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97节
“咱们华夏航空工业这次作为三家主要展团之一,受邀参加下个星期的新加坡亚洲航展,所以上面搞了个规模不小的代表团过去,我们都算是随行技术人员。”
“至于严总……他肯定不能随便出国的,而且发电用航改燃机的进度还有点紧张,需要他留下负责。”
说完整了整肩上足有半个人高的大背包。
从形态上看,应该是空的。
这倒也不意外。
这种公务出国,肯定少不了代购一些外国商品。
没直接开着运输机去进货,已经是很给海关面子了。
当然,一个次要原因是华夏这功夫也没有足够大的国产运输机可以参展。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624所山沟沟里面做测试,还真没听说。”
常浩南有些汗颜,自己竟然对这么大新闻一无所知:
“不过……这个主要展团是指什么?”
“现在不是正好赶上金融危机嘛,说是新加坡那边的经济情况不太乐观,所以今年的场地面积和规格都有降低,没办法给所有参展商都提供足够大的室外展区。”
“不过美国,法国还有咱们例外,各自分到了总区域面积的五分之一。”
“所以这个意思是……QC130燃机也要去参展?”
听到这个消息,常浩南也还是比较兴奋的。
新加坡亚洲航展是后冷战时期新兴航展中相对成功的一个。
当然,比欧洲的那些老牌航空展还是要明显弱一些。
不过对于刚刚开始走向世界的华夏航空工业而言,这个舞台也不算小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新加坡航展由于地理条件的因素,会吸引更多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注。
而至少在短时间内,他们还将是华夏军售的主要目标客户。
“本来有这个计划来着。”
另外一名个子稍矮的女同志说着露出有些遗憾的表情:
“但是QC130一共制造出来两台样机,全都给708所送去做技术验证了,实在拿不出样机参展,最后就变成1:1的塑料模型了……”
“我们这次过去主要是跟410厂的代表同志一起,给参展的歼7F,还有FTC2000,就是贵航的歼教9做技术保障。”
常浩南当即了然。
这两种飞机用的都是涡喷14B发动机。
作为一个定型才一年的型号,出于保险起见,肯定还是要多带一些技术力量过去以防万一。
“歼8C没说要过去么?”
他自然不可能忘了自己重生以后第一个真正参与研发的型号。
“没有,我估计盛飞那边也放弃那个外销型号了。这都快21世纪了,恐怕没几个国家还需要一种截击机,哪怕是多用途的截击机。”
倒也有理。
况且,就算需要截击机,俄罗斯那边的米格25几乎在以废钢价格出售,性价比实在逆天。
常浩南本来还想问问这次去参展的都有些什么。
结果还没等他问出口,就有兴致高昂的人提前给出了回答:
“就我知道的,咱们这次过去的主要产品应该是马上就要走完审定流程开始交付的新舟60客机,还有歼轰7的出口型号,FBC1。”
“另外就是以联合研制型号的名义展出,不过实际上还是图波列夫原厂的C808/图334。”
图334的情况,常浩南自然也一直在关注。
在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图波列夫那边的动作倒是利索,不过沪飞此前从未接触过俄方的技术资料,加之图334虽为支线客机,却是以干线客机的标准设计和生成,因此消化吸收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十一号工程。
现在恰好俄方因为不是主要展团,导致展区面积不够。
把图334刷上两国国旗,塞到华夏这边展出,倒也算是双赢。
“除了这三样之外,剩下的可能就没什么了,刚才就说过的两种战斗机,还有冰城那边从法国引进生产的直升机,洪都生产的初教6和强5……”
对方掰着指头又数了数:
“种类倒是不算少,但是听说美国这次会带过去刚首飞不长时间的最新型F18F舰载机,法国也会展出阵风的原型机,比起来就显得咱们阵势不太够了……”
说到这里,一众人的心情难免有些失落。
和平年代,航展和防务展就是各国航空工业交锋的第一线。
虽然都会玩点小花招,不过一般来说,谁胜谁负,大家心里都还是有杆秤的。
“两种最新的三代改战斗机嘛……”
常浩南当然不能把自己对歼10和歼11两种主力型号的发展规划给抖落出来,只能用笃定的语气鼓励道:
“去年歼10都已经试飞了,我估计,咱们自己的三代机正式亮相,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第521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
事前很少有人会想到,在整个新加坡航展的准备阶段,最吸引人眼球的型号并既不是阵风,也不是超级大黄蜂,更不是华夏的两款客机。
而是三天内飞了十几个架次,把诸多参展机型从世界各地运到樟宜会展现场的几架安124。
尤其是,当一架中型直升机被从安124的货舱里拉出来的时候,现场的记者几乎把当天的一半胶卷都用在了这个场景上。
这还没完。
