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42节
他倒是知道对方在90年代末有几个客机项目,但基本都属于画饼阶段,唯一落地的米格110还跟自家的新舟60定位重合。
“哦,因为未来图波列夫的商用型号飞机都会在米格公司的下诺夫哥罗德工厂生产,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跟对方达成类似十一号工程那样的引进协议,那么米格公司的人也会参与进来。”
刚刚从俄罗斯考察回来不久的怀国莫对于一些细节情况自然是了解最多的。
“还有这回事?我记得他们不是在喀山有一座制造厂……”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未能给米格29改进型找到稳定销路的米格公司最终彻底走向衰落,而图波列夫则靠着俄国内的几十架图204订单以及对世纪之交时大毛从二毛手里弄回来的十几架图160进行维修而勉强苟住,愣是撑到了新的图160M2订单落地。
至于再之后的事情,常浩南就不知道了。
“因为我们之前跟伊留申方面的接触,喀山和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两座工厂已经开始频繁走动,准备承接塔什干那边的业务,转产新型号伊尔76MF,图波列夫手里现在没有订单,拿他们没办法,只能做两手准备了,正好米格那边也是难兄难弟。”
怀国莫说到这里突然笑了出来:
“关于这一点,还是小常你之前看得准呐,一环扣一环,什么都算到了。”
“我……”
突如其来的吹捧让常浩南有点发懵。
他在此之前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好在怀国莫紧接着就继续说道:
“海军那边的杨书玉同志都已经跟我们说过了,之前图波列夫方面向我们放松口风,说可以出口图22M3轰炸机,这件事情当时的争论很大,海军和空军的代表都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你帮他确定了反对意见。”
“事后看来,这应该是图局想要自救的一步棋,有了订单,就可以抓住至少一家工厂保住生产能力,实现以拖待变。”
“结果啊,图波列夫那边没想到,前些年对图22M3有些兴趣的我们这次根本没有回应,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这不,在客机方面的态度就已经软下来了。”
常浩南恍然大悟。
图波列夫现在的情况其实跟沪飞差不多,都面临着因为没订单而被迫停产的局面。
而且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能力,一旦停产,配套工厂很可能直接另谋生路。
航空制造业这东西,一旦停下来个几年,再想恢复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并且,本来有意愿的客户在发现你已经丧失生产能力之后,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所以单从逻辑关系上说,确实是常浩南当初一句话,导致了图波列夫眼下的危局,进而促成了他们在客机领域主动抛出橄榄枝。
当然,这中间的细节都是怀国莫脑补出来的,实际上常浩南当时只是单纯觉得在航程和载弹量并无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单纯的超音速轰炸机对于我军战斗力提升不大而已。
不过无论怎么说,结果总归是好的,而且也确实讲得通。
于是他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了下来:
“没办法,咱们现在的财力也有限,只能优先选择最重点的型号,就眼下的情况看,搞到一种中型客机的生产能力,帮沪飞保住产线、工人和班子团队,才是当务之急。”
自从去年下半年,民用航空业的领导权也被国防科工委拿到之后,负责大飞机生产的沪飞也顺理成章地完全被纳入科工委系统管理。
人家已经纳了投名状,那自然也需要给点甜头才行,总不能刚一进到伱军工系统里面,就连订单都混不到,那说出去可就难听了。
当然话说回来,上一世的这个时候,沪飞还在继续搞MD90和转头去产AE100两个完全没出路的方向中间摇摆不定,如今怎么都要强得多。
“是啊,不过除了咱们重点关注的图204之外,图波列夫方面还提出了另外一个型号,是一种大概100座的支线飞机,图334。”
怀国莫说着把另外一份资料推到常浩南面前,
“我去考察的时候,在那边看到过这个型号,不是很大,起飞重量比我们的运8还要小一点,40吨出头,倒是基本能压住我们和欧洲达成的互认协议上限,对方估计也是想要通过我们,把欧洲的型号适航给拿下来,这样以后就算卖不到欧盟,也更容易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只是我们在考虑的是,40吨级别的支线客机,咱们有没有可能全靠自己搞出来?”
