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20节

  显然,对方以为自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

  虽然没有镜子,但常浩南相信这一刻自己的表情一定精彩极了:

  “啊,是啊,好巧。”

  他尽量控制着自己的面部肌肉,同时用最快的速度把书和所有其它东西一股脑装进背包,紧接着推门离开了研究生科的办公室。

  再慢一点他都担心自己绷不住。

  课,他肯定是没必要去上了。

  但课还是得上。

  毕竟之前都已经答应过刘洪波老师了。

  因为常浩南报到就已经比别人晚了几天,因此对于他来说,几乎是紧跟着就是一节刘洪波老师的“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一)”。

  最开始的时候,这门课本来计划叫做“有限元思想在飞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其实在于有限元思想及其数学基础,真正讲到具体的数值模拟操作的其实是少数。

  但后来,随着常浩南对内容的多次扩充,这门课最终扩展成了这门持续两个长学期、每周多达9个标准课时的巨无霸课程。

  主要内容也从只是让学生了解和接触有限元方法升级到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TORCH Multiphysics软件进入开发阶段之后,他甚至还往里面加入了不少多物理场仿真模拟,以及新网格划分方法等相关内容。

  至于潜在的授课对象,也从仅仅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扩充到了整个京航大学的所有理工类专业。

  按照常浩南的说法,就是力争让上完这门课,并且听懂这门课的学生直接就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90年代末这会,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还不像二十多年后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个无需普及的常识。

  要知道每年进入京航读研的还有不少第一学历相对普通的外校考生,他们在本科阶段更是没什么直观感受的机会。

  所以数值模拟,尤其是工科的数值模拟,让他们建立“这东西真牛逼”的第一印象才是最核心的。

  当然,因为第一年只有刘洪波一个老师,所以暂时还是只能给一个专业授课。

  虽然这个时间段的高校已经有了扩招趋势,但大学生总体上仍然是比较金贵的存在,加之京航这种学校的就业环境不错,所以整个学院每一届录取的研究生其实没有多少。

  常浩南不知道今年的具体人数,但估摸着大几十人也就差不多了。

  大学课程,一个老师哪怕给200人讲课都不算夸张,所以这点学生,绰绰有余。

  ……

  上课这天,他特地来的早了一些,本来准备跟刘洪波对一下内容,结果后者竟然还没到,他就找了个不前不后的位置坐下。

  这实际上是常浩南上辈子的习惯。

  无论第一排还是最后一排,都容易受到“重点关注。”

  只有中间最不起眼。

  结果等着等着,刘洪波没等来,周围来上课的同学倒是越来越多。

  到了离上课还有大概十几分钟的时候,屋子已经快要被里面的人群挤爆了。

  别说座位,就连讲台到第一排课桌之间的地上都坐了不少人。

  光一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显然凑不出这么多人,必定还有不少其它学院的来凑热闹。

  并且很多研究生二三年级的应该也到了。

  因为常浩南在前面第一排距离讲台最近的地方看到了姚梦娜。

  90年代末又没有选课用的教务系统,实在不知道他们从知道的这门课。

  “唉……太长时间不上课,已经忘了大学老师都是习惯踩着铃进教室了……”

  常浩南不由得叹了口气,感慨自己已经脱离学生生活太久。

  眼下这年头,哪怕再无聊,也没有智能手机好刷,他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只是为了等会上课的时候放PPT和算例用,因为没有无线网,所以不可能连进超算中心……

  总之,最后百无聊赖的他只能翻开手里那本在出版之前就已经看过好几遍的书,重新回味一下。

  就在他把书飞速翻到《等参有限单元矩阵的构造与计算》一章时,突然感觉到旁边有人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同学,这门课,应该得挺难吧?”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也不知道自己写的这个教材难不难。

  纠结一会之后,只好给出了一个万金油答案:

  “我觉得还行吧,好好听课,多看看书,多去机房练,应该不会很难。”

  “说实话,我从来没上过内容这么多的课,288个课时,我听考去有些学校的同学说,他们研究生课程总共也才300来个课时……”

  在有一阵没一阵的尬聊中,刘洪波终于端着保温杯,在上课之前5分钟走入了教室。

  推门而入的那一瞬间,他明显也被里面的“盛况”给惊到了。

  也是第一次上这门课,并且不太自信的刘洪波甚至破天荒地在讲台上露出了有些不知所措的表情。

  于是站到讲台上之后,他先是向教室里面环视了两轮。

  直到看见坐在中间一排、桌上还摆着电脑的常浩南,整个人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只不过他这番动作在不知所谓的同学们看来,那绝对是大佬的风范。

  更何况自己那本厚的不行的教材封面上,可是还写着这位刘洪波老师的名字呢。

  虽然是排在第二位。

  但总归是编者不是?

