浩南便把话题拉回了阎忠诚的老本行:

  “701所这么大胆的想法,什么功能都想要一点,对咱们的动力要求可不低啊。”

  “确实不低,不过按照小常你之前和船舶重工那边沟通的办法,我们已经出了一个减掉排气喷管,把双转子结构当作燃机的燃气发生器,然后再配一个动力涡轮的简化版设计方案去给他们做技术验证,410厂马上就要开始生产样机,不出意外的话年中六月份就能交付,先让那边把地面试验搞起来再说,也能对咱们增加点信心。”

  阎忠诚点点头,然后抬手看了一下时间:

  “走吧,先去找咱们的位置,坐下之后再慢慢聊好了。”

  三座门这边的正式宴会,自然不可能像之前常浩南之前参加过的几次一样搞成自助餐的形式,都是分桌按照菜单上菜的那种,高端确实是更高端,但反而不太方便谈事情。

  当然了,人家举办庆功宴的初衷也不是让伱谈事情就是了……

  常浩南和阎忠诚的这一桌仍然都是航空工业的老熟人们。

  此外还有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独苗徐洋。

  一群人按照桌子上摆好的姓名牌分别落座。

  “阎总,现在涡喷14已经定型了,您下一步有没有接手太行项目的想法?”

  说话的是目前抓总负责十一号工程项目整体的罗扬。

  这一位的名字对于重生过的常浩南来说自然是如雷贯耳的。

  上一世,在随舰胜利完成华夏首次航母舰载机着舰任务回港之后,身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罗扬因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而因公殉职。

  当然,目前的1997年,他还正处在最年富力强的状态:

  “根据协议,十一号工程里面不包括配套的AL31F发动机,我们寻思着既然以后这个飞机就要变成我们自己的歼11了,那一直从俄国人那边进口航发也不是个事,包我想十号工程那边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最好能像歼8C一样同步换装国产动力,这样我们也好针对飞机做一些针对性的改进。”

  对于负责项目总体的罗扬来说,这些事情当然最好是能一步到位地完成,省的以后再费二遍事,所以他对于国产第三代大推涡扇10的进度相当在意。

  不过阎忠诚却摆了摆手:

  “太行项目我应该不会直接参与,现在岁数大了,加上老伤复发,身体实在有点吃不消了。”

  他之前在做发动机测试的时候受过重伤,年轻的时候没感觉,但随着年龄渐长,一些顽疾已经逐渐显现了出来,尤其到了秋冬季节更甚:

  “我计划后面继续搞一搞航改燃的项目,发挥一些余热就好了。”

  相比于几乎要完全重起炉灶(实际上连炉灶起到哪里,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炉灶都还没确定)的涡扇10,航改燃项目的工作强度要低得多,并且实际上也更加贴近阎忠诚过去更擅长的研究方向。

  罗扬和孙琮二人都露出了有些可惜的表情,不过看到坐在旁边的常浩南时,倒也又稍稍松了一口气。

  哪怕他们并不负责搞航空动力,但对于这个年轻人在昆仑发动机定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还是有数的。

  而且十一号工程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优势。

  就是苏27这个飞机的进气道底子非常好,加上飞机本身的体积又大,所以留出来了相当充足的换发空间。

  此外双发飞机本身就有着更高的安全余量。

  总之只要最终拿出来的成品不要过于离奇,他们就可以先怼上去试试,实在不行甚至可以考虑同时装一台AL31F和一台涡扇10,这样就算后者真出点小问题也不至于导致太严重的后果……

  “说起航改燃机,刚刚刘老正好也提过,不知道涡喷14核心机的改装进度怎么样?”

  孙琮也没有继续揪着涡扇10的话题不放,而是顺势问起了燃气轮机的事情。

  “我们已经搞出来了一个初始版的原型机给701所做测试……”

  阎忠诚只好先把刚刚跟的话再重新说一遍,然后才继续补充道:

  “我们最终的计划是去掉原有的低压部件,重新设计一个低压压气机和低压涡轮,再直接带动负载,这样可以减小燃机的体积,并且提高燃油经济性,对于全燃动力的舰艇来说非常有用。不过,要做出这个最终版本的设计,就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已经通过初步的数值计算找到了几个候选方案,后面就是分别优化然后对比性能了。”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徐洋从刚刚见到常浩南等人进入宴会厅就没有开过口,只是静静地听着其他人的对话。