显然,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各种惊喜之后,科工委的思路也已经狂野起来了。
毕竟60吨的运8都造了,40吨的支线客机看上去也能照量一下。
听到这个想法的常浩南有点难绷。
他虽然有挂,但也不是那种直接转起来的暴力挂,基本法还是要遵守的。
客机和军用飞机的设计原则就完全不一样,由于要考虑到舒适性和经济性问题,难度其实要比同级别军机大得多。
别的不说,前世与图334基本同级的ARJ21-700,在获得了大量国外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从2002年开始设计,直到2006年才开工建造第一架原型机,2015年交付运营。
哪怕常浩南把后面的工作重心放到客机上面去,以华夏目前的总体技术水平,这个过程最短也得三四年。
恐怕沪飞等不到那个时候。
于是他斟酌了一下语句回答道:
“如果花上个几年时间搞设计,那倒也未必不行……”
“但是以沪飞现在的情况而言,当务之急还是尽快能有一个型号投产,重新把员工,尤其是一线工人的信心给建立起来,今年正赶上国企下岗潮,要是厂子陷入长期停工,恐怕要人心思变呐。”
“嗯……”
常浩南所说的这个角度让怀国莫陷入了短暂的思考:
“另外,还有一点。”
他又继续加码,
“跟十一号工程上面AL31F发动机的情况类似,因为图204用的PS90发动机有很广泛的装机对象,彼尔姆发动机厂未必愿意向我们转让动力系统相关的技术,但是图334上面的D436T1发动机完全可以争取一下,跟飞机共同弄过来。”
“理由也很好解释,就说要想符合华夏和欧洲适航互认协议的要求,飞机的国产化率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对于图334这个型号,图波列夫肯定比我们更着急,而且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现在也就剩下最后一口气,阻力应该不会很大。”
D436T1是一种和CF34-10A级别相同的7.5吨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它几乎是唯一一种在燃油消耗率上相比美国同行更占优势的型号。
并且,二毛很难像D18或者D36发动机那样对D436的技术转让进行阻挠,因为这种发动机的知识产权是一笔糊涂账,乌法发动机工业联合体和礼炮航空发动机公司同样掌握大约一半的生产能力和产权。
真要逼急了,大毛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善主……
关于这一点,索罗斯很快就会体验到。
总之,这一波操作要是能成功,至少可以给常浩南省出两到三年左右的功夫。
这样的筹码显然轻松说动了怀国莫: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会把你的意见报上去的……”
“对了,如果大体上按照这个条件签合同的话,那么未来的图334和图204都会成为高度订制,并且我国可以获得完全知识产权的型号,就像歼11一样,也应该有个咱们自己的名字,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个么……”
常浩南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个笑容。
前世华夏大飞机的命名方式其实就不错,可以直接照抄:
“空客的飞机是A打头,波音的飞机是B打头,那我们就用C好了,正好C还是China的第一个字母。”
“咱们华夏讲究以九为尊,所以沪飞厂出来的第一种干线客机,可以叫C909,就像波音那样,后面接着是919、929……”
“至于支线么,档次毕竟还是稍低一点,可以退而求其次,用8,第一种就叫C808,也算是吉利的数字……”
二人的谈笑间,华夏C系列客机的命名方式,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
第327章 本科毕业就被钦定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在和怀国莫聊了几乎一整个下午之后,常浩南又在科工委蹭了顿晚饭,才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回了家。
6月中旬,基本上已经是京城一年到头白天最长的时候了。
上楼之前,常浩南顺手打开信箱,准备把今天的报纸给拿上去。
因为是直接住在京航大学的教职工社区里面,因此社区在订报的时候,也就一并给他也算上了。
该说不说,这种每天取报纸的感觉。还是挺新鲜的。
上一世等常浩南自己买房的时候都到了2010年之后,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媒介的价值已经无限弱化了,自然也就没有订过。
现在么……虽然他也很少会细看,但是吃饭的时候有时候还会瞄两眼。
而且作为垫纸,用来放一些果皮鱼刺骨头什么的也很合适。
只不过今天,在把例行的几份报纸取出来之后,常浩南发现信箱里面的深处竟然还塞着一封信。
又是信。
上次他收到纸质信件,还是大半年以前徐洋寄到盛京601所那边的。
现在对方已经有了他的联系方式,肯定不会再用这种手段了。
掏出信封。
红色的。
一般来说,这种底色的信封都比较了不得。
“华夏科技委……”
果然,翻转180°之后,常浩南看到了右下角写着的单位名称。
只是在他的印象中,自己和这个机构的唯一交集,就是大概三个月之前还在镐京的时候,曾经跟科技委主任宋建谈过一次话。
不过楼道口这种昏暗的环境,肯定是不合适读信的,于是常浩南还是先关上信箱上了楼。
进门之后,先把从科工委食堂打包回来的几个冷菜丢进冰箱,然后坐到书桌前面。
信封里面是薄薄的两页信纸。
但最上面都是用红字印着的抬头。
“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委员会文件”
“我去……973计划……”
常浩南对于自己能收到这么一份文件也有点吃惊。
虽然精工计划已经与973计划中的一些部分开展了高度合作,但这毕竟是两个连主导机构都不一样的重大专项,相互之间在组织管理上还是分得很开的。
更何况他昨天才正式拿到本科毕业证,就连精工计划的总顾问头衔都还没转正呢。
科技委这动作也太快了……
文件内容也很简短。
《关于聘请常浩南同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的函》
“啊?”
常浩南在昨天领毕业证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后面有可能会被正式委任的一些岗位。
只是绝对不包括这个。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