  因此整个教室里的气氛很快便安静下来。

  “咳咳……”

  刘洪波清了清嗓子:

  “很高兴能给你们上这门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的课程,你们很幸运,我也很幸运,因为国际上我不敢说,但这肯定是国内第一次有高校开设类似的课程,伱们也会是第一批系统性学习过数值模拟方法的学生……”

  “不过,今天这第一节课,并不是由我来给大家讲,你们领到课本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了,这本教材的编者,我是其中之一,但在我前面还有另外一位。”

  说到这里,他已经把下面学生的期待感拉满了。

  毕竟,这样看来,那位排在第一的、叫做常浩南的主编,很可能是个非常资深的老教授。

  甚至院士。

  然而刘洪波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本书真正的主编,今天正好就坐在你们当中,所以这节课,就由我的师弟,也是你们的同学,常浩南来给大家上!”

  话音一落,教室里直接就炸了锅。

  “啊?”

  “真的假的啊?”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吗,我读研究生时候用的教材,竟然是我研究生同学写的?”

  “我之前好像在哪听到过这个名字……”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是获奖者之一吧?”

  “……”

  而当常浩南站起身,拿着电脑走向讲台时,刚刚在旁边跟他聊天的那个人更是差点从座位上弹起来:

  “我真是信了他的鬼话,还不会很难,他TM是作者当然觉得不难……”

第424章 我,就是标准

  一直到常浩南走上讲台,把笔记本电脑连在投影仪上,整个教室因为他而引发的风波才逐渐平息下来。

  环境甚至比刘洪波进来之后更加安静。

  因为所有人都翘首以待,想要看看这位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教材作者,到底能讲出什么花样来。

  在编写这本教材的时候,因为考虑到了未来可能还会有本科生教学的需求,因此常浩南在前面几章中加入了很多诸如向量、矩阵、张量之类的基本数学概念,基本相当于把线性代数的内容概括性地重新讲了一遍。

  不过现在既然是研究生课程,那肯定不可能再从这种基础部分讲起,而是直接进入工程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有限元法导论。

  当然,第一节课,按照惯例,倒是不会涉及太多过于复杂的内容。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给大家上这第一节有关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的课程。”

  常浩南并没有马上开始知识性的内容,而是开了个略显轻松的玩笑: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经常跟我们说一句话,‘到底你讲还是我讲?要不你上来讲?’,估计你们的中学老师也没少说过类似的话。”

  “不过现在,我好像真的上来了……”

  一个只有学生和老师们懂的冷笑话让整个教室的气氛顿时欢快了起来。

  就连已经坐到讲台旁边拿出小本本准备记笔记的刘洪波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虽然大学老师很少去管学生是否听课,但课堂纪律总归还是要维持。

  所以他也没少用过类似的说法。

  结果万万没想到,不仅真有个学生上去讲了,还是他亲自请上去的。

  不过,这一段也将是整个教室的人在接下来两个半小时内所体验到的最后的温柔了。

  常浩南在设计教材结构的时候确实考虑到了循序渐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降低知识密度。

  实际上,即便已经安排了恐怖的288个课时,真要让常浩南评价的话,那课程进度还是比较紧张……

  “概括地讲,工程系统的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将所研究的系统理想化为一种可以用数学手段求解的方式,在各位研究生阶段可能接触到的、不是那么复杂的实际问题当中,我们可以把常用的模型分为两类:集中参数模型和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分别对应我们常说的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

  常浩南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快速写下板书。

  PPT确实可以让讲课变得更容易,但至少在常浩南做学生的时候,始终还是觉得至少对于课堂而言,板书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被替代。

  因为PPT翻页这个动作对于台上的授课者来说实在过于简单,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学生的接受能力。

  完全一样的内容,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遍的效果,一般要好于只是放一遍PPT。

  随着常浩南手中的粉笔逐渐变短,黑板上的内容也愈发丰富了起来。

  “……”

首节 上一节 320/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