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32节
于是,皆大欢喜。
……
然而,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六个时区之外
亚历山大·楚尔斯基正有些拘谨地坐在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总经理阿纳托利·库里岑的办公室里。
尽管他自打记事以来就生活在这里,但今天确实是他第一次走进这个设计局的核心建筑里面。
大概十来天之前,也就是楚尔斯基刚刚领完工资的那天,偶然间听到了需要派个不太起眼但是心思机灵的人去基辅出差的消息。
这让他不由得动了心思。
虽然除了木工以外并未从事过任何其他职业,也没上过大学,但楚尔斯基对于自己的脑子还是比较有自信的。
如果搁在以往,他肯定不会对出差这种活感兴趣,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不说,以眼下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的财政情况,恐怕也很难提供充足的报销经费。
大城市固然繁华,但一切都与口袋空空的他无关。
而在设计局里面窝着至少还能享受到每天一顿免费的午饭。
但是那一天的情况却不太一样。
一方面是刚刚发过工资,说明局里多少能有点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刚刚从伊万诺夫口中听到了不少传言。
这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尤其是跟华夏人有关系的那部分。
据说那些从东方来的人会拎着麻袋装的美元,买走任何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楚尔斯基当然不会把这种夸张的表述完全当真,但既然能有这种传言,恐怕也不会是无中生有。
至少,从设计局突然能发出工资的情况来看,华夏那边有钱应该是真的。
所以他便托了点关系,让自己成为了前往基辅出差的人选。
实际上,设计局领导派给他的任务简单到出奇。
安东诺夫公司的情况虽然更好一些,但那也是从企业层面上,最多是重点人员的待遇稍微能够得到保障,绝大多数底层牛马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因此他只是在对方附近晃悠了几圈,就通过几顿饭套出来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有人表示自己曾经在公司里面看到不少来谈生意的德国人……
第二架原型机的制造已经进入了尾声,现在只等着最后的调试,以及4台D27发动机到位就可以重新首飞……
还有人看到不少华夏人经常出入……
总之,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言满天飞,很多说法之间,甚至不少人自己的说法都前后矛盾。
不过有一个事情是可以肯定的,安70这个项目,肯定是没黄,而且还在按照计划向前推进。
原本到这里,楚尔斯基就已经可以返回扎波罗热了,但他折腾一趟好不容易有了个用公费跑出来的机会,自然要干一些自己的事情。
于是他直接给自己编造了一个“伊夫琴科设计局派驻在安东诺夫公司负责航空动力匹配的工程师”的身份,然后经常到外国人数量比较密集的格鲁舍夫斯基大街附近晃悠。
这个身份半真半假,迷惑性极强,他的工作证件货真价实,并且在设计局里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多年,说起各种细节也是天衣无缝。
尽管证件上写着他的工作岗位,但楚尔斯基大胆猜测,绝大多数来基辅做生意的二道贩子应该看不懂俄语。
他赌对了。
几天下来,还真被他接触到一个亚洲面孔的商人,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对方表示自己对一切工业产品都感兴趣,如果有相关渠道,就可以联系他。
以美元交易。
这让他兴奋了好几天,尽管一时间并不能想到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提供给对方。
不过楚尔斯基觉得,扎波罗热作为过去联盟的重要工业基地,只要自己留心,总有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现在,自家总经理阴沉的表情让他觉得,是不是自己在外面用公款办私事的事情被知道了……
那个亚洲人的美元毕竟还是空中楼阁,如果要是被设计局给踢出去,甚至关进监狱的话……
楚尔斯基有点不敢继续想下去。
他只能强迫自己冷静,把这段时间在基辅那边的所见所闻讲了出来:
“根据我从安东诺夫基层职工那边打探到的消息综合判断,安70应该还在正常开发……”
“……”
有些奇怪的是,尽管让楚尔斯基去基辅出差的任务就是库里岑亲自下达的,但今天的他似乎对此有些心不在焉。
“总经理?”