  搁在往常参与中科院内部类似活动的时候,她倒也习惯于独来独往不怎么主动参与话题。

  但是今天,尤其是看着被自己视为有价值合作对象的常浩南也时不时开口参与讨论,徐洋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游离于话题之外似乎有些不太好。

  正巧,刚刚才说到有关数值计算的内容。

  是她所擅长的方向。

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难度的(下)

  “在数值计算这方面,需要我们计算技术研究所协助的话,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超算资源。”

  徐洋的声音对于除了常浩南以外的所有人都很陌生。

  因此阎忠诚看向对面愣了一下,然后才回答道:

  “有超算资源的话当然好,不过影响我们进度的关键倒不是计算量,而是软件功能和算法方面的限制。”

  这下徐洋反倒真的来了兴致:

  “怎么说?”

  “航改燃机虽说核心部分都是现成的,但船用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在使用环境、性能取舍、成本控制之类的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也不是完全照抄就行了。”

  因为在座的都是自己人,阎忠诚回答得倒也十分完整:

  “比如军舰对于噪音和振动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尤其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目标的情况下会更加严格,而航发在这方面的限制就要相对小一些。”

  “再比如军舰可能长时间在极地高寒水域航行,燃气轮机进气口必须要克服结冰环境,而喷气式飞机由于速度足够快,则几乎不需要考虑这种问题。”

  “这部分工作同时涉及到声振、热力、热声等十几种多物理场耦合作用,要想通过目前的仿真建模软件实现精确计算……一方面难度会很大,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我们国家超算的计算速度,耗费的时间恐怕比按照老办法造几个样机出来还要长。”

  “而且这还只是设计阶段本身面临的问题,好的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后续生产、维护、修理工作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因为燃机对于自重不敏感而对于寿命和成本敏感,所以黎明厂计划用1Cr16Ni2MoN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锻方式生产叶片,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就不能像航发那样只注重性能,还要考虑到叶片尺寸和形状对于工艺的适应能力,否则就是给制造厂方面出难题。”

  “热锻过程中,材料的变形、传热和组织演化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限单元法在需要充分考虑微观组织影响的热锻造工艺中的应用,又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理场综合作用过程……”

  阎忠诚不愧是国内计算机仿真领域的早期探索者之一,尽管由于之前长时间接触不到国际顶尖的经验而有点被时代甩开了,但真要做起来,也仍然能把工作梳理得条理清晰思路明确。

  这一大段话先是把徐洋说得一愣,然后迅速激发了她的斗志。

  主动提出帮忙却不被需要,对于徐洋来说绝对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虽然目前的软件和算法都不支持这种复杂多物理场的模拟,但还是有不少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问题的……”

  她本以为自己抛出这个话题之后可以吸引到其它人,尤其是常浩南的好奇心。

  但大家似乎都对此反响平平,而正主更是低头无意识地摆弄着筷子在那愣神。

  最后还是阎忠诚接过了话题才没有冷场:

  “我知道应该怎么把这些问题拆分成普通的单场或者双物理场耦合去解决,但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来进行建模和写代码,对计算量的硬性要求反而没有那么高。”

  “这……”

  徐洋有点没想到,面前这个看上去有六十来岁的人竟然还有这种能力。

  她实际上是个很纯粹的人,因此顿时对阎忠诚肃然起敬:

  “您对多物理场建模这方面也有研究?”

  “谈不上什么研究,我在英国访学的年代还没有这些技术,所以也没学到。”

  阎忠诚说到这里,把目光投向了徐洋的旁边:

  “实际上这还要常浩南同志在之前对涡喷14的设计改进工作中留下的经验,以及完整的笔记,我这段时间也算利用职务之便,经常拿过来看和想,也就逐渐领悟了些更进一步的东西。”

  “常博士?”

  这倒是有些出乎徐洋的意料之外了。

  常浩南的水平她当然是清楚的,但自己有能力是一回事,能教导或者启发别人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往往越是天才的人,越是不擅长这方面。

  类似于让乔丹去当教练——

  你只要起跳,然后等对手落下去再投篮就可以了。

  本来正在神游的常浩南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便下意识地抬起头:

  “怎么了?”

首节 上一节 177/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