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的美国人也拉出来一架C5,把本来可以从隔壁苏比克基地转场飞过去的黑鹰直升机拆掉机翼,塞进去空运到了新加坡……
这就完全是斗气行为了。
伏尔加第聂伯公司的安124每飞一趟都是要向货主收费的,而C5则是纯花钱。
当然,这功夫财大气粗的美军倒也不在乎这点经费就是了。
此时距离冷战结束尚且不到10年,像安124和C5这种东西方的当家巨型运输机还很少与公众直接见面。
加上资讯传播也还不够发达,哪怕在照片上见过的人也不多。
绝对是能拉高媒体关注率的顶流。
尤其是前些天,这两种体型和用途都相近的型号只是轮流在这里降落,却并未出现过针尖对麦芒的正面遭遇。
这让很多想拍到二者同框照片的媒体都在开幕当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结果美俄双方都表示,之前只是按照正常计划安排了货运航线,并无这两个型号的参展计划。
消息一出,法国人总算松了口气。
他们可是对这次航展寄予了厚望。
由于海湾战争中法国人的背刺行为(伊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进口自法国,但在战争中完全没能发挥作用),法国武器装备的口碑在全世界,尤其是中东国家内部出现断崖式下跌。
再加上苏联解体之后,独联体国家以不讲道理的低价搞无差别倾销,导致最近几年法国的军售情况都不是很乐观。
口碑的恢复需要时间,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在传统市场以外打开局面。
东南亚和南亚虽然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归比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强一些……
“早知如此,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包机运输……”
法国代表团的领队,同时也是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副主席纪尧姆·勒梅尔看着周围面露遗憾的各路记者,总算是松了口气。
最早过来的那几個架次安124,其实多数是在给法国企业运东西。
像客机之类的还好,但战斗机或者直升机想要从法国本土自行飞到新加坡就有点强人所难了,更何况其中的阵风还是一架原型机。
所以为了省事,他们就干脆找来了运费打骨折的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
结果后者很快发现这是给自己打广告的绝佳机会,因此又送了不少俄国人自己的参展装备过来。
再往后,局面就有些失控了。
好在开幕式的风头还是没有被抢。
新加坡航展包括开幕当天在内,的前四天是专业日,只对贸易与会者开放。
如果这几天的关注度都被拉到美俄那两边,后面的公众开放日根本没多大意义。
谁家正经老百姓掏钱买战斗机啊?
……
随着开幕式的礼炮声响起,新加坡空军A4S攻击机与法国空军幻影2000战斗机开始联合飞行表演,总算是把媒体和各国代表团成员的注意力拉回了航展本身。
确认一切已经回归正轨的勒梅尔活动了一下身体,开始在超过七万平方米的展区里面闲逛起来。
侦察一下竞争对手们的同时,也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能达成的交易。
根据他的经验,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买装备,随意性很强。
如果派过来的代表团级别和权限够高,很可能因为一时兴起就掏钱。
虽然一般拿不出什么大单,但蚂蚱再小也是肉。
零售和批发都是做生意,不寒碜。
或许是因为展区面积和参展位置距离本土较远的原因,他们最大的两个对手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带来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装备。
此前被视作巨大威胁的多功能战斗机苏30并未露面,只来了几架勇士表演队的苏27,也是表演之后马上就会离场。
作为一次“航空展”,俄方参展的武器装备却非常恶趣味地以防空导弹系统为主,最新的S300PMU2就摆在幻影2000展位的对面。
虽然好像有那么点砸场子的意思,但总归跟法国方面不构成直接竞争。
美国人则还是那老几样,F18F虽然是首次公开亮相,但毕竟是一架舰载机。
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以外,几乎不会有谁购买一种舰载机放在陆地上使用……
绕了大半圈之后,勒梅尔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双手插兜,仿佛没有对手。
享受着无敌是多么寂寞的他缓步走向面前的最后一块区域——
华夏展区。
此时,勒梅尔的心态已经非常放松了。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