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应的前者实在有点绷不住,干脆叫了一声。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他觉得要么就给自己一个痛快的吧。
“哦……”
总算回过神来的库里岑并未进一步询问任何问题,只是点了点头:
“你的观察很到位,很好,去找财务那边把出差补贴领了吧。”
“啊?”
以为自己已经要完蛋的楚尔斯基一愣,旋即意识到对方显然对自己在基辅做的事情一无所知:
“哦,好……好的。”
库里岑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在送走楚尔斯基之后,前者长叹了一口气,低头拉开自己面前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份文件。
上面是来自马达西奇集团董事会的决定。
要求设计局和制造厂必须全力投入到AL460S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中,配合奥钻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对DA450飞机的开发。
“这下,咱们的罪过可就大咯……”
库里岑语气悲痛地喃喃自语道。
把人力和资金全力投入到一个新型号的开发中,势必要影响到对D27发动机的进一步完善工作。
而这个原理奇特的桨扇发动机可以说是整个安70项目的核心。
在眼下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要是动力系统拖上几年,那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了。
安70虽然性能出色,但从来都不是潜在客户的唯一选择,德国人可以转头去参与A400M、华夏那边也可以继续引进伊尔76,甚至跟伊留申或者图波列夫合作生产自己的大型运输机。
如此一来,受到影响的可不止他们马达西奇集团自己。
安东诺夫,乃至整个国家航空产业的复兴节奏,都会受到重大的打击。
这一手,完全是阳谋。
就算DA450被开发出来,通用航空和初级教练机的那点市场,也不可能带来多么丰厚的利润,无非续一口气不会马上暴毙而已。
更何况那个飞机本身也不太靠谱。
想到这里,库里岑突然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别拉耶夫之前已经看出来了奥钻公司那边的不对劲,但并没有什么用处。
他已经看明白了,从公司董事会到工业部的里比亚津部长,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上。
要说这帮人没从奥钻那边收好处,鬼都不信。
“Сукаблядь……”
历来涵养不错的库里岑爆出一句粗口:
“敌在最高拉达啊……”
第440章 机械制造业的曙光
与此同时,京航大学这边。
常浩南关于高速滚动轴承的研究也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对于他来说,如果真的只是想设计出一个单一的轴承产品,无论是针对涡扇9,还是针对涡扇10,其实都不算难。
这段时间零零散散的事情做下来,也再次攒出来了300来点的科研点数,完成区区一个轴承设计项目,怎么都够了。
但如今的常浩南早已志不在此。
刚重生那会,花费科研点数去做具体项目那是没有办法,毕竟要是没有点实打实有说服力的成绩,总不能光靠嘴炮去说动别人改变国家级别的政策走向——
哪怕嘴炮技能点满,那时候的他都没有能说上话的渠道。
然而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如今的常浩南已经有了影响到行业走向的能力,看事情的高度肯定就不一样了。
他之所以要把科工委系统里面搞高速轴承研究的几个顶级课题组聚在一起,除了加快研究进度以外,自然是准备推动一下整个行业的水平。
而哪怕有了TORCH Multiphysics这样一个计算效率比过去提高一个数量级的工具,要实现这个目标,那相比于结果,反而是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更重要。
“常总!第一批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
一名穿着蓝色工装、带着护目镜的年轻人快步走到正对着面前一排轴承查看表格的常浩南面前。
张靖,王钦黎课题组的一名博士生。
年纪跟常浩南相仿,非要说的话甚至还比后者高上几届。
刚开始被自家导师点名到京城做项目的时候,他的本意其实是想拒绝的。
对于研究生,尤其这个年代的研究生来说,出差绝对是个一顶一的苦差事。
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最后还是被王钦黎给拖了过来。
不过,在之前见识过常浩南的研究效率,以及了解了他们接下来要负责的研究课题之后,他便飞速真香,全心全力地投入到了被分配到的工作当中。
这段功夫下来,要不是还念着点尊师重道的祖训,恐怕都要把王钦黎给忘了。
而他口中的实验,也正是常浩南对于自己这段时间成果的集中检验。
“走,去看看。”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表格,把笔插进实验服胸前的口袋,大步走向了不远处的另外一个房